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 〔元〕無名氏編撰 上上

 妙手120 2010-05-03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 〔元〕無名氏編撰 上上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    〔元〕無名氏編撰

  甲集
  為學
    朱文公童蒙須知
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語言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今逐目條列名曰。童蒙須知。若其修身治心。事親接物。與夫窮理盡性之要。自有聖賢典訓。昭然可考。當次第曉達。茲不復詳著云。

   衣服冠履第一
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襪。皆須收拾愛護。常令潔淨整齊。我先人常訓子弟云。男子有三緊謂頭緊腰緊腳緊。頭謂頭巾。未冠者總髻。腰謂以絛或帶束腰。腳。謂鞋襪。此三者要緊束。不可寬慢。寬慢。則身體放肆不端嚴。為人所輕賤矣。
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領。結兩袵紐帶。不可令有闕落。飲食照管。勿令污壞。行路看顧。勿令泥漬
凡脫衣服。必齊整摺疊箱篋中。勿散亂頓放。則不為塵埃雜穢所污。仍易於尋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則不免垢膩。須要勤勤洗澣。破綻則補綴之。儘補綴無害。只用完潔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護衣領。捲束兩袖。勿令有所濕
凡就勞役。必去上籠衣服。只著短便愛護。勿使損污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臥必更。則不藏蚤蟲。不即敝壞。苟能如此。則不但威儀可法。又可不費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雖意在以儉化俗。亦其愛惜有道也。此最飭身之要。毋忽。

   語言步趨第二
凡為人子弟。須要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喧鬨。浮言戲笑。父、兄、長上有所教督。但當低首聽受。不可妄自議論長上檢責。或有過悞。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隱嘿。久卻徐徐細意條陳。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當是偶爾遺忘。或曰。當是偶爾思省未至。若爾。則無傷忤。事理自明。至於朋友分上亦當如此。
凡聞人所為不善。下至婢僕違過。宜且包藏。不應便爾聲言。當相告語。使其知改
凡行步趨蹌。須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躑。若父母長上有所喚召。卻當疾走而前。不可舒緩。
仙人道士非有靈。積精飬氣以成真。
忍力最難。如遇喜多言。欲忍之使默。見色思濫。欲忍之使伏。逢樂將縱。欲忍之使歛。臨食方甘。欲忍之使節。皆人之所難也。
晁文元公曰。人生大難。惟有重病、極貧、大亂三者而已。其餘細故。何足介懷。
東坡居士在黃州嘗書云。自今以往早晚飲食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則三之可損不可增。召我者預以此告。一曰安分以飬福。二曰寬胃以飬氣。三曰省費以飬財。
顧左山絕欲七八年矣。而壽止六十八。好酒故也。可見酒、色、財、氣四件皆能减筭。惟色為速耳。
李南湄云。吾午飯後不看書。
天下事都是假的。要識得破。
王鶴坡嘗言。飲食畧多一口便不是。畧覺食噯氣便要折本。鶴坡稟賦甚弱。九十餘乃卒。
何五山云。脾胃也要歇息。他磨子常用也湏壞了。
范冲座右戒曰。凡喫飲食不可揀擇去取。
何五山云。要節飲食湏於舉筯時便著意。
隱南禪師云。凡視聽皆能損神。閒處徐步最好安定。語諸生。食飽未可據案。或久坐皆於氣血有傷。

   灑掃涓潔第三
凡為人子弟。當灑掃居處之地。拂拭凡案。常令潔淨。文字筆硯。凡百器用。皆當嚴肅整齊。頓放有常處。取用既畢。復置元所。父兄長上坐起處。文字紙劄之属或有散亂。當加意整齊。不可輒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錄諸名。及時取還。窓壁几案文字間。不可書字。前輩云。壞筆污墨瘝子弟職書几書研自黥其面此為最不雅??絜切宜深戒

   讀書寫文字第四
凡讀書。須整頓几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决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凡書冊須要愛護。不可損污縐摺。濟陽江祿書讀未竟。雖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齊。然後起。此最為可法
凡寫文字。須高執墨錠。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執筆雙鉤。端楷書字。不得令手揩著毫
凡寫字。未問寫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筆一畫。嚴正分明。不可老草
凡寫文字。須要子細看本。不可差誤

   雜細事宜第五
凡子弟。須要早起晏眠。凡喧鬨鬪爭之處不可近。無益之事不可為。 【 謂如賭博豢養。打毬。踢毽。放風禽。等事。】
凡飲食。有則食之。無則不可思索。但粥飯充飢不可闕。凡向火勿迫近火傍。不惟舉止不佳。且防焚爇衣服。凡相揖必折腰。凡對父母長上朋友必稱名。凡稱呼長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則云某姓某丈。凡出外及歸。必於長上前作揖。雖暫出亦然。凡飲食於長上之前。必輕嚼。緩嚥。不可聞飲食之聲。凡飲食之物。勿爭較多少美惡。凡侍長者之側。必正言拱手。有所問。則必誠實對。言不可妄。凡開門揭簾。雖徐徐輕手。不可令震驚響。凡眾坐。必歛身勿廣占坐席。凡侍長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凡飲酒。不可令至醉。凡如廁。必去上衣。下必浣手。凡夜行。必以燈燭。無燭則止。凡待婢僕必端嚴。勿得與之嬉笑。執器皿必端嚴。惟恐有失。凡危險不可近。凡道路遇長者。必正立拱手。疾趨而揖。凡夜臥必用枕。勿以寢衣覆首。凡飲食。舉匙必置筯。舉筯必置匙。食已。則置匙筯於案
雜細事宜。品目甚多。姑舉其略。然大槩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違。自不失為。謹愿之士。必又能讀聖賢之書。恢大此心。進德修業。入於大賢君子之域。無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訓子帖
   塗中事
離家後。凡事不得縱恣。如在父母之側。逐日食後。或晚間。三兩次出則徐行。共約十餘里。以寬僕夫之力。登高歷險。皆須出轎。以防不測。遇過津渡。切勿爭先。舟人已多。寧少須後。戒戢僕從。勿與人爭。尋店不可大迫巖險。及侵水際。晚間少食。夜間早睡。留親僕在房內。以防寇盜○過州縣市井。擇曠僻清淨店舍安泊。閉門靜坐。不可出入離店。勿妄與人接 【 尋常到店津。自有一種閑人。來相問勞。但正色待之。勿與親接可也。若與之飲食。或同行出入。未有不為所悞者。可戒之】 酒食之肆。慱戲之場。皆不可輒往。 【 推此類。則其餘可知。】 不得妄費錢物。買飲食雜物

