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 学术中华

 昵称191190 2010-05-21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作者简介:任京生,先后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富兰克林大学(Franklin University)、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发表各类文章二百余篇,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通讯报道等多方面,其中许多文章发表在国家一级一类刊物。出版《从东到西看关系》一书,该书现为美国一些大学指定教材。6月份即将出版新书《轻轻松松教中文——海外汉语教学手册》。

  读过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我们几欲为文中所透露出的那醉心的人性美所倾倒。经历了文革的人们,目睹过一次又一次政治对文学的屠戮,看够了充满火药味的“斗争文学”,对于表现人性的纯文学更是怀有一种竭力的支持和尽情的向往。从《边城》这部小说里,我们享受到了这种不掺任何杂质的人间真情,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涤荡。在当今金钱至上的世风之下,重探沈从文先生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推广这种对于人性美的表现,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改造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梁启超早在1902年曾说过:“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1当今社会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已相去甚远,文学已失却了轰动的效应,小说的力量已不如梁先生所说那样至关紧要。然而,文学艺术毕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对于人们的思想仍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1. 小说《边城》中透露出的人性美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一座小镇——茶峒。作者勾勒出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乡镇美景,以这幅图景为背景,描写了里面生活着的一群善良纯朴的乡民。他们彼此互尊互爱,宛若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一名船家少女,作者一开始就描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2 翠翠在这里就像一只纯真美丽的小鹿,漫步在溪水边,令人怜爱,令人不禁地回头张望。文学作品描写异性,往往带有作者自身的审美取向。心灵澄澈如水的翠翠,也必定属于作者理想的女性形象,无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赞扬的美的化身。

  翠翠的爷爷是个老船工,从二十岁便在渡口为人摆渡,克尽职守五十年,用小小渡船迎来送往了无数人。由于渡头为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但有人还是把钱放在船板上,每到这时,老船工便立刻拾起,坚决地塞还给那人,就像吵嘴似认真地说:"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尽管这样,还是有人悄悄地把钱放在船上,于是老船工“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3并且在六月里把茶叶放进大缸里,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场景描写: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女:

  "翠翠,翠翠,帮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会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那第一个下山人。那人笑着说:"不要拦我!......"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的吠着。其余商人皆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的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4

  这样的场景,恐怕也只有在《西游记》中描写的那个理想国里才能见到了。由于老船工的善良,赢得了乡里们的尊重,无论他走到哪,都能得到人们的照应。他走到河街上,“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5他去买肉,却遇到屠户不愿接钱的烦恼,为此他还要想办法到能够收钱的铺子里去买肉。为了防止对方不收钱,他会“把钱预先算好,猛的把钱掷到大而长的钱筒里去,攫了肉就走去”6。卖肉的知道他的性格,给他称肉时总选最好的一处,并把分量故意加多,他见时却说:"喂喂,大老板,我不要你那些好处!腿上的肉是城里人炒鱿鱼肉丝用的肉,莫同我开玩笑!我要夹项肉,我要浓的糯的,我是个划船人,我要拿去炖葫萝卜喝酒的!"7

  小说中的船总顺顺是当地的富户,作者并没有按阶级成分把他刻画成“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相反,顺顺是一位宋江似的豪爽仗义的好人。他“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8他对两个儿子也要求极严,他让儿子“向下行船时,多随了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荡桨时选最重的一把, 背纤时拉头纤二纤,吃的是干鱼,辣子,臭酸菜,睡的是硬帮帮的舱板。向上行从旱路走去,则跟了川东客货,过秀山、龙潭,酉阳作生意,不论寒暑雨雪,必穿了草鞋按站赶路。”他让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一分教育的结果,弄得两个人皆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9

  顺顺的两个儿子同时爱上了老船工的女儿翠翠,哥俩要在山林里比试唱歌来赢得翠翠的爱。哥哥知道自己才艺不如弟弟,于是忍痛割爱,远走他乡,却不想在途中溺水而亡。弟弟知道哥哥是为了自己和翠翠而出走的,于是心中怀着歉疚也离家出走。船总顺顺本来也对翠翠怀了一层怨意,但当老船工死后,他又把孤女翠翠接到自己家中,让翠翠等候他的二儿子返家成婚。

