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常见花卉栽培与欣赏(三)

 2009妙手空空 2010-05-29

英文名:Antirrhinum majus L.
别名:龙头花,为玄参科金鱼草属植物。

  金鱼草为玄参科秋播一年生草本,因花似金鱼,故得名。金鱼草色彩丰富,除蓝色外,其余各色齐全。近年来培育出很多多倍体品种及优良的一代杂种,不仅花大而密、色彩艳丽、茎杆粗壮高大,而且耐寒性、抗病性都强,收成稳定。作为切花,金鱼草通常在12月-翌年4月上市。
  金鱼草花形奇特,花色浓艳丰富,花期又长,是园林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国际上广泛用于盆栽、花坛、窗台、栽植槽和室内景观布置,近年来又用于切花观赏。因此,在金鱼草的品种改良上进展很快,其中以美国发展最快,至今金鱼草有矮生种、半矮生种、高秆种以外,又有10厘米株高的超矮生种,有许多属四倍体品种。近来又选育出重瓣的杜鹃花型、蝴蝶型的新品种。美国的戈德史密斯种子公司在金鱼草的育种上最有成就。
在金鱼草的生产上,在欧洲的丹麦、瑞典、挪威、荷兰、比利时等国主要以盆栽和花坛植物为主,也有切花生产。在日本主要生产盆花,少量生产切花。
我国金鱼草的栽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用于盆花、花坛和花境,数量不多。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发展很快,主要在公园的花坛、花境中布置,品种老化,色彩单一。80年代后,引进金鱼草矮生种,广泛用于盆栽和花坛布置。
【形态特征与品种】
  金鱼草为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株高20~70厘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冠筒状唇形,基部膨大成囊状,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开展外曲,有白、淡红、深红、肉色、深黄、浅黄、黄橙等色。
【生物学特性】
  金鱼草原产地中海一带。较耐寒,不耐热,喜阳光,也耐半阴。生长适温,9月至翌年3月为7~10℃,3~9月为13~16℃,幼苗在5℃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高温对金鱼草生长发育不利,开花适温为15~16℃,有些品种温度超过15℃,不出现分枝,影响株态。
金鱼草对水分比较敏感,盆土必须保持湿润,盆栽苗必须充分浇水。但盆土排水性要好,不能积水,否则根系腐烂,茎叶枯黄凋萎。
金鱼草为喜光性草本。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矮生,丛状紧凑,生长整齐,高度一致,开花整齐,花色鲜艳。半阴条件下,植株生长偏高,花序伸长,花色较淡。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感,如花雨系列金鱼草对日照长短几乎不敏感。
土壤宜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
【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种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长江以南地区可秋播,以9~10月为好。播种土壤用泥炭土或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的混合土壤,通过高温消毒后,装入播种盘。金鱼草每克种子6300~7000粒,播后不覆盖,将种子轻压一下即行,发芽适温为21℃,浇水后盖上塑料薄膜,放半阴处,约7天可发芽,切忌阳光暴晒。发芽后幼苗生长温度为10℃,出苗后6周可移栽。
【栽培管理】
  盆栽金鱼草常用10厘米盆,播种苗发芽后6周即可移栽上盆。生长期保持温度16℃,盆土湿润和阳光充足。有些矮生种播种后60~70天可开花。高秆和中秆品种通过摘心,促使多分枝,多开花。至今,较多使用生长调节物质来矮化植株和调节花期,在摘心后10天喷洒0.05%~0.1%比久,有显著矮化效果。幼苗期喷洒0.25%~0.4%比久,可提早开花,花朵紧密。若喷洒0.4%~0.8%比久2~4次,可推迟开花。
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使用"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花后及时打顶,并增施肥料,气温在13~16℃,能继续开花不断。
金鱼草易自然杂交,为了做到品种纯正,留种母株需隔离采种。当然许多重瓣和杂种1代金鱼草就很难收到种子。
【病虫害防治】
  苗期发生立枯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生长期有叶枯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夜蛾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产后处理】
  金鱼草矮生和超矮生品种用于盆花栽培,点缀窗台、阳台和门庭,特别重瓣、杜鹃花型的品种,欣赏性很强。成片摆放城市广场,组成景点,装饰效果显著。中秆和高秆品种,布置花境和建筑物旁,其景观效果十分诱人。当然,也是切花的好材料,用它制作花篮或插瓶,烘托欢乐和幸福的气氛。