   到婺州
事師如事父。凡事咨而後行。 【 聽受其言。切須下氣怡。不得輒有爭辯。】 朋友年長以倍。丈人行也。十年以長兄事之。年少於己。而事業賢於己者。厚而敬之
初到便稟先生。合做甚功夫。自寫一節目。逐日早起夜眠。遵依儹趁。日間勿接閑人。說閑話 【 雖同學。亦只可說義理。論文字而已】 專意辦自己功。則自然習熟進益矣 【 課間□□趕了。不得拖延怠慢】 早晚授業。請益。隨眾例。不得怠慢。日間思索有疑。用冊子隨手劄記。俟見質問。不得放過。所聞誨語。歸安下處思省要切之言。逐日劄記。歸日要看。見好文字。亦錄取歸來
不得自擅出入。與人往還。初到問先生有合見者。見之。不令見,則不必往。人來相見。亦咨稟然後往報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
居處須是恭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語須要諦當。不得戲笑喧譁
凡事謙恭。不得尚氣凌人。自取恥辱。不得飲酒荒思廢業。亦恐言動差錯。失己忤人。尤當深戒。不可言人過惡。及說人家長短是非。有來告者。亦勿酬荅。 【 於先生之前。尤不可說同學之短】 交遊之間。尤當審擇。雖是同學。亦不可無親疏之辨。此皆當請於先生。聽其所教。大凡篤厚忠信。能攻吾過。益友也。其謟諛輕薄傲慢褻狎。道人為惡者。損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見得五七分。更問以審之。宜無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從善。則益者不期疏而日遠。損者不期近而日親。此須痛加檢點。而矯革之。不可荏苒漸習。自趣小人之域。如此。則雖有賢師長。亦無救拔自家處矣
見人嘉言善行。則敬慕而記錄之。見人好文字勝己者。則借來熟看。或傳錄而咨問之。思與之齊然後已。 【 不拘長少。惟善是取。】
以上數條。切宜謹守。其所未及。亦可據此推廣。大抵只是勤謹二字。循之而上。有無限好事。吾雖不欲言。而未免為汝憂之也。盖汝若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字。講明義理。不待遠離膝下。千里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不好學已。無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迫於俗務。不得專意。又父子之間。不欲晝夜督責。及無朋友聞見。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奮然勇為力改故習一味勤謹則吾猶有望不然。則徒爾勞費。只與在家一般。他日歸來。又只是舊時伎倆人物。不知汝將何面目。歸見父母親戚。鄉黨。故舊耶。念之念之。夙興夜寐。母忝爾所生。在此一行。千萬努力浦城路雖差徑。然過太湖。不可不見余姨夫黃二十八丈。過臨江。不可不見諸徐丈。陳姨夫。及百五叔兄弟。若但一見而行。亦不當留滯半日。况不止此。則何時可到。又轎夫亦不能候。不若只從崇安去。只道中見劉知府。王大姑。前路並無人可見。直到衢州。依舊只從陸路去。不必登舟也
過鉛山。遣人投范宰書。書并深衣一角。不必相見
過衢州見汪尚書
到婺州光詞店。權歇泊定。即盥櫛具剌。去見呂正字。初見便稟。某以大人之命遠來。親依先生講席下。禮合展拜。儻蒙收留。伏乞端受。便拜。如未受。即再致懇云。未蒙納拜。不勝皇恐。更望先生。尊慈。特賜容納。况某於門下。自先祖以來。事契深厚。切望垂允。又再拜。起問寒暄畢。又進言。某晚學小生。允聞先生德義道學之盛。今日幸得瞻拜。不勝慰幸。坐定茶畢。再起敘。晚學無知。大人遣來。從學之意。竊聞先生至誠樂育。願賜開允。使某早晚親炙。不勝幸甚。又云。來時大人拜意。有書投納。即出書投之。又進說。大人再令拜稟。恨以地遠。不得瞻拜。郎中公凡筵。今有香一炷。令某拜獻。令參拜之。初未敢遽請。容來日再詣門下。令弟宣教大人。亦有書。并俟來日請見面納。揖退。畧就坐。又揖而起 【 如問他事。即隨事應荅。如問將來宿食去處。即云。大人書中已具稟。更聽尊者】 次日將香再去。乃具剌謁其弟。 【 問看同居有幾子弟皆見之。只問門下人可知也。見其兄弟皆拜】 茶罷便起稟。某昨日稟知。乞詣靈瞻拜。更俟尊命。如引入即詣靈筵前再拜。焚香。又再拜訖。拜其
何丈託問。婺州寄居。前輩有姜子方者。是李中書之甥。在婺州五通廟前住。建炎間曾從馬殿院 【 伸】 辟為撫喻司?官。今其家有何子弟
間見先生說。吾同宗留守家子弟間多有在婺州者。其家記錄。留守公事頗詳。不知可託借傳一本否。墓誌似是曾侍郎。呂家必自有本也
所將去銀五兩八錢。可納先生處。乞令人買置金穀支用。 【 先問看如何。或只令人來取去買。不必送去也】 茶一角三十斤。俟潘家借屋有定。說即自作來送去
過崇安見潘尉。問宋家黃通託問陸宰取通鑑
到信州將林擇之書。去見上饒縣王丞。問他有回信。即付范富歸。或令范富回日取歸。更問他新知高州翁判院在此有事。今其家在甚處。其姪監丞自江西罷官赴召來此。今在甚處。如監丞尚在信州。即往見之。如只在高州家。即買紙贈去上紙 【 狀上稱表甥孫狀献知府判院翁公】 汝見監丞及高州之子。縣丞皆拜。喚他作表舅。說吾不知他尚在信州。不曾得寫慰書。并說媽致意。監丞昨承頒惠衣物。久不得拜問之意汪尚書書可只留在家中。不用將去。如須要去見時。他是尊官。不可敘事契。納拜只便敘寒暄畢。又敘晚進小生。服膺甚久。今日遂獲瞻望道德之光。豈勝榮幸。就坐喫茶了。便起再敘。某山野小生。無所知識。徒以大人幸得出入門下。遂獲竊聞德業之隆。不勝景仰。今者大人遣詣呂正字先生席下。經由此拜本不敢僣越。參候敬慕之深。輒干典謁。特蒙與進。下情不勝慰感之至。急於就學。即今遂行。無由再詣台墀。伏乞台察。揖就坐。少頃再起揖 【 須有此揖。方案湯矣。不起揖。坐無了時】 湯畢便起 【 更不揖今見達官多如此】 降階兩三步回揖。主人回。及出若欲見時須如此
右晦庵先生送其子游東萊先生門於其行訓云

  顏氏家訓
教婦初來。教子嬰孩。故於其始有知。不可不使之知尊卑長幼之禮。若侮詈父母。毆及兄姊。父母不加詞禁。反笑而獎之。彼既未辨好惡。謂禮當然。及其既長。習已性成。乃怒而禁之。不可復制。於是父疾其子。子怨其父。殘忍悖逆。無所不至。
蓋父母無深識遠慮。不能防微杜漸。溺於小慈。養以其惡故也

    西山真先生教子齋規
一曰學禮。 【 凡為人要識道理。識禮數。在家庭事父母。入書院事先生。並要恭敬順從。遵依教誨。與之言則應。教之事則行。毋得怠慢。自行己意】
二曰學坐。 【 定身端坐。齊腳歛手。毋得伏般?足靠背。偃仰傾側】
三曰學行。 【 籠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
四曰學立。 【 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
五曰學言。 【 樸實語事。毋得妄誕。低細出聲。毋得呌喚】
六曰學揖。 【 低頭屈腰。出聲收手毋得輕率慢易】
七曰學誦。 【 看字斷句慢讀。須要字字分明。毋得目視東西。手弄他物】
八曰學書。 【 臻至把筆。字要齊整。圖淨。毋得輕易糊塗】

  王虛中訓蒙法
      义手
小兒六歲入學。先教义手。以左手緊把右手。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不得著胸。須令稍離方寸。為义手法也

      著衣
衣袖不得揎出手腕以上。則為傲過手腕以外。則為慢。正當腕中謂之禮。又外衣袖不許露出內衣袖。若衫袖不得露出上盖袖。上盖袖不得露出汗衫袖也

      祗揖
凡揖人時。則稍闊其足。其立則穩。揖時須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頭。威儀方羙。觀揖時亦須直其膝。不得曲了。當低其頭。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內。則手隨時起。而义於胸前。揖時須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謂之鮮禮。揖尊位則手過膝下。亦以手隨身起。义手于胸前也

      入學
六歲且令早晨上學。食後不上學。勿困其精神。讀書須是且從開宗明義章。第一起。不可便讀蒙求。孝經序。為字太難。且令每日見小字經三兩次。每日常見。則識得牢固。不可貪多。且讀三兩句。半歲之後。食後亦上學

      小兒讀書
若初授四句。不必多教遍數。且以教識字為上。既識字。則可令其自讀。若未能盡讀。且讀兩句。其兩句識得字。又讀得稍熟。則令識後兩句字。讀後兩句。又稍熟。然後令通讀四句。既讀得四句盡熟。則放歸。似此數日。則可又添一兩句須是熟。即便放歸。小兒貪其歸。則用心讀而漸可添也。若其後授得字多。其初則分為三兩授讀。俟其口熟則通讀。若其中有甚難讀者。則特讀數十遍。如甚易者。則分讀時不須讀。直待通一授讀。然後讀其易者。此亦讀書省力省功之良法也

      溫書
若讀書當時雖極熟。久而不讀亦必忘。予嘗誦一真言。二十萬遍。久而不誦。皆忘之。故讀過書。不可不溫。其溫書之法。且若初讀過書一卷。則一日溫此一卷。其後讀過二卷。則二日溫一遍。三卷則三日溫一遍。二百卷則二百日能溫一遍。亦永不忘。如長成者。讀過語孟六經。一放下之後。則周年未必能溫。此所以不能記也。此乃楊子吳祕之家傳。溫書之法如此。則初讀時不須四授。以一日之工溫之。亦不須一卷了。又分為兩授溫之。既省工。又永永不忘之妙法也

     記訓釋字
可令日記所讀書上。訓釋字三兩箇。如不亦說乎。說喜也。不亦樂乎。樂甚喜也。若不能曉得甚喜。則以方言教之。如云大故歡喜。人不知而不慍。慍怒也。若不能曉得怒字。則以方言教之。云怒是惡發也。如此記時。則讀過論語。記得論語上訓釋了。七歲便可說書

      寫字
寫字不得惜紙。須令大寫。長後寫得大字。若寫小字。則拘定手腕。長後稍大字則寫不得。予親有此病也。寫字時。先寫上大二三日。不得過兩字。兩字端正方可換字。若貪字多。必筆畫老草。寫得不好。寫得好時。便放歸。午後亦可上學。

      說書
小兒止可說句語義理。又須分明直說。不可言語多。如說仲尼居。則言仲尼者。孔子字也。字。是表德也。居。坐也。曾子侍者。曾子。乃孔子弟子也。侍謂侍奉也。义手立於其側也。子曰者。子謂孔子。乃弟子稱師曰子也。曰,說也。此言孔子坐。曾子侍奉。而孔子說也。如此則分明而稚子易曉也。又須說易者。其難者。且未可說。故先說孟子為上。孟子中若有難說者。亦且放過。直待曉得易者都了。然後與說難者。如此。則其進有漸。而亦不苦其難也

      改文字
若改小兒文字。縱做得未是。亦須留少許。不得盡改。若盡改,則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做得十分是了。方可盡改。作十分若只隨他立意而改。亦是一法

