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金屋藏娇”之谜-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寒江雪凝 2010-05-15

卫皇后(?~前91年)即卫夫子。河东平阳(金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武帝皇后。初为平阳公主家歌女,后为武帝所悦,入宫。元朔元年(前128年),生刘据,被立为皇后。巫蛊之祸起,刘据举兵诛江充,兵败自杀,她为武帝所废,亦自杀。

  汉景帝的妃子王美人生子刘彻。这时景帝已有好几个儿子,其中栗姬生子最多,景帝以前本来最宠爱栗姬,曾与她私下订约,将栗姬生的长子刘荣立为储君。如今景帝宠爱王美人,王美人又生下一子,传说王美人怀孕时梦见了太阳钻入怀中,汉景帝很高兴,认为是个吉利的梦,预示着小孩子将来会有大作为。栗姬听到后自然是非常生气。


  馆陶长公主是景帝胞姊,生有一女,芳名叫阿娇。长公主打算将女儿许配太子,异日就是皇后。使人问栗姬的意思,她以为门当户对,一说便成。谁知栗姬不愿联姻,竟然一口回绝。原来长公主与景帝姐弟关系很好,许多后宫妃子为得宠幸,都奉承长公主。长公主也不忍却情,时常代为荐引。栗姬素来妒忌,对此事耿耿于怀,加上见识又短,因此当长公主为女议婚,便不顾情谊,随口谢绝。长公主这一气,非同小可,遂与栗姬结下冤仇。


  王美人听说这件事,趁此机会,劝慰长公主。长公主说及栗姬,尚有恨声。长公主随口接说:“彼既不识抬举,我将阿娇配与彻儿,也是一样。”王美人心中自然暗喜,但嘴上谦逊道:“彻非太子,怎敢有屈阿娇。”惹得长公主耸眉张目,且笑且恨道:“栗氏以为己子立储,将来定得为皇太后,千稳万当,哪知还有我在,管教她儿子立储不成!废立常事,且看我的手段如何。”王美人又假装劝慰,长公主愤然道:“她既无情,我也无暇多顾了!”王美人善于以退为进,最后激长公主与她暗订了婚约。


  王美人见了景帝,就说起长公主愿结儿女姻亲。景帝以阿娇长刘彻数岁,似乎不合适,所以没有遽然答应。王美人又将长公主请至,想她去向景帝求亲。长公主索性带同女儿一起入宫。长公主顺手携住刘彻,拥置膝上,就顶抚摩,戏言相问道:“儿愿娶妇否?”刘彻生性聪明,对着长公主嬉笑无言。长公主故意指示宫女:“此等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并皆摇首不悦。至长公主指及阿娇道:“阿娇可好么?”刘彻独笑着道:“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此言一出,非但长公主、王美人听了笑不可抑,连景帝也笑骂说:“小孩子脸皮也太厚了!”景帝想他小小年纪,惟独喜欢阿娇,大概是前生注定姻缘,不如顺便允许,成就儿女终身大事,于是就认定了这门婚约。长公主与王美人,彼此更加情好关系深,两人就私下计议,怎样把栗姬母子除去。成语“金屋藏娇”就是这样来的。


  虽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颇费周折,但景帝鉴于历代废长立幼的动乱教训,最终下决心立栗姬的儿子荣为太子,这样栗姬就成了皇后。长公主连忙进谗言,说栗姬崇信邪术,与人合不来,日夜诅咒其他妃嫔,每次与其他妃子遇见,往往唾别人的背后,肚量十分狭隘,恐怕一旦为后,又要重演吕后人彘的惨剧了!景帝听到“人彘”二字,出了一身冷汗,他打算试探栗姬的内心到底如何。于是有一天他问栗姬道:“我百年后,后宫诸姬,皆已生子,你应善待她们,千万别忘记了。”一面说,一面暗中看栗姬的反应。谁知栗姬的脸色一会儿紫一会儿青,半天不发一言。待了多时,栗姬仍然无语,并且转过脸不看景帝。景帝不禁暗中叹气,遂决意废去栗姬。他刚出宫门,就听见里面有栗姬的哭骂声,隐约有老狗二字。景帝忍气而去。


  隔日长公主与与景帝闲聊,乘机猛夸刘彻如何聪毅仁孝,若立为太子,必能缵承大统。景帝也动了心,于是找借口废太子荣为临江王。栗姬从此失宠,被贬入冷宫,连见景帝一面也难,不久一病而亡。


