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报告选登

 悦读馆 2010-05-2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报告选登

2010年5月28日   15:解放周末·文化讲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文化讲坛现场发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5年来首份关于文化的世界报告。

  文化多样性不仅不会成为一种威胁,它还可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行动

    新世纪伊始,文化多样性已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然而,这个术语包罗万象,含义多种多样,因为它一直在变。有些人认为,文化多样性本质上是积极的,因为它是指共享世界每一种文化所体现的财富,因此也指在交流与对话过程中将我们所有人团结起来的纽带。而有的人则认为,文化差异是让我们看不到我们共有人性的原因,也是引发数不清冲突的根源。

    如今看来,后一种判断好像更可信,因为全球化增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机会和摩擦之处。结果就是,人们因为身份认同的差异而怒目相对、中断往来甚至相互争斗。鉴于此,当务之急就是统一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以此澄清文化多样性不仅不会成为一种威胁,它还可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行动。这也是编写此份报告的主要目的。

    文化多样性首先是一种事实:各不相同的文化广为存在,从人种学视角出发不难将其一一分辨出来。不仅如此,随着当前文化交流的全球化和不同社会互相接受程度的提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文化多样性。传播与信息网络的不断延伸,各国经济关系的日益紧密,跨国市场的不断壮大,各类文化接触的不断增多,这些都对文化多样性构成了新的挑战。

    鉴于很多西方模式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正在发挥着巨大影响力,文化侵蚀问题已然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意义上,最明智的做法还是将全球化视为一种多维度、多方向的过程,资本、商品、信息、思想、信仰和人员——所有这些都是沿着不断展开的轴线加速向前、不断壮大的洪流。

    总的来讲,国际间交流的全球化几乎导致所有国家的文化交流呈现多元化趋势,伴随并促进了人类向多元文化归属和某种文化身份“复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全球化的力量对文化实践的多样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全球化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削弱某种文化现象与其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将原本遥远的事件、影响或体验带到我们身边。这种削弱有时会创造机遇,有时却会造成不确定性和身份的迷失。

    在这个各种文化相互交织越来越明显的世界上,努力保护文化多样性对各国政府、对国际组织而言都特别重要。在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文化表现形式、文化交流以及文化产品非法贩运等各种领域,区域和国际协议及标准制订活动,都力求保护和弘扬文化多样性的一些关键特征和文化特性的标志。

    真正决定文化间对话成功与否的并不是对他人的了解,而是基本的倾听能力、灵活的认知能力、共鸣、谦卑和殷勤好客

    文化并非自我封闭、静止不动的东西。

    文化间对话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人们习惯于将文化理解为固定的东西,就好像有一条条断裂线将文化与文化割裂开来。将文化之间的差异视为一条条断裂线,意味着忽视文化边界的多孔性,也忽视了文化内部个体的创造潜能。

    目前,全球化进程正在促成更系统的文化碰撞、借用和交流。这些跨文化的新关联具有促进文化间对话的巨大潜能。重新思考文化所包含的种类,承认我们的特性可以有多种源头,都有助于把重点从“差异”转移到我们通过互动不断进步的共有能力之上。在通向文化间对话的道路上,牢记历史和理解文化编码也是帮助我们克服文化定型观念的关键。

    文化间的紧张对立往往与记忆冲突,与对历史事件互争高下的解读,与价值观——特别是宗教价值观念——的冲突,密切相关。每一个多元文化社会都会面临同样的文化挑战:一方面要调和,既承认、保护和尊重文化差异,又要肯定和宣扬因这些文化差异互动而形成的普遍价值观。

    文化间对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跨文化能力。这些能力在本质上属于交际性能力,但也涉及调整改造我们看待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因为与其说是各种文化不如说是错综复杂和具有多重效忠对象的人——包括个人和群体——开展对话。

    真正决定文化间对话成功与否的并不是对他人的了解,而是基本的倾听能力、灵活的认知能力、共鸣、谦卑和殷勤好客。因此,有关方面发起了诸多旨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相互对话、感受对方文化的倡议,从学校项目到参与性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教育交流活动,不一而足。

    不同文化和不同宗教信仰之间进行成功对话的关键,在于承认所有参与者都具有同等的尊严。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承认并尊重知识具有不同的形式和表达方法,对话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习俗与传统,并努力创建一种文化中立的对话环境,让各个群体自由地进行表达。

    

语言不单是交流工具,而且也是文化表达形式的结构,是特性、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载体

    事实上,人类的所有活动都会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不过文化多样性的前景与语言、教育、传播与文化内容、创造力与市场的未来关系越来越紧密。