学名: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别名:九重葛、三角梅、毛宝巾、肋杜鹃
科属:紫茉莉科,叶子花属
产地:原产巴西

  形态特征:叶子花为常绿植物,茎长数米,花卉栽培中常修整成灌木及小乔木状 ,株高1一2m,老枝褐色,小枝青绿,长有针状枝刺。枝、叶密被毛,单叶互生,卵状或卵圆形,全缘。花小,淡红色或黄色,三朵聚生,一般有三枚大型叶状苞片呈三 角状排列,小花聚生其中,苞片色有紫、红、橙、白等色,为该花的观赏部位。花期 可从11月开始到来年6月,瘦果五棱形,常被宿存的苞片包围,很少结果。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属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的条件 下不能进行花芽分化,性喜光,不耐阴。南方地区可以露地越冬,
  北方则做为温室花卉盆栽培 养。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盆栽以松软肥沃土壤为宜,喜大水、大肥,极不耐旱,生长期水分供应不足,易出现落叶。
  繁殖方法:叶子花以扦插、压条进行繁殖,以扦插为主,室外扦插,夏季成活率高,温室可在 1-3月扦插,取充实成熟枝条,插入沙床,室温25一30C,20一30天生根,40天分盆,第二年入冬即可见花。
  栽培养护:叶子花栽培土可直接用满叶土或腐叶土与牛粪混合腐熟后掺沙配制成的培养土,因其生长迅速,每年需翻盆换土。露天栽培可养成灌木状,也可放养成栅架形。盆栽以灌木形为主,栽培中可用摘心或花后进行短剪以保持灌木形 态。叶子花生长期新枝生长很快,易造成树形不美、枝条繁乱,应及时清理整形,及时短截或疏剪过密的内膛枝、枯枝 、老枝、病枝,促生更多的茁壮枝条,以保证开花繁盛,无论室内室外养护,均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夏季花期均要及时浇水,花后适当减少浇水量。开花期落花、落叶较多,要及时清理,保持植株整洁美观。冬季要控制浇水,使植株充分休眠,则来年春夏开花会更加花繁色艳。生长期每周追肥一次。10月上旬移入高温温室越冬,可一直开花不断,室温不能低于10一12C,以减少落叶。如欲使国庆节开花,可提前60天进行短日照处理,每天8小时光照。
  病虫害:常有叶斑病危害,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刺蛾和介壳虫危害,用2.5%敌杀乳油5000倍液喷杀。

