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常见顾姓郡望与世家简编

 大雁飞写作文章 2010-05-01

编写:谢国雄      发表:智明

 

【来源】出自妃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载:夏代有同盟部落,后为附庸小国顾国(在今河南省范县东南),商汤起兵攻伐夏桀时,先灭顾国和韦国。其国人以原国名“顾”为氏。又据《中国姓氏辞典》考证:越出勾践的七世孙为闽君摇,在汉代受封于东瓯(在今浙江省永嘉县西南),摇之子受封为顾余侯,世居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顾余侯之后亦顾氏。

【历代主要名人】西汉有顾翱,东汉有顾综,吴郡吴县人,官至尚书令。又有顾邵,吴郡人,为豫章太守。三国吴有顾雍,吴郡吴县人,历官丞相十九年。晋代有顾荣,吴郡吴县人,历官太子中舍人,丹阳内史、散骑常侍等。东晋有顾恺之,江苏无锡人,画家,历官桓温参军、通直散骑常侍。南北朝时,南朝陈有顾野王,江苏吴县人,为文字训诂学家,官至光禄卿,著文字学《玉篇》三十卷。唐代顾况,浙江海盐人,诗人,历官著作郎、饶丹司户等。又有顾云,池州人,为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修成宣、懿、僖宗《三朝实录》。五代南唐有顾闳中,画家,为学士院待诏。元代有顾安,江苏昆山人,画家,官至泉州路枢密院判官。又有顾英,昆山人,为文学家,家资巨富,家中建有“玉山草堂”,著有《玉山文集》。明代有顾宪成、顾允成兄弟,江苏无锡人,顾宪成,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与弟允成和高攀龙同在东林书院讲学,与赵南星、邹元标俱以文才知名,时称“三君”。议论朝政得大多士大夫之心,遂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剿灭。又有顾鼎臣,昆山人,官至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明末又有君思,湖北钟祥人,为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军师。清代有顾炎武,江苏昆册人,为思想家,大学者,学问广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水患、兵农工俗什么都研究,以及诗、词、赋曲,诸子百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又有顾祖禹,江苏常熟人,为历史地理学家。历三十年写成《读史方与纪要》。。清代还有顾贞观,江苏无锡人,官至内阁中书。顾广圻,吴县人,为校勘学家,著《思适斋集》。顾太清,女词人,有《天游阁集》。顾氏盛于魏晋时期,《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顾氏256例,宋《百家姓》列为第93姓,《当代常见姓郡望与世家简编》编为第81姓。民国时有顾祝同,为国民党上将,任第三战区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顾金池,曾任甘肃省委书记。

【郡望】《郡望百家姓》云:顾氏望出武陵郡(今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沅江以西、贵州省东部及广西三江一带,治所义陵,在湖南省溆浦县南)。

【世家】三老,三俊。

      联曰:

          礼崇文伟受三老之殊荣,

          勋策扇藉标一挥之奇名。

三老,出自顾综,字文伟,东汉吴郡人,德高望重,明经重礼,官至尚书令,汉明帝在位时曾行三代之礼,引顾综作为三老于辟雍,由朝廷瞻养起来,古代有设三老五更瞻养名望老人的制度,顾综即此位。

三俊,出自顾荣,字彦先,(公元?    312年),晋代吴郡吴县人,初任黄门侍郎,有文才与陆机、陆云同到洛阳,时称“三俊”。后来,广陵相陈敏谋反,逼他做丹阳内史,他表面答应,暗与甘卓、纪瞻等合谋,起兵攻打陈敏,流河至南岸,顾荣挥动白羽扇,士卒奋通直前,陈敏万余兵士溃不成军,后命名该地为“麾羽渡”,时人有诗云:“羽扇一挥风偃草,策勋多藉顾丹阳”。顾荣即顾雍之孙,顾雍,三国吴时,初官合肥长,后官至丞相,前后居相位十九年。顾荣之后有顾恺之,晋代著名画家,又官至通直散骑常侍,时人称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