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中国
孙中山先生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的历史镜头中,紧随他身后的卫兵肩扛着一种体型硕大、前后都有握把、带有弹鼓的武器,它就是汤姆逊冲锋枪。虽然美国军方对汤姆逊冲锋枪没有多少兴趣,但并未妨碍该枪以警用武器的名义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出口,1922年,孙中山先生从美国购入56支M1921用于武装其卫队,这些武器在陈炯明叛变事件中曾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有据可查的冲锋枪在中国最早的记录。在中国,军人们亲切地叫它“汤姆枪”。
随后“汤姆枪”大量地涌入了中国,二战期间美国生产的140余万支汤姆逊冲锋枪中,相当一部分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给了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后期的反攻缅北和雪峰山会战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1944年底,美军改用M3系列冲锋枪,替换下来的大批各型“汤姆枪”通过折价销售、无偿赠与等方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国民党军队,进入了中国内战的战场。截止1945年4月底,国民政府通过租借法案从美国获得的“四五手提机枪”(即汤姆逊冲锋枪)已达44145支。而1948年,国民党政府向美国订购7个军又3个师装备,这批军火在次年3月中旬前抵华,其中“四五口径机枪交货实数12975支”,这里面大多是汤姆逊冲锋枪,同时有“四五口径弹药交货实数2.66亿发”。
为内战装备国民党军队的“匪帮”枪,并未能阻止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人民军队的壮大解放全中国的步伐,反而被“运输大队长”大量地“送给”了解放军,发挥了新的作用。
解放冲锋枪
人民军队的领袖毛主席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以这种思想组建和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那种极端严酷的考验,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他们的发展速度更是可称作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队伍在扩大,武器装备又如何解决呢?这也是以“为人民服务”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的特长:他们俘虏敌人的士兵经过思想教育就可编入解放军编制作战,而且战斗力很快就能形成;他们缴获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他们戏言“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
“汤姆枪”就是“运输大队长”送来的一项“大礼”,这种口径大、射速高的优秀近战武器装备我军后,在近战、夜战中显示了巨大威力,为全国解放立下了卓越战功,为内战准备的“匪帮枪”在人民军队这里变成了“解放冲锋枪”。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缴获大量“汤姆枪”充实自己。在吴强所著的反映解放军在山东战斗的小说《红日》中,写到杨军伤愈归队,发现部队与早先相比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班、排长身上全是‘汤姆枪’”; 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缴获冲锋枪2484支,其中就有“汤姆枪”1210支;解放战争后期的淞沪战役中,我军一次即缴获“汤姆枪”3415支;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摧枯拉朽,更是几乎天天都能大量的缴获的“汤姆枪”……
大量被解放军所装备的“汤姆枪”,在解放战争中也不负众望,立下了赫赫战功: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就是在孟良崮的战斗中被解放军用“汤姆枪”击毙的;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也是被解放军的“汤姆枪”所击毙;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终结,攻入总统府的35军104师312团中,有很多战士的装备是“一支‘汤姆枪’,四枚手榴弹”,这也使“汤姆枪”成为名副其实的“解放冲锋枪”,现在几支解放南京的“汤姆枪”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解放战争展厅中。
解放后,“汤姆枪”也随人民军队捍卫着新中国。在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驻防的好八连使用的就是汤姆逊冲锋枪保卫上海;在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大量装备“汤姆枪”,不仅支援了朝鲜人民,更重要的是保卫了刚成立的新中国,为我们争取了几十年的和平。一直到苏式冲锋枪装备部队,“汤姆枪”才在解放军中退出现役,结束了它在人民军队中的光荣历史。
从臭名昭著、很多部队因其暗淡历史而不愿使用的“匪帮枪”,到为新中国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解放冲锋枪”,汤姆逊冲锋枪走过了一个很有趣的历程。它的“转变”,是和人民军队的壮大、新中国的成立同步的,在中国以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改造”,“重新做人”的汤姆逊冲锋枪也将以“解放冲锋枪”的身份与人民解放军共同彪炳史册。
(来源:咬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