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之烈者方孝孺 刘梦溪

 昵称251039 2010-05-02

狂之烈者方孝孺

                                                                                                                 刘梦溪 

         方孝孺生活的年代比较早,十二岁入明,是明朝的名儒帝师宋濂的最得意的门生,其功业主要是朱元璋死后辅弼建文帝当朝四载,宽仁厚德,社会风气为之一转。燕王朱棣起兵篡位,方孝孺因拒不草诏书而遭遇灭十族之祸。本来朱棣的谋士僧道衍建议不要杀方孝孺,“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的名言,就出自这位谋士之口。但孝儒的表现是过于刚烈不屈了,诏书不写不说,反而当着朱棣的面在诏纸上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他死的时候年只四十五岁。
 
        方孝孺留给人们的印象,主要是不事伪统的气节和惊天动地的刚烈,和狂与不狂似无与。但所以有那样惨烈的表现,和他的狂者性格不无关系。他有《后正统论》一文,其结尾处写道:“果以予言为狂者乎?抑狂者固自有其人乎?”亦即如果认为他的文章是狂者之言,那么随意好了,“你说我是狂者我就是狂者!”他在另一处还说过:“周公、孔子与吾同也,可取而师也;颜子、孟子与吾同也,可取而友也。”公然表示,周公和孔子跟自己相同,他才当作老师;颜渊和孟子与自己相同,他才认作朋友。
 
        如此大言,诚然是狂者之言,应无疑问。他自己也说:“众若骇然而惊,愕然而相顾,悱然笑予以为狂。”(《尚志斋记》)他写的《红酒歌》也有“醉来兴发恣豪狂,高歌起舞当斜阳”的句子。则方孝孺之狂,于此可见一斑。当然方孝孺的狂,是狂之正者、狂之刚者和狂之烈者,是正统儒者的天地之狂,也是不狂之狂。

 

(原载《读书》杂志2010年第4期,此为文中一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