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喝牛奶

 昵称408797 2010-05-26

    不要喝牛奶我们不能被牛奶神话所欺骗。喝牛奶不仅不能预防骨质疏松症,反而越喝骨质就会变得越脆弱。哈佛大学医学部以78000名女性为对象进行了12年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不仅如此,其他各种权威性的研究机构所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乳制品会从你的骨质中提取钙,让钙随尿液流失。但是牛奶广告绝对不会告诉你这样的事。事实上,牛奶和乳制品的摄取量越多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和癌症的发病率就越高。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3个国家是美国、芬兰和瑞典,而这3个国家都是畜牧业和乳制品业的王国。牛奶一进入人类的消化器官会被认为是异物侵入。花粉过敏症、鼻炎、关节炎、腹痛和腹泻等症状都是身体正在努力排泄异物的信号。
只要能停止对牛奶以及所有的乳制品(包括面包、点心类以及其他加入乳制品的加工食品等)的摄取,就会产生令人吃惊的奇迹。那时你就知道花粉过敏症的罪魁祸首不是杉树的花粉,而是牛奶和乳制品。
牛奶是液体脂肪,它不仅是各种过敏症的罪魁祸首,还是引起肥胖、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大肠癌等)、淋巴肿、心脏病以及中风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研究还证明,牛奶和乳制品是引起白血病、中耳炎、扁桃体炎、贫血、小儿糖尿病(I型糖尿病)、婴儿猝死综合症、肠出血、腹绞痛以及其他疾病的主要原因。
牛奶是大自然赐予牛犊的完全健康的食品,但是对人类来说是极其有害的。牛奶里含有最强的致癌化学物质--ge蛋白(牛奶蛋白)。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盲目地相信一些不该相信的宣传,喝牛奶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违反了自然法则。认真想想看:
    *地球上只有人类才会喝不同种类动物的奶。
    *动物中,只有人类终身都不“断奶”。
    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真正原因是:盐分的摄取过量、含有动物蛋白质的饮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磷酸饮料(清凉饮料等)、咖啡因饮料(咖啡和红茶)、吸烟、饮酒、运动不足以及不常晒太阳等。而不是因为牛奶的摄取量不够。
    因此,即使喝再多的牛奶也无法预防骨质疏松症。要预防骨质疏松症就要减少盐和动物蛋白质的摄取量。盐、鱼类和肉类具有强烈的酸性,吃了这些东西后,为了使体内的酸碱平衡保持正常身体就会夺取骨头和牙齿中积累的钙来把酸中和掉,然后通过肾脏让钙随尿液一起排出。
    75%的人都有乳糖不耐症,亚洲人当中有95%都无法分解乳糖。这些人喝了牛奶以后会腹胀、肚子咕噜咕噜地响、便秘以及腹泻等。这些病状是身体正在进行拒绝反应的信号。
   实际上,绿叶蔬菜所含的钙质的吸收率比牛奶要高得多。也就是说,最好的钙质来源是绿叶蔬菜,牛就是从这里获得钙质的。(芝麻和羊栖菜也是钙质的宝库)

                                            ----摘自《百岁医生教我的生机健康法》一书
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从联合国讲坛到地区性国际论坛如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从政治家外交对话到企业家们讨论投资,甚至老百姓的日常话语间,“全球变暖”都随时可闻,它是过去一年毫无疑问的关键词。
  2006到2007年的冬春之交就让人印象深刻,虽三九时节却仍春意盎然,候鸟懒得南飞、狗熊忘了冬眠,北京的最高气温一度蹿升到16摄氏度,莫斯科的温度一度比往年高到近20摄氏度……
  从2007年初的2月2日,到岁末的11月17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建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完整发布四份关于全球变暖的评估报告。此前,IPCC已经分别在1990年、1995年和2001年发布过三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但2007年的第四次报告更隆重也更系统,包括“自然科学基础”、“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减缓气候变化”三个工作组的分报告和最后的综合报告。这些报告都以大量事实为据,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可怕的未来。
  在主持气候变化综合报告的发布会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更是前所未有地高调警告:“世界正处于重大灾难的边缘!”“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淹没一些沿海城市,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灾难可能不会在100年后发生,或者说它很可能会在10年后发生。我们不知道,但是一旦发生,它可能是突然间发生,几乎是一觉醒来,这些城市就不见了”。
  是不是想起了好莱坞大片《后天》?这并非潘基文耸人听闻,事实上,综合报告以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全球气温本世纪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厘米;如果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摄氏度,全球20%到30%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如果气温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到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似乎也是为了有根有据,在主持综合报告发布前,潘基文考察了南极乔治王岛和智利国家公园,发生在眼底下的冰川迅速融化令他忧心忡忡。但仍然有人不相信全球气候在变暖,即便承认,也不认为那是人类活动所致。就在“自然科学基础”报告发布不久,2007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就自制自播了一部叫《全球暖化大骗局》的纪录片,提出惊世骇俗的看法:全球变暖主要由太阳活动引发,而非人类活动所致。
  将气候变暖归因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IPCC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论证的过程。1990年首次报告时,相关说法是“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第二次报告时,相关措词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已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第三次报告的说法是:“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第四次报告则明确,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可能性从2001年的66%提升到90%以上。
  争论或许该打住了。2007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与IPCC。这不只是反映诺奖委员会对全球变暖的看法,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全球变暖的看法。
  2007年“世界环境日”,便确定以“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主题。“堪忧”二字实在用得轻了。全世界66亿人口,有30亿左右分布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如果青藏高原的冰川都融化为水,以后的农业生产怎么办?30亿的庞大人口谁来养活?曾有“西藏好水,世界好水”的水广告突出“5100米”的字样,殊不知,这原不是人类应该喝的水!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巴厘岛气候变化峰会上哀求:“时间不多了,希望你们做出明智的决定。”人类应有足够的理智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