蟹爪兰
拉丁名:zygocactustrurncatus
又名:蟹爪莲、仙指花、蟹兰、圣诞仙人掌、接骨兰
仙人掌科,蟹爪兰属。

由于它开花正逢圣诞节日,故而西方又称它为“圣诞花”。是隆冬季节一种非常理想的室内盆栽花卉,在向阳的窗台,高悬伞状低垂的蟹爪兰,满室生辉,美胜锦帘。
(一)形态特征及品种
多年生常绿植物,老株基部常木质化。枝茎变态呈片状,表面暗紫红色,多分枝,常成簇下垂向四方扩展,节间短,节部明显,将变态枝分成许多小段,长4厘米~4.5厘米,宽1.5厘米~2.5厘米,两端及边缘有尖齿2~4,似螃蟹的爪子,中央的骷部明显而突出。冬季至早春在茎节的顶端开花,两侧对称。品种不同,有桃红、深红、白、橙、黄等多种花色,花筒淡褐色,具4个棱角,花被3~4轮,呈塔状叠生,花瓣张开反卷,6.5厘米~8厘米长,基部2~3轮为苞片,呈花瓣状,向四周平3展伸出,因花冠下垂生长,故能自花授粉。果梨形或广椭圆形,光滑暗红色,
蟹爪兰自1918年被发现并进行栽培以后,人们通过杂交选育出的园艺品种已有200个以上,花色变化非常丰富,还有带花边的品种出现,只要栽培管理得当,一株栽培几年的嫁接植株,可同时开花200~300朵,十分壮观。
同属中有:
圆齿蟹爪兰(z.crenatus),花红色,茎淡紫色。
美丽蟹爪兰(z.delicatus),花芽白色,开放时粉红色。
红花蟹爪兰(z.altesteinii),花洋红色,生长势旺。
(二)生态习性
原产巴西东部热带森林中,在自然环境里常附生在树干上或荫蔽潮湿的山谷里,枝条下垂形成悬挂状。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土壤要求肥沃的腐叶土和泥炭,生长期适温为20c~25c,不耐寒,冬季温度应不低于10c。
(三)繁殖方法
可用扦插、嫁接和播种繁殖。
扦插可在春季剪取生长充实的变态茎进行,很容易生根,但切下茎节后,须放阴凉处1~2天,待切口稍干后再插于沙床,插后湿度不宜过大,以免切口腐烂,3周后即能生根。
如为了培养出伞状的悬垂株形,增加观赏价值,一般应用嫁接繁殖。嫁接繁殖与扦插相比较,生长势旺,开花早。嫁接以春、秋季最好。因气温适宜,成活率高。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嫁接,切口易感染腐烂,成活率低、仙人掌植物都可以用作砧木,但以量天尺(hylocereusundatus)和虎刺(pereskiaaculeata)为好、嫁接时,选择健壮肥厚,高30厘米的植株作砧木,切去顶端10厘米,留下20厘米,并切成楔形口,再将充实的蟹爪兰接穗(取3~5节为适),下端削成鸭嘴状,削后立即插人楔形裂口,插入深度以深至砧木中心的木质部分比较适宜。为防止接穗滑脱,可用大头针或仙人掌长刺插入固定,有的一株砧木可接2~3个接穗。如用叶仙人掌作砧木,则在砧木顶部纵切一裂口,然后把下端削好的接穗插入,用塑料薄膜细条捆绑,或用仙人掌长刺固定。嫁接后,应放荫凉处,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经10天左右,如接穗仍保持硬挺鲜绿,即已愈合成活,需精心养护。一月后可设铁丝圈架,使接穗均匀上架,逐渐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正常管理。
(四)栽培技术
蟹爪兰喜半阴、潮湿环境。盆栽用土要求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肥沃田土。夏季要遮阳、避雨,最好放在通风良好的窗口、阳台或屋檐、底下。空气干燥,炎热,通风不良,最不利于蟹爪兰生长,往往会导致红蜘蛛蔓延危害,受害植株生长不良,变态茎萎缩并从基部脱落。预防红蜘蛛危害,应以改善通风条件为主。病害发生后可用0.8be的石硫合剂药杀。生长期间可施稀薄液肥,入秋以后到开花前,肥水不断。秋凉后可移到室内阳光充足处,同时要对植株进行修剪,对茎节过密者要进行疏剪并去掉过多的弱小花蕾。冬季室温不宜过高过低,以维持15c为宜。
蟹爪兰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每天日照8~10小时)条件下,2~3个月就可开花,如要求能在10月开花,可在7月份用不透光的遮光罩对植株进行短日照处理,每天只见光8小时,这样9月下旬就可开花。蟹爪兰出现花蕾后,盆土不要太干,否则花蕾易脱落。花蕾初形成时,应酌情减少浇水,浇水太多也容易落蕾。开花时宜放在比较冷凉(12c~15c)的房间里,这样开花的时间可延长一些。蟹爪兰开花后有一段短期休眠,此时应保持盆土稍干燥一点,休眠期过后,变态茎顶端长出新芽时,即可进行正常浇水,施肥。
栽培中,常常见到有些蟹爪兰生长很好,但都不开花或开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就应检查放置地点是否恰当,因为它是短日照植物,每天光照只有少于10~12小时,植株才能形成花蕾,如白天光照充足,而天黑后放置处恰好又有较强的灯光照明,在这种长光照的条件下,植株往往不易形成花蕾,另外,过分蔽荫或肥水过大也会影响开花。
培养3~5年以上的植株,冠幅常可达到50厘米以上,为了控制株形,可在春季将茎节短截,同时疏去一部分生长较弱或过密的茎节,经过疏剪短截后,长出来的新茎嫩绿茁壮。

【概况】洋桔梗又名草原龙胆,为龙胆科草原龙胆属植物。洋桔梗株态轻盈滞洒,花色典雅明快,花形别致可爱,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
【英文名】Eustoma russellianum

