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持有的生活 不被物质所惑

 晴暖暖 2010-05-18
有这么两句话,说明了人生的两大悲哀。第一句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第二句是人在银行,钱在天堂。

    第一句要么说的是钱多得花不完的那种人,要么是守财奴一类的人;第二句其实是我自己杜撰的。每当我在市面上踊跃拉动内需的时候,就会这么安慰自己,宁可享受物质消费带来的快感,宁愿背负银行的账单。但是我的物质消费并不是一直以拉动内需提升GDP为己任的,总体来说,我还算是个比较理性消费的人,我并不会将太多的身外物揽在自己怀里,而不顾是否真正用得到。从我买房到现在的五年时间里,我除了给家里添置了一个书架之外,没有再增加任何其他的物品。以至于有人到我家玩的时候一直仿佛在找着什么东西,我问他找啥,他才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他想看看我的“废品”收在哪里了。

    日本人金子由纪子提出来一个“不持有的生活之道”的概念,她想营造的应该就是这种没有“废品”的生活了。日本文化很善于“旧瓶装新酒”,换种说法便成了流行,倘若不想深一层,没准就让它给蒙了。

    我的一位朋友,光是球鞋就有60多双,在物质消费的问题上长期处于某种不理性状态,金子由纪子的“不持有”观点其实就是针对她这样的人说的。这些鞋子的购买价格与使用价值没办法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和谐共处与时俱进,就算这样的消费不影响别人,对自己来说也不啻是一种浪费。我们提倡的“不持有”,不是让你节衣缩食、家徒四壁,是适当缩减你的物质当量,不让自己被物质所困,这才是“不持有”的精髓所在。

    而事实上,人生苦短,该享受的还是要麻利享受。

《可不可以一年都不买?》

    日本自由文字工作者金子由纪子在日本大力倡导“不持有的生活之道”,她专门写了一本书来阐述她的“不持有”观点,即并非省吃俭用或者搞到家徒四壁的节约生活,而是不持有“非必要物品”的生活态度。

    金子由纪子认为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就应该“不持有”,不留恋的物品也应该“不持有”,无法回归自然或转让给其他人的物品还应该“不持有”,和自己的生活风格不符的物品也应该“不持有”,提倡用“少量物品过悠闲生活并从中获得快乐”的生活态度,主张把一些我们不是很想要的东西舍弃,把时间或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人、事、物。

    书中提到养成七种生活习惯,会帮你迈进“不持有”的生活:

    1.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因此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以自备购物袋来代替;免费发送又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2.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但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让物品登堂入室的门槛变高,这样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

    3.不储存。不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也许大减价时买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却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一旦停止囤积,使用时就会更谨慎,并且想出各种生活小妙招,例如以密闭容器代替保鲜膜、纱布代替卫生纸,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换来神清气爽的好生活。

    4.丢弃。养成丢弃的习惯,杂志或小册子超过一定数量,就丢掉;没在使用的漂亮糕饼盒子、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也丢掉。并且确实执行丢弃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用美观的袋子,作为垃圾分类的容器,让丢弃这件事,变得轻松愉快。

    5.替代。添购一样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可替代?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现有的塑料板卷成漏斗状来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个东西;活用现有物品,不是为了弥补贫困,而是为了创造丰足。

    6.借用。不常用的东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个家庭或许就会减少囤积少用物品的情况,避免压迫居住空间,减少无谓的浪费。

    7.没有也无所谓。购物前,务必自问:这个真的是必要的吗?也许能得到“没有也无所谓”的答案;生活中这种东西,应该很多。

    “清贫思想”与“一年不买”

    金子由纪子提出的“不持有”精神的内涵,另一位日本人,1925年出生的中野孝次,在自己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的文集《清贫思想》一书中也曾谈到过。

    中野孝次本人亲历了日本社会从“复兴经济”进入高消费时代的过程,现代日本社会物欲横流,人们被物质文明牵着鼻子走,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物质需要这一问题已经没有时间冷静理性地思考了,从而导致了“物质丰富但精神贫穷”的状态。中野孝次在《清贫思想》中崇尚“简朴生活,摆脱物欲的缠绕,不要因为一味追逐物质的丰富与物质文明的发达而忽视了人的心灵需要”。

