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城冯俞宅

 抱珠山房 2010-05-05


    上周末去了趟慈城。

    记得有网友说游慈城后甚感失望,认为号称“千年古县城”却了无古意。的确,现在开放的那几个景点除了孔庙有部分古建外,县衙、校土馆、清道观等都是新建的,里面的老东西只有那枯死的古柏和重见天日的甬道,失望难免。

    但慈城其实还是有很多古建筑的,只是目前还在维修,尚未开放,以致“养在深闺人未识”。慈城明清古建筑群中有六处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三十一处省市文保单位,而且保护较好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老外的评审应该说比较公正严肃,货真价实,当年获此类奖的据说浙江省仅一处,全国仅三处。

    能到慈城看古建是借了老战友的光。战友十分热情,陪同参观了冯俞宅、布政房、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等,这些都属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我虽略微懂点古建知识,能够区分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古建形式,但现从事古建维修的老战友介绍明清建筑的区别时,我依然是一头雾水。
    中午和师傅们一起吃饭,大镬米饭“镬焦”喷喷香。围坐一起的师傅不少年事已高,两鬓花白。战友感慨地说,现在真正会古建维修的人已不多了,会的人体力也跟不上了,要保护古建筑首先要保护好这些人。但我感觉现在光是保护恐怕已不够了,急需要的是培养和传承!

    写此博前,度了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该奖评委会给予慈城古建筑群较高评价:“本项目将古建筑作为可持续资源加以整修维护,体现了对传统建筑结构细部、技术工艺和空间布局的尊重,使地方手工艺传统和建筑维护技术得到复兴。”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吧,最后那“复兴”两字似乎遥不可及。

 

p1.冯俞宅,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慈城冯俞宅

 

p2.冯俞宅西侧小路,路半砌石,半沥青,沥青部份表示当年曾是河道。
慈城冯俞宅

 

p3.冯宅系明代建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慈城冯俞宅

 

p4.俞宅系清代建筑,市文保单位。

慈城冯俞宅

 

p5.慈城有俚语“冯家屋、俞家谷”,冯俞两家均系当地名门望族。 

慈城冯俞宅

 

p6.
慈城冯俞宅   

p7.进古宅如入迷宫,里面真大。以前以为北方宅院大,现在看来江南的也不小。
慈城冯俞宅

p8.古建正在维修,感觉工艺质量不如原先,朋友说受资金所限,难以精工细作。

慈城冯俞宅

 

p9. 

慈城冯俞宅

 

p10.让朋友忙去,一门心思学拍深宅大院。
慈城冯俞宅

 

p11. 

慈城冯俞宅

 

p12. 
慈城冯俞宅

 

p13.
慈城冯俞宅   

p14.
慈城冯俞宅

 

p15. 
慈城冯俞宅
 
p16.
慈城冯俞宅
p17.
慈城冯俞宅

p18.
慈城冯俞宅

 

p19. 
慈城冯俞宅

 

p20.
慈城冯俞宅   

p21.
慈城冯俞宅

p22.
慈城冯俞宅  
p23.呵呵,给这个也照上一张。不知以后怎么处理?
慈城冯俞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