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及对策

 furong1966 2010-05-27
当前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及对策

    嘉善县残疾人联合会 陈雪忠       2008-3-12 9:37:10 
    劳动就业,是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是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残疾人获得经济收入,实现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党和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给予保障,并相应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和鼓励。我国宪法明确“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残疾人保障法对促进残疾人的劳动就业,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按照法律要求,省政府在2003年发布政府令,提出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今年2月,国务院488号令,颁布实施了《残疾人就业条例》。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力地保障了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为了进一步了解残疾人就业的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以便于采取措施,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最近,我们就嘉善县的残疾人就业情况作了调查,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情况
    嘉善县现有持证残疾人6032人,其中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简单劳动能力的残疾人3659人,据统计已实现就业的有3563人,就业率达到97.38%。目前残疾人的就业渠道主要有4种形式:一是集中就业,举办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等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分散就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都要按本单位在职在岗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三是残疾人自主择业、自强创业,以及通过个体经营实现就业;四是农业劳动,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
    1、集中就业仍然是残疾人就业的主渠道。全县现有福利企业52家,共安排残疾人就业1223人,占有劳动能力和简单劳动能力残疾人的33.42%。福利企业不但大量安排了残疾人就业,而且大多数企业对残疾人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等都执行得比较好。嘉兴电力冷弯型材有限公司、嘉善双飞无油润滑材料厂、嘉善诚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许多企业,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残疾人劳动权益的保护,对残疾员工不但做到公平对待、同工同酬,而且还采取特殊的优惠措施,在工种安排、工资待遇、平时关心照顾等方面,体现人性化要求、做到残疾人优先,在公司里福利待遇最好的是残疾人。在福利企业工作的绝大多数残疾职工,由于有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并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解除了后顾之忧,因此,这些残疾人不但摆脱了经济困难的窘境,实现了生活自立,而且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实现了参与社会主流生活、体现人生价值的愿望,有的残疾人家庭夫妻双双在福利企业工作,收入稳定,过上了小康生活。
    2、分散就业使残疾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残疾人由于身体功能的缺陷,相对于健全人来说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因此,迫切希望在离家比较近的企业上班工作,分散就业政策的实施使残疾人的这一愿望得以实现。根据地税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县有各类用人单位5000多家,今年到县残联办理抵扣手续的有331家单位,得到确认的分散就业的残疾人507人。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近年来县镇两级残联组织,一方面加强就业介绍服务,积极联系企业,不厌其烦地做企业主的工作,把残疾人安排到企业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促进企业自觉安排残疾人就业。如干窑、惠民、洪溪等镇残联依托本地工业企业发展的优势,积极介绍安排残疾人就业。惠民镇从1996年开始实施按比例就业政策,通过广泛宣传,踏实工作,真心服务,使残疾人劳动就业率从1995年的30%左右,到现在的稳定在98%以上。干窑镇245名有劳动能力和简单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福利企业集中就业的有148人,自谋职业的有27人,介绍安排到有关企业分散就业的有63人,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1万元,基本上做到了有劳动能力、本人又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都有一份工作。
    3、自主择业让残疾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少残疾人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开厂办企业,从事个体经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全县有自主择业293人,从事个体工商经营287人。仅西塘镇就有十多名残疾人通过自强创业,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县肢残人协会主席、“钱塘人家”老板丁国强,1999年从工作了20多年的企业下岗后,抓住西塘古镇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利用自己居住的房屋改造装修开办饭店,经过艰苦创业、诚信经营,凭着良好的信誉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生意越做越红火。从开始的只有4张桌子,发展到古镇较大规模的旅游饭店,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丁国强致富不忘回报社会,时常参与公益活动,每年还拿出一定的资金通过镇残联救助困难残疾人。嘉兴市五届人大代表张建林、县政协常委马世闻等残疾人通过奋发创业,完成了多数健全人都难以干成的大业,分别经营着资产数千万元的企业。在自主择业方面,更值得一提的是盲人按摩职业,现在全县有12家盲人按摩店,22名从业人员。这些盲人原来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的照顾,更不用说赚钱来养家糊口。通过送他们到省残联的华强中专,免费学习培训盲人按摩技术,学成后都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有了比较好的收入,有的还在家人的帮助下,开店当老板。
    4、农业劳动仍然是农村残疾人的主要选择。农村残疾人,特别是年龄偏大、进企业就业无法缴纳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仍是以农业劳动为主,全县有1240人,占33.89%。这些残疾人总体的收入水平低于农民平均水平,多数人生活比较困难。但是也有不少残疾人不向命运低头,依托当地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如丁栅镇徐金文、惠民镇董文权种植大棚蔬菜,姚庄镇倪甫明、惠民镇周友法养猪,干窑镇孙金水养鱼,杨庙镇俞海英养甲鱼等例子不胜枚举。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为了支持、帮助农村残疾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给予残疾人种养业小额贷款全额贴息的补助。
    二、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1、分散就业问题比较多管理困难。由于县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但是各类用人单位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加上有些单位对承担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使得在安排残疾人分散就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对残疾人劳动能力的认可度不高,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怕安置残疾人进企业后,会成为甩不掉的包袱,所以宁愿缴纳残保金,也不愿安排残疾人就业。由此大大减少了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堵住了残疾人就业的路子。全县五千多家用人单位只有331家安排残疾人就业,占比不到百分之十。二是挂靠就业情况比较混乱。一方面少数企业把农村残疾人的残疾证收来到有关部门办理残保金抵扣,企业只交养老保险,不给生活费。另一方面有的残疾人虽然自谋职业有收入,也把残疾证给企业办理抵扣,让企业缴纳养老保险,不要生活费。三是部分已经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对残疾职工没有相应的劳动保障措施,有的甚至歧视残疾职工,没有做到同工同酬,给残疾职工的报酬比较低,有的残疾职工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而得到的收入也是比较少的,从而引发残疾职工的不满而放弃就业机会。
    2、残疾人的整体就业层次比较低。目前,残疾人就业基本上在企业,他们绝大多数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极少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这虽然有残疾人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问题。比如,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残疾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虽然有很多的原因,但也不能排除对残疾人存在偏见的因素,有的可能认为残疾人有身体缺陷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存在残疾人有碍单位“形象”的想法。近年来,虽然每年都有残疾人大学生毕业就业,但基本上都安排在福利企业工作,要想与健全人一样参与竞聘,进其他单位从事管理岗位工作则难上加难。