    简言之,“清贫思想”的核心就是将人对物质的占有欲限制到最小限度,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充实、纯净和心灵的自由。“如果被物质所控制,头脑里只有购买、占有、消费、废弃等观念,就不可能得到内心的真正充实”,“幸福的生活必须要有和物质生产不同的人生原理”,“为了达到真正的富足,也就是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满足,我们有必要重新评估所有欲的限定和一无所有的自由等论点”。

    美国女作家茱迪·黎凡于2004年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一场实验,她提出,一整年只买必需的物品,凡是不很需要的东西一律不买。就这样,她暂别一向赖以维生的影碟、精油香皂和抽取式卫生纸,展开了一场挑战消费文化的激进的自我剥夺实验。经历了这不平凡的一年后,她出版了她的著作《可不可以一年都不买?》,希望更多的人来考虑过一种物欲更少的生活。

    情感上的“不持有”你说了不算

    在情感问题上的“持有”或者“不持有”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跟车、房子、奢侈品的消费不可同日而语,感情一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就是因为其主线虽然大家都知晓,可细节永远千差万别、错综复杂,所谓“剪不断,理还乱”正是由感情而滋生的各种纠葛的写照。

    在情感的问题上选择“持有”还是“不持有”显然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更为直接。比如说在我们这样的国度当中,你想“不持有”婚姻,可环境不允许,在这样一个“八卦”的、法律尚有局限的社会里,你必须“持照经营”,住酒店开个房间还要查验结婚证呢,没那张纸你如何跟人解释?这不是你的原因,也不是酒店的原因,这是社会环境的原因。

    像法国女司法部长未婚先有子还高调宣扬出来这样的事迹也只能发生在法国,只有在法国那样一个灵活、柔韧的社会当中,非婚生子这事是被接受并且受到法律保护的,2006年该国一项人口调查显示,法国非婚生子女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婚生子女。而法国议会更在2000年通过了《家庭伴侣法》,规定同居伴侣可以登记为一种新型的“家庭伴侣关系”,即比自由恋爱的关系牢固,但又还没走到正式婚姻的地步。这算是一种在男女激情和家庭稳定两种诉求之间达成的妥协,而法国人民对于政治人物的八卦绯闻也与普通民众一视同仁,仅仅当作八卦绯闻,而不会将其与政治人物的道德水准和执政能力混为一谈。

    所以,你说“不持有”,你能受得了群众雪亮的眼睛和淹死人的唾沫吗?

    反观

    “不持有”是相对的

    一位朋友听到“不持有”的概念时,第一反应是这个“不持有”压根就不是“不持有”,如果真的“不持有”的话,那就应该“住天桥、睡马路、交通全部靠走路,然后把挣来的钱都捐出去;不能存钱,存钱便是持有者,而且不拉动内需”。

    显然这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不持有”这一概念的反应,事实上不论是中野孝次提出的“清贫思想”还是金子由纪子提出的“不持有的生活之道”,都不是不顾现实的。他们所强调的都不是“一贫如洗”状态下的“清贫”或“不持有”,像孔夫子说颜回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状况并不是他们推崇的。

    必定要在物质极大丰富、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实力并且物欲开始膨胀的条件下,讨论这个命题才有意义。“不持有”不是真的、完全、绝对的“不持有”,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它的目的在于“缩减”,而不是完全摒弃。“贫穷亦美”不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写照。比如说,当你买了一套房子解决了自己的居住问题之后,你还有能力买第二套、第三套,你可能控制欲望没再继续买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欲望的缩减。再比如说,不买车的人可能会这么考虑:车是代步工具,但同时也是废气的主要来源,那么,出于环保或节约能源的考虑而不买车,这也是一种“不持有”的表现形态。

