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信息载体和语言

 小力·大力 2010-05-13
一、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古至今无时无处不存在着信息。
  因为有了信息,物质和能量才有其千差万别的性质和状态;
  因为有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物质才有运动,能量才有转换,
  客观世界才有了时空的延展和组织的秩序。
  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一直贯穿着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生物链的相关与制约,无不表现出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巨大作用。
  2、人类社会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
  人的一切行为和社会活动,都要依靠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如果没有信息传递与信息交换的功能,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组织或整个社会,都会陷于瘫痪甚至崩溃。
  3、大脑是人类的重要信息处理器官。
  大脑思维承担生命体与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息处理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组织协调,情感、知觉、反应、态度、支配行为等。
  4、信息处理、传递与交换,需要载体。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光合作用的载体是叶绿素;
  同素异构体的信息载体是结构方式;
  血液中氧的载体是血红蛋白中的铁;
  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大脑思维的信息载体就是语言。
  二、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
  1、大脑思维活动是极其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
  它所处理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信息接受器官”。
  因此,人与人互相传递的信息就具有“多样综合性”的特点。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信息通道,可以单一或互相配合传递信息。
  2、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
  实物、手势、表情、姿势、动作行为等,都具有信息载体功能。
  3、在所有的载体中,“声音”是最方便、最灵活、成本最低的载体。
  手势、姿势、动作等,都会影响到正常的活动;
  表情必须在一定的距离内否则看不清;
  实物载体太笨重,使用不便,而且有时间限制,例如鲜花、水果等。
  声音就没有这些限制,可以边走边说,边干边说,即使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也可以说。
  更重要的是,其他各种载体所能传递的信息量很有限,语音却可以组合成无穷无尽的话语来载负所要表达的一切信息。
  所以说,有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符号系统。
  4、语言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36亿年的生物史中,
  猿类出现后经过1800万年的进化,才产生了人类的语言。
  人类和语言经过近200万年的进化和摸索,才创造了文字。
  在人类语言产生后近200万年的历史中,语音语义的结合逐渐形成系统规定的关系。
  因此,我们看文字产生后所记录的语言词汇,表现出了很严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这种系统性就是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也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重要表现。
  这也是世界上所以会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事实的重要原因。
  三、语言系统的三要素
  语音、基本词汇和语法式语言的“三要素”。
  1、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任何语言都是物质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统一体。
  人类的自然语言都是有声语言。
  语音就是语言意义的载体。
  内容只有借助语音的载负才能获得物质的外在形式。
  所以说,语音是构成语言系统的“三要素”之一。
  2、基本词汇
  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基本单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词汇是所有离散的词语的集合,是载负语句内容的基本材料。
  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就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
  所以说,基本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
  3、语法
  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则和运用规律。
  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语法系统。[FS:PAGE]
  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交流和理解都要建立在正确的语法规则之上。
  所以说,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
  四、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
  1、内部语言是大脑思维的信息符号系统。
  内部语言活动是以外部语言为基础,并以生成外部语言为结果的信息处理过程。
  大脑要把信息器官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必须有相应的信息载体,如形象、声音等。
  在对各类信息综合、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中,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表现为:
              局部到整体;
              模糊到清晰;
              粗浅到深刻;
              简单到复杂;
              形象到概念。
  最后,思维的结果会以语词的形式形成清晰的认识、观点、态度。
  2、外部语言就是说出来的话。
  说话用口、听话用耳。外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所使用的“口耳”符号系统。
  说话是为了交流和交换信息。
  外部语言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音义结合的信息符号系统。
  3、无论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都是人类所创造和运用的符号系统。
  作为有声语言载体的语音,必须与意义相结合才能成为语言中的符号单位。
  语言中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就是词。
  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是符号。在这个符号中,载体形式是语音,信息内容就是语义。
  符号的载体形式和信息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约定。
  因此,用什么语音来表达哪种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是不同的。
  五、语言的基本属性
