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钓鱼技术要领的体会

 xfs2010 2010-05-06

学习钓鱼技术要领的体会

  核心提示:我是山东的一个钓鱼爱好者,虽说不会钓但也钓了有几年了,最近上网看到网上有很多钓鱼高手发表了很好的钓鱼经验,我想很值得我们钓鱼人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在这里我想把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好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不知是否侵权,如属侵权,在此,我向版权所有人表示真诚的道歉. 关于基本用线: 常用的脑线:早春多为0.6...
我是山东的一个钓鱼爱好者,虽说不会钓但也钓了有几年了,最近上网看到网上有很多钓鱼高手发表了很好的钓鱼经验,我想很值得我们钓鱼人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在这里我想把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好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不知是否侵权,如属侵权,在此,我向版权所有人表示真诚的道歉.
关于基本用线:
常用的脑线:早春多为0.6-1.5号,夏秋为1.5号和2号;
常用的主线:早春为1.5-2号,夏秋为2-3号。
关于用钩的大小:
钩:钓鲫鱼的钩子大小应该是相当于鱼嘴直径的1/3或者同鲫鱼眼的大小相当,以此标准为基础,钓轻口鱼或猾鱼适当减小钩号,钓吃食猛的生口鱼适当加大钩号。冬天比温暖季节可以小1-2号,原因是冬天鲫鱼张口小,钩不能太大。只见标晃动,动作出不来,是钩大了;动作好、空竿多,调整浮标无明显效果,是钩小了。 绑钩时应将子线在钩柄上绕5圈,绑好的钩子一定要让子线位于钩柄的内侧(靠近钩尖一侧)。
关于脑线的长短:
脑线的长度问题很有些说道。其实质是一个钩、漂、坠三者之间的合理组合问题,组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钓获量。   
脑线的长度与坠的大小、施钓水域和所钓鱼种有直接关系。一般地讲,脑线越短,浮漂的反应就越灵敏。但脑线过短,鱼在吃饵时嘴很容易碰到坠子,鱼儿往往会因为异物的出现使吞食费劲儿而离去;如若脑线过长,浮漂的灵敏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提竿时机的贻误。那么到底多长多短才合适?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是四个字--——区别对待。
  在静水域施钓,由于没有水流冲击,鱼吃饵的动作较轻、较平稳;又因为静水垂钓一般采用细漂和轻坠,所以,为了提高浮漂反应的灵敏度,脑线则宜短(因坠子很小,脑线虽短一般也不会引起鱼的警觉),在小水面垂钓鲫鱼等小型鱼,坠子宜小,脑线宜短。在清澈见底的浅水域垂钓,脑线宜长点  在浑浊的水域垂钓,脑线宜短点。
  在江河中垂钓,流速越高,脑线越应加长些。
  从季节上讲,初春和深秋垂钓,脑线宜短;夏秋之季垂钓,脑线宜长。
  平坦无障碍的水域垂钓,脑线宜长;有杂草或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短。
  钓素饵脑线宜短(只有这样浮漂反应才能灵敏),而钓荤饵脑线则长一点有利。此外,鱼的密度高或个体大时,鱼吃饵时往往抢食,故脑线应长些。反之则应短点,至于脑线长度具体到多长、多短才为适宜,各地水域环境千差万别,钓法各有千秋,加之各有各的习惯,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必要强求一律。不过,通常采用的长度范围,还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3~15厘米。本人也曾见过有人用40厘米长的硬脑线在水库钓鲤鱼的,并且钓获颇丰。这当然是很少见的个别情况。依本人浅见,一般情况下:脑线最短不要短于3厘米,最长不要超过20厘米。
  脑线的粗细应随主线而定,一般比主线细0.2号左右为适宜。但也有人喜欢用粗硬脑线,脑线比主线略粗一点(指钓鲫),这样鱼吞食过程中动感较明显,鱼钩稍离地面,浮漂就会上升,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钓大型鱼为主,还是细于主线为好,一旦大鱼上钩,鱼的拉力超过主线所能承受的极限时,断掉脑线,以保住主线。脑线的软硬各有优缺点。硬脑线挺拔,有一定支撑力,饵钩落入水底后,不容易埋入淤泥和落入石缝、水草之中;缺点是碰上利齿大鱼,有被咬断的危险。软脑线不容易被鱼咬断,且有使鱼上当的功能,但不适于水底不平和有暗草、杂物的水域。还有一个缺点是传导性能不如硬脑线,浮漂反应略微显得迟钝。
钓鱼调漂技术
带饵调漂:
