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股询价呼唤更多机构参与“叫板”-曹中铭-搜狐博客

 文海睿得 2010-05-28

新股询价呼唤更多机构参与“叫板” 该日志已被收录

分享
标签: 华夏基金  新股  报价  基金  询价  分类: 股市评论 2010-05-28 08:15

    

    康盛股份最终的发行价格确定为19.98元,该新股已于5月19日成功发行。而在康盛股份机构询价过程中,出现了华夏基金的“叫板”事件。

    康盛股份的所有询价对象初步询价时,给出的均值为12.66元,众数则在15元,绝大多数基金的报价在13元左右,只有华夏基金给出了9元左右的报价,并且其旗下参与的七只基金都是如此。而华夏基金的报价与发行价格相比,已经被其“贬值”一半以上。难怪康盛董事长大发牢骚说,以后就是100块也不卖给华夏。

    康盛董事长大发牢骚并非没有理由。首先,作为一家赫赫有名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报价大大低于平均水平,无疑有损康盛股份的颜面,其低报价即是认为康盛股份“不值钱”;其二,目前新股发行市盈率都在40倍以上,按照华夏基金的报价,康盛股份发行市盈率还不到21倍。以21倍的市盈率发行新股,明显有被“贱卖”的嫌疑;其三,高价发行以便融得更多资金,几乎是发行人的根本诉求,如果9元左右的报价成为最终的发行价格,康盛股份不仅无法募集到所需要的资金,更谈不上实现巨额超募了。而实际情况是,相对于康盛股份3.519亿元的融资需求,19.98元的发行价为其多“圈”了3.671亿元。

    近期新股出现大面积破发,股市产生大幅下挫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但在另一方面,新股频频以高价高市盈率发行,无形中亦是新股破发的“幕后推手”。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今年2月25日以来上市的新股已有26只破发,共有198只基金608次参与网下打新被套,其中最惨的一只基金身陷17只破发新股。

    基金、券商、保险资金、财务公司等是新股询价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新股发行价格高低的决定者。特别是基金,由于其规模较大,在新股询价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往往在新股定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样是基金,高达198只基金打新被套,也说明基金等询价对象当初高报价所酿出的“苦酒”,最后还是由自己消化。

    截至5月中旬,华夏基金仅打新的浮亏就超过10亿元。因此,华夏基金与康盛“叫板”,或许也有其打新频频被套后控制风险方面的考虑。但是,华夏基金在新股询价过程中的“叫板”行为,笔者以为值得更多询价对象效仿。

    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决定了询价对象要想获得配售资格,只有竞相报高价。只要存在新股“红利”,高价高市盈率发行将不可避免,而随着高价发行的继续,询价对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件还会不断地上演着。

    因此,为了规避机构询价时自己套自己的现象反复重演,需要更多的询价机构向新股发行价格“叫板”。当越来越多的询价机构加入到“叫板”队伍中时,新股发行价格必然会受到影响。毕竟,新股高发行价格,都是人为“抬”起来的。当询价机构不卖帐时,新股发行价格还能高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