      作詩
小兒填詩時。便教他做工夫。如杜工部,韓昌黎,之詩。選長篇一韻。讀一篇上下平聲。止有三十韻。是三十長篇足矣。若舉此韻。則此一韻中諸韻皆可以記矣。非惟作省題詩。止於六韻而易成。是雖長篇。亦何難哉。又其次。如前以三十板。匡紙標三十韻頭。不問是何省題詩。皆編韻於其中。每一板編一韻。若作詩時。用此一韻。則揭開策子一觀。則皆可見矣。作詩甚易甚簡之大法者也

  文公白鹿洞書院教條
     五教之目
父子有親 君臣有義 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 朋友有信

     為學之序         
博學之  審問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篤行之

      修身之要
言忠信  行篤敬  懲忿窒欲     遷善改過

      處事之要
正其誼不謀其利 明其道不計其功

      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行有不得反求諸已    

  程董二先生學則
凡學於此者。必嚴朔望之儀。 【 其日昧爽。直日一人至擊板。始擊。早起盥漱。總櫛。衣冠。再擊。皆著深衣。或凉衫。升堂。師長帥弟子。詣先聖像前。再拜焚香訖。又再拜退。師長西南向立。諸生之長者。率以次東北嚮再拜師長立而扶之。長者一人。前致辭訖。又再拜。師長入于堂。諸生以次環立再拜退。各訖安。】
 謹晨昏之令。 【 常日擊板如前。再擊。諸生升堂序立。俟師長出戶立定。皆揖。次分兩序相揖而退。至夜將寢。擊板會揖如朝。會講。會食。會茶。亦擊板如前。朝揖。會講。以深衣。或涼衫。餘以道服褙子】
居處必恭。 【 居有常處。序坐以齒。凡坐。必直身正體毋箕踞傾倚。交胫搯足。寢必後長者。隔寢勿言。當晝勿寢】
步立必正。 【 行必徐。立必換。必後長者。毋背所尊。毋踐閾。毋跛倚】
視聽必端。 【 毋淫視。毋傾聽】
言語必謹。 【 致詳審。重然諾。肅聲氣。毋徑毋誕。毋戲謔諠譁。毋及鄉里人物長短。及市井鄙俚無益之談】
容貌必莊。 【 必端嚴凝重。勿輕易放肆。勿麄豪狠傲。勿輕有喜怒】
衣冠必整。 【 勿為詭異華靡。毋致垢弊簡率。雖燕處不得披袒露頂。雖盛暑不得脫去鞋襪】
飲食必節。 【 毋求飽。毋貪味。食必以時。毋耽惡食。非節假。及尊命。不得飲。飲不過三爵。勿至醉】
出入必省。 【 非尊長呼喚。師長使令。及已有急幹。不得輒出學門。出必告。反必面。出不易方。歸不踰期】
讀書必專一。 【 必正心肅容。計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須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一書已熟。方讀一書。毋務泛觀。毋務強記。非聖賢之書勿讀。無益之文勿觀】
寫字必楷敬。 【 勿草。勿欹傾】
凡案必整齊。 【 位置有倫。簡秩不亂。書笥衣篋。必謹扃鑰】
堂室必潔淨。 【 逐日直日再擊板如前。以水灑堂上良久。以箒掃去塵埃。以巾抆拭几案。其餘悉令齋僕掃拭之。別有穢污。悉令掃除。不拘早晚】
相呼必以齒。 【 年長倍者以父。十年長者以兄。年相若者以字。勿以爾汝。書簡稱謂亦如之】
接見必有定。 【 凡客請見。師坐定。直日擊板。諸生始具□升堂序揖立侍。師長命之退。則退。若客於諸生中有自欲相見者。則見師長畢。就其位見之。非其類者。勿與親狎】
修業有餘功。游藝有適性。 【 彈琴。習射。投壺。各有儀矩。非時勿弄博奕。鄙其不宜親學】
使人莊以恕。而必專所聽。 【 擇謹願勤力者。莊以聽之。恕以待之。有小過者訶之。甚則白於師長懲之。不俟眾稟師長遣之。不許直行己意。苟日從事於斯而不敢忽。則入德以方。庶乎其近矣】

  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法
八歲未入學之前。讀性理字訓。 【 程逢原增廣者。讀此代世俗蒙求】 自八歲入學之後。讀小學書正文。次讀大學經。傳正文。次讀論語正文。次讀孟子正文。次讀中庸正文。次讀孝經刊誤。次讀易正文。次讀書正文。次讀詩正文。次讀儀禮并禮記正文。次讀周禮正文。次讀春秋經并三傳正文。自八歲約用六七年之功。則十五歲前。小學書四書諸經正文。可以盡畢自十五志學之年。即當向志。 【 為學以道為志。為人以聖為志】 讀大學章句或問畢。次讀論語集註。次讀孟子集註。次讀中庸章句或問。次鈔讀論語或問之合于集註者。次鈔讀孟子或問之合于集註者。次讀本經易書詩禮記春秋四書本經既明之後。自此日看史。仍溫前書。次看通鑑。及參綱目。次讀韓文。次讀楚辭通鑑韓文楚辭既讀之後。約才二十歲。或二十一二歲。學作文。經問,經義,古賦。古體,制詔,章表,四六章表

 讀書
  朱子讀書法
居敬持志 循序漸進 熟讀精思
虛心涵泳 切己體察 著緊用力
又曰歛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體察。研精覃思。以究其所難知。平心易氣。以聽其所自得
又曰寬著期限。緊記課程
又曰讀書不精深。只是不專一
又曰讀書須一件一件讀。理會了一件。方可換一件。若不與逐件理會。雖讀到老。依舊生
又曰須是精專窮研。使一書通透爛熟。都無記不得處。方別換一書。乃為有益。若輪流通念。而覈之不精。則亦未免再費工夫也。須是通透後。又卻如此溫習。乃為佳耳
又曰一百遍時。自是勝五十遍時。五十遍時。自是勝二百遍時
又曰大抵讀書。須是虛心靜慮。依傍文義。根尋句脉。看定此句指意。是說何事畧。如今人言語襯貼替換一兩字。說得古人意思出來。先教自己心裏分明歷落。如與古人對面說話。彼此對荅。無一字一言不相肯可。此外都無閑雜說話。方是得箇入處。怕見如此。棄卻本文。肆為浮說。說得即當都忘了。從初因甚話頭說得到此。此最學者大病也

  程正思論讀書
讀書必正心肅容。計遍數熟讀。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一書已熟。方讀一書。毋務泛觀。毋務強記。非聖之言勿讀。無益之文勿觀

  歐陽文忠公讀書法
立身以力學為先。學以讀書為本。今取孝經論孟六經。以字計之。孝經一千九百三字。論語萬有一千七百五字。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周易二萬四千一百七字。尚書二萬五千七百字。詩三萬九千二百三十四字。禮記九萬九千一十字。周禮四萬五千八百六字。春秋左傳一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止以中才為准。若日誦三百字。不過四年半可畢。或稍鈍。减中人之半。亦九年可畢。其餘觸類而長之。雖縷秩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所不至。諺曰。積絲成縷。積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丈匹。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爾輩勉之

 作文
  朱子論作文
人要會作文。讀取一部西漢文。歐陽文。南豐文。韓文
又曰古賦須熟。看屈宋韓柳所作乃有進步處

  東坡論作文法
凡學為文。不可不熟讀。檀弓山谷。謹守其言。傳之後世。檀弓誠文章之模範。凡為文記事。常患意晦而辭不達。語雖蔓衍而終不能發明。惟檀弓或數句書一事。至有兩字而書一事。語極簡而味長。事不相涉而意脉貫穿。經緯錯綜。成自然之文。此所為可法也
東坡在儋耳。葛迎之。從東坡遊甚熟。切嘗教之。作文字云。譬如市上店肆諸物。無種不有。卻有一物可以攝得。曰錢而已。莫易得者是物。莫難得者是錢。今文字詞藻是實。乃市肆諸物也。意者,錢也。為文若立意得中理。則古今所有翕然並起。皆赴吾用。汝能曉得此。便會做文字也
又云作文之法。意盡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意不盡。尤為極至。如禮記左氏可見
又云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谷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當行於所當行。當止於不可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矣
凡人作文字。須是筆頭上。挽得數萬斤起。可以言文字也。興來筆力千鈞重也。
又云凡文字。須令氣象崢嶸。采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

  山谷論作文法
文章最忌隨人後
文章必謹布置。如官甲第廳堂房室。不可亂也

  沈隱侯論文法
文章當從三易。易見事。一也。易識字。二也。易誦讀。三也

  呂居仁論文法
入必要悟入處。悟入。必自工夫中來。非僥倖可得也。如老蘇之於文。魯直之於詩。盖盡此理
學者須做有用文字。不可盡立虛言。有用文字。議論文字是也。議論文字。須以董仲舒。劉向為主。周禮新序說苑之類。皆當貫穿熟考。則做一日。便有一日工夫
文章之妙。在敘事狀物。左氏記。列國戰伐次第。敘事之妙也。韓昌黎,柳子厚,諸序記。可見狀物之妙。至於禮記曲禮。委四教人等事。論語鄉黨記聖人言動。可謂至深。學者學文。若不本於此。未見其□遠過人也