  在《边城》这部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是美的、善良的。当地的人很是助人为乐,水中遇见有人遇难,“便急急的把船桨去,在下游一些迎着了那个目的物,把它用长绳系定,再向岸边桨去。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10就连妓女,也是令人同情的。“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这些关于一个女人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11

  不仅人是这样,作品中的动物也是通人性的。主人家的黄狗日夜陪伴在他们身边,显得异常的乖巧、懂事,俨然是家中一份子。当老船工把船划向对岸,“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边城》中描写的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浓郁的仁厚、纯朴的民风。在节日里,倾城出动,到河边、上吊角楼观赏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比赛,"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鸭子的主人"。还有舞龙舞狮、放烟火,小城到处沉浸在欢乐与祥和的气氛之中。这就是《边城》这部小说中营造的社会场景,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充满人间真情,每个人都那样质朴而善良,人与人之间只有友爱、信任与互助。这与当时左联作家们描写的剑拔弩张、黑暗愚昧的社会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样一部追求美、颂扬美的作品里,结局却不是大团圆的,相反却是悲剧的。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老船工死了,白塔倒了,渡船漂走了。悲痛的人们帮助翠翠处理完爷爷的后事之后。结局也还没有好起来。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12

  沈从文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呢?人们知道,中国古代作品描写到理想人物的死,总是伴随一颗流星的坠落,一个大树的折断,一场大雨的倾泻,一座高塔的倒塌等等特异的自然现象,以此表达心灵中特异的感慨。沈从文是在用美的破灭来反衬美的崇高,表现他对美的追思。沈从文毕竟是艺术大师,他知道只有悲剧的美才是最惊心动魄的美。世界上美丽的东西总是短命的,阿房宫美丽吗?圆明园壮观吗?泰坦尼克号奢华吗?世贸大厦举世无双吗?人们要创造一种美,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可是,美的毁灭,却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越是最美好的事物便越是容易毁之一旦。人们常常赞美鲜花,可是鲜花却是最容易夭折的;而无人重视的小草却是遍地生长,越受践踏越发芽。正因为这样,人们对美的事物才愈加珍爱,愈加保护。人们爱看悲剧,而悲剧的力量就在于把美好的事物在人们面前毁灭,以引起人们的对美的追求,使美的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变得更加崇高。正像有文章分析道:《边城》“故事的悲剧性结局,尽管不免令人伤感却能使作品更具审美内涵。既体现文学人性两方面的相互制衡,又符合文学的批判性与新异性的特质。”13因为“批判性的本质决定了文学大多以揭示假丑恶为主。文学不应令人欣慰,没有冲突的廉价颂扬总是过于浅薄。这就是中外经典之作多为悲剧的美学根因。”14是的,《边城》的效果达到了,当人们看到作品这样的结局之时,更加体验到翠翠的悲痛,更加牵挂着翠翠的未来,心中是一种隽永的牵挂。

  2. 美的辞章产生于美的心源

  或许,人们要说小说可以虚构,《边城》中描写的社会场景只是存在于作者头脑中的世外桃源似的理想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并非真正如此。

  的确,沈从文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动荡,各种矛盾集中体现的时代。在大量左翼作家的笔下,中国社会的各种黑暗面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沈从文所生活过的湘西虽然还保留了一些淳朴的民风,但也不免存在各种犯罪,各种社会矛盾。即使完全描写光明一面的《边城》,也出现过两个水手的这样一段对话:“且听水手之一说,楼上妇人的爸爸是在棉花坡被人杀死的,一共杀了十七刀。”15这说明在这边城小镇也有犯罪现象。沈从文从14岁就入伍当兵,“在芷江的乡下四个月看杀人一千,在怀化镇一年多看杀人七百。”16然而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没有改变他对人性美的向往。