   调漂时双钩挂饵,水线长度控制在饵球不触底、双饵悬浮。悬浮在水中的双饵,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为零,在水中飘飘忽忽的。鱼游近钓饵时,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带动钓饵移动并导致浮漂产生位移。采用这种方法调漂的人,从思想上来说,是在追求-种绝对灵敏,总是希望在鱼吃饵的第-动作中将其捕获。不过灵敏过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虚假信号明显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会搞得你头昏脑胀,无所适从。 虽说带饵调漂会造成浮漂假动作增多,但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采用调灵钓钝之术即可化解假动作的烦恼。比如说挂双饵调一目,可以钓二目、钓三目,甚至可以钓五目、钓六目,只要浮漂有信号,大胆钓钝无妨。对钓者而言不怕浮漂乱动,就怕浮漂不动。
不带饵调漂:
不带饵调漂也可以说成空钩调漂。调漂时除双钩不挂饵外,其他地方同带饵调漂相同。这种调漂的指导思想是忽略饵重不计,垂钓时至少让一个饵球落底。这种调漂方法竞技钓爱好者们普遍使用。它的优点是灵钝共存,攻守兼备,对付滑口鱼有一定的作用。当然这种调漂方法只是在竞技鱼池中钓鲫鱼时无往而不胜,在自然水域中钓其他鱼种则是胜败参半,并无绝对优势。无论是带饵调漂,还是不带饵调漂,都必须在双钩不触底的前提下进行,钩一触底,调出来的漂是不准确的,初学者在这一点上必须格外注意。
  单钩调漂:
调漂之前将底钩剪去,只保留一个钩子。喜欢采用这种方法调漂的人,强调的是在垂钓时一定要让一只钩子卧在水底,另一只钩子触底,而且调钓之间不用那么绕脑子。此方法简单实用,为多数中老年人采用。比如说,你习惯钓三目,那就单钩半水调到三目,忽略一只钩的重量,调好后再换上一副相同的子线。钓的时候让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时底钩肯定卧底,上钩也触底。
实钓状态调漂:   
调漂的全过程一定要在实际垂钓的状态下完成。
  (1)在确定钓点后在钓点内调漂;
  (2)用确定要使用的线组调漂;
  (3)实钓时大线入水,调漂时也要大线入水。实钓时端着竿子钓,大线不入水的,调漂时大线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线组充分吃水后(浸水半个小时之后)再调漂,否则对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来讲,可能会出现一两目的差距。
  半水调漂:
 指调漂时双钩一定要处于悬浮状态,并非指水线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说在水深两米处调漂,并不是让你用一米长的水线来调漂,要真是这样调的漂,可能反倒不准了。因为在你调漂时,有一米长的水线自重没被算在配重之内,对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来说,可能会相差一目以上。
  粗调:
指在正式调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调整一下,然后边抛竿打窝子,边泡漂泡线,过半个小时之后再正式调漂;因为浮漂和钓线都有微孔,入水后会吸一定量的水,这种粗调的方法就是让干漂、干线充分吸水后再精调,确保调漂准确。
微调:
 微调一般都是在调漂之后,实际垂钓中发现浮漂语言不太准确,而加减极少量的铅皮或上下微量移动浮漂。比如说,当你发现浮漂有信号,提竿却不能中鱼或经常发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鱼现象时,你可以不调整铅重,只是向上移动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调的作用。也可以不动浮漂,只往铅坠里加一点铅皮,使钓目向上移动一点;如果开始时是调五钓三,加上小铅皮后变成调五钓二目半。这些方法都属于微调。
  调灵:
指浮漂调整后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在视标的高位。比如说调一比调二灵,调二比调三灵。但是这种灵是有条件的,并非绝对的,而且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比如说我调的是三目,挂的双饵正好使浮漂下沉到一目,此时双饵在水中的自重为零。如果改为调一目,挂的双饵与上面说的同重,那么此时的调三钓一从静态理论上来讲比调一钓一要灵。因为这种调三钓一,其双饵因自重完全被浮漂的浮力所平衡,鱼轻轻一吸,就能把饵吸入口中。 调一钓一时,双饵自重在水底除水对饵产生的浮力能减轻饵的一小部分自重以外,剩余自重是存在的,鱼来吃食,只有当它的吸力大于饵所体现的自重时,饵才会被鱼吸入口中。这样相比调三是比调一灵。如果双饵重仍是两目,现改为调四目钓二目,同上面的调三钓一相比,这两种方法双饵自重都为零,其结果是调三钓一比调四钓二要灵。因为调四钓二,浮漂露于水面的剩余浮力大于调三钓一的剩余浮力。而且第二目的视标直径可能比第一目要粗,如果按等长计算的话,第二目的体积就大于第一目。那么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时,调三钓一的浮漂所产生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都会大于调四钓二的浮漂。 从这种角度来讲,浮漂调的目数越少(露出水面越低)越灵敏,反之就越迟钝。