 寫字
  神人永字八法
   側勢第一
李陽氷筆訣曰
側者,側下其筆。使墨精暗墜。徐乃反揭。則稜利矣。乃永字頭一點是也
口訣曰
先左揭其腕。次輕蹲其鋒。取勢緊。則乘機傾剉借勢出之。疾則失中。過又成俗

   勒勢第二
筆訣曰
即是永字第二筆。橫畫之法。築鋒而策。仰筆而後收准此。用筆之形勢自彰矣

   努勢第三
筆訣曰
努者即是永字第三筆。為努筆之法。竪筆而徐行。近左引勢。一本無近左引勢四字。勢不欲直。直則無力矣
口訣曰
凡傍卷微曲。蹙筆累走而進之。直則眾勢失力。滯則神氣怯散。夫勢須側鋒。顧右潛趯輕挫其揭

   趯勢第四
筆訣曰
即是努筆下。殺筆趯起是也。法須挫衄。一云。其法早回轉。筆出鋒竚。思消息之。則神一作。先蹤不墜矣
口訣曰
傍鋒輕揭。借勢之不勁。筆不剉。剉則意不深。趯與挑一也。鋒貴於澀出。適期於倒取。所謂欲挑而還置也

   策勢第五
筆訣曰
策者。即永字第五筆。其法始築筆而仰策。徐轉筆而成形。依形以獲妙。則迥爾而超群也
口訣曰
仰筆潛鋒。以鱗勒之法。揭腕□一作趯勢。欲右潛鋒之要。在盡勢暗捷歸于右也。夫策筆仰鋒。竪趯微勁。借勢峻傾於掠也

   掠勢第六
筆訣曰
掠者。即永字第六筆法。從策筆。下左出。而鋒利下不墜。則自然佳
口訣曰
撇過謂之掠。借於策勢。以輕駐鋒。右揭其腕。加以迅出。勢旋於左。法在澀而勁。意欲暢而腕。遲留則傷於緩滯。庶疾之旁。永木左皆是也。夫側鋒左出。謂之掠

   啄勢第七
筆訣曰
即永字第七筆也。其法則側筆而速進。勁硬若鐵石而不墜。於斯為妙矣
口訣曰
左向之勢須盡為啄。接筆蹲鋒。潛蹙於右。借勢收鋒。迅直旋合。須精嶮衄出。去其緩滯。白鳥字頭斜。皆是也。夫筆鋒及紙為啄。在潛動而啄之

   磔勢第八
筆訣曰
即是永字第八筆。其法始入筆緊築而仰。便下徐行。勢足以磔開其筆。或藏鋒。出鋒由重鋒。緩則其質肥。宜以嶮澀而遒勁。徐行勢而後磔。藏鋒出鋒。豈必固也
口訣曰
右逸之波皆名磔。右揭其腕。逐勢緊趯。傍筆迅磔。盡勢輕揭。潛以暗收在勁迅得之。夫磔法筆鋒須趯。勢欲嶮而澀。得勢而輕揭。暗收存勢。候其勢盡磔之

  姜白石書譜
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於蟲篆。八分飛白章草等。員勁古淡。則出於蟲篆。點畫波發。則出於八分。轉換向背。則出於飛白。簡便痛快。則出於章草。然而真草與行。各有體製。歐陽率更顏平原輩。以真為草。李邕李西臺以行為草。亦以古人有專工正書者。有專工行書者。信乎其不能兼羙也。或云草書千字。不抵行書十字。行書十字。不抵真書一字。意以為草至易而真至難。豈真知書哉。大抵下筆之際。盡倣古人。則少神氣。專務遒勁。則俗病不除。所貴熟習兼通。心手相應。斯為妙矣。白雲先生率更書訣。亦能言其梗槩。孫過庭論之甚詳。恐可參稽真書以平正為善。此世俗之論。唐人之失也。古今真書之妙。無出於鍾元常。其次則王逸少。今觀二家之書。皆瀟灑縱橫。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書判取士。而士大夫字畫。類有科舉習氣。顏魯公作干祿字書是也。矧歐虞顏柳前後相望。故唐人下筆應矩入規。無復晉魏飄逸之氣。且字之長短小大。斜正疏密。天然不齊。熟能一之。謂如東字之長。西字之短。口字之小。體字之大。朋字之斜。黨字之正。千字之疏。萬字之密。畫多者宜疏。畫少者宜肥。魏晉書法之高。良由各盡字之真態。而以私意參之耳。或者專喜方正。極意歐顏。或者唯務勻員。專師虞永或謂體須少匾。則自然平正。此又徐會稽之病。或云欲其蕭散。則自不塵俗。此又有王子敬之風。豈足以盡書法之羙哉。吾嘗採古人之字。列之為圖。今畧言其指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盻精神。有背有向。隨字形勢橫直。畫者字之體骨。欲其堅正勻精。有起有止。所貴長短合宜。結束堅實。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縮異度。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實。□人挑剔。或帶斜拂。或橫引而外至。顏柳始正鋒為之。正鋒則無飄逸之氣。轉摺者。方員之法。真多用摺。草多用轉。摺無少駐。駐則有力。轉不欲滯。滯則不遒。然而真以轉而後遒。草以摺而後勁。不可不知也。懸針者。筆欲極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繩。若垂而復縮。謂之垂露。故翟伯壽問於米老曰。書法當何如。曰。無垂而不縮。無往而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古人遣墨。得其一點一畫。皆昭然絕異者。以其用筆精妙故也。大令以來。用筆多失。一字之間。長短相補。斜正相柱。肥瘦相混。求妍媚於成體之後。於今世尤甚
用筆不欲太肥。太肥則形濁。又不欲太瘦。太瘦則形枯。多露鋒芒。則意不持重。深藏圭角。則體不精神。不欲上小下大。不欲左低右高。不欲前多後少。歐陽率更結體雖太拘。而用筆特備眾羙。雖小楷而翰墨灑落。追蹤鍾王。來者不能及矣。顏柳結體既異。古人用筆復溺一偏。余評二家為書法之一變。數百年人爭効之。字畫剛勁高明。固不為無助。而晉穩風軌掃地矣。柳氏大字偏傍清勁可喜。更為奇妙。近世有效之者。則俗濁不足觀。故知與其太肥。不若瘦硬也。草書之體。如人坐臥行立。揖遜忿爭。乘舟躍馬。歌舞擗踊。一切應變。非苟然者。又一字之體。率有多變。有起有應。如此起者。當如此應。各有義理。右軍書羲之字。當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數十字無有同者。而未嘗不同也。可謂所欲不踰矩矣。夫凡學書草。先當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則結體平正。下筆有源。然後倣王右軍。申之以變化。皷之以奇崛。若泛學法家。則有工拙。筆多失悟。當連者反斷。當斷者反續。不識向背。不知起止。不悞轉換。隨意用筆。任筆賦形。失悞顛錯。反為新奇。自大令以來。已如此矣。况今世哉。然而襟韻不高。記憶雖多。莫湔塵俗。若使風神蕭散。下筆便當過人。自唐以前。多是獨草。不過兩字連属。累數十字不斷。號曰連綿遊絲。雖出於古人。不足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之作真。何嘗苟且。其相連處特是引帶。其筆皆輕。雖變化多端。而未嘗亂其法度。張顛。懷素最號野逸。而不失此法。近代山谷老人。自謂得長沙三昧草書之法。至是又一變。流至于今。不可復觀。唐太宗云。行行若縈春蚓。字字若綰秋蛇。惡無骨也。大槩用筆。有緩有急。有鋒有無鋒。有承接上文。有牽引下字。乍徐還疾。或往復收。緩以倣古。急以出奇。有鋒則以耀其精神。無鋒,則以含其氣味。橫斜曲直。鉤環盤紆。皆以勢為主。然不欲相帶。相帶,則近於俗。橫畫不欲太長。太長,則轉換遲。直書不欲太多。太多,則神癡。以扌?柰代入。以發代??止。亦以扌?柰代之。唯入則間用之。意盡則用懸針。意盡則再生筆意。不若用垂露耳
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如壁拆。此皆後人之論。折釵股。欲其屈折員而有力。屋漏痕。欲其無起止之跡。皆不必若是。筆正則藏鋒。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故一點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皆有三折。一?又有數樣。一點欲與畫相應。兩點欲自相應。二點者。必一點起。一點帶。一點應四點者。一起兩帶一應。筆。陳圖云。若平直相似。狀如筭子。便不是書。又如口當泯其稜角。以寬閑圓羙為佳。心正筆能正。意在筆前。字居心後。皆名言也。故不得中行。與其工也寧拙。與其弱也寧勁。與其鈍也寧速然極須陶寧俗姿。則妙處自見矣。大要執之欲緊。運之欲活。不可以指運筆。當以腕運筆。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知執。又作字者。亦須畧考篆文。須知點畫來歷先後。如左右之不同。剌刻之相異。王之與玊。示之與衣。以至秦奉泰春。形同體異。理殊源本。既同斯不浮矣。孫過庭有執使轉用之法。執謂淺深長短。使謂縱橫牽掣。轉謂鉤環盤紆。用謂點畫向背。豈偶然哉。
用筆作楷欲乾。然不可大燥。行草則燥潤相雜。潤以取妍。燥以求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亦不可不知也。筆欲鋒長勁而圓。長則含墨可以運動。勁則有力。圓則妍羙。余嘗評三物。用不同而理相似。良弓引之則來。舍之急往。世俗謂之揭箭。好刀按之則屈。舍之則勁直如初。俗謂之回性。筆鋒亦欲如此。若一引之後已曲而不復挺。又安如人意耶。故長而無勁。不如勿長。勁而不圓。不如勿勁。盖紙墨皆書法之助也