【形态特征与品种】洋桔梗为一、二年生草本。茎直立,灰绿色。叶对生,灰绿色,卵形至长椭圆形。花冠钟状,淡紫、淡红、白等色,目前已选育出重瓣和双色品种。常见矮生品种有美人(Mermaid)系列,株高15~20厘米,花单瓣,径6~8厘米,花色有粉红、紫、米色等,从播种至开花需120天。蓝利萨(LisaBlue),株高15~20厘米,早生种,花单瓣,深蓝色,分株性强。红镜(RedGlass),株高30~35厘米,分株性好,花深红色,是洋桔梗红花之最。重瓣伊格尔(DeubleEagle),株高45~60厘米,花径7厘米,花色多样。伊迪(Eeidi)系列,株高50~60厘米,早花种,花径8厘米,花色有深蓝、粉、玫瑰红、黄、白、蓝和双色等。埃克奥(Echo),株高55厘米,花重瓣,花径8~9厘米,花色有蓝。粉白、双色等。玛丽艾基(Mariachi),株高50~80厘米(随季节变化),花径7~8厘米,花色多样。

【生物学特性】洋桔梗原产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和得克萨斯州。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较耐寒,不耐水湿。
洋桔梗的生长适温为15~28℃,生长期夜间温度不低于12℃。冬季温度在5℃以下,叶丛呈莲座状,不能开花。也能短期耐0℃低温。生长期温度超过30℃,花期明显缩短。
洋桔梗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洋桔梗虽然喜欢湿润环境,但过量的水分对洋桔梗根部生长不利,易受病害侵入。花蕾形成后要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否则容易引起真菌性病害。同时,生长期供水不足,茎叶生长细弱,并提早开花。因此,在以色列栽培洋桔梗,采用滴灌设施,对洋桔梗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洋桔梗对光照的反应比较敏感。长日照对洋桔梗的生长发育均十分有利,有助于茎叶生长和花芽形成,一般以每天16小时光照效果最好。
洋桔梗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切忌连作。盆栽用土必须消毒,可用高温蒸汽或溴化甲醇处理土壤,土壤出以6.5~7.0为宜。
【主要栽培技术】
  (1)播种洋桔梗种子非常细小,1毫升种子约有1.7万粒,发芽率约为40%。发芽的最好地温为20℃,春播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较为适宜。土壤以排水、通气良好的清洁泥灰最为适宜。播种前把播种土浇透,种子与经过高温杀菌的干燥细沙以1:100的比例(体积比)充分混匀后均匀撒播。播种后用细沙稍加覆盖,并浇透水。
  (2)苗期管理体制播后用湿报纸覆在其上,报纸上面再盖一层稻草,经常保持报纸湿润。播后10天~12天发芽,发芽后揭去稻草和报纸,在日照良好处培育,洋桔梗在苗期生长很慢,从播种到定植需2个月左右,所以在此期间可用氮肥进行几次追肥。
  (3)定植栽培5月中旬至6月上旬,长到4片叶子时,以间距12厘米~15厘米 定植于苗床。由于根系一旦切断,花茎就很难伸长,所以掘起时务必小心,并马上栽植。苗床要撒上一些氮磷钾复合肥。定植后经常浇水,当花茎开始伸长时减少浇水量,以较干燥为宜
【切花的采切与保鲜】
  当花茎伸长到50厘米~70厘米,腋芽开始分化花芽,这时浇水切勿将水淋到花蕾上面。每个植株可现蕾15个~20个。8月中旬,植株下面的花蕾有2朵~3朵开放时,就可以在离地面5厘米~10厘米处将花茎折断,并将特小的花蕾摘除,每枝花仅保留5个~8个花朵(蕾)。整个采切时期可持续到10月上旬。

