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投资精英的晚餐会——闯进刺猬丛
三角是一家投资俱乐部,会员差不多每月聚会一次,共进晚餐。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亲切愉快,但实际上他们是全美国明争暗斗最激烈的一群人。 第二章 新刺猬可能曾战绩辉煌,但照样一败涂地 每有一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就有至少两三个“麻雀变麻雀”或“麻雀变凤凰再变麻雀”的故事。 第三章 抛空石油:低级笑话发生在我们身上 巴菲特说,不要仅仅因为价格下跌就卖出价格被明显低估的资产,那是非理性和愚蠢的做法。 第四章 卖空,绝非胆小者能玩的游戏 当“邪神”真的准备做空时,那可不是浅尝辄止,他简直能赌上身家性命。 第五章 对冲基金创办历程:铤而走险的疯狂之旅 发起对冲基金是一次铤而走险的疯狂之旅。我们这些发起人天天挂着职业的微笑,内心却充满了煎熬。 第六章 路演的折磨:血水、汗水、苦水和泪水 今天,路演带着它所有的折磨开始了。路演是募资旅途中的必经站,它就像它的字面意思一样:带好准备表演的东西,上路。 第七章 带着回忆和怀疑向前冲 “现在”永远是最难做出投资决定的时刻,永远是最难解开第三维和第四维秘密的时刻。 第八章 刺猬有各种大小和形状 在成功投资家的排行榜上没有哈姆雷特的位置,因为他们的表现不是以任何人性化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完全反映在硬性的量化标准上。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第九章 市场长周期的宿命 在一个市场长周期(或子市场周期)中,存在自身商业利益的投资管理公司可能面临两难的抉择:某些手段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短期收益,却有悖于投资原则,势必伤及长远利益。 第十章 投资生存战:只有自大狂和傻瓜才幻想抓住顶部和底部 要想解读出股市情绪的指针并不容易。在市场转折点附近,大多数人的感觉永远是错误的。 第十一章 一代又一代:俾斯麦与耶鲁基金 在参加过那么多会议之后,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对于家庭财产来说,什么样的长期实际收益才是合理的?前人应当如何为后代规划投资? 第十二章 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与集体智慧的愚昧 一团和气、开开心心的会议可能是陷入集体思考的前兆,而质疑、激烈的争论,甚至紧张气氛则是好现象。 第十三章 互联网泡沫 “我在想,1929年 ‘新经济’达到顶峰时,或是股价持续飞涨之时,若是我们能在心里不断重复一句话:‘2加2还是等于4。’那么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 第十四章 出色的投资经理都是紧张苛刻的狂躁症患者 管理一只大型对冲基金就像担任国家足球队的教练。只有那些拥有最出色的球员和最冷血的教练,战术最聪明、组织最得当、踢球最玩命的队伍才能夺冠。好心肠、好脾气、容许下属犯错的管理者最后都会被淘汰。 第十五章 人们记得的总是你最近的表现 人们的记忆总是很短暂,资金管理人的职业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数据和靠换人赚钱的顾问们。 第十六章 拥有财富之后如何抓牢它 现在所谓的私人财富管理业总体上投资能力(比起它们的推销能力来)确实很低。在这一章里,我就带你们逛逛那些不常见的储存财富的仓库。 第十七章 三类投资信条:成长、价值和不可知 正如艺术有不同流派,投资信条也有三大派别:成长、价值和不可知。我所认识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可以被归入其中一类。我自己想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但表现得更像个不可知论者。 第十八章 大有大的难处 这个行业中,为数不多的能够创造超常回报的企业要么是小型管理公司,要么就是对冲基金或投资合伙公司,它们才是真正的投资企业。大型投资管理公司的结构性缺陷太多,根本不可能持续创造高回报。 第十九章 泡沫与真正的信徒 弄明白泡沫这回事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当投资者们不是用理智判断,而是仅凭以前的辉煌来盲目乐观地预测未来时,就产生了泡沫。 第二十章 神示,还是内部信息:一个让你毛骨悚然的故事 纽约,这个连阳光都冰冷坚硬的丑陋城市;华尔街,这个没有爱与仁慈,只有数字与美元符号的地方。有时候,现实比幻想更离奇。 第二十一章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经济学家、对冲基金经理、魅力人物 这才是一个传奇! 结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