    3、残疾人结构性就业难度比较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肢体和聋哑残疾人就业率比较高,如果他们自身劳动态度好的话,找工作还是比较吃香的。然而,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找工作就非常困难,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对于智力残疾人主要是劳动能力比较差,企业没有合适的岗位安排他们;对于精神残疾人虽然通过药物能够控制病情,但企业一般不敢安排他们上岗,万一病情复发,有可能对企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另外,一些残疾人眼高手低,能从事的工作不愿做,想做的工作又胜任不了,一开口就要干活轻松工资高的工作,挑三拣四宁愿不就业。
    4、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矛盾。省政府《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个1.5%的比例是国务院规定的最低比例,但在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地区,如果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话,实际是没有那么多的残疾人可供安排,所以这也造成了残保金无法足额收取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足额收取,一方面职工人数多的大企业负担比较重,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每年要使用掉这么多的残保金,也会显得太超前于经济社会总体的发展水平,造成新的社会不公。现在的矛盾是,如果不足额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就制约不了企业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
    三、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对策
    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残疾人的就业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在我们经济发达、企业大量创办、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的地区,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做好的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全力推动残疾人就业向全面、稳定、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在劳动力自主就业的条件下,国家出台《残疾人就业条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视,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精神。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残疾人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残疾人及其家庭自身的问题,更是政府的工作和社会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把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县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制定和完善与条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要开展广泛宣传,使残疾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了解各自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进一步营造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氛围。要运用经济手段,对于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切实维护残疾人就业权利的用人单位进行必要的奖励。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残疾人就业的具体政策措施。
    2、深入调研,最大限度地发挥优惠政策作用。举办社会福利企业的举措对残疾人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规范管理、保障权益、发挥作用等方面考虑,我们必须把集中就业作为残疾人就业的主要途径来抓。今年7月1日起,国家对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了比较大的调整。虽然福利企业的管理从上到下由民政系统主管,但是残联作为专门从事残疾人工作的组织,与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的福利企业,必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参与一定方面的管理我们认为理所应当。因此,残联在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认定、劳动年检、残疾人就业权利的维护等方面参与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深刻领会这次新实施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精神,在贯彻实施、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上发挥残联应有的作用。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宣传政策,积极做好工作,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大力促进福利企业的发展和优惠政策的落实,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
    3、加强管理,促进和规范按比例安排就业工作。应当切实将分散按比例安排就业这一难中之难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想问题、出思路、定决策、谋发展时多研究、多筹划、多用心。要充分发挥分散安置在方便残疾人就业、促进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方面的作用,继续坚持“以安置为主、收缴残保金为辅”的工作方针,安置就业是目的,收缴残保金是手段,以收缴促安置。要落实奖惩措施,对主动安置残疾人的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对那些既不愿安置残疾人又不缴纳残保金的单位,要加大教育、动员及处罚力度。要制定科学的残保金征收办法,既要通过征收促进就业,又要使企业的负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逐步达到规定的标准。要规范管理,维护被安置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踏上一个新台阶。
    4、强化措施,提高劳动就业服务工作水平。加强残疾人就业的指导与服务,是实现残疾人就业的关键。在就业指导上,首先要帮助残疾人解决好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好高骛远、等待观望、畏难退缩等不健康、不利于就业的心理。有的残疾人尽管自身没有什么职业技术优势,但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评价,对职业百般挑剔,嫌脏、累、收入低,而频频跳槽;有的残疾职工错误地认为,福利企业的生存发展靠的是我们残疾人,从而过分地向企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在就业服务上,一是要建设好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要与劳动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依托劳动部门及职业中介机构,为残疾人就业开展免费办理求职登记,免费进行职业指导,免费并优先推荐残疾人就业;二是要认真抓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残疾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定点培训基地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以资源共享为原则,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优惠优先的培训教育机会,让需要就业的残疾人能获得岗前和岗中的培训,不断提升残疾人的技能。要大力支持和资助残疾人参加函授、自学等教育学习,扩大残疾人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全面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农村要依托农技站开展实用种养殖业技术培训,以提升农村残疾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三是要加强残疾人就业信息化建设,更有效地为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提供便捷、高效、直接的服务平台。要创造条件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对接,共享信息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用工信息。四是要加大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援助,加强对侵权行为的司法监督,对各种侵权行为进行实质性的司法干预,实行司法保障,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五是要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倡导社会助残的氛围,树立残疾人自强形象和助残典型,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就业的社会风气,为残疾人营造充满关怀的人文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