名    称:瓜叶菊
英文名:Cineraria
学 名:Senecio cruentus
原产地:大西洋加拿利群岛
科 属:菊科千里光属

  特 性:
  多年生草本,通常作一、二年生栽培。喜凉爽气候,冬惧寒冷,夏畏高温,怕雨涝、强光与霜冻。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20℃,高于25℃,低于10℃,生长缓慢。高于30℃,低于5℃,生长受到抑制,0℃以下极易受冻害。目前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瓜叶菊,全部采用种子繁殖,较著名的品种有“完美”、“小丑”、“惑星”、“礼品”等。颜色有红、粉红、蓝、紫以及许多复色。近年来,市场上以色彩鲜艳的红色系列销路最好,室外摆放可用多种颜色合理搭配。
  播种育苗:
  瓜叶菊种子1克在2500-4200粒之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条件下,作为“元旦”、“春节”期间的用花。瓜叶菊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常通过降温措施或在高山上进行育苗。播种宜采用较疏松的人工介质,采用床播、箱播育苗。介质pH值6.5-7.5,EC值在0.7以下为宜,经过消毒处理,播后保持温度20-24℃,湿度95%以上,3-5天出苗。
  第一阶段:
  瓜叶菊播种后,一般不覆土,所以介质必须始终保持湿润,为防止种子冲积成堆,决不能用大水滴的洒水壶浇水,只能喷细雾保湿。不用施肥,给予1000lux左右的光照强度利于发芽。
  第二阶段:
  出苗后,逐渐加强光线,加强通风,基质仍需保持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气温25℃以上,晴天强光时,应盖遮阳网。子叶完全张开时,开始用50-75ppm的水溶性肥料,之后要施用保护性的杀菌剂以防止茎腐病。这一阶段需要时间7-8天。
  第三阶段:
  种苗已长出真叶,开始快速生长。介质湿度保持在50-70%,浇水前让土壤有轻微的干燥。尽量做到早上浇水,傍晚落干。需要补充光照,补光4900-7500 lux补充2-3周,每天光照时间达14小时左右,此阶段用100 ppm的20-10-20与14-0-14肥料增加施肥量。
  第四阶段:
  本阶段已形成良好的根系,5-6片真叶。浇水前允许介质干燥,但要避免过长时间的萎蔫,施肥以100 ppm的14-0-14水溶性肥料为主。加强通风。
  种植/上盆:
  如果是用开敞式育苗盘撒播育苗的,最好在2-3片真叶时,用72或128穴盘移植一次。当长到6-7片真叶时移植上盆,可直接定植到13-15cm口径的盆中。用于春节前供应市场的盆花,多数是放在室内,因此多采用红色或白色的塑料盆。
  光照调节:
  瓜叶菊为阳性植物,生长期要求光照充足,花芽形成后,长日照能促使其提早开花,增加人工光照能防止茎的伸长。
  温度控制:
  在我省的7-9月份气温较高,需要避免直射阳光,正午前后要遮荫降温,可向地面洒水,向叶面喷水降温。但要防止水分过多,引起植株徒长和腐烂。气温较低后,应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气温在5℃以下时,晚上还应盖上道膜防止植株受冻。改变温度还可以催延花期。通过提高室温,可以提早开花,花初开时降低温度则可以延长花期。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每次浇水前保持适当的干燥。浇水按照早上浇水,傍晚落干的原则。栽培中完全采用人工介质的,则施肥宜采用20-10-20和14-0-14肥料,以200-250ppm的浓度,一星期交替使用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20-10-20肥料的施用次数。若栽培介质是砂质壤土的,可以用复合肥作基肥,生长期结合施用水溶性肥料。在快速生长期,应当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但在花芽分化前两周,应停止失氮肥,减少浇水,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着花率。显蕾后开始正常管理,逐渐恢复浇水和施肥,但不能往叶丛中浇水施肥,避免花蕾和花朵霉烂。
  病 虫 害:
  瓜叶菊的病虫害有灰霉病、茎腐病、白粉病、叶斑病(用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药物防治为吡虫啉、毒死蜱)。病虫害的防治更重要的应该做好温室的卫生整洁、水肥管理、温湿度控制、通风、光照、虫源的隔离、介质与水源的消毒等方面的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铁线莲又名番莲,原产我国中南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较耐寒,忌积水和干旱,要求肥沃、排水好、含锰盐的碱性壤土。
繁殖
  主要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繁殖。扦插,于6-7月选取半成熟枝条10-15厘米长,节上带2个芽,插于沙床,插后15-20天生根。压条,早春取上年成熟枝条,稍刻伤,埋入3-4厘米深的土内,保持湿润,当年能生根,挖取上盆。播种,秋季采种,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3-4周发芽。
栽培
  春季栽植,施足基肥,排水要好。盆栽时,根部应入土5厘米,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铁线莲枝条较脆,易折断,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整理枝蔓,注意设架固定。需及时修剪,刚栽植后将枝条留30厘米短截,第二年每个枝条可留60-70厘米。