  太子刘彻即皇帝位时是16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武帝。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就是武帝始创的。因为他未即位时,已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妃,此时尊为天子,当然就立陈氏为皇后。当初年少的武帝看中陈阿娇固然有好感的因素在内,但这一婚姻更多地有政治的成分,加上武帝好色成性,必然导致了阿娇的悲剧命运。


  起初武帝与陈后的感情尚好,但久未生育,不过武帝很尊敬她,很大原因在于长公主的家族势力足以左右朝政。


  一天,武帝路过平阳公主家,公主盛筵相待。并召出十余年轻美貌的女子劝酒奉觞。武帝本好色,此时左右四顾,却没有一个中意的。平阳公主见如此,便将准备好的一个女子召入。武帝大惊,不由得看呆了。她低眉敛翠,晕脸生红,斜着一双俏眼,屡向武帝飘去,所弹唱的歌曲无比柔靡,令武帝魂驰魄荡,目动神迷。他问平阳公主这女子是何人。原来她名叫卫子夫。武帝佯称天气热,要去里面更衣。公主体会到武帝的意思,命卫子夫随侍武帝。武帝更衣却半天才出来,卫子夫星眼微惺,云鬟凌乱,含羞俯首,手捏衣带无言。公主顺势将卫子夫送与武帝。武帝十分高兴,便携美女同归。


  天已黄昏,武帝带着卫子夫入宫,满打算夜间再续云雨之乐。谁知陈后恰在宫中等候,此时碰了个对面。她竖起柳眉,脸色铁青,恨恨道:“好!好!”说毕回头就走。武帝自思,皇后一家权势庞大,自己能够继承皇位也多亏人家扶持,况且金屋贮娇的誓言,怎好遽然抛弃。于是无奈地把卫子夫安顿在别室。陈皇后经武帝一再温存,才与武帝订约,把卫子夫锢置冷宫,不准私见一面。从此子夫在深似海的后宫中,几有一年余不见天颜,似罪犯下狱,出入俱受人管束。因为宫女甚多,武帝也渐渐将她忘记了。


  一天武帝偶翻宫人名册,看到卫子夫三字,不由地触起前情,命内侍召入。卫子夫显得清瘦了许多,她亭亭下拜,呜咽几句便泪流满面。武帝揽她入怀,重叙一年的离情别绪。卫子夫故道:“臣妾不应再近陛下,倘被皇后得知,妾死不足惜,恐陛下亦有许多不便!”武帝道:“我在此处召卿,与正宫相离颇远,不致被闻。况我昨得一梦,见卿立处,旁有梓树数株,梓与子声音相通,我尚无子,莫非应在卿身,应该替我生子么?”说着与子夫携手入床,一宵欢梦。不料卫子夫此夜竟然怀孕。


  这件事被陈后察觉,她恚恨异常,立即往见武帝,与他争论。武帝却不肯再相让,反责备陈后无子,不能不另幸卫氏。陈后无词可驳,愤然退去。一面出重金求医,希望自己也得子嗣。但不论她如何着急,喝了无数药,始终没有成效。


  陈后气闷非常,日日想除去卫子夫,偏偏卫子夫甚得专宠,每天与武帝在一起,根本没机会下手。陈后不得生男,又复奇妒,自与卫子夫争宠后,竟渐失武帝的欢心。她穷极无聊,就召入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要她设法祈禳,以挽回武帝的心意。楚服设坛斋醮,每日入宫一二次,但好几月不见应验。武帝听说这件事,怒不可遏,当下彻底查究,立将楚服拿下,饬吏讯鞫后枭斩。陈后宫中的女使太监三百余人,一概处死。陈后吓得魂不附体,数夜不曾合眼,最后册书被收,玺绶被夺,废徙于长门宫。


  陈后自从入居长门宫中,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司马相如得悉原因,挥毫落墨,落笔千言。这赋叫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宛凄楚:“……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乃陈后欲借文人笔墨,感悟主心,她命宫人日日传诵,希望为武帝所听到而回心转意。但“长门赋”虽是千古佳文,却终挽不转武帝的旧情。到了其母窦太公主死后,陈氏寥落悲郁异常,不久也魂归黄泉。人无十年好,花无百日红。卫子夫取代了陈阿娇,贵为皇后。但她也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卫皇后不久也步陈皇后的后尘受到冷落。最后在宫廷斗争中被汉武帝削去皇后之称,悬梁自尽了。


