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棵開花的樹

 河畔人家 2010-05-29
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蓉)--賞析                                                       


 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全詩完)

----------------------------------------------------------

---------------------------------------------------

赏析: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
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位美丽端庄,
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倾泻而出,鲜明动人。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

山盟海誓,“最美丽”三字把少女追求纯洁,神圣,伟大,美好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

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

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

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份在人为。现代人所奉承的有缘无份,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弃

的安慰。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的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的宣言,是积极成就与其意中人“份”的举动。“慎重”一

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跳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人生匆匆,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的又岂止是爱情呢?成

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当意中
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泪,

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诉,其凄凉之状况,催人泪下;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无愧,

情之无悔,生之无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执着,倒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

-----------------------------------------------

这是一首精致感人的美丽小诗,饱含真挚热切的爱恋之情。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一片残留

的绿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的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

,幸福?

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悲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是否真有轮回的造化成就着情感的延续与传递?亦或身边的美好本

身就透漏着爱的信息?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一棵开花的树,苦望成熟。然而时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

流逝。

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是浓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凉是突兀的可悲。难道,真的是一万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才

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

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是错,只是我不愿不愿相信我们的缘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五百年的等待换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

年或者更长的岁月,你会不会看我看我那满树的期望是怎样为你纷纷而落。

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只为你能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你却无视地走过,踩着一层叠一层地花落

。我这才悟出:相遇不是美丽,相遇是错。


在平凡的日子里,可以认认真真相爱的人,是有福的!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她(他)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

成为一种昭示 -- 爱情,需要执著。


----------------------------------------------------------

------------------------------------------------


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是华文世界非常有影响的作家,她是一个在诗画文各方面都极有才华的女子。在中国大陆几乎一代人都受其

影响。
在這裡,结合席慕蓉诗歌的主题和诗歌艺术特色,來进行简单的分
析。
(一)主题分析
其实席慕蓉诗歌的三大主题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了:爱情、人生、乡
愁,但我在这里想要结合席诗最多的三种心理状态:蓦然顿悟时的

悔恨——曾经的无心错失-------平静后的淡然来对她的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当然这三种状态的出现先后在不同的诗歌里可能

会有不同。
一 爱情的错失
席慕蓉的诗歌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
她的爱情诗写得忧伤动人。而她的诗歌中的爱情的错失,只要包括

两种:一种是自己的真情被别人无视的错失,另外一种是别人对自己的真情被自己无心的错失。世事无常,人生的海洋里,我们的船

总会如徐志摩写的那般匆匆偶遇,又急急分离,时间甚至都吝啬得不让我们说出自己的爱意。而这种人生中普遍存在的宿命般的状态

,被席慕蓉紧紧抓住,并将其描画成一幅幅人间悲情的画面。正如她在《诱惑》中写的:“而无论是哪一种选择 /都会使我流泪 /使

我 在叶终于落尽的那一日 /深深地后悔”。
现在我们来看席慕蓉代表作《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

一段尘缘 /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席慕蓉在描写

这个单相思者的爱情时,为了让这份爱情更加动人心弦,做足了烘托气氛的前戏,在佛前五百年的乞求,那种阳光下的“慎重”,那

种“颤抖”,让我们对那个女子那种对意中人的真挚感情,无比动人,而与此相对比的是,她的意中人的漠然和无视,让这份感情增

添了一份悲壮的气息。正是错失者与被错失者的慎重与漠然这两种感情的强烈对比,让这首诗歌表现出巨大的张力,从而成为脍炙人

口的名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