铁线莲

属植物多为木质藤本植物,也有少数是宿根直立草本。叶多对生,复叶或单叶。花单生或排成圆锥花序,花形坛状、钟状或轮状;薄片瓣化;瓣片缺如;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各具1胚珠。瘦果结成头状体,顶端冠以宿存的羽状长花柱。
现将作为杂种主要亲本的几个原种的形态,简述于下:
毛叶铁线莲C.lanuginosa:
  株高2米。单叶,有时为3出复叶,叶质厚,卵圆形,端尖,全缘,长12厘米,宽7厘米,叶面无毛,叶背密被灰色绒毛。花单生或2—3朵聚成假聚伞花序,花径10一15厘米;花梗有绒毛,无苞片,着生枝顶,具6或8枚萼片,轮状,稍互叠.白至淡雪青色。最初发现于宁波。
转子莲(大花铁线莲)C.patens:
  株高6米。下部叶具两对广展的小叶,上部叶3出或单叶;卵状披针形,长5-lo厘米,叶背有毛,叶面无毛。花单生枝项,花径8—15厘米;花梗有绒毛,无苞片,具6至8枚萼片,平展,长尖而不互叠。产华北、东北及朝鲜、日本。原种花白色,栽培品种花色甚丰。
南欧铁线莲C.vilicella:
  原产南欧、西亚。株高4米。茎细长,有棱。叶1—2回羽裂;小叶长2.5-5厘米,不对称,全缘或3裂,质薄。花单生或3朵聚生,蓝.紫或玫紫;花径5一8厘米,萼片平展。
铁线莲C.florida:
  本质藤本。2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全缘或2裂;叶背疏生短毛。花单朵腋生,在花梗近中部具2枚对生叶状苞片。萼片(4)6(8)枚,白或乳白,平展,直径5—8厘米。夏季开花。原产我国中南部,栽培变种有重瓣铁线莲cv. P1ena与蕊瓣铁线莲cv.Sieboldji等。
园艺品种的形态特征,多根据亲本特征而定。
  铁线莲在野生环境中,常与灌木丛伴生,最喜含锰盐的碱性壤土。一般可耐—20℃低温.某些种可耐—30℃低温。茎基部及根部喜荫蔽,顶部宜轻阴或光照。某些强健种如山铁线莲,可生存于相当强的酸土中。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忌积水或夏季极干而不能持水的
土壤。

红掌为天南星科花烛属植物,
学名Anthurium andraeanum
又名花烛

  原产于南美哥伦比亚。60年代盛行于欧美,70年代末传入我国,品种有红花烛、粉花烛、红绿花烛和粉绿花烛等。红掌以花色艳丽,花形奇特和叶型秀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要养好却也不易。该花原产地为热带雨林,属多年生附生性长绿草本植物,因此在栽培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植料选用树皮水苔等排水通气良好的栽培基质,不可用土;
  2. 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生长期相对空气湿度在70%以上;
  3. 维持较高的温度,生长适温在20--30度,低于10度进入休眠,5度以下将受冻害;
  4. 该花属喜阴植物,不耐强光。
  红掌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的环境,但不耐阴,喜阳光而忌阳光直射,不耐寒,喜肥而忌盐碱。
  盆栽红掌宜选用排水良好的基质,规模化生产用泥炭、珍珠岩、沙的混合基质。其PH值保持5.5至6.5 之间。
  最适生长温度为20℃至30℃,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最低温度为14℃,低于10℃随时有冻害的可能。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70%至80%,不宜低于50%,因为保持栽培环境较高的空气湿度,是红掌栽培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年四季应多进行叶面喷水。
  红掌不耐强光,全年宜在适当遮阴的环境下栽培,即选择有保护性设施的温室栽培。春、夏、秋季应适当遮阴,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阳光直射会使其叶片温度比气温高,叶温太高会出现灼伤、焦叶,使花苞褪色,叶片生长变慢。
红掌可用分株、播种、组培等方法繁殖。
分株,可选择春、夏、秋季的晴天,将植株从盆中用手轻轻剥离吸芽,双株(同等大小)进行盆栽。

学名:Diranthus chinensis
英名:Chinese Pink .Rainbow-Pink
别名:中国石竹. 洛阳石竹.石菊. 绣竹
科名:石竹科

原产地为中国,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株高20-60厘米,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单生或数朵簇生成聚伞花序;花瓣5,先端有锯齿。稍有香气。蒴果长椭圆形,顶端4-5齿裂。种子黑色,因品种不同,千粒重相差较大,约为700-2000粒/克。耐寒性强,喜肥,但瘠薄处也可生长开花。耐干旱。喜阳光充足、高燥、通风的环境。5-20 ℃生长良好,喜肥沃、富含石灰质的壤土,忌潮湿。
石竹属约300余种,由于种源丰富,通过育种者的努力,进行种间杂交,已培育了不少品种的杂交石竹,花大且多,而且色彩鲜艳。