   语言的重要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社会性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所有成员以不同形式参与、约定和服从这种约定的结果。
  因此,语言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一种财富,不是某部分群体单独占有的私有财产。
   2、交际性
  语言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交际。
  交际就要有参与交际的发出信息方和接受信息方,或者叫说话人和受话人。
  双方有交际的需求,就要借助于语言。
  语言的正确运用,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3、工具性
  工具没有阶级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工具有优劣之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言的功能在于作为交际工具,满足社会使用者的交际需求。
  不同的语言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表达功能上的差别。
  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不断为了适应社会的新要求完善自己的系统功能。
  社会的发展不断对语言提出新的要求,这是促进语言发展的动力。
   六、语言的功能特点:
   1、逻辑思维的符号
  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人类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语言。
  人如果不会任何语言,就无法融入社会,成为健全的人;
  人类社会离不开语言。
  如果没有语言,就不成其为人类社会。
   2、认知交流的媒介
  语言哲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
  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经验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人们也只有凭借语言才能了解世界,获得间接经验。
  语言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
  如果没有语言,思想、认识和经验等都失去了重要的媒介。
   3、智力开发的工具
  语言与人的智能活动密切相关。
  语言能力的获得是人类进化的关键。
  人的智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语言思维和表达。
  感觉到的东西不能有很好的认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
  只有[FS:PAGE]首先获得语言能力,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大脑的智力。
  语言能力差而具有较高智商的人是很少见的。
   4、文化传承的载体
  人类社会有了语言文字的记录,历史才能够得以世代传承。
  语言文字记录和传播的内容饱含了文化的信息。
  有了语言文字的记录,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在共时的范围内更广泛地传播。
  有了语言文字的记录,前辈创造的精神遗产才能在历时的系统中更久远地延续。
   5、信息处理的重点
  在多媒体信息网络时代,在所有的信息媒体中,语言文字仍是信息处理的重点。
  不管电脑技术如何发达,所处理的信息仍然以人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的信息交换媒体为重点。
  我们社会和生活中绝大多数信息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出现的。
  可以说,进入信息时代的根本标志就是语言文字信息的数字化。
   6、民族心理的寄托
  语言文字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语言是构成民族特征的重要部分,并成为民族心理的寄托。
  古人有所谓:
          “他乡遇故知”
          “乡音未改”
          “触物生情”等等说法,
  都是古今共同的感情表达。
   7、国家主权的标志
  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自己法定的语言文字。
  都德的《最后一课》因为写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情结”而打动了亿万人的心。
  所有的外交官不管外语多好,在外交场合都要使用本国的的民族共同语讲话。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主权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七、语言文字的现代化
  “语文现代化”是信息社会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对汉语汉字来说,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化”:
   1、电脑化
  主要包括“电脑中文化”和“中文电脑化”两方面。
  前者是指电脑能够处理中文,这一点20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后者是指所有的中文信息能够获得电脑化的数字形式,这一点目前仍在努力当中。
   2、工程化
  语言应用、语言处理、语言产业、语言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都是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就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选择最佳化的方案。
  系统工程就要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就要讲求效率;
  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搞伪科学。
   3、国际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被认为是20世纪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一。
  2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走向中国。
  与国际接轨、建设国际统一的信息平台是当前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
  大量的事例都给我们展示了国际化的艰巨任务和美好前景——
  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
  信息处理用统一的中日韩国际标准汉字字符集的研制;
  国际互联网上中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标准化
  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成果之一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准化”。
  因为有了标准,才会有离散式的生产与科学化的管理;
  只有标准化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知识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热点。
  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知识载体必须走法制化、标准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语言文字的行业与部门的标准、法规、规定有几十种;
  关于汉语汉字的国家标准有数十种。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汉语言文学网|www. 原文链接:http://www./html/xuexi/xiandaihanyu/xulun/2009/0521/204.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