  董內直書訣
分間布白。遠近宜均。 【 謂一字之內。下筆點畫須令均平。勿令留白處。闊狹相去不等。又不要如隸書之排】 無垂不縮 【 用垂下一筆。既下履上至中間。則垂頭圓。又謂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 無往不收 【 謂坡陂處。既往當復回。不要一拔使去】 如懸針 【 直下筆正鋒而下。末處如針頭之懸】 如折釵股 【 圓健而不偏斜】 如壁拆 【 用筆端正寫字。有□牽處斷頭起筆其□正中。如新泥壁折縫尖處。鋒在中間】 如屋漏雨 【 有兩說。一說寫字之點。如空屋漏孔中水滴一點。圓正不見起止跡。一說草字一畫直下。如漏壁中水痕□而向下。自然而然。□□做作。末處住頭亦圓】 如印印泥。如錐畫沙。 【 自然而然。不見起止之跡】 每作一波。常二過折筆。 【 三折筆不□□也。波與遶之及平畫皆然。張長史論書云。為一平畫。亦須縱橫有象。不可一直去】 每作一點。當隱鋒而為之 【 即前畫屋漏雨法也】 左邊短少。必與上齊 【 味字之類】 右邊畫少。必與下齊 【 知字之類】 左欲去吻 【 左邊起筆。不要有觜】 右欲去肩 【 右邊轉角。不要露肩。古人謂之暗過】 快意剉鋒。使不怯滯 【 □□起筆處。須剉令筆鋒平。雖筆尖做令平以刀截相似。顏如隸書謂之蚕領也】 側鋒取妍。晉人不傳之妙 【 此用無之□也。晉人皆用之。入墨時須轉側在硯上入墨須取筆頭圓正。乃可以書。名棗心筆。又名散卓。若二毫有羊毫雜。軟而無力。不堪寫字】 多力多筋者勝。無力無筋者病。多力多筋者是書。無力無筋者謂之墨豬 【 形莫近似。骨氣不足。肉大多。如有肉之猪耳】 以腕運筆。不以掌運筆 【 古人懸聦能盡一身之力也。大字高懸手。小字則以左手枕右手書】 指欲實。掌欲虛 【 指實則有力。掌虛則運轉】 書不入木。不如不學 【 下筆重也】 綿褁鐵法 【 力藏在點畫之內。外不露圭角也】 沉著痛快 【 不要忙而疾。不要緩而癡】

 切韻
  總論
凡篇韻諸書切字之法。必先正五音以類其字。各歸其母。然後調聲切之。五音者宮 【 舌居中】 商 【 口開張】 角 【 舌縮腳】 徵 【 舌柱齒】 羽 【 口□聚】 唇音舌音 【 各八音】 牙音喉音 【 各四音】 齒音 【 有十音】 半徵半商音 【 有二音】 字母三十六分之為五音。凡字之聲。總于是矣○每音有四等。全清。次清。全濁。不清不濁。如顛天田年是也○字有平上去入四聲。如幫榜謗博是也○字有四等輕重。如高交□驍是也○字字有此理。皆得之自然人可為也。熟讀誦後一十句直切字母法。更熟讀記三十六字母切韻法。清濁非一母。皆髣髴相同耳。其有疑似在毫釐之間。加以熟讀誦。自然通悟。如磁石引針。母喚其子。盖音和既以通曉。見難字易切。字體易曉。無有不識字者。必無差訛矣

   切韻捷法詩
切韻先須辨四聲 五音六律次兼行
難呼語句皆為濁 易紐言辭盡屬清
唇上必班賓報博 舌頭當的蒂都丁
拍唇坡頗潘鋪拍 齊齒知時始實誠
正齒止征真正折 舌根機結計堅輕
撮唇呼虎烏塢污 開口何峩我可更
張牙加賈芽雅訝 捲舌咿優壹謁嬰
合口含甘鹹坎淡 密牙乍窄澀爭笙
引喉勾口謳嘔候 逆鼻蒿毫好黑亨
字母貫通三十六 要分清濁重和輕
會得這些玄妙法 世間無字不知音

   三十六字母五音清濁旁通圖
全清           見        端       知        幫        非         精            照       影  
次清           溪           透         徹          滂          敷            清                  穿       曉  
全濁           群           定         澄          並          奉            從                  床       匣  
【 不清不濁】 疑           泥         孃          明          徵            心                  審       喻  
全濁                                                                    邪                  禪    
              牙音        舌頭音      舌上音      唇音重      鼻音輕        齒頭音              正齒音   喉音   半舌半齒音
              角 【 木】  徵 【 火】  羽 【 水】  商 【 金】  宮 【 土】   【 半徵半商半火半金】 

   切三十六字母總括
見經電經堅  溪牽奚輕牽
群衢云勤處  疑魚其銀言
端多官丁顛  透他候汀天
定徒徑庭田  泥年題寧年
知珍離珍邅  徹勑列辰辿
澄持陵陳廛  孃女良紉(女聯)
幫博旁賓邊  滂普郎繽偏
並部迥類蠙  明眉兵民綿
非匪微分番  敷芳蕪芬蕃
奉父勇墳煩  微無非文樠
精子盈津煎  凊七情清千
從墻容秦錢  心思尋新仙
邪徐嗴易涎  照之笑真氊
穿昌緣嗔昌  床仕莊榛潺
審式荏身羶  禪時連辰常
影於境殷焉  曉馨鳥馨祆
匣轄甲礥賢  喻俞戍勻緣
來郎才隣連  日入質仁然

   一十句字母直切法
一因煙 二人然 三新鮮 四??易涎
五盈延 六零連 七清千 八賓邊
九經堅 十神禪
切類之法先類其字各歸其母唇音舌音各八牙音喉舌各四齒音有十半齒音半舌音有二凡三十六分為五音

  書簡
     小簡往式
一具禮 二稱呼 三座前 四間闊 
五瞻戀 六即日 七時令 八伏惟 
九起居 十祐助 十一尊候 十二入事 
十三不縷述 十四伏冀 十五託庇 十六知感 
十七記錄 十八謹奉 十九未由 二十祝頌 
二十一不宣
某端肅奉書某人學士座右連日紛紛不果請益即日孟夏漸熱伏惟 起居燕間之餘神人嘉輔文候動止多福入事云不敢縷縷伏冀 原詧某曲荷 雲庇豈不知感毋勞齒錄草此以聞未由雅集善保珍重自愛不宣

      小簡復式
一具禮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某端肅奉復 某人提領几右連日不拜尊誨仰德之私以日為歲即日首夏清和伏惟 起居燕間之餘密有神休 體履佳勝遽承 教墨佩服故人 厚意人事云未由 款奉勤此奉復順理 時令不宣

   具禮
平交 悚息上覆 端肅奉書
             悚息止啟
稍降 上啟   信上 【 或信至】 上覆
尊長 悚息拜覆 再拜上覆
             端肅奉書 再拜上覆
父母 百拜上覆
僧家 和南啟上 和南訊上
             和南作禮企覆
道士 稽首上啟 惶恐稽首作禮上覆
             稽首作禮上覆
居喪 扣首拜覆 【 三年內用】  泣血上覆 【 百日內用】
             凡荅人書改覆字為復字

   稱呼
士人 學士 提學 府教
僧家 長老 禪師 上人 講主
             大德
醫人 太醫 大丞 提領
道士 真人 提舉 提點 知觀
             知宮
親戚 尊親 親友 賢親
朋友 尊契 契愛 友益 賢契
同姓 宗丈 宗兄 宗友
同庚 庚兄 庚契 齊年兄 齊年友
恩家 恩府 恩使
同鄉 鄉丈 鄉兄 鄉契
             凡上官員書於所授職位上加一二級稱之不可稱之太過
             凡上尊長書於所稱之名上加尊字如尊伯尊叔尊兄之類是也

   座前
官員 鈞座 台座 閣下
尊長 尊前 尊右 侍下
先生 師席 文席
平交 座前 侍右 執事 几右
僧家 法席 法座 禪次
父母 膝下
孝服 服前 苫次 成服
道人 單次 侍巾 座前
婦人 粧次 粧前 奩前

   間闊近別
平交 不奉霏談轉盻旬朔 不拜儀矩倏爾許時
             越宿不拜尊誨
尊長 拜違顏範蓂莢兩新 拜違尊誨倏忽旬餘
             不獲侍教復覺彌旬
官員 拜違台誨又復累日 拜違台光又復彌旬
             暌間台表蓂莢兩新 暌違朝範昕夕屢移
             伏自拜違瑩座轉盻已更蓂莢
僧人 違去法席倏爾經旬 不聽法論已有日矣
             浹日不聽禪談
道士 不聽玄論忽復二日 拜違仙範倏爾經旬
             日羈塵勞久疏道論