  “君思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君恩无常”是古代宫女忧怨之情产生的根本原因。后妃之间为争宠夺爱而发生的拼斗,不仅表现在生育皇子方面,还表现在妃嫔的姿色上。没有几个皇帝不是喜新厌旧的好色之徒。他拥有美女如云的后宫,对任何一个人的专宠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边总有新的美女取代昔日宠极一时的佳人。一旦失宠,别说普通的宫女,就是皇后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的咀嚼“红颜未老恩先断”的苦果。


  一部中国历史,怨妇车载斗量。封建帝王与后妃之间,不用说爱情,连一般的感情也微薄如纸。后妃和无数的宫女只是他们淫乐的对象,喜则施以富贵,厌则弃如敝屣。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今日备加宠爱,贮以金屋,明日则翻脸无情,刀剑加身。汉武帝就是一个风流放荡的皇帝。“元朔中,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人二千人充之,率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满三十者出嫁之。掖庭总籍,凡诸宫美女万有八千。建章、未央、长安三宫,皆辇道相属。幸使宦者、妇人分属,或以为仆射,大者领四五百,小者领一二百人。常被幸御者,辄住其籍,增其俸,秩比六百石。宫人既多,亟被幸者数年一再遇。挟妇人媚术者甚众。选三百人常从幸郡、囿,载之后车,车上同辇者十六人,充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假粉白黛绿。侍尚衣轩者亦如之。尝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以汉武帝来说,被他玩弄过的宫中女子,其姓名不彰者,大概绝不在少数,仅见于史籍的美人,就有陈阿娇、卫子夫、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钩弋,就像走马灯一样地替换。直到年近六十时,还迷恋上了十七岁的赵钩弋,以满足其难填的欲壑。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为他生了个儿子,汉武帝对此很高兴,因为传说古圣人尧,就是在娘胎十四个月才生出来的。武帝盛爱之下,决定立为太子,又担心这个小太子将来管不了他年轻聪明的母亲,就找借口指责钩弋,钩弋委屈而莫能申辩,叩头谢罪,但武帝主意已定,下令处死。翻脸无情,笑语温存一变而为屠刀相向。


  其实陈皇后的悲剧遭遇还有政治的因素。当初武帝被立为太子,靠的是其姑母长公主刘嫖。条件是刘彻娶长公主独女陈阿娇为妻。长公主自恃拥立皇帝有功,而武帝深患之。而陈皇后也极为骄悍,于是刘彻疏远阿娇。而刘彻的母亲王太后立即警告他说:你新即皇位,大臣未服。先为改制,太皇太后已怒。现“又忤怒长公主,必重得罪,宜深慎之!”所谓“大臣未服”,即指公卿权贵中反对刘彻的暗流。所谓“必重得罪”,就是皇帝要当不成了。武帝此时还没有力量和窦氏较量,在他任命的重臣赵绾提出窦氏不应再干涉朝政时,惹恼了窦氏。窦氏逼迫武帝废除了刚刚实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自己任命的丞相和太尉也被迫罢免,有的大臣被逼死狱中。而刘彻是极其聪明之人,马上转而恩礼长公主、陈皇后。从建元二年至建元六年间,他四处游浪射猎,不再过问大政方针。由于长公主的保护与刘彻的韬光养晦,才使他的帝位得以保全。


  从人性来说,对武帝与陈皇后的评价也不能就事论事。一方面女人不是天生毒辣善妒,是后天形成的。在后宫那样的环境,不斗争就灭亡,李白对此大为感叹:“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另一方面武帝也不是一介蛮夫,他很有文华辞藻的雅致。他的宫廷里,既有正派的儒生如董仲舒,也有诙谐人物如东方朔,更有名士如司马相如。我们再看他悼李夫人的赋,“秋气潜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而且他又似乎看见李夫人的形影,做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则又可以想象他不是没有情感的人物。但爱情的纯粹必须远离权力这个要素,一旦加入了权力,情就成了大千世界的一粒尘埃。王安石曰:“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金屋与冷宫又岂是宫廷里的弱女子所可预料?
金屋藏娇的结局----汉武帝陈皇后的悲惨人生