鸢尾
学名:Iris
又名蝴蝶蓝、蝴蝶花、铁扁担
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具短而粗的根状茎,坚硬匍匐多节,节间短、浅黄色。株高30-60厘米。叶剑形,长30-50厘米,宽2.5-3.0厘米,2列,薄草质,淡绿色。花茎与叶片同长,1-2分枝,每枝着花1-3朵;有佛焰状苞片2枚。花蓝紫色,于5-6月份开花,蒴果长椭圆形,具6棱。
  原产我国中部,云南、四川及江苏、浙江均有分布,长于海拔800-1800米灌木林缘。耐寒性强,喜排水良好,适度湿润的土壤,以含石灰质的弱碱性土壤最为适宜。地上部在冬季不完全枯死。花芽分化在秋季进行。春季根茎先端顶芽生长开花,在顶芽两侧常发生数个侧芽,侧芽在春季生长后,形成新的根茎,并在秋季重新分化花芽,花芽开花后则顶芽死亡,侧芽继续形成花芽。
  采用分株繁殖。当根状茎长大时就可进行分株繁殖,可每隔2-4年进行一次,于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分割根茎时,应使每块至少具有1芽,最好有芽2-3个。大量繁殖时,可将分割的根茎扦插于20℃的湿砂中,促进根茎萌发不定芽。也可采用播种的方法繁殖。播种在种子成熟后立刻进行,播种后2-3年可开花。若种子成熟后(9月上旬)浸水24小时,再冷藏10天,播于冷床中,10月间即可发芽。

非洲堇又名非洲紫罗兰,为苦苣苔科非洲堇属植物。

非洲堇小巧玲玫,花色斑斓,极富诗意,是国际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欧美栽培特别盛行。至今,非洲堇在美国已成为主要生产的盆栽花卉,在家庭中栽培十分普遍,而且许多新品种由业余爱好者所创造。在欧洲,荷兰、丹麦、德国、法国都有批量生产。
我国栽培非洲堇的历史不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从美国和荷兰引种试管苗。目前少数中外合资园艺公司仅有小批量的生产,栽培尚不普遍,但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
【形态特征与品种】
非洲堇为多年生草本。无茎,全株被毛。叶卵形,叶柄粗壮肉质。花1朵或数朵在一起,淡紫色。近年来,栽培品种繁多,有大花、单瓣、半重瓣、重瓣、斑叶等,花色有紫红、白、蓝、粉红和双色等。常见的栽培品种有单瓣种雪太子(SnowPrince),花白色;粉奇迹(PinkMiracle),花粉红色,边缘玫瑰红色;皱纹皇后(RuffledQueen),花紫红色,边缘皱褶;波科恩(Pocone),大花种,花径5厘米,花淡紫红色;狄安娜(Diana),花深蓝色。半重瓣种有吊钟红(FuchsiaRed),花紫红色。重瓣种科林纳(Corinne),花白色;闪光(Flash),花红色;蓝峰(BluePeak),花蓝色,边缘白色;极乐(DoubleDelight),花蓝色;蓝色随想曲(BlueCaprice),花淡蓝色;羞愧的新娘(BlushingBride),花粉红色。观叶种露面皇后(ShowQueen),花蓝色,边缘皱褶,叶面有黄白色斑纹;雪中蓝童(BlueBoyintheSnow),花淡紫色,叶有白色条块纹。
同属观赏种有白花非洲堇和大花非洲堇。
【生物学特性】
非洲堇原产非洲东部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夏季怕强光和高温。生产适温为16~24℃,4~10月为18~24℃,10月至翌年4月为12~16℃。白天温度不超过30℃,高温对非洲堇生长不利。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10℃,否则容易受冻害。相对湿度以40%~70%较为合适,盆上过于潮湿,容易烂根。空气干燥,叶片缺乏光泽。非洲堇夏季需遮荫,叶色青翠碧绿;冬季则阳光充足,才能开花不断;雨雪天加辅助光对非洲堇的生长和开花十分有利。
【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扦插和组培法繁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