  确切地说,一个真实、完整的社会,是由光明面与黑暗面共同组成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观早已对这个世界作了概括的描述,矛盾的两方面总是相辅相成的。现实社会就好比是一潭湖水,表面上湖光山色,鱼儿徜徉;可是湖底下,却是藏污纳垢,淤泥丑陋。作家描写社会,就好像是湖边观景,画家写生。如果你把目光集中在湖边的淤泥,你画中的景物就将会不堪入目;如果你醉心于湖面的波光,你画中的景物就会是春色迤逦。作家笔下的社会景色是美是丑,不仅取决于他所面对的社会现实,而且也受作者世界观、人生观的深刻影响。作家的性格特征等对于其看问题的角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派心理研究把人们分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更多地看到的是健康向上的一面,影响到其创作,总爱描写温暖感人的事件;悲观主义者更多地看到的是悲观消极的一面,总会揭露一些社会的阴暗面。实际上,二者并没有好坏之分,世界也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好坏、优劣相克相生,并相互转换。社会光明面需要有人弘扬,阴暗面也需要有人鞭挞。而沈从文属于乐观主义者,他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美的心源,他在做着向世界传播美德,向人类褒扬人性的工作。

  沈从文认为"美在生命",虽然经历过无数的生活挫折和打击,他仍然执著地向往与追求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17正因为作者自身具有美的人性,才使他一生中一路播撒充满人性的篇章,从不作违背美好人性的事情。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分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主要记述湘西人物和风情,描写湘西人纯朴、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除《边城》之外,还有《长河》、《湘行散记》等等,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眷恋,对生命的热爱。《长河》是沈从文在外漂泊十八年后,一九三七年回到湘西所做。作品表现了游子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眷念之情。是他继《边城》之后,关于湘西人物、风情的又一曲挽歌。《湘行散记》记述湘西各地的优美的风土人情和热爱生命的湘西人物。几部作品里的女主人公,如《边城》里的翠翠,《长河》里的夭夭,《湘西散记·桃源与沅州》里的美兰香等,都是那样清新、纯洁、善良,美不胜收。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给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了。然而,作者毕竟是少小离家,闯荡南北,经历了更多的城市生活。面对城市生活的虚伪、堕落,作者也曾有过一些批判性作品,例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阿丽思中国游记》借英国小姑娘阿丽思小姐和兔子绅士傩喜先生来到中国的经历,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愚昧和黑暗。但是,作者没有像其他一些左翼作家那样深陷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中,他更多的是追忆湘西生活的健康、自然,以城市生活为对照物,映衬出乡村生活的美丽,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图画,沈从文不具有那样的意识,他只用看似清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仅专注于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的底层人民的本性。”18

  沈从文先生是个有情有意的人。他和胡也频、丁玲这对恋人是好友,三人曾同吃同住在一起。后来胡、丁加入了左联,沈却坚持自己的纯文学创作,与胡丁各奔东西。当胡、丁被捕时,沈从文则冒着生命危险多方奔走营救。后来得知胡、丁被害的消息后,沈从文悲愤交集,写下了四万字的《记胡也频》,和十一万字的《记丁玲》来悼念他的两个好友。丁玲没有被害,不久出狱,解放后担任高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丁玲仕途得意之后,没有念及昔日老友对她的一片深情,相反撰文对沈从文进行指责和辱骂。而沈从文则忍辱负重,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发表过任何反击的文章,表现出对朋友旧情的偏重。沈从文也是位乐于助人的人。1947年他曾为一家报纸的副刊担任编辑,一位年轻诗人因经济拮据向他求助,他曾以卖字的方式为那青年筹款。解放后,沈从文完全可以凭着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写出一些歌功颂德的文字去迎合政治的需要,避免遭受迫害和打击。可是他违背人性的事情不做,宁愿把自己锁进小屋去进行与政治毫无关联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这就是沈从文,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奏出什么样的乐章。沈从文具有美的人性,因此他的作品充满对人性美的追求。即使在被剥夺了讴歌人性美的权力之后,又能转向描写器物,表现出绮丽的“物性”之美。