    “不持有”的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思维定式,也有可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比方说,本来你是不打算再买房子了,可一想到只有现金积蓄生活似乎缺乏稳固感,万一以后有个病啊灾的,估计扛不住,也有可能改变主意。

    
   “不持有”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美,事实上“持有”还是“不持有”是见仁见智的,所以我们并不想特别拔高关于“不持有”或“清贫思想”要传递的观念。我们不希望营造一个“高、大、全”的氛围,大肆宣扬“不持有”的生活之道就一定值得标榜。
 
车、房·不持有

    “不持有”车

    姓名:五爷 年龄:70年代生人 职业:单车店主

    故事

    五爷以前就职于某日资企业,按他当时的职务,单位要配部汽车给他用,他不要,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原因有二:首先,他喜欢骑自行车的感觉;其次,那部配车要与另外一位同事共享,五爷觉得等来等去的麻烦,就谢绝了,结果该车成了另一位同事的“专享”,而五爷踩着自行车上下班的生活持续了三年,一直到他离开那家公司、自己在新塘开了个自行车店。

    即便是现在,五爷也没考虑过买车的事情,他还是钟情于骑自行车的生活,甚至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还告诉我,等会儿要去东莞,骑车去送货。

    对话

    记者:为什么不买车?

    五爷:按我的经济实力,买辆宝马应该没问题,但我觉得没必要。我曾经给人算过一笔账,当时我一直骑车上下班,差不多三年时间,如果把这三年我开车的油钱折算成现金大概八千元吧,这笔钱我可以换一辆相当好的自行车,比如我现在骑的这部,三千多元,已经很好了,另外三年里我至少还比他们少花了五百元的感冒药钱。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一点“烟”都没排放过,没给环境造成污染。

    记者:不觉得在路上骑自行车其实挺不健康的吗?汽车的废气污染你都要呼吸。

    五爷:谁说一定要跟着汽车追废气了?我就经常会小小地变换一下骑行的路线,途中穿过工业园区,找一些车过不去的小道,钻过去,过程很享受。

    记者:你是一直都没想过买车吗?

    五爷:以前曾经想过,不过我考车牌没考到,没驾驶执照。当时一帮玩越野的朋友跟我说叫我考个“B牌”,可以开“大货”。到了我要考“路考”的时候,单位刚好那一段时间事情特别多,整天加班,没时间去,就放弃了。后来自己也不想再重考一遍。

    记者:那你不买车是不是也是跟没有考到驾照有关系呢?

    五爷:有,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环保的问题。我在那家日资公司的工作性质是做汽车企业的ISO标准认证,涉及到很多环保方面的内容,比如汽车的某个零件是否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或者是排放的废气是否超标等等。我那时候就跟同事说,若按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几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路边看到的垃圾可能大部分来自报废的汽车,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不持有”房

    姓名:冯先生 年龄:60年代生人 职业:房地产公司项目管理

    故事

    冯先生至今没有产权属于自己的房子,他觉得买房是很没必要的事———再好的房子住上几年外观看上去都一样。

    本身就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冯先生,是某地产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在公司里属于中高层,年收入几十万元是有的,但经济能力和他的消费观念没多大关系,对于衣食住行这四件生活中的大事,他对于住和行都持“不持有”的态度。

    他赞同外国人的做法,他说美国人、加拿大人或者是欧洲人走哪都租房住,喜欢住什么地方就在那里租,不喜欢了再换地方,省事又方便,而且家具电器一应俱全,也不用自己为这些事情操心。

    他们一家三口现在住的房子是早年单位分的,号称是“福利分房”,不过产权一直没有着落,中间枝枝节节的事情错综复杂,这事他也懒得提了,总之就是“能住”。表面上有使用权,可一旦有点变故,可能也得搬家。不过这问题对冯先生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之所以现在不搬家,一直住着有十几年楼龄的房子,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搬家的必要,没必要浪费钱。

    对话

    记者:住房在大多数人的观念当中都相当于是生活必需品,尤其中国人传统上还赋予了房子一个“家”的概念,为什么你会觉得买房没必要呢?

