上海世博会上,各国精美的主题场馆,是每一个赴世博盛宴的游客心中的重头戏。每个国家的的主展馆的设计,都是对其文化艺术科技的精华提炼。而其中的大部分在世博会结束后即将拆掉,所以我们将他们美丽的倩影整理了一部分,为大家奉上。  | 首页 > 旅游频道 > 专题 > |
|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精美的主题场馆,是每一个赴世博盛宴的游客心中的重头戏。每个国家的的主展馆的设计,都是对其文化艺术科技的精华提炼。而其中的大部分在世博会结束后即将拆掉,所以我们将他们美丽的倩影整理了一部分,为大家奉上。 |
| 2010-04-29 11:01 来源:时尚网 责任编辑:李小雪 |
|
|
| 中国馆:东方之冠 | 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灵感来源:外形设计灵感来源于“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中国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展现了中国文化、东方哲学对人居环境的憧憬。
|
| |
|
| 西班牙馆:藤条篮子 | 主题: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 灵感来源:昵称“西班牙大篮子”,源自西班牙民间高超绝伦的藤编工艺,长达25000米的钢骨架管支撑起8524块藤板,颠覆了传统建筑的方盒子或容器形态,利用类似篮子的庭院式设计,方便人们在各个空间中过渡、穿行。
|
| |
|
| |
| 澳大利亚馆:红色巨岩 | 主题:畅想之洲 灵感来源:赭红色外墙的颜色,与澳大利亚中心的艾雅斯巨岩以及北领地“红色中心”的赭色泥土如出一辙。波浪形的流转外形,效仿的是澳大利亚蜿蜒曲折的海岸线。
|
| |
|
| 瑞士馆:自然乐园 | 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灵感来源:“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在瑞士一直是个现实的命题,这一点也被很好地还原在瑞士馆的设计中。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和绿草如茵的屋顶组成,并由循环的观光缆车系统相连接,体现了城市和乡村互惠共生的关系,强调自然与科技的完美平衡。
|
| |
|
| |
| 新西兰馆:纯净之城 | 主题: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 灵感来源:毛利人的创世纪神话里,创世纪之初,天空之父Rangi和大地之母Papa紧紧相连,世界一片黑暗。天神Tane将双手支撑起大地,用自己的双腿顶开了天空,才创造出万物生长的光明世界。新西兰馆通过建筑构造和展览布局,将这个神话演绎成类似《魔戒》的三部曲,并融入到整个游客体验过程中。
|
| |
|
| 日本馆:紫蚕岛 | 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灵感来源:淡紫色的外壳、半圆形的大穹顶,日本馆宛如一只巨型蚕茧俯卧在浦江之畔。日本馆兼具日本的传统特色和现代风格,其外表为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这使得展馆成为一座像生命体一样会呼吸的环保建筑。
|
| |
|
| |
| 英国馆:种子圣殿 | 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灵感来源:用亚克力杆作为种子的容器,灵感来源于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那颗包裹着蚊子的琥珀,其中包含的设计师对生命的渴望,而蒲公英的造型同样意味着传播希望。
|
| |
|
| 以色列馆:海贝壳 | 主题: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灵感来源: “海贝壳”的造型源于设计师哈伊姆·多顿在中东和中国的游历,中国参观者能够从中看出抽象的太极阴阳图,而以色列人则能更直观地看出,这和中东麻花式样的手工面包哈拉(Challah)很相似。一半岩石、一半玻璃的结构,同样意味着远古与今天的一场对话 。
|
| |
|
| |
| 新加坡馆:音乐盒子 | 主题:城市交响曲 灵感来源:新加坡馆的整体造型如同一个即将开启的音乐盒子。在设计师陈家毅眼里,“城市总是在变与不变、交融与排斥中行进,其中的张力如同交响曲中乐章的回复与变幻。”
|
| |
|
| 法国馆:法式香水 | 主题:感性城市 灵感来源:沿着法式庭院流淌的溪流、小型的喷泉表演、水上花园……漂浮于水平面的法国馆尽显水韵之美,感性的设计外观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的世界。从风景、植物到香水、音乐、美食,法国馆将为参观者带来视、听、味、嗅、触等各种感觉的享受。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