  沈从文的作品不仅追求人性美,而且尽情讴歌自然美。他和周作人一样,都是书写美文的大师。二人有所不同的是,周作人的美文如同花房里的一个个盆景,姿态各异。沈从文的美文则如同大自然的景色,天然去雕琢。沈从文描写的一幅幅的风景画,使人感受到“皈依自然,而重返自然的边民宗教信仰的本旨”19,也“正是这种对自然生命的崇拜,使得他的作品中大自然种种景象格外见出个性,格外显得迷人。”20这使我们想起了练太极拳,同样是在练拳,普通人和太极高手有着本质的不同。普通人用“手”练习,只注意双手在挥动;而太极高手则用“心”在练习,以腰领手,心到手到,达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地。创作也是这样,普通人用眼睛去观察世界;高明的作家却是用心灵去感应世界,用内心的情感和外部世界的摩擦和碰撞去迸发灵感。由于沈从文具有美的心源,所以他笔下的人物、社会、大自然的景色,等等一切都如同火石的碰撞产生出的火花,显得那样的美。

  1988年5月10日,经历了世事沧桑和人间苦痛的沈从文不幸因病逝世。家乡人民非常崇敬他,怀念他,1992年,凤凰县人民政府将他的骨灰迎回家乡,安葬在"听涛"山下。碑上记道:"先生一生,淡名如水,勤奋、俭朴、谦逊、宽厚、自强不息。先生爱祖国、恋故乡,时刻关心国之安、乡之勃兴、民之痛痒、人之温爱,堪称后辈学习之楷模,特立墓地,以示永远怀念!"这段简朴的文字正是对沈从文唯美品质,一生追求的盖棺定论。

  3. 人性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历来存在两种意见的争论。一种是文学应与政治密切相连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一种是文学应脱离政治,成为以描写人性为主的纯文学的文学观。两种观念都有各自的道理,不可偏废。在抗战时期,一大批左联作家高举抗战旗帜,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笔疾书是值得赞颂的。可是,文革时期,许多文人为强权政治歌功颂德就成为献媚文学了。而主张作家应忠于艺术,坚持“独立的识见”的纯文学观则更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长久需求。过去,人们常常从政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去评判文学的好坏,主张描写人性的纯文学一直受到社会的批判和压制。然而,这种文学观尽管在某个时期会遭受政治的压抑,但是其创作经受得住岁月的陶冶,正好比:“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21

  历史上,沈从文作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他的文学“不属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也不属于革命文学,因此难于被当时现实所理解”22。他和朱光潜、梁实秋等人还被郭沫若等人列入“在思想斗争中要无情打击和揭露”,和“要毫不容情地举行大反攻”的对象。23因此,沈从文的作品犹如“黄钟毁弃”,在“瓦釜雷鸣”的阶级斗争年月一直不被人们所熟知。直到八十年代后,一直受到压抑的沈从文才逐渐被人所发现,沈从文的文章才如出土文物般地被人们大量地研究,愈来愈显现出其珍贵的价值,其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性美对于无论年老还是年轻的读者都形成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以下,就让我们摘选一些文章中对于沈从文《边城》的评价:

  “沈从文在《边城》描绘了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这幅风俗画是优美的、精致的、奇丽的,它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24

  《边城》是“一部 idyllic(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25“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隐痛”,“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26

  “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意图不是再现人生,而是表现生命.他要从苦难的人生里提炼出生命的高贵与美丽,证明人性的善良,来营造他的'希腊小庙',向沦落的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圣所。”27

  “《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作者不仅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而且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与景物以深厚的象征意味。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边城》是一曲描写湘西人们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丽得如此朴素,悲剧得如此优美的人性"牧歌"。......《边城》是一篇小说,但更像一首二十一个断章组成的长诗。”28