    冯先生:我身边在国外生活过的朋友比较多,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买房还是租房的问题。他们和我一样,都觉得要住得好,租房就可以了,没必要买。你说是生活必需品,吃、穿、用可能算,住不一定要住自己的房子。租房住同样是住,在国外,比如美国,单身一人到纽约打工,拿两件衣裳就去了,去了就找房子,家具电器都有,喜欢就租下来,很简单。发达国家,居民平均住房自有率也就是50%左右,比如美国大约65%,瑞士42%,这个数据可能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但已经能说明问题了。他们的老百姓比我们的老百姓有钱吧?他们不一定是买不起,可能更多的是不想被房子给套住。我本身做房地产,知道房价的水分,这里边也有觉得不划算的因素在,但主要是觉得有没有自己的房子无所谓。至于“家”的概念,那很简单,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记者:可是有人会有这样的观念:买房按揭供楼的钱和租金相当,但最后还能有套房子产权归自己所有,租金你给出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冯先生:其实性质是一样的,房子不过是改善居住环境的一个载体,不应该被它困住。你看你住的那小区,才几年呀?那楼跟我这住了十几年的不也没什么区别吗?你也不能保证你在一个地方住几十年吧?比如说我买了个房子,住一段时间我不喜欢了,要卖掉,手续就很繁琐,可是如果我是租房,按合同提前告诉房东我不住了,收拾东西走人,就很方便。现在家具电器什么都可以租来用,这是趋势。

    记者:租房子住会不会缺乏安全感?

    冯先生:买房也是住,租房还是住,有分别吗?

    记者:显然有吧?住自己的房子踏实,感觉不一样,租别人的房子一天到晚要担心房东会不会趁我不在的时候进来巡视,再不就是他突然不想租给我了,这怎么办?

    冯先生:房东出租房屋,也希望有个好租客,这是双方的,而且签租赁合同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问题考虑在里边了,大家是约定的。就像现在,我住的那房子扯皮扯不清楚,也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不能住了,但有什么关系?能住的时候就住,不能住了就搬,就这么简单。

    记者观察

    先看你想要的是什么

    当我在电话中跟我的采访对象解释我们想要做的这个“不持有”的主题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对这个概念较为理解。

    五爷曾经在日资公司工作过,对于日本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立刻说这种“不持有”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但态度并不一定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他说不想把自己标榜成什么高大的人物,事实上他也会拥有一些奢侈品,并且以拥有它为荣,但这不影响他在其他方面表达他“不持有”的状态。这其实是一个“度”的把握,“不持有”只是让人开始反思自己生活当中的身外物会不会多了些,而不是让人完全不要身外物。五爷说,倘若你经常搬家,你就会很有感触,往往会在角落里发现被自己兴高采烈买回来的东西完全派不上用场一直在那儿蒙尘。

    冯先生不买房的观点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他说,他太太其实是很想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但是由于他的坚持,至今他们仍然住在那N年楼龄且没有产权的房子里边。居住环境不能算好,但也不想再去花钱租房子住,他说反正要是这地方住不得了,就租公寓来住,更省心,更舒服。车他也没考虑买,我认识他差不多七八年了,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有部公司车开开,后来基本上就是打车为主,这么多年也没听他提过想买车的念头。

    如果按我另外一位朋友的观点,冯先生不买房、不买车却持有货币,这本身也是一种持有,但是货币和实际的物质不一样,你拥有一件实际的物件,不由自主地可能会被它牵绊,老惦记着,心态不同。如果按冯先生的心态,买了房就被固定在一个地方了,麻烦。租房则不然,喜欢就住,不喜欢就搬。可要是换作我,就总觉得租房子住没什么安全感,住自己的房子才踏实。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态度,“持有”什么“不持有”什么,关键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适度,这就够了。
 
奢侈品·不持有

    “热爱奢侈品就是要去买LV,那真是太浅层了。”