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父亲就是汉景帝刘启,碰巧这年又是景帝登基之年。等他出生时就已经是皇子了。武帝的母亲是王美人,美人是嫔妃的一种等级。后来传说在武帝母亲怀孕时梦见了太阳钻入怀中,汉景帝听说了,很高兴,认为是个吉利的梦,预示着小孩子将来会有大作为。
  在武帝四岁时,景帝封他为胶东王,做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刘荣。后来,刘彻的的命运转折靠了景帝的姐姐、刘彻的姑姑长公主的帮助。长公主有个女儿叫陈阿娇,开始长公主是想把自己的女儿许给太子刘荣,将来太子一即位,女儿就是皇后了。但是太子的母亲栗姬却不领情,并为此得罪了长公主,长公主怀恨在心从此与栗姬作对。这使武帝成了获利的"渔翁"。
  长公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刘彻,但她的弟弟景帝不太支持。长公主便想办法促成了此事:有一次,她在景帝的面前故意问武帝愿不愿意要阿娇做他的妻子?武帝也很喜欢阿娇,见姑姑问,便很大方地说?以后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要亲自建造一栋金屋子送给她。"父亲景帝见武帝和阿娇也很般配,便同意了这门亲事。这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 



  陈皇后阿娇,堂邑侯陈午之女,母为汉景帝之姊馆陶长公主刘嫖。陈皇后年幼时,景帝在位,已立栗姬子刘荣为皇太子。馆陶长公主本想把阿娇嫁予皇太子为妃,以保日后荣华富贵,岂料栗姬却因长公主曾送美人予景帝而怀恨在心,又以为儿子刘荣当了皇太子,自己势必被立为皇后,便不把长公主放在眼内,一口拒绝了长公主的要求。
  当时景帝宫中有一王姬,生子名刘彻,被封为胶东王。长公主见栗姬那儿求婚不成,便转而打刘彻的主意。一次长公主把小刘彻放在膝上,问道:
  「彻儿,给你娶个媳妇儿好吗?」
  小刘彻点点头。
  长公主又把阿娇唤来,然后问刘彻:「把阿娇给你作媳妇儿好吗?」
  「好。」刘彻笑着回答说,「如果得到阿娇作媳妇,我一定会建一间金屋让她居住。」
  这句话逗得长公主十分高兴,王姬看在眼里,也同意了这门婚事。自此长公主不断在景帝面前称赞王姬的贤淑与刘彻的聪慧,却有意无意地诋毁栗姬和太子刘荣。
  景帝六年,景帝废掉了薄皇后,又因长公主的谗言废掉了栗姬所生刘荣的皇太子之位,改封临江王。同年,立王姬为后,以王姬子刘彻为皇太子。后来太子娶陈阿娇为妃,婚后恩爱非常。
  景帝于四十八岁病逝,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阿娇此时亦被立为皇后,实在是娇贵无比。可惜的是,阿娇自嫁予武帝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能怀孕。馆陶长公主十分着急,千方百计寻名医要让阿娇怀上武帝的孩子,却是无济于事,致使武帝逐渐疏远陈皇后。
  此时,武帝的新宠卫子夫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据。这位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入宫后连生三个女儿。这次生子,令卫子夫在宫中的地位获得空前的巩固。武帝到卫子夫处留宿的时间多了,让陈皇后独守空房的时候也相对地增加。陈皇后又怨又气,怪责那卫子夫夺去了君王的爱宠,却又对武帝移情别恋束手无策。思前想后,陈皇后竟想到求助巫蛊。
  她找来了巫女楚服,又根据楚服提供的方法做了几个小布人,代表卫子夫和其它几个得宠的嫔妃,然后日夜以针刺小布人以诅咒她们。只是这事却瞒不过其它宫人,有陈皇后宫中的侍女向武帝密报皇后行巫蛊一事,武帝得悉后大怒,立刻处死了巫女楚服,牵连三百余人。而对罪魁陈皇后,武帝一点也不念旧情,把皇后废黜,出居长门宫。
  阿娇遭逢此祸,由昔日娇贵的皇后贬作废居长门的宫人,感到异常落寞。但她并不甘于终老冷宫,她想起武帝曾对司马相如的赋赞不绝口,于是以百金请司马相如写下一赋,以图打动武帝回心转意。这便是著名的《长门赋》,其文如下:


西汉未央宫椒房殿遗址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踰跌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伊予志之漫愚兮,怀真悫之欢心。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飘飘而疾风。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赴闰兮,举帷幄之襜襜。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誾誾。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糠梁。时彷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象毒瑁之文章。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媚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杨。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征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愆殃。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茞香。忽寑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可惜的是,武帝在看过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后,虽称赞此赋为上乘之作,却从没想到把阿娇复位。于是顾影自怜的陈皇后只能在凄清的冷宫中了此残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