  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所致。文学艺术宣扬美、表现美乃是社会所需,大众所需,历史上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因为对人性美的精彩描写而成为不朽。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者薄伽丘的《十日谈》、《爱弥多》等作品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对人性美做出了全新阐释,使对美的追求和欣赏在那个时代重新成为自然。雨果的《悲惨世界》因为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成为经典的传世之作。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向我们展示了玛蒂尔德、路瓦栽和佛来思节夫人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弘扬了纯洁的人性美。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展示的是温馨甜美的家庭生活场景,赞颂了永恒的人性与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阿诗玛》等文学作品广为人们传颂,是因其以独特的民族性反映了人情美、人性美。《红楼梦》中的男欢女爱,《水浒》中的朋友义气,《西游记》里的师徒情义都彰显着这种人性美,使其成为不朽名著。吴宇森的《夺面双雄》是他在好莱坞最成功的一部电影,是因为表现了枪林弹雨下的人性美。茹志娟的《百合花》为人喜爱也是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20世纪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中国文学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美学基点,"这场运动最大的收获便是对'人'及'人性'的发现。"29改革开放以后日本电影、好莱坞电影、韩剧等等外国文学一个接一个地风靡大陆,人们最为接受的,大多是那些表现人性的纯文学作品。特别是韩剧在中国社会掀起一阵又一阵飓风,被称为“韩流”很值得人们思考。正像有文章分析道:“从较早接触到的《爱情是什么》,到青春偶像剧《蓝色生死恋》、《泡沫爱情》,轻喜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再到历史剧《大长今》、生活剧《看了又看》,每一部韩剧都在东亚文化圈获得了成功。爱情、亲情、友情和信义是韩剧的表现主题,也是最打动观众情感的核心内容。”30这爱情、亲情、友情不正是美好人性中作基本的要素吗?“韩剧大多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和小事件,表现手法朴素平实,没有很多刻意设置的离奇情节,故事看似老套,然而剧中的人物就在爱情、责任和良心之间备受煎熬,同样也考验着观众内心的情感尺度。韩剧为亚洲的观众所普遍喜爱,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它充分考虑到亚洲文化圈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审美趋向,并以传统的手法进行了真实的表现。”31美国的迪斯尼也是这样,其够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一切局限,成为全人类所共同喜爱,其成功也来自于发现美,创造美,表现人类共同情感,共同本性,共同价值观念,传播人性中的真善美。真善美是一种普世价值,其超越宗教、国家和民族,是任何文明社会,任何具有良知与理性的人们都共同认定的社会价值和理念。

  因此,尽管沈从文的作品和文学思想在左倾思潮占据统治地位的年月受尽压抑,但是,是真金就不怕泥土封埋,一旦出土,仍会大放异彩。时至今日,沈从文的小说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不正是说明人们对人性美的一种渴求,一种回归吗?在这种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不正是需要用真善美的作品来感动人们,纯洁人们的心灵吗?

  【参考资料】

  1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年11月14日。

  2 沈从文:《边城》,沈从文精品文集,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1月。

  3 沈从文:《边城》。

  4 沈从文:《边城》。

  5 沈从文:《边城》。

  6 沈从文:《边城》。

  7 沈从文:《边城》。

  8 沈从文:《边城》。

  9 沈从文:《边城》。

  10 沈从文:《边城》。

  11 沈从文:《边城》。

  12 沈从文:《边城》。

  13 雷淑琼:《来自<边城>的美》,《古城学苑》2期,2007。

  14 裴毅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9月。

  15 沈从文:《边城》。

  16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

  18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19 沈从文:《断虹·引言》,《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20 刘一友:《论沈从文与楚文化》,《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3-4期合刊。

  21 陈毅《青松》。

  22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2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 雷淑琼:《来自<边城>的美》。

  25 刘西渭:《咀华集》。

  26 朱光潜。

  27 方虹、徐小洁:《净化的悲剧--试论<边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8 游春香:《诗意地栖居--沈从文<边城>赏析》,2005,

  http://web./teacher/blog/more.asp?name=youchunxiang&id=774。

  29 裴毅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

  30 李燕楠:《由韩剧热播思考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2007。

  31 李燕楠:《由韩剧热播思考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