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谐养生大智慧(6) - 心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昵称205981 2010-05-20
 

和谐养生大智慧(6)

和谐养生大智慧 2010-05-13 17:44:12 阅读15 评论0 字号:

和谐养生大智慧(6)

第7节:长寿始自不盛不衰的人体气机(4)

 

  下面我们来说过逸,过度慵懒也不利于健康。《黄帝内经》中有“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懒惰就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人的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而经常不用就会生锈,失去它应有的功能。长期安闲,不事劳作,会使脏腑气血失调而诱发疾病,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的呆滞不振、厌食、腹胀等,日久可以影响气血津液的代谢,产生气滞血淤、形体肥胖等病变,所以可以这么说“无聊为百病之源”。

  4.六气过度成六淫

  春夏秋冬各有其特点,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等是自然气象的基本类型,它们因四时而更替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称为“六气”。

  只有在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的适应能力,或个体的正气不足,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时,六气才能成为病因,六气也就成了六淫或六邪。

  六淫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和火邪。“风”四季都有,但以春天为主,故为春之主气。人感染风邪就会引发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头痛发热等疾病,所以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天一定要注意风邪的侵入。

  寒邪就是冬天的“寒气”侵入人体的外在病邪,寒邪伤人常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病症。

  暑,为夏天主气,炎热、暑湿交蒸、闷热是它的特点,夏天说谁中暑了,说明他感染了暑邪,症状是高热、大汗、烦渴、肌肤灼热等。

  湿,为长夏主气,长夏相当于雨季,此时雨水较多,湿热熏蒸,气候潮湿,这样的气候也容易引发疾病。如果湿困于脾胃,则不思饮食,口黏口甜,如果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等皮肤病,所以长夏要注意防止湿邪的侵袭。

  燥,为秋季主气,与湿相反,燥以空气中缺乏水分,湿度降低为特点,表现为气候干燥,如初秋之际,久晴无雨,天气燥热,这种气候也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疾病,如口鼻干燥、皮肤干涩、大便干结不通等。

  火邪,大部分是由内而生的,外部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来说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外感火热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因为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待的时间过长所致。现代人压力大,经常熬夜,吃辛辣的食物等都会引发上火,导致出汗、口渴、小便短赤等。

  和谐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最高哲学

  治未病就像消防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是四处检查,防患于未然,而治已病就像消防队员,哪里失火就哪里忙,最后损失惨重。

  中医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在疾病发生以前就做好预防,不让疾病有伤害身体的机会。比如中医说冬季应该收藏体内的阳气,在养生方面应该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这就是教人们如何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如果你在冬天还总是熬夜,吃寒凉的东西,养不住阳气,那么第二年春天,也许更晚一些,你的身体就很可能出问题,这就是没有遵循治未病的结果。

0人推荐  
阅读(15)| 评论(0)| 分享    | 引用(1) |举报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