   間闊遠別
尊長 拜違誨席倏已半朞 不侍尊誨幾換伏臘
             奉違侍右轉盻累歲
官員 拜違台光屈指半載 拜違台誨倏易歲華
             拜逖鈞顏為日之久
平交 間闊霏談復見歲終 不瞻丰度倏更歲月
             一別清誨數歲矣
僧人 別去禪談已踰歲矣 不聽妙論俯仰歲月
道士 不謁丹房薦更歲月 違去清談倏已半載
             久疏物外之談

   瞻戀
官員 引領台光何啻飢渴 景慕旌麾何日不勤
             拜仰台表未易縷述
尊長 仰德之劇與日俱深 尊仰之懷無日少置
             懷仰道德往來于懷
平交 仰德之私以日為歲 思渴之懷言不能喻
             渴德之深朝夕拳拳
僧道 企仰慈風惟日拳拳 瞻戀慈旨悽結于懷
             思仰清談朝夕以之無任瞻仰之深
             仰慕道德之誠未嘗斯須去於心也

   即日
通用 即日 即辰 即旦 即刻
             在辰 越夕 晚刻 早刻
             亭午 即茲 凌晨 日來
             往復皆可用

   時令
正月 孟春謹時 【 或云猶寒】  律應太簇
             三陽鼎始   春寒 【 或云初春】
二月 仲春謹時 【 或云漸暄】  律應夾鍾
             春氣冲融   春和 【 或云春半】
三月 季春謹時 【 或云極暄】  律中姑洗
             殘紅餞春   春暮 【 或云晚春】
四月 孟夏謹時 【 或云漸熱】  中呂應律
             首夏清和   麥秋 【 或云初夏】
五月 仲夏謹時 【 或云酷熱】  蕤賓應律
             夏月仲琯   溽暑 【 或云仲夏】
六月 季夏謹時 【 或云極熱】  林鍾應律
             大暑流金   成暑 【 或云□暑】
七月 孟秋謹時 【 或云謹月】     律應夷則
             節屆中元   初秋 【 或云新涼】
八月 仲秋謹時 【 或云漸涼】 律應南呂
             秋用仲琯   素秋 【 或云秋半】
九月 季秋謹時 【 或云凉極】  律應無射
             授衣及候   秋暮 【 或云秋杪】
十月 孟冬謹時 【 或云漸寒】  月謹應鍾
             梅菊交承   小春 【 或云陽月】
十一月 仲冬謹時 【 或云嚴寒】  律中黃鍾
                 朔風嚴苛  隆冬 【 或云新陽】
十二月 季冬謹時 【 或云極寒】  律應大呂
                 臘盡春回  歲暮 【 或云殘腊】
閏月 斗指兩辰   附餘之月
霖雨 雨意不已   久雨霖霪
             甘雨應期
旱  雲霓渴望   商羊未舞
雪  彤雲密布   萬頃瓊瑤
初晴 積雨新霽   晴色可人

   伏惟
官員 伏惟 恭惟 欽惟 【 上尊長皆可用】
平交 想惟 諒惟 緬惟 逖惟
官員 恭審 敬審 共審 【 書復可用】
平交 伏審 欣審 從審 就審

   起居
官員 公庭清逸  奉公餘暇 【 公吏亦可用】
士人 進修多暇  味道之餘
師儒 傳道之餘  融帳餘閑
             下帷講貫
醫人 診視之餘  砭劑之餘
僧人 禪定之餘  焚修之暇
             雲居高勝
術藝 游藝多暇
平交 盛德在躬  燕暇之餘
             燕處超然
遠歸 解鞍休暇
父母 溫凊之餘  定省之餘
             綵侍欣慶
父在 過庭餘暇  詩禮餘暇
老人 德齒俱邵  老成耆德
             彌高彌邵
母在 萱堂慶侍  諼堂崇侍
商賈 經營之餘  鞭筭之暇
旅中 旅中優游  旅况閑適
道士 冲練之餘  章籙餘暇
             游心物外
婦人 雍容閫則  內助豐餘
賀喜 門闌多喜  喜慶之餘
             瑞慶大來
喪服 追慕哀苦

   祐助
平交 神人嘉輔  密有神休
             有神來相 【 士庶通用】 幽明恊贊
             神示左右
僧道 龍大交衛  百職走相
             天人交護

   尊候多福
平交 體履多佳  體候康勝
             起居勝常  體用清佳
             體履佳勝
官員 台候多福  鈞候興居多福
             鈞候納福無量
士人 文候介福  文候動止多福
             文候起居擁福 【 平交通用】
尊長 尊候多福  尊候動止多福
             尊候起居萬福
居喪 孝履支福  孝履支和 【 上尊長用】
             孝履支休 【 與卑下】 孝履支勝
             孝履支豫 【 上平交】

      入事
云云

   更不縷述
通用 會見有期茲得以畧 胥晤非遙茲不敢瀆
             喋喋縷陳不惟不暇亦不敢 茲不敢繁
             諸餘在去人口述茲不復陳 更不刀刀

   伏冀恕察
通用 仰賴寬洪必賜情貸 尚賴寬洪有以煥亮
             仰冀深仁俯垂省察惟高明有以亮之
             伏乞台炤 伏乞照亮 伏丐情察
             伏冀照察 乞孚炤  乞情恕

   託庇
官員 仰依大廈帡幪之庇 遠藉萬間之覆
             遠竊鈞庇   政賴台庇
尊長 泒霑河海之潤 實息嘉禾之廕
             遠托雲庇   仰藉雲庇
平交 曲荷雲庇   仰承光庇
             仰藉法廕 【 僧】 密承道廕 【 道】

   知感
平交 豈不知感   寧不銘感
             寧不知歸   知感而已
             知感知幸

   不煩記錄
平交 毋勞念及  毋勞齒錄
             毋煩流念  無足言者
             託庇粗遣  不勞齒記
             碌碌如昨不足為親舊言也

   謹奉啟
通用 奉此以聞敢仗裁恕 伏惟昭鑒謹此愚誠
             勤此以序區區 草此不專伏希情察
             草此以聞   謹啟上聞

   未由瞻近
官員 尚稽瞻拜鈞庭 未由參拜鈞墀
             未繇晉拜台光 未龜瞻望門墻
             未緣晉拜台廡 未由躬拜廡下
尊長 未期瞻拜門墻 未由參侍光儀
             尚遲進拜宇下
平交 未卜瞻近譚集 未期雅集瞻際
             尚遲請見 【 或云請誨】  未即稱賀
未相識 未遂識韓之願 未緣披覩 【 僧道】
                 未造仙隱 【 或云瞻禮】

   祝頌
通用 道德在躬福祥自至蓋不待詞而祝也
             茂迎景福善保珍重
僧人 對時常樂為宗教珍攝以慰眾望也
             勉修精業以度含生
道士 為眾珍調以隆道論 保嗇粹和為道法自重
             妙嗇鼎饔以隆道樞

   不宣
尊長 不備 通用 不宣 不具 【 或云不一】
卑下 不悉
孝服 不次

    活套
   稟事
通用 輒有少懇  輒有白事
             少事塵聽  少瀆清聽
             少意冐凂  輒有誠切之懇
官員 少事上稟  仰瀆崇德
             少意奉瀆  少事干溷
             勒此以敘區區

   承下諭
通用 伏承委喻謹依來命 伏承誨諭敬聞命矣
             伏承下喻謹悉 伏承寵諭
             伏承嚴戒
官員 伏承台諭   伏領台旨
             備悉台意   僅依台命
尊長 伏辱嚴命   蒙諭敬遵嚴戒

   奉復
通用 人還謹此奉報 姑此以復將命
             介旋謹此奉謝 謹此奉復

   面罄 【 士庶皆可用】
通用 敬容面白   餘容面賦
             伺容面罄   餘俟面陳
             餘伺面款

   奉啟申稟
官員 謹晉不腆之記。上承興止
             謹具柔削。晉塵隸人之聽
平交 謹勤手啟。上干典記 謹具啟。仰承動靜
             謹具手訥拜稟
僧道 未即問訊。勤此以聞
             某以阻遠。詣賀莫前。敬勤柔訥。布露此情也
在途 謹遣一介。候詣境上 謹此奉狀迎謁

   荅申稟
通用 匆匆裁荅崖畧。姑塞來辱 謹此以謝先施
             敬勤柔削。以復將命 謹此奉復
官員 謹拜手敬具柔訥。仰酬來貺之辱
             謹藉楮墨。冐承鼎裀。庸効匪報
僧道 姑此以復先施 介旋勤此奉謝

