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 大块头大价格 专家估价80万元 中年持宝人和家人一起来到鉴宝现场, 持宝人搬着一大块颜色鲜艳的鸡血石, 家人搬着一块青色的石头底座。 “这可是好宝贝呀!”鸡血石刚被放到桌子上, 专家便兴奋地站了起来。 说起这块鸡血石的来历, 还真的有些奇遇。 四年前, 持宝人去浙江昌化淘宝, 寻宝心切的他在当地一商户的带领下, 到了一位收藏鸡血石爱好者家里。 “当时看到这块石头, 我就走不动了。 ”持宝人说, 一见到这块鸡血石当场就迷上了。 原来, 卖家也喜爱收藏, 因为要移居国外无法带走, 才决定把收藏的东西处理了。 当时卖家开价100多万元, 经过讨价还价, 双方最终以60万元的价格成交。 专家点评: 高国治(商报鉴宝专家、中国宝玉石协会宝石鉴定师、宝玉首饰艺术品司法鉴定人、原河南地质博物馆馆长) 高德亮(商报鉴宝专家、高级经济师、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师、珠宝首饰司法鉴定人) 持宝人带来的这块鸡血石, 是浙江昌化鸡血石, 体积大, 血活但不够鲜, 因此参考价格80万元。 鸡血石按颜色深浅, 可分为鲜红、淡红、紫红、暗红等。 血量大于30%者为高档, 大于50%者为珍品, 70%以上者珍贵难得。 全红或六面血为极品, 红而通灵的鸡血石称为“大红袍”。 而持宝人带来的这块鸡血石, 血的含量约65%, 另外, 没有血的地方, 雕刻的楼阁也十分精致, 再加上底座为青田石雕刻而成, 十分珍贵。 经过测量, 这块鸡血石高29.5厘米, 宽度为38厘米, 厚度为9.5厘米。 【收藏课堂·鸡血石】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 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 因为它的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 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 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 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鸡血石。 20世纪90年代又在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发现了鸡血石。 由于现在的昌化朱砂(汞矿)已近尾声, 所以出产的鸡血石产量相当有限, 市场价格不断升高。 鸡血石的开采始于明代, 而盛名于清代, 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十分赏识昌化鸡血石, 将其作为宝玺的章料。 “一方昌化石, 千载帝王诗”更是透露出鸡血石的珍贵和用途。 但因为鸡血石的血分布没有规律, 东生—块、西生一块, 有的块石表面有一大块红色, 而里面一点红的都没有, 有的恰恰相反, 所以购买鸡血石毛料风险很大。 玉插屏 仿明和田青白玉器 专家估价2万元 “看看我这玉器是不是老件儿?”持宝人拿出一个方形盒子, 打开盒子, 金黄色布把盒子装饰得十分豪华, 一块青白色的圆形玉器静静地躺在里面。 青白色的玉器, 整体颜色一致, 没有杂质, 整个圆形玉器采用镂雕工艺雕刻而成, 两个儿童一左一右, 身在花丛中, 起舞弄姿, 无论花卉还是人物, 都惟妙惟肖。 玉屏的一面, 中间刻有“上上大吉”四个字;另一面中间相对应部位, 不知道是没有字, 还是时间长了, 把字磨下去了, 模糊不清了。 持宝人上大学时读的是文博专业, 因此对古董十分感兴趣。 因为喜欢收藏, 两年前, 他拿一个镏金铜碗与朋友换来这个玉器。 虽然在手里两年了, 但是持宝人还没有最终确定这个玉器是不是老件儿。 这次, 他特意来现场与专家进行交流, 就是想解开这个秘密。 专家点评: 高国治、高德亮 持宝人带来的这块玉器, 为民国时期的玉插屏, 从其造型来看, 是仿明代的作品。 但其工艺较精细, 质地为和田青白玉, 而且整块玉质比较均匀, 因此估价2万元。 该玉插屏采用了镂雕手法制作, 画面中的“和合二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之神, 有“和谐合好”, “婚姻和合”, “家人和合”等含义。 相传“和合二仙”的前身是清朝的两个和尚:寒山和拾得, 他们俩交情很深, 情同手足, 后来成了人缘好的“和合神”, 不再是和尚模样, 而是蓬头笑面, 逗人喜爱的孩童形象, 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册封为“和圣”和“合圣”, 成为主管人间家庭和睦, 团结友爱, 爱情美满的喜神和爱神。 “鸭蛋壶” 西汉木质茧形壶 收藏市场少见 10年前, 持宝人跟朋友换宝换来一件宝贝, 为了探寻宝贝的“身世”, 持宝人来到现场。 持宝人从一个袋子里掏出一个蚕茧形状的壶, 轻轻地放到了专家面前。 壶表面以陶色为底, 表面还有黄白相间的印迹, 从上面看, 壶腹部是空的。 专家点评: 李国灿(商报鉴宝专家、河南省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 姜淑丽(商报鉴宝专家、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国家文物出境河南站陶瓷责任鉴定员) 茧形壶又称“鸭蛋壶”, 因器形似蚕茧, 又若鸭蛋而得名。 此西汉彩陶茧形壶, 周身着黑陶衣, 绘黄、白相间的涡卷云纹图案, 舒卷自如, 给人以古朴、庄重、鲜丽之感。 作为2000多年前的木质品, 能保存到现在, 十分难得。 这个西汉木质彩绘茧形壶, 在制作的时候, 采用了脱水的工艺, 才得以保存下来。 但是, 终究是时间太长, 木质已经碳化, 无法判断到底是哪种木质制作。 市场上常见的汉代茧形壶基本上都是陶制品, 尤其是西汉时代的茧形壶, 更是以陶器为主, 很少有木质的茧形壶, 因此, 目前还无法正确判断其价值。 经过测量, 该壶口径为8.5厘米, 高17厘米, 腹宽为18厘米。 (记者 娄俊岭 实习生 张灯卫/文 记者 周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