    语言影响我们对事物的体验,营造知识与文化的氛围,形成我们与人群打交道的方式,构筑价值体系与社会编码,还帮助个人与集体找到归属感。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多样性反映的是人类群体面对多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所展现的创造性适应能力。就此而言,语言不单是交流工具,而且也是文化表达形式的结构,是特性、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载体。

    很多人将语言的活力视为衡量文化多样性的标准,然而,语言并不等同于文化。许多例子都显示,很多说着同一种语言的族群却有着千差万别的文化习俗与世界观。

    保护小语种可以让主流群体和少数群体同时受益。尽管目前很多文书中都有意识地提出了保护少数语言的措施,但有关语言权利的问题依然存在争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执行局目前正讨论拟定一份新的语言标准订立文书是否可行,是应该着重保护普遍的语言权利还是保护特定弱势群体的语言权利。

    总的来说,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直到20世纪最后几十年才与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为了让世界上的语言都能继续存在下去,我们必须找到可行的方法,既要保护和促进语言以保持语言多样性,又要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各种语言在社会中的有效运用,以促进多元语言主义和翻译的发展。

    在国际层面上,这转换为一个双管齐下的方法:(1)保护全球语言多样性,以此作为文化多样性的先决条件;(2)促进多元语言主义和翻译的发展(包括在政府管理、教育、媒体和网络上),从而实现文化间对话。

    优质教育四项原则——“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处”

    教育讨论常常着眼于传播知识及推广那些通常经过标准化处理的行为和社会技能。但实际上,教育还包括传播价值观。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多样性是繁荣还是衰落,因此必须力求通过多样性,也为了多样性而促进教育。

    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各个社会群体内部,教育必须能够培养人们的跨文化能力,使我们在文化差异中和平相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所论述的优质教育四项原则——“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处”——只有在将文化多样性置于核心位置的前提下方能成功实现。

    教育既要在文化上易于接受,又要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提高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这就需要本着多元化的视角、倾听多方面的声音,吸收人类社会各个群体的历史和文化,开发多文化、多语言的课程。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终身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的能力。因此,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实施跨文化教育。艺术与人文教育、多媒体教学、参观博物馆及旅游等活动都有助于培养一些关键能力,用于克服片面观念、适应不同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解决文化间对话这个难题。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敏感度,与其说是内容吸收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方式方法及态度问题。宽容需要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一项能力。

    因此,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绝不应当被局限在教室里进行,而必须延伸到“人生大学”中去。包容性必须在教室中和广义的学校环境中培养,也必须通过父母和当地社区群体的参与培养。

    全球媒体大发展促成文化背景不同的参与者互动交流的新机遇,也导致种种“多样性假象”

    世界逐步变成一个“地球村”,新闻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以及各类数字设备在突出文化多样性与培养受众品位、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这些表达方式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文化多样性的现实状况、复杂程度和多变性,却值得商榷。因为尽管新媒体毫无疑问便于我们了解文化多样性,为文化间的对话和各种意见的发表创造更多机会,但数字鸿沟暗含的不对称仍旧制约着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

    2006年,传媒和文化产业创造的全球GDP超过7%,总价值约1.3兆美元,几乎是当年国际旅游业6800亿美元总收入的两倍。 199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文化与创意产业以每年两倍于服务业、四倍于制造业的速度增长。近些年,文化与创意产业的掌控权慢慢被集中到了一些大型跨国多媒体集团和全球媒体巨头手中。

    尽管如此,全球媒体版图已然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在文化和媒体设备出口、内容生产领域崭露头角,新兴工业化社会媒体输出的发展、区域性新媒体中心的崛起、拉美影视剧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视、泛地区或跨国新闻网的不断涌现,都反映了“自下而上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创造了很多新机遇,让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有机会被更多人听到。

    通过这些途径,传媒与文化内容的生产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示出连通性、互动性和聚合性的特点,尤以互联网为代表。然而,这些促成文化背景不同的参与者互动交流的新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

    媒体提供的内容不断增加,未必就会增进消费的多样化。在过多的选择面前,一些消费者倾向于仅关注一小部分自己所熟悉的题材;新的数字内容消费行为催生了多种新形式的社会网络,也极大地拉宽了两代人之间的差距;受众越来越多地形成各种“粉丝团”或“派系”,与其成员之间几乎没有直接联系。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多样性假象”,掩盖某些人仅愿意与那些拥有文化参照的人交流的事实。也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将文化多样性置于高品质媒体的核心位置。

    只有别出心裁地应对飞速变化的环境,经常滋养文化多样性之根,才能保持文化多样性

    事实上,只有别出心裁地应对飞速变化的环境,经常滋养文化多样性之根,才能保持文化多样性。因此,艺术创作和涉及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创新,应当被视为保持文化多样性所需要的丰富想象力的最主要源泉。创造力是文化多样性之本,文化多样性本身又会增强创造力。