    Lily,36岁,时尚界媒体人

    故事

    Lily比谁都更熟悉奢侈品,因为她干的就是这个。她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必须熟谙这一季的潮流如何,设计上有何新鲜之处,明年又会是哪种造型的天下……除了奢侈品牌本身的工作人员以外,她就算是第一拨接触到新潮流新单品的人群了———而在国外,她这样的人群甚至还要引导潮流或是制造潮流。

    但是Lily从来没有买过任何奢侈品。所谓最“奢侈”的,想来想去,也不过是一只在欧洲买的旅行用拉杆箱,折合人民币一千多元。

    当然了,身处于这个圈子,Lily肯定是个异数。周围的同行、朋友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名牌情结,也会在自己经济许可的范围内购置大牌行头。Lily说,其实她也热爱这些具有艺术生命的奢侈品———或许正是因为太热爱了,以人有限的生命,根本就无法真正去“拥有”这些历久弥新的物质的美。所以她的热爱,是纯粹的欣赏,是将它们化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根本就不再需要去拥有了。

    对话

    记者:你几乎是整天都在与奢侈品打交道,却从没买过任何一件奢侈品牌的东西,实在难以置信啊!

    Lily:这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对于有大LOGO的东西一概排斥,无论是多大的品牌。其次,正因为做这行,我很清楚一个名牌包之所以卖到几万块,它的道理在哪里。但我买包,消费的就是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余的我不需要。还有呢,我很喜欢淘东西的过程———卖几万块的东西漂亮那是应该的,但如果我用几十元、几百元就能买到漂亮东西,那是多有成就感、多有乐趣的一件事?

    我上班经常拎的一个红色皮包,300多元买的,经常有人问我:“什么牌子?好漂亮啊!多少钱?”我说了价格,对方往往会说:“要再加个零吧?”

    记者:可是你需要经常出席各种时尚活动,当周围人都珠光宝气、浑身名牌的时候,你会觉得不自在吗?

    Lily:不会啊!效果怎么样,与品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吧。当然了,大品牌出错的几率比较少,但任何一个大牌每一季也都会有很失败的作品。只要对于自己的审美品位有信心,就不会被品牌所束缚。

    再说我出现在这些场合,都是因为工作,我的身份只是个观察者,并不是聚光灯底下的那个,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得体、合适。对我来说,让我有危机感的永远不会是别人比我穿得好,比我名牌多,而是别人比我有更深刻的思想,比我有更锐利的眼光。名利场本身并不是我喜欢去的地方。要说喜欢,我更喜欢春天的午后去沙面喝喝咖啡,背着包去旅行,或者自己在家做顿美食。

    记者:这么说,你是不喜欢奢侈品?

    Lily:哦不,我非常喜欢。对于美的东西,我很敏感。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热爱奢侈品就是要去买LV,那真是太浅层了。

    我喜欢去年Dior在中国做的那一场大秀。一百多袭高级定制礼服,里面涵盖了这个品牌从上世纪40年代到今天的变迁———当然那也是社会史,美轮美奂,丰富无比。我也喜欢宝格丽那些有上百年历史的古董珠宝,光彩夺目,美得让人觉得不真切。我对于它们的历史和文化,甚至制作工艺都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一生中能够和这些美好的事物相遇是多么幸福啊!

    但美的东西,就一定要拥有它吗?拥有了有可能是负担。在某个表展上,我见过一款希腊贝壳浮雕雏菊花表盘的名表,花瓣层次非常动人,作为名表价格也不算很贵,40万元左右。还有一次是在巴黎LV专卖店看过的一件古董箱,样子很像《色,戒》里王佳芝拎的那种,又优雅又高贵,见过的人都会赞叹。价格都不用看,至少是几万欧元。

    抛开价格不谈,这些东西就是有人送我,我都没法用。名表都是很难伺候的,按时上弦、控制恒温恒湿,我可没那工夫;古董LV箱呢,没有拉杆没有轮子,是需要有仆人、有司机才能用的———现实中我见过用LV拉杆箱就不愿意托运的人,我觉得很可笑。当生活不是那么一回事的时候,和这些东西发生切实联系是很荒诞的。

