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醒龙:"闭关自守的旧帽子"应戴在欧洲人头上

 昵称736714 2010-05-13



刘醒龙:"闭关自守的旧帽子"应戴在欧洲人头上

    中国学者建议一位经常对中国文学指手画脚的德国汉学家,去读读刘醒龙的《圣天门口》,但那个汉学家嫌一百万字的小说“太长了”。而刘醒龙则说:“我女儿9岁时就逐字读了同样是一百万字的法国小说《基督山伯爵》。”

    昨日(5月10日),刘醒龙向记者讲述,他在突尼斯的一场演讲中委婉地批评了西方在文学上的“闭关自守”。4月27日,作为应突尼斯邀请并受中国作协委派的唯一作家代表,武汉作家刘醒龙在突尼斯国际书展演讲《文学是生命的终极权利》。

    演讲中,刘醒龙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春天,刘醒龙在巴黎对一位法国出版商说:“因为我有固定住所的时间不长,个人藏书不多,即使如此,我所拥有法国作家作品的中文译本,也要数倍于全法国翻译出版的中国作家的作品。”那位法国出版商说,这很重要吗?刘醒龙说,重要和不重要,你自己去判断,至少被中国人戴了几百年的闭关自守的旧帽子,应当戴在你们欧洲人头上。

    刘醒龙在演讲中说:“一个不能容纳外来文化的国家,也成不了强盛的国家。一个不善于借鉴外来审美方法的民族,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伟大作家。”他向听众们介绍,中国有源远流长的文学经验,百代风雅颂,千年赋比兴,古老的《诗经》,收录有距今三千年的诗歌作品,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家们必读的神圣之书,但中国现当代文学从未在传统的博大精深中自给自足。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波特莱尔的诗——中国人对外来文学作品的由衷欣赏,中国作家对他国作家作品的跟踪研究,中国出版界对世界文学精华全面及时的翻译出版,是世界各国中所罕见的。一百年前,一位叫林纾的中国作家,在连半个英文字母都不懂的情形下,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即《茶花女》),并在一夜之间风靡全中国。

    “在中国,每一家书店,都能见到外国文学作品的译本;每一个家庭书柜,都藏有外国作家的著作;每一个读书人,都有少则几种,多则几十种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史。正因为有如此基础,才会有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中国文学界的欧美现代文学狂飙。”现场听众及突尼斯作家,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刘醒龙精彩演讲的赞赏。 (记者胡孙华 通讯员王倩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