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的洋涇浜【圖】

 還舊樓主. 2010-05-10
 
老上海的洋涇浜
 
 
 
    洋涇浜,又名西洋涇浜。系黄浦江支流,長約2公里,寬不足20米,浜身蜿蜒曲折,西入周涇(今西藏南路),即今延安東路自外滩至大世界路段。自西向東流入黃浦江。洋涇浜因通洋泾港而得名。明永樂初,黄浦江水系形成后,浜分东、西两段,境内浦東段为東洋涇浜,浦西段稱为西洋涇浜。清乾隆后,因沿浦築上塘,浦東段不再通水,后逐渐淤塞。从此,浦西段便不再冠以“西”字,直呼洋涇浜,浜旁全是田野曠地,其間有弯弯曲曲的泥濘小道和水溝。
,其所在位置即今延安東路外灘至西藏中路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明清時期,這條小河是上海縣城北門外護城河以北的第一條河流,19世紀中葉英法租界陸續開闢後,就以這條小河作為兩租界的界河,英租界在河北岸,法租界在河南岸,沿河各自修築了一條道路:北岸稱為松江路,南岸稱為孔子路。

    在洋涇浜上,陸續修建了眾多的橋樑:外洋涇橋(外灘)、二洋涇橋(四川路)、三洋涇橋(江西路)、三茅閣橋(河南路)、帶鉤橋(山東路)、鄭家木橋(福建路)、東新橋(浙江路)、八里橋(雲南路)等。

    1914年-1915年,兩租界合作填河築路,洋涇浜連同兩岸小路形成一條東西向通衢大道,經過兩租界協商,路名定為愛多亞路。1943年汪精衛政府收回租界時將其改名為大上海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改稱中正東路。1949年以後才改為今名延安東路。

洋泾浜的变迁
 
1869年的洋涇浜
 
 
 
洋涇浜上最靠黃浦江的一座橋——外洋涇橋
 
 
 
1916年近外灘的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
 
 
 
1914年,加上了「蓋子」的洋涇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民國五年的洋涇浜1916年

洋泾浜的变迁

填平后的洋涇浜
 
 
    1943年上海開埠後,南洋涇浜(今延安東路)成了英國人和葡萄牙人商船的停靠處。洋涇浜兩岸的當地居民在與外國人的往來中,開始學會了一些英語單詞;而外國人為了能與上海本地人更方便地交流,也儘量使用一些簡單的短句,這就使得洋涇浜地區出現了一種混合著中式語法和英語單詞的奇怪語言,在語言學上被稱為「洋涇浜語」。
   
    當然,這類的語言很快就在被稱為「東方巴黎」的上海傳開了,上到達官貴人,下到販夫走卒,人人嘴裏都能蹦出幾個上海話發音的英語單詞,時間一長,就有了一些公認的「洋涇浜語」單詞:比如電話(telephone)稱為「德律風」、屋頂窗(roof window)稱為「老虎窗」、工廠裏稱上面的老大(number one)為「拿摩溫」、形容很多(very much)用「麥克麥克」,罵人也可以說「蛋風爐」(damn fool)。最經典的莫過於「老克勒」,用「colour」來形容老上海紳士淑女們豐富多彩的生活,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當时滬上把懂外语者喚作通事,而將游蕩于馬路的蹩脚翻譯讥譏为“露天通事”。據統計,“露天通事”起先僅30 余名,后增至200 多名;“洋涇浜英語”的單詞,大約有700 個。“露天通事”一般在洋行打過工,稍諳一些英文詞彙,但讀音不准、語法不通,洋人聽了僅勉强可意會,所以稱“洋泾浜英語”或“别琴英語(Pidgin EngIish)”。西人查理斯·李蘭德懂中文,他当時經過多方搜集,編成了一本《洋泾浜英語歌謠集》。有一首歌謠謂:“来是‘康姆(come)’去是‘谷(go)’,廿四块洋鈿‘吞的福(twentyfowr)’;是講‘也司(ycs)’勿講‘拿(no)’,如此如此‘沙咸鱼沙(so and so)’……”这實在令人忍俊不禁。
 
   漸漸地,人們說的英語越來越純正,也意識到以前說的那種英語並不是正規的英語,操「洋涇浜語」的人成了大家嘲笑的對象。再後來,「洋涇浜」這個詞也漸漸地用來形容那些說著生硬上海話的外地人。
 
   現在洋涇浜早已經沒了,延安東路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造,但是「洋涇浜語」和其所衍生的含義,已經深深地烙進了上海人的心裏。「洋涇浜」其實已經成了一種文化,一種上海所特有的文化,當你溶入上海的時候,就會體會到其中的趣味了。
 
 
 
    上海法租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