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特豪斯 1849-1917 英格兰浪漫古典主义、拉斐尔前派画家,皇家美术学院会员。出生于意大利,父母都是英国画家。对东方神秘文化和宗教、风俗显露出极大的兴趣。他 的绘画构成以雅致见长,极富浪漫主义的特质。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神话中获取滋养,创作出具有中世纪梦幻般神秘感和宗教情绪的作品。 但她下定了決心要去卡美洛找朗斯洛 她越靠近心愛的人 ![]() 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英国,1849-1937年 伊莲的故事取材于英国诗人丁尼生(1809-1892)1859年发表的《国王之歌》第八章《朗斯洛与伊莲》。佩尔斯国王阿斯托拉勋爵的女儿伊莲与前来探访的亚瑟王的圆桌骑士朗斯洛相识,当时朗斯洛正在前往亚瑟王宫廷所在地卡默洛特的途中。为了掩人耳目,安全离开阿斯托拉,朗斯洛与佩尔斯国王做了一笔交易,用自己的盾牌交换一个阿斯托拉王子的盾牌。伊莲要求亚瑟王的骑士朗斯洛让她随行,侍奉左右,遭到拒绝,因为朗斯洛已有钟情之人。伊莲的家人都劝她放弃对朗斯洛的痴情,但伊莲决定自杀以表明心迹。自杀前伊莲写了一封信给朗斯洛,署名“阿斯托拉侍女”。信中写道:你走时为什么连头也不回,我全明白了。这信我请父亲代笔写的,我亲自送来给你了。我的爱,没敢说出的爱,结束我生命的爱,今天终于再见到你了。我只有一个请求,请你安葬我,在我的坟前,种上百合。 伊莲的故事是英国19世纪画家¬——尤其是拉斐尔前派画家——喜欢的题材。在一个十分看重家族背景的时代,伊莲被视作道德的楷模。画面里的伊莲呆坐在卧室里的一个大箱子上,看着她视为珍品的朗斯洛的盾牌,脚下放着一支象征痛苦的百合花:阿斯托拉的百合侍女。斯塔威克通过伊莲的双手表现少女失恋后的极度痛苦,以及痛苦后的悲惨结局。 如果每一朵白色的百合花都还记得那位美丽的姑娘伊莲,那么她的宁静的芬芳就有了最好的解释。 我们在画面上能够看出拉菲尔前派极度讲究细节刻画的特点,画中相对单调和整体色调能让我们感觉到画中少女伊莲的忧伤与无助。而精美的壁画和家具上的纹饰的深入刻画更能都让我们感叹画家深厚的功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