   敘未相識
官員 仰服圭璋之譽。為日滋久。未遑一拜履舄。惟是區區願見之心。無日不在左右也
             仰服台望。積有年矣。平時無由瞻拜。徒懷企仰
             稔服德望。固非朝夕。未由一拜履絢。居懷慊悒
             欽服台光。自幼景仰。每愧疏賤。莫獲瞻拜。徒懷企慕
通用 欽慕重望。不啻仰斗。雖相去不遠。而無階侍誨。懷仰有年。聞風久矣。未酬識荊之懷
             欽服令譽之久。曾未披覿。 【 士庶皆可用】
             欽慕大名之久。竟為疏賤。無緣瞻晤。乃所自恨
僧人 欽服法譽久矣。無由瞻拜。企仰亢深欽仰慈仁之譽。日久于茲。無由參禮為恨
道士 綽聞道德之譽。積有日矣。塵凡疏遠。無由一拜。妙論中心抱慊。亡以自慰
             切仰仙望之久。未遂一見。徒懷拳拳

   幸拜識
通用 昨歲瞻望輝表。深愜慕仰之私
             一奉粹表。大快識韓之願
             瞻望英采。償其區區景慕之私
             一覩規範。深慰景仰之私
             猥承特達。傾盖握手如平生。故舊感著。何可弭忘
             昨幸獲瞻覿。大慰疇昔慕藺之私 【 或用慕仰之歎】

   不及詣見
尊長 自惟卑孱。莫克掃門
             久欲親炙。日以因循事奪。莫克造宇下。不敢盡犯麾塵
官員 某渴心生塵。幾欲一瞻台表。有足若縶。心往形留。引領墻仞。莫克瞻拜
平交 倥偬無少。不獲晤對
             念欲造請。竟無少間
             日廑請益之念。事奪莫遂
             久欲面致。俗務日縻。竟爾不果所願也
僧道 欲造禪榻。冗縶未果
             塵勞擾擾。不獲聽清論
             久欲聽物外之談。擾擾無從

   拜見承出
官員 比嘗奔趍治下。擬遂瞻拜之願。不意車騎按臨他郡。不遇而退。豈見王公大人自有定分也
             昨詣台廡。意謂可以一見。適值車從他出
士庶 比者經從君子之里。謂得瞻際。既扣閽人。聞命騎從他出。悒悒而退。比嘗求見。不遇而退。慊慊及今
             昨造謁。騎從他之。不獲瞻晤為歉
僧人 比嘗詣名藍。欲少款法誨承杖錫他之為恨
             昨叩蘭若。意謂償一見之願。復爾不值。惆悵逮今
道士 昨者晉扣丹房。乃承他出。但留數字而退也
             昨詣見不獲。瞻望而退。為之悵然

   拜見承延接
尊長 昨侍丈席。特辱眷予之厚款。賜誨藥一洗蒙陋。慰感良多
             比造屏罳。延接謙抑。感佩盛德如何可言
             數侍杖屨。款聽誨益。榮幸何多
官員 近獲瞻拜。重蒙寵遇。禮意豐腆。感愧之心。逮今不能自已
             拜瞻台表。償其拳拳尊慕之私。猥承台造。曲賜延顧。榮幸何可言也比者道出大府。過蒙寵遇。感戴無窮
平交 比奉揮塵之談。盡掃蒙塞。欣浣未易云喻
             比獲款奉談論。一洗塵勞。慰浣可量也
             外日造請。特承延接。愧慰交懷
             前日造謁。款奉名理。開釋良多
             比獲款奉。名理。開釋良多
             比獲款奉。談笑終日爽心
僧道 比過賢隱。獲奉清談。塵勞頓空
             昨扣雲關。重承降接。頓釋鄙吝之心

   拜見辱枉顧
官員 昨承台斾榮歸。敬當展慶。降遇殊勤。逮今感激
             適進拜台光。深慰積年慕用之懷。繼承朝斾臨顧。仰認謙德。感戴何忘
通用 蚤作詣賀。猥廑降重。繼辱臨顧。感戢良多
             蚤作趍賀。繼辱寵臨。以感以愧
             茲承遠歸。喜遂請見。慰豫良多

   承見訪
官員 比承台斾經從。猥辱左顧。感慰之深。昨承駟騎而至。氷舍生輝
             向勤高蓋臨顧。自惟卑賤何以及此
             比承高軒見過。蓬蓽生輝。欣慰何量
通用 屏跡田野。猥蒙一顧之重。氷舍生春。不勝感幸
             比辱肯顧。款奉名理之論。欣慰何極。昨承臨訪。良認眷愛。感幸之深
             伏承謙抑。特垂寵顧。款聽妙論。欣慰何量
             昨承榮訪。款奉玉屑之談。慰浣良多
僧人 昨勤飛錫下顧。少聽物外之談。鄙吝頓釋
             昨聞談空。釋然塵世之想
道士 比辱垂訪。少聆玄論。頓釋塵想
             昨蒙垂顧。稔聽道德之論。塵心索然。

   承訪不及迎肅
官員 比承旌斾入郡。偶爾他出。遂失聽教之便
             近承旌斾遠臨。值以偶出。不克迎肅。至今愧悚
             適承枉顧。自恨有失拜迎為愧
通用 昨承寵臨蓬陋。属以俗絆他往。有暌晤對是恨
             昨蒙車從迂臨。不克伺候。有稽迎肅。乞情恕
             比承枉顧。適以拙恙。有稽祗肅。是罪是罪
僧人 昨承杖錫肯臨。偶出有失祗迓。惶恐惶恐
道士 比枉鸞驂。偶出失於延迓。負愧何言

   承訪不及款
通用 比承臨顧。氷室凄然。不能少延僕御。愧恨多矣
             比承迂屈。雖慰傾凝之私。而騎氣匆匆。不容少款。欝悒及今
             昨承寵顧無以少延車從。愧怍居多

   承訪未即謝
通用 昨辱文斾臨顧。未及拜謝。愧悚益深
             昨承下訪。有稽拜謝為慊
             比承枉顧。適以拙恙。有稽謁謝。下情恐悚

   謝延款
通用 適蒙延待。為具豐腆。加以諄誨。感愧不能言也
             伏承燕待。甚有叨聒。惶愧奚言
             過辱寵待。仰認勤厚。逮今感蒙
             昨侍綺席。醉酒飽德。感刻殊深
             昨承燕犒之勤。度越常禮

   造謝承迎接
通用 適辱榮顧。特趍賓廡敬謝。重沐溫顏問勞。方此悚感
             適承寵顧。旋造謝。厚辱延降。政爾愧感
             未即造謁。先辱寵降。比詣謝。又承延款

   不及拜書
尊長 阻遠久曠音問。而仰德之心未嘗
             少置 【 或云少忘】
             以瀆尊顏是懼。不敢特奉記事之問。經時奉字。不登記室。乃自愧悚
官員 無欲貢問典籤。瀆尊是懼。輒復中輟。無謂寒暄。不敢上瀆台聽
僧人 多故少便。久不奉記雲房。諒不為罪
道士 久不通俗懷於仙府。懈怠無以自文

   曾拜書
尊長 昨具記室之問。瀆尊是懼。旦旦凜然。昨起敬尺牘。仰塵侍書之側。計徹省覽
             昨奉尺素。少敘思仰之懷。計已塵徹
平交 比奉片楮修敬。計已登徹
             比修記室之問。知徹清聽
             比奉短記。計已塵瀆

   曾荅書
通用 向承貶翰。來价行遽。治報不謹。必蒙照亮
             昨承教墨。即裁手訥。以復執事。計已陳徹
             昨辱教貺。匆匆裁荅。計達几格

   奉書未蒙荅
通用 瑣瑣申懇。曾具柔削。干冐聽司。未辱報賜
             比具柔削。有少溷瀆。而伺音缺然。計水陸阻修。不無浮沉故也
             比奉柔訥致懇。未蒙賜報
             常貢尺牘。干冐台嚴。知巳塵徹否

   奉書蒙謝回荅
官員 譴責不謂謙仁。貶賜荅教。佩服厚意。退揆缺然。未知所以處也
通用 中嘗一拜牋記。方懼瀆尊聽。尋辱損報翰墨。款曲之間。仰認德意。銘感何窮
             比晉柔訥之記。華翰損荅。三復以還。愧浮于感
             比貢不切之問。豈意來誨諄誠。啟誦感悚
             昨奉記申慶。方懼瀆獲譴。豈意容德曲賜誨緘撝謙
             腆縟祗讀。感篆非畫所能記也
僧道 比奉記史之間。方懼疏簡之誚。豈意慈仁。猥動法誨。詞旨增重。□讀感歎
             興起詞勤慈仁。貶賜誨荅。三復竦然。感歎不已

   謝得書
官員 方仰熒坐。遽承使至。授所貶翰。□仞眷意之重。不减疇昔。感愧可量方仰台儀間。過蒙教墨。三復凜然。誨翰諄復。竦戢特深
尊長 特勤藻翰之賜。祗佩四益。感愧感愧。豈意謙光墜貺。文意璀璨。圭誦豈勝慙慄
平交 遽承教墨。佩服故人厚意
             來書誨諭勤渠。非愛我之厚。疇克爾耶