    20世纪后半叶,艺术领域的口味、舞台和市场变得极其多样,全球范围内的艺术交流日趋频繁。文化政策在吸收跨文化影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并非对文化多样性毫无威胁。

    全球化和技术改变了对创造性艺术家的奖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提出了如何兼顾残酷的经济现实和纯粹的艺术创造力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贸易环境下,追求经济回报最大化,这对文化多样性而言影响甚大。扭转这一趋势的得力办法包括设立一些旨在表彰翻译外国基金的奖项,开展一些相关项目,例如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合作发起的“全球数字图书馆”项目,提供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手工艺品的生产是表达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且日益成为世界上相当多地区收入和就业的重要来源。至今仍旧坚守传统的手工技艺,体现着源文化特有的形式和哲学,而批量生产则有可能切断这种技艺和其创造性根源之间的联系,导致手工技艺陷入枯竭的境地。西方工业化产品滚滚涌入传统市场已经对手工艺品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确保手工艺制品的公平报酬和保护传统知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并证明有理由根据保护民间传统的法规来保护手工艺品的制作。

    旅游业在将盈利活动和促进文化间对话结合在一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持续数十年所谓的“大众旅游”之后,探寻本真的旅游业迎来了新局面,这源于游客渴望在原汁原味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内了解其他民族的愿望。不过,这种新的旅游趋势所导致的结果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因为旅游也可能加深文化差异的异域感,抛开文化表达形式和文化实践真正的内涵,将其简化为“民俗奇观”。

    高度洞察文化差异的发展方式,才是解决当今全球各种相互关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问题的关键

    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可以通过文化间对话的方法应对文化变迁,成为一支强有力的杠杆,为国际社会找到促发展、维和平的新途径。

    与目前普遍的假设相对,一个社会的发展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发展策略也不应以某一种模式为指导,高度洞察文化差异的发展方式,才是解决当今全球各种相互关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问题的关键。

    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代精心打造的人类发展模式,人们越来越注重在发展思想与发展项目中加入文化内容,文化多样性越来越被视为贯穿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文化观点也同样决定着我们如何理解和感受贫困。以文化多样性方式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在于这样一种理念:各种文化是连接未来的一条条轨道线。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珍惜弱势群体传承下来的无形遗产,发挥“勇于追求的能力”,使个人和群体都能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

    从生物多样性减少到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文化多样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应对当前生态学面临的挑战、保证环境可持续性的关键。各种文化因素还会对消费行为、环境管理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方式产生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相互依赖。根据这一理念,尽管二者的发展趋势不尽相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各种关联还是日益受到重视。

    由于文化表现方式与实践往往与各种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大范围的环境变化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大影响。环境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稳定性,甚至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各种环境问题之间形成一种可怕的关联,已经让人普遍反思使用纯粹的技术和科学手段应对生态问题的局限,反思吸收广泛文化经验、直觉知识和实践行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的潜力。

    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回报将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多样性统一”为基础的世界和平

    通过上述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投入文化多样性和对话是当前迫切的需求。在制定很多公共政策时,如果都能将文化多样性的因素考虑在内,将会更新国际社会实现两个重要目标的方式:一是发展,二是和平。

    就发展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支柱的交汇层面。就建设和平而言,文化多样性要求强调“多样性的统一”,换言之,也就是强调我们的差异中固有的共有人性。

    这份《世界报告》对一些普遍存在的成见进行了反思,如:全球化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同质化;文化多样性简而言之就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间对话是相互矛盾的;文化多样性和经济利益无法调和;科技进步却与文化多样性实践背道而驰等等。

    在对上述观念进行批驳的同时,报告也给出了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新方法:

    ● 就语言领域而言,文化上的贫瘠,以及语言在政治、社会、管理和文化上的地位,都是语言衰败的根源。

    ● 就教育领域而言,文化维度大大有助于增强教育方式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 就传播与文化内容而言,因为文化内容的多样化传播有助于丰富和突出文化多样性,又因为全球化和新兴技术让人们有了更多可能的选择,文化多样性应予以考虑。

    ● 就私有经济领域而言,文化多样性表现在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因为创造与革新相互关联。

    ● 必须探索认识个人和群体多重、多维度的特性所开辟的新方式。个人之间潜在的接触渠道不断增多,有助于排除文化间对话的障碍。

    由此可见,各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在促进文化多样性上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这样的投资又会换来哪些回报?答案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多样性统一”为基础的和平。诚然,这项行动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但“不作为的代价”却会更大。如果国际社会能够在今后的十年内坚持沿着这条道路前行,这份报告中所列出的各种方法就绝不会让各国失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