调平水:
  指把浮漂的平衡点定在视标的顶端,让其与水面齐平。调平水分为空钩调平水和挂饵调平水两种。如果都是钓一目,挂饵调平水比空钩调平水要灵,其道理同第9条调灵中所说的道理相同。   
调目:
就是上面所说的通过加减铅皮而设定的浮漂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如果你调整后视标露出水面到第三目,那你就是调三目。视标露出水面到第四目,那你就是调四目。
钓目:
  是实际垂钓时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设定钓目和垂钓中调整钓目,都是在调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调整浮漂的灵敏度。钓目调整的原则是--钓目低于调目为灵,极限为双饵离底(像调三钓一);钓目高于调目为钝,钝至铅坠触底(像调二钓肚根)。调几钓几则是以这个调目为基点的不灵不钝。我们在垂钓中要掌握一支浮漂的调整原则:调目为基础,钓目是修正。如果调目设定错了,再怎么调整钓目,效果可能都不理想,因为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是不可能修正出好的效果的。
垂钓中间浮漂的调整:
由于浮漂吃水、钓线吃水、或附着有水中看不见的脏物等其它原因会影响钓组的灵敏度,垂钓中间要调整浮漂,一般下移,下移幅度一次不大于1/5目。
垂钓中间多假讯号——起钩无鱼——过灵,上移浮漂1/5目。
垂钓中间鱼脱钩多——起钩脱鱼——过钝,下移浮漂1/5目。 t
如何才能说明你的调漂是准确的呢?
(1) 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扬竿有鱼,显示调整正确。
(2) 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扬竿无鱼,或鱼钩刺在下颚,
说明铅片太重,应减轻铅片,增加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多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减少灵敏度。
(4)漂浮抖动激烈,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
(5)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扬竿无鱼。应减轻铅片。

钓鲫提空竿“病”因
一、 漂坠配比不当 五、挂钩蚯蚓过粗
二、提竿时机不对 六、挂钩蚯蚓过长
三、挂钩面饵过大 七、提竿用力过猛
四、挂钩面饵过硬 八、风线过于松弛
钓鱼台钓与竞技钓调漂的区别
台钓——最经典的调漂理论是:空钩调四目,挂饵后钓两目,
钩饵在水下的状态应是:下钩饵触底,上钩饵悬浮。
它的基本定义是:不灵不钝。下钩悬起为灵,上钩触底为最钝。
这种调法的基本要求是:每一枚钩子的重量是一目,每一枚饵的重量也是一目,保证下饵触底。
竞技钓——调漂理论:
调几目钓几目,是竞技钓的基本理论。一般为调三目钓三目。
要求是:下钩饵卧底,子线弯曲,上钩饵轻触底。(找底一定要准确)
它的基本定义为:不灵不钝。上钩饵悬起,下钩饵轻触底为最灵。铅坠触底为最顿。下钩饵悬起称为钓浮。
子线的长度要求是:一般正常情况下十到十二公分。最长不过十五公分。但有时特殊情况(钓大鱼时,水流急等)子线可长到四十至五十公分.
双钩钩距是:一般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半至两个钩的距离。钓浮时可放大到两个半至三个半的距离.(这样中双尾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不能太大.
调整:找好底后(上钩饵轻触底)浮漂上的四个太空豆的用途:打开上面的太空豆,渐渐上推浮漂,为渐渐钓钝,直到铅坠触底为最顿。打开下面的太空豆,渐渐下撸浮漂,为渐渐钓灵,直至下钩饵轻触底为最灵。下钩饵悬起了,就成为钓浮了。
鱼口:在找好,找准底后(上钩饵轻触底)暂时没有鱼口时,可一次一次的慢慢下撸浮漂找鱼口,直到稳定上鱼为止。鱼口比较乱,有动作提不着鱼时,可一次一次的慢慢上推浮漂找到稳定上鱼为准。
以上这些是我在网上学习的,有很少的地方略有改动,我自己的认识是:调标无定法,钓鱼有变法.就是说:昨天调好的标今天不一定能行的通,以前用的饵料能钓到鱼现在你不一定钓得到.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请各位钓友多多批评指正.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