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展365--温台经济模式的调查与启迪

 sanmin 2010-05-22
温台经济模式的调查与启迪
 

  近年来,温台经济模式以及浙江经济的快速与旺盛的活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对此,有人称之为“浙江现象”。最近我们对温台经济再次调研后感到,从实际出发,走“多元产权+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城镇集聚+政府引导”的“五加”发展之路,是温台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温台经济模式的内涵
  温台经济模式是一个动态演进的概念。根据这次调研,它的内涵比原来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多元产权:把发展个私经济作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个私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温台经济的一大特色。个私企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勇于开拓、敢于竞争、善于经营的市场主体。目前温州的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自然人投资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构成了温州民营经济的主体。这些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0%以上,产出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和国内生产总值的85%以上。台州的股份合作制和个私企业的产出,分别占了工业经济总量的26.3%和57.8%,民营经济已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2.7%。这些经济形式的主体是老百姓,真正做到了民有民营,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俗称“老百姓经济”。这种机制犹如当年农民实行土地承包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2、特色产业:把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作为乡镇和个私企业“二次创业”的一大抓手。温台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产品)以“轻、小、加”为主。围绕当地已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特色优势的工业产品,引导千家万户的乡镇和个私企业进入特色工业园区。这种以改善投资环境为目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规模扩张和空间集聚的做法,对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据初步统计,温州11个县(市、区)143个建制镇中,特色产业(产品)产值超过10亿元就达30多个,经济总量占全市的60%以上。温州市提出,本届政府要新建100个特色工业园区,目前我已新建30多个,如龙港的包装印刷、平阳的皮鞋、温州的服装、乐清的低压电器、萧江的塑编、瓯海的眼镜、永嘉的桥头纽扣等。这些特色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均在30%以上。台州市为提升现有医药化工、机械电子、汽摩配件、鞋帽加工等产业(产品)水平,已新建大小工业园区20多个,其中以浙江星星集团为龙头的冰柜洁具、浙江节日灯总厂的珠光集团为龙头的服装机械等工业园区,其产品不但称雄于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3、专业市场:把市场作为促进当地特色产业集聚、提升和联动发展的一大纽带。温州原有十大专业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500多个各类商品市场,可以说整个温州成了一个大市场。而台州市共有各类市场843个,1999年成交额达400亿元,上亿元交易额的专业市场50个,其中台州市路桥区各类市场的年成效额达200亿元,有力地支撑和带动了250多个专业村的生产。温台的特色产业多数本来并非是当地的传统工业,而是通过“以贸促工”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过去,温州是十万大军走南闯北推销产品,现在是160万人在国内外经商办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原来的“前店后厂”,已发展为“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台州改革开放之初有30万人外出打工,现在大都成了经营者、投资者。就连温州市过去最贫困的文成县,如今也有13万人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
  此外,专业市场还带动了要素市场的发展。温台民营经济起步阶段,其初始资本和发展资金均是民间互助借贷。直到现在,温州全部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只有54%,其中民营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只有30—40%。1988年台州成立了第一个私人参资入股的信用社,即银座城市信用社,资本金10万元,6名职工,当地个私企业为主要客户,发展到今天已拥有18亿总资产,职工450人,贷款余额10亿元,不良贷款不足1%。该信用社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以自己在存贷规模、经济效益、资产质量等方面的骄人业绩,成为全国城市信用社的样板。
4、城镇集聚:以推动要素和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发展的一大载体。80年代初温台地区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以贸兴市、化市为城,带动了一大批小城镇的崛起。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苍南龙港镇的脱颖而出,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证。龙港原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以来,龙港周围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金乡的标牌证章、宜山的再生纺织、湖前的塑料编织、钱库的集市贸易……日益富裕起来的集体和个私企业,迫切需要向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城镇集聚。当地政府顺应农民的意愿,通过兴办特色工业园区,吸引一大批分散的农村工业进入小区落户,带动了城镇的发展。短短几十年,民间投入20多亿元,建起了一座拥有15万人口的新城,年工业产值达40多亿元。去年以来他们又通过民间投资近6个亿,建立了包装印刷的产前、产中、产后连锁经营的大产业园区,新增工业产值约15亿元左右。乐清柳市镇压通过特色工业园区,集聚了低压电器生产企业1000多家,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1999年实现产值100多亿元,占乐清市工业总值的40%左右。
  目前,温州又在规划,通过水、电、路、讯、社会事业的综合开发,进一步加强温州三区二市二县(鹿城、龙湾、瓯海三区、瑞安市、乐清市、永嘉县、洞头县)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一步发挥浙南中心城市的人造棉聚和辐射作用,优化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发挥功能互补优势,使城市经济真正具有强大的龙头带动作用。台州撤地建市后,一个大城市格局已拉开。黄岩、椒江、路桥三个区的经济实力雄厚,既有产业支撑,又有快速交通相连,其发展势头日益看好。就连玉环这样的海岛县,由于这些年特色经济发展迅猛,相继开工了大麦屿港杂货码头、疏港公路、台州沿海大通道玉环段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同时,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资金建设至乐清湾的跨海大桥,发展临港型工业项目和水上服务贸易项目,调整和集聚阀门、机电等5个特色工业园区。一个陆地和水上、工业和商贸、加工和服务全方位发展的现代港口城市雏形已经显现。<>< p="">
 