    我还记得宝格丽的展览上我望着那些珠宝的时候,心想它们的寿命比人还要长。物质的东西总是会湮灭的,而人甚至比它们消逝得还要更早。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它们,何其可悲。反而是精神上的东西,一旦拥有了,享受了,别人就夺不走了。

    “你要了解和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无论有没有牌子你总会找到它。”

    Christine,28岁,市场传讯部副经理

    故事

    Christine在一家国际级别的五星级酒店里从事品牌推广职位。她经常和一线奢侈品牌有工作上的接触、合作,出入时尚派对、晚宴、发布会等名利场也是家常便饭。无论从她的工作环境还是工作职位上来看,她都应该是光鲜亮丽、锦衣华服的———就算永远周身名牌,也不奇怪。

    见过Christine的人,也都觉得她是个有不错时尚品位的人。她的工作性质限制了她的着装,她每天必须穿相对单调的套装,但是她常常会用一条丝巾、一根腰带塑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只是令人意外的是,无论是细节上的小配饰,还是隆重场合所需的礼服、手袋,Christine完全不用名牌,也从来不买奢侈品:她不用皮质手袋,几乎不戴首饰,而她的衣服、包包很多都是做的———当然,也绝对不是什么“高级定制”,只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几百元的价位。

    Christine是个身体力行的环保主义者,她有随身携带筷子、勺子的习惯。在她看来,跟着潮流走、时时更新衣橱、太强烈的物质欲望、不必要的消费和消耗,与滥用一次性制品一样,都是一种极不环保的行为。

    对话

    记者:你一共有多少只手袋?

    Christine:皮包只有一个,上班用的,还不是真皮的。此外休闲和旅游用的都是布质的包包,有些是买的,有些是自己设计了找人做的。都不贵,三百元左右。

    记者:你的工作,其实对于外在的打扮还是有要求的,你对自己的着装一定是有一些讲究的吧?

    Christine:是的,需要讲究。但是并不是说讲究就一定要用大牌。就衣饰打扮来说,只要把大的方向把握住,备齐风衣、衬衣、黑色的西裤、九分裤、小西装这些基本款,再加上质量好的小黑礼裙,另外根据场合搭配合适的配件,基本上就不会出错了。配件反而是比较重要的,比如围巾、腰带、链子那些,可以应付很多场合。尤其是腰带,它起的作用很大,身材的比例调整全靠它。

    记者:如果说配件重要的话,你没有考虑过买大牌?

    Christine:我是重质量不重牌子的,最看重的是品质和设计亮点。我妈妈就很喜欢自己做手工,小的时候,我的芭比娃娃穿的衣服都是妈妈做的,一套套都超级漂亮,那些衣服当时给我带来的震撼甚至会大于我今天看到的奢侈品。

    而且,我觉得买东西还存在一个环保的命题。一个真皮包包,如果因为潮流的变动而被丢弃,那很残忍,因为这是生命啊!皮鞋和其他皮制品也是一样的道理,因品牌攀比而造成的物质损耗非常普遍,加上奢侈品牌每年两季的潮流发布和趋势变动所带来的这种物质的不断更迭感特别明显。

    记者:大牌也会出环保袋啊,例如爱马仕……

    Christine:再奢侈的环保袋的理念还是提倡环保,而环保袋其实有一只就够了,如果经常更换的话,还谈何环保?我支持大品牌的环保概念,但是出于环保的考虑,我宁愿不消费它。

    记者:你身边的朋友像你这样的多吗?她们对你怎么看?