   得書未荅
官員 自承遷秩。嘗辱惠書。近以多故。有稽占謝。諒不為訝
             向辱賜書。仰仞謙眷。俗塵淟汩。未及申致謝幅
通用 昨承教墨。塵事掣肘。不及報荅。益重其過
             昨承教字。以人事倥偬。不獲拜荅。必蒙孚亮
僧家 數承法誨。既冗懶且無便。不以裁荅。因循至今。計仁心慈量。不深譴罪。而自訟亦已久矣
道士 別去冲範。數辱示誨。拘冗不時為荅。視其外豈非疏慢。不免負罪。乞情恕

   得書奉荅草率
通用 比承藻翰。誨諭諄復。使人鶴俟。治報膚畧。惶懼逮今
             昨承貶翰。來价行速。作報不謹。逮今慊然
             昨承教墨。來价行速。作報不謹。逮今慊然

   得書兼承惠
通用 乃蒙書誨。且以某物為貺。佩服故人厚意。何可勝言
             翰墨寵貽。副以嘉貺。仰認眷愛。慙感以之
             翰墨墜貺。文詞煥燦。且有某物之賜。不勝感佩

   幸乞示書
通用 便風有可示誨者。幸爾一二
             便郵毋吝示字 有便勿吝示誨尺紙之賜。冀故人不我吝也

    饋送請召式
   饋送
尊長 不避僣瀆。輒有某物。專人捧獻。儻蒙尊慈。特與斥留。幸甚過望
             輒有某物。專人奉獻。少見區區。倘蒙寬洪。不賜揮斥。幸甚幸甚
             某物効誠。微尠是懼。拱聽旨留。乃欣乃幸
平交 某物恃愛塵獻。勿誚輕舉也
             某物輕薄。以見區區。笑留乃幸
             某物少見千里毫毛之意。旨留乃賀。環顧無以將意
             某物馳獻。諒友愛不以輕瀆見摳
             某物敢以為獻。幸賜旨收

   承見惠
尊長 某物厚禮。特承寵貺。祗領感戢尤深伏蒙眷愛。特有寵貺。拜賜厚矣第劇銘感
             猥蒙眷愛。特有某物頒貺。下拜愧感愧感
平交 某物特承頒貺。物意兩重。祇領感篆
             適需某物。忽辱見遺。祗領欣賀
             某物之貺。良戢厚意。別容面謝

   以物回荅
通用 某物聊奉回誠。輕微愧甚。伏丐檢收為幸
             某物敬以回獻。切幸目至

   承惠不敢受
通用 特承寵貺。禮属倒置。不敢拜命。伏惟煥詧
             某物之貺。自合祗拜。但受之無名。姑用歸納。惟是感悰千萬。浮于已拜賜矣
             重承佳惠。數煩下執。使人愧赧。茲不敢拜。伏幸裁詧

   請召
尊長 某擬明日晚膳攀屈。伏冀尊慈。特賜垂訪
             明早具常膳祗肅。萬望尊悉。不賜嚴拒。顒望軒車 跋望車塵 萬望迂臨
平交 晚刻屈從人過陋舍少款。幸不我拒。引領移趾。顒俟惠然
             久不清集。午刻欲挽車從過此瀹茗。顒俟惠肯鶴引以俟
             即刻欲邀從人臨賁果酌。萬望肯顧。拱聽足音

   承見召
尊長 伏承寵召。敬聞命矣
             蒙寵喚。敢不敬遵嚴命
平交 敬蒙寵召。敢不聞命
             特蒙寵召。良認友愛之隆

   承召不赴
通用 伏承見召。良荷記憶。適為拙恙所苦。莫克拜命
             伏承寵招。良認隆意。合侍座隅。忽爾感冐。晉拜不前。希孚炤。它日面謝

   送物式
通用 某不敢以菲薄廢禮。輒有某物効區區於庖吏。倘蒙台慈 【 無官云尊慈】 不以凂瀆見棄。某下情不勝銘感

   荅受
通用 某仰和契厚。寵賜珍翰。以某物為貺。禮意勤腆。下拜愧感之深。謹此敘謝。伏惟炳察

   荅不受
通用 某伏辱教墨。寵賜某物。感戢尤深某顧惟何者重擾執事。輒敢控 【 告也】 辭。尚冀高明。洞照此情也。餘遲面謝。希孚炤

   再送物式
通用 某□不揆以微物瀆尊。仰恃鴻度隆私。故敢冐進。重蒙譴拒。恐悚之深。尚冀尊慈。察野人獻芹之意。不賜峻外。特與恕留。謹再凂獻。伏乞照亮。某再拜

   送物換易式
賀遠歸     少充犒僕之費        賀補屋        少伸犒匠之儀
賀生日     聊充壽觴之獻        親戚          聊充芹獻之儀
立春       聊充春盤之末        重午          聊助蒲飲之末
七夕       少薦綺延之末        重九          聊助登高之費
冬至       聊奉履長慶儀        歲節          聊充分歲之儀
除日       聊備椒盤之需        通用          以待不時之需
賀病安     少伸慶問之儀        賀禮席        聊充賓延之末
賀移居     聊表遷喬之賀  

      呂會大狀式 荅赴狀式 荅不赴狀式
呂會大狀式          荅赴狀式                   荅不赴狀式
具位姓某                     具位姓某                   具位姓某
右某擬若干日就弊            右某伏蒙                   右某伏蒙
合聊備蔬筵祇                尊慈特有                  尊慈特有
迎伏望                      寵召至日謹當趍赴          寵召適以拙疾拜會
尊慈特賜                    下情感懼之至謹            不及下情悚懼之至
寵訪謹狀                    奉狀申                    謹具狀陳謝伏惟
年月日具位姓某狀            謝謹狀                    照察謹狀
                           年月日具位姓某狀          年月日具位姓某狀
請可漏
狀申某官稱呼具位姓某謹封
荅可漏
狀申謝某官稱呼具位姓某謹封

    家書通式
       父母與子書 【 祖父母外祖與孫同】

書示某 【 子孫名或呼某行第】 夏熱想汝安健。吾此與骨肉如常。述事 【 云云】 不具某示 【 父云父示翁云翁示】 月日發

   上祖父母父母書
某百拜上覆。即日孟春謹時。伏惟父親膝下 【 或云祖父祖母母親外祖】 尊候起居多福。伏自拜違尊嚴。不勝瞻仰之極。某在某處循常 【 如在家則云某在此侍奉某親循常】 乞不賜尊念。述事 【 云云】 未由省侍。伏乞倍加調護。以介壽慶。下情虔祝之至。謹具不備
某年月日某百拜上覆

某親尊前
家書外封須要平安字。使尊長家人輩見則喜。凡修尊長書。須要好紙真楷寫。敘時令直言孟仲季。不可言新春首夏等語。皆為不謹。外封上直書某州某縣不得使異名之類。不得用圖書。若用名印無害

   伯叔祖伯叔與姪孫子姪輩書
書奉某人夏熱想汝清佳。此與骨肉偕安。述事云云不具某人書奉某人月日某人書

   姑舅妻父母與外甥女婿書
某啟秋凉想與尊幼如宜 【 妻之父母子婿則云幾祖及外孫如宜】 述事云云不悉某啟甥某人 【 婿云某姓幾哥】

   上伯叔父母書 【 伯叔祖父母姑舅妗妻父母同】
某百拜上覆。孟春謹時。伏惟某親尊候動止多福。自違侍右。無任瞻仰之至。某在於尊属也。不備不具不宣不悉。司馬儀以為其處一也。今從俗用

   夫與妻書
某咨春寒動履清勝。長幼皆安樂。某此粗遣。不煩掛念。述事云云不悉。某書達幾姐 【 或云幾娘】 年月日發司馬儀以為宜。從弟妹法作不悉。又按劉儀稱字。無字稱幾姐。幾娘

   女人問候女人書
某啟久不奉婉淑。第切眷恩。即辰春寒共惟淑候。動止蔓福。入事云云未由款對惟祈順時。倍育慈愛不宣。某啟上某位某人粧次

   荅式
某啟奉違淑德許久。深積柔思。錦字寵貺祗讀慰浣。入事云云未由奉面。惟祈善□。式幅悃誠。奉復不宣。某啟覆某位某人粧次
此以下俱各如常。勿勞遠念述事云云未由參省。伏乞倍加保重。下誠虔祝之至。謹具不備○姪孫某百拜上覆某親月日謹具上叔伯書則云姪姑及姑夫亦云姪上姨及姨夫舅并舅妻則云尊舅尊妗云甥上妻父母則云婿皆不稱姓或寄遠外封用名及姓則可也

   與弟妹書
兄某啟第幾哥 【 妹則云幾娘】 冬寒體宜兄嫂粗常述事云不具兄某啟某人月日

   上兄姊表兄姊及姊夫書
某頓首再拜上覆。孟春謹月。伏惟某親尊候多福。某自違左右。不勝依仰之至。某在此若常。幸不念及。述事云云伏乞倍加保重。卑情虔祝之至。謹具不宣
按劉儀舅之子稱內弟。不書姓。姑之子稱外弟。書姓。司馬儀以兄姊書。皆可云座前。至劉儀以為宜。稱左右別劉儀婦人致書於親姻。不得用座前。左右之字。上姑舅尊長雖有封號。不得稱之。亦不言拜稱。有名亦不用。大抵文墨非婦人事。而不作為佳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