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潇尔记事

 sleepycjw 2010-05-07

把握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近一段时间到学校听了很多课,也反复磨了一些课。我觉得园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劳技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水平也逐步提高。然而,课堂教学的细节的规划还不够,特别是在环节的设定与过渡上还缺少细致的思考,导致在结构上不清晰也不是太严谨。在老师们的交流与研讨中,我的思路也越来越明确。我以为,对于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类的课程,在教学结构上总体可以设计为五个环节。一是明确“做什么”。教学引入的作用就是“点题”,快捷说清楚今天我们来“做什么”?也就是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有很多教师上课去了一半的时间都没有说明白这一节课是来“做什么”的,学生学得很盲然,听课的老师也很累;二是明确“怎么做”。即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以提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效率与效果。对于这一点很多老师也容易忽视,引入教学后,给出相关的学习任务,就直接让学生去做,没有相关的学法指导与研究,让学生走很多弯路;三是明确“动手做”。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自主操作,要能够给出较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究、去实践。此间有一个过程性的调控问题,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对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体评价;四是明确“做得怎样”,即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环节。对于理论问题进行语言反馈与交流,对于操作性的评价则采用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方式进行。在评价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引导发表自己的观点,既要评价成功的作品,更要评价不成功的作品,有时抓住对不成功作品评价给学生的指导作用会更大;五是明确“以后怎么做”。其实就是一个巩固、小结与拓展的环节。在回顾小结的基础上,明确下一步将做什么、怎样做得更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又有伏笔的教学结构。有不少教师忽视小结环节,铃声响了就下课,使整个教学结构不完整。即便有小结也是教师一言堂,没有落实到学生头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