    Christine: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是热爱奢侈品的,呵呵,她们有时候倒是会撞衫、撞包包。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态度,我觉得无所谓。就像我去哪里吃饭都会带着我的筷子和勺子,刚开始也人问,问过就好了呀。其实最主要的是你要了解和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无论有没有牌子你总会找到它。

    记者观察

    不用名牌也能塑造时尚

    在这个消费主义的年代,物欲膨胀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所以碰到打心眼里彻底对于奢侈品没有欲望的女人,是很难得的。而更难得的是,她们对于奢侈品的“不持有”态度自自然然,云淡风轻,也并没有一丝一毫“我觉得名牌恶俗”之类的抵触。当你用力在抵抗一件事的时候,其实你还是在意它的,而如果像这样完全不着痕迹地看淡,才是另一番境界了。

    这样的境界应当是来自于内心对自己以及对于周遭世界清醒的认知。没有品牌崇拜,不受周围人影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要真正能做到这些,是需要相当力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不用名牌塑造起来的时尚,其实比用名牌塑造起来的时尚,功力更高,不是吗?

情感·不持有

    “一想到领证结婚,多年以来延续下来的恐惧立刻又会跳出来占据上风。”

    大陈小事,35岁,媒体行业

    故事

    大陈小事和女朋友在一起生活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他们的感情很好,也很稳定,与对方的家人相处也十分愉快,但大陈小事就是迟迟不愿意步入婚姻阶段———最早的时候,是由于大陈小事不太现实的婚姻观,不愿意用被世俗油烟沾染的婚姻来取代纤尘不染的浪漫爱情;再之后,进入两个人在一起的磨合期,大陈小事发现自己有洁癖,对于个人空间、个人生活秩序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一般人,女朋友脏衣服到处丢,用过的东西不放回原位等等问题都让他极为头痛,这让他对婚姻生活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抵触;再经过几年之后,现在两个人的生活已经磨合比较融洽了,大陈小事也承认自己被磨掉了很多棱角,当初让他无法忍耐的很多事,现在已经看开了,反而开始对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感到享受。

    可即便是这样,目前他还是不愿意结婚。是出于太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还是长久以来的惯性?他说他自己也说不清。

    对话

    记者:和女朋友在一起五年了,迟迟不结婚,家人和女朋友会不会给压力?

    大陈小事:我的父母会给我很大的压力,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我们每次打电话聊天的主要谈话内容。但是我有个弟弟,已经结婚生孩子了,所以相对来说我觉得自己的压力其实也不是很大。

    女朋友偶尔也会开玩笑一样地问:“我们什么时候结婚啊?”但是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太深了,她也知道我一直逃避结婚,所以并不逼我。我们从来没有为这个吵过架,甚至争执都没有过。反而倒是过去几年,我们为了东西该怎么整理、拖鞋要放到固定位置这种生活习惯方面的事情争吵过无数次。

    至于女朋友的家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女朋友跟他们说过些什么,他们从来没有问过一句。

    记者:那你为什么就是迟迟不肯结婚呢?就是为了衣服、拖鞋这些事?

    大陈小事:前几年的确是的。那些琐碎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一个人的生活秩序。当我的秩序无休止地被别人打乱的时候,我是真觉得很可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俩之间兴趣相投,也很聊得来,大家都觉得要珍惜这份感情,所以虽然有很多争吵,但还是在磨合。

    过了这么多年,那些争吵已经少了很多了,主要是因为我的退让。我尝试了无数次去改变她回到家换衣服一路走一路扔的习惯,收效甚微。没办法,我只好妥协,或者跟在她后面收拾。但是不太会争吵了,容忍度大了很多。从前觉得是为了维护私人空间不愿意结婚,现在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存在了……

    记者:你们现在相处得如何?

    大陈小事:我们现在的相处,我想和已婚的状态没有任何差别。周末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在家做饭、看电视,约上她的家人一起喝茶、聊天……是不是因为我年纪大了?那种有老人也有年轻人的家庭氛围,让我觉得很舒服、很享受。

    可一想到领证结婚,多年以来延续下来的恐惧立刻又会跳出来占据上风。所以现在我还是会找各种借口,比方说以经济压力、房子不够大这些理由来拖着。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我的坚定想法吧,我一直觉得两个人彼此心中对对方的认定以及内心的稳定感,远比领个证更强。

    记者:你觉得这种逃避的状态能持续多久?