温台经济模式的调查与启迪
 
  5、政府引导:把“营造环境、维护秩序”作为政府主要的职能定位。温台两市政府的作为,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为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民间称此是“无为而治”。第二阶段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一方面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行为。温州市按照省政府“管理、打击、扶持、引导”的定位,以“质量立市”,配合国家治理整顿,打击非法生产经营,使温州民营经济逐步上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民间称此为“有所为”。第三阶段政府职能定位转向了超前引导。1999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通知》,引导有条件的个私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市政府给予100万元人民币的重奖。台州市最近也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台州市特色工业园区暂行办法》。做好各项发展规划,抓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民间称此是“大有作为”。
  温台经济模式的启迪
  1、解放思想和创新意识有了新突破。一是尊重实践不争论。温台的发展路子,特别注重实事求是,或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遇事不争论,允许看,坚持干。二是敢于突破旧观念、旧思想,大胆创新,放手发展市经济。对于改革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创造,给予热情的支持、积极的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三是政府不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创业的主体。温台的特定文化氛围,就其普遍性来讲,在全国也是非常突出的。许多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即使在创业成功之后,仍保持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如温州已有力量投资建设一座五星级宾馆的东阿外楼餐馆的老板,现在每天仍坚持凌晨3点起床,亲自到菜场选菜买菜,节减开支,把握市场信息。又如台州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已是一家总资产达10亿元、职工1670人的民营企业老总,但他仍然坚持同职工一起吃食堂,一家仍住在厂里的库房。此外,温州人善于合作,不管赢利大小,都能认真对待,积小胜而大胜。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了新突破。长期以来,不少人在认识上把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发展对立起来,认为民营经济发展必然影响和冲击国有经济。温台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不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978年到1999年,温台国有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近10%,高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规模增长近30位,年均增长近2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温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把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个私经济参与、配合和推动国有与集体企业改革。如德力西集团,采用灵活的联合形式组建了扔有国有、集体、个私约100多家成员企业的德力西集团,并在杭州、上海、济南等10多个城市兼并了国有企业杭州西子电表厂、上海整流器总厂、济南高压电器设备厂、四川川北机电公司等。该集团在推进国有、集体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拓展了空间。目前温台地区民营企业中约占40%的企业是通过混合经济的形式,既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作用,又促进了民营经济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了共同发展。显然,在所有制结构上不搞单一模式,积极鼓励一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这是温台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3、“贸、工、城”三位一体发展有了新突破。首先,努力发挥温台老百姓善于经商的优势,从小本生意开始,搞活流通,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温台地区的市场已向多门类、外向型、股份制发展,市场组织者和经营者向多元化发展,市场规模和设施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其次,依靠本地资源,围绕市场需求,培育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加工工业群和第三产业群,创造了“一镇一品”、“一城多品”的特色经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化产销工业园区。再次、随着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和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样既提高了温台经济对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又提高了产业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并且大大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正形成了“建一个园区、兴一门产业;旺一个市场、活一方城乡”的特色经济格局。
  4、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一是乡镇、个体企业从过去分散布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逐步向工业园区适当集中布局转变,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乡镇不断“拉伸”,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镇。二是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逐步向优势转变。温台当前主要是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或“嫁接”传统产业,同时注重产品品牌开发。三是从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向“专、精、优、特”的方向转变。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浙江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坚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巩固、提高、完善温台模式“多元产权+特色产业+政府引导”的经济发展路子,对于浙江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再创经济新优势,意义重大。在“十五”时期或今后更长一段时间里,我省各部门、地方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促进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努力推进民营经济的成长,推进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推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并将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以共同促进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刘亭 钱建新 张国云 张善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