    大陈小事:这个……不好说。我承认女朋友爱我要多过我爱她,所以她一直不给我这方面的压力。当然这也是因为我给了她信心,她知道我是爱她的,对她是专一的,也是愿意为她负责任的。我想如果哪天她对我说“不结婚就分手”,那我们肯定就结婚了。

    “经营生活是第一位的,爱情是附赠品。”

    小江,30岁,中学老师

    故事

    小江曾经是谈过恋爱的。五年的时间。最后在她28岁的时候,以男朋友的劈腿而导致的分手告终。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她相过四五次亲,有年近四十的企业家,有三十几岁的离异男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败,甚至没有哪一段交往是超过两个月的。

    这样的相亲经历得多了,用小江自己的话来说,“人就疲了”。现在她渐渐地不再去参加相亲活动了,有朋友给她介绍说谁谁谁想跟她认识一下,她也婉言拒绝。她养了一条狗,下了班的时间,她去学吉他、拉丁舞,接下来还打算学日语和烹饪。假期的时候,她就背上包去旅行。她觉得,与其去寻找不明确的爱情,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变成一个越来越丰富、有趣味、有爱好、有美好生活的人,到那个时候,自然会有与她相似的人来靠近。

    对话

    记者:能不能描述一下你现在的感情状态?

    小江:就现实意义而言,是空白的。没有丈夫,没有男朋友,甚至没有一个暧昧的异性知己。

    但是千万不要把单身大龄女青年都归类成那种受过了男人的伤害,就从此认定“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的那种人。我并不怀疑爱情,我仍然相信爱情,我也觉得爱情是美好的。只是我现在,并不会抱着特别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追求它,比方说,不断地相亲什么的。

    记者:既然相信爱情的美好,那么为什么又拒绝追求它呢?

    小江:我觉得爱情吧,跟别的东西都不一样。比方说只要努力读书,那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可是爱情不是的。曾经有人用手握流沙来比喻过婚姻,我觉得用来比喻爱情也是一样的。在我刚刚恢复单身的那段日子里,我的确是很焦急地想要寻找到下一段爱情。一来是很想用新的感情让我尽快远离之前的痛苦;二来,突然一下子变成单身,那种寂寞难以名状;还有就是年龄的增长给我带来的紧迫感,逼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恨不得立刻就能把自己打发出去。回头看,那样的心态是很糟糕的,在交往的过程中,恨不能直奔终点而去,太着急了。急功近利,迷失了自己。我发现我在那段过程中离我理想中的爱情其实是越来越远。而且那个所谓追求爱情的过程很盲目也很茫然,有点像无头苍蝇,却忘了自己真正应该要做的事情。

    记者: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小江:比方说我很小的时候就想要学一样乐器,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学,而且给自己找各种借口。现在有时间,不如好好地去完成这个多年来的梦想。还有一个人去旅行,那种体会也是与从前完全不同的。我有了更多内省的时间,我更加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做的时候,心里很踏实很安定,也很明确,很有把握。依赖别人给自己安全感和幸福感是不实际的,还是要靠自己去寻找生活的方向。

    记者:你觉得你可以这样一个人过多久?

    小江:我并不是刻意要这样一个人过,我只是厌倦了目的性太明确的男女交往。我希望能在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这个过程中,遇上和我有着相同气味的人。经营生活是第一位的,爱情是附赠品。而我相信像这样发生的爱情才会更自然,也更能持久。之前的做法,是本末倒置了。

    记者观察

    心里持有爱就可以了

    对于情感的不持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如说是对于现实世界中既定的某些秩序的不持有。例如为了有个稳定的家庭而领证结婚,为了填充生活而寻找爱情……这些都不是情感的本质。婚姻原本就是人类社会制定出来的一个规则,只是情感外延范畴的东西,而不是内核。

    情感的本质就是爱,也只是爱。我想对于爱本身,是没有人会拒绝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桎梏,制度上的、经济上的,于是情感也就有了更多社会学意义上的内容。其实不持有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并不可怕,因为每个人的现实状况都不一样,适合自己的选择就是最好的。

    只要,心里永远持有爱就可以了。(陈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