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检验与生产之关系

 新浪网 2010-05-29
 另外将实际困难通知你的直接上司,寻求支持,将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加大压力到生产部门,共同完成此类单的品质控制,如果你只想靠本部门有限的几个人来做好这种是不现实的,对不能达到本厂验货标准的成品一律不盖PASS章,要求生产部门返工,不要想着公证行验货只是抽很少一部份,而是要考虑怎样将整批货的品质做到基本可以达到客户要求,
  不要将品质控制的压力全部压到品质部的身上,只有擅长将一单货的品质问题同生产、物料、计划、等相关部门巧妙拴到一条绳子上的品质经理,才会达成目的。
检验也是需要成本的,这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找检验和生产的平衡点。
管部确实比较难做,这是个典型的夹心部门:控制严格了,出货质量是上去了,但生产成本会上升,生产效率短时期内则会下降,而老板是要赚钱的,这导致生产部和老板都不满意;控制得不严,产品遭到客人投诉,客人长久不满意就会撤单,而老板是要赚钱的,这时挨骂的肯定也少不了品管。随意,品管部往往里外不是人。
我们一定要:
1、了解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能含糊;
2、把标准的要求进行分解,让各道工序了解,他们生产到什么程度是合格的;
3、要与生产、工艺、设计部门共同制定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我们必须控制那些工艺点;
4、有一定的探测和实验方法,必要时要模拟使用;
 

生产流程的策划很重要,定义出关键控制点,客户前期的投诉和建议都可列入进去,生产、检验必须了解关键点的要求,有效提升品质.

 

QC人员绝不参与控制,这是做好品质控制的首要前提。
很多企业是实际状况是:
生产部门是‘生产任务承包者’且不管产品的好坏——交给QC。
QC部门是‘产品质量承包者’且对内对外都是出气筒。
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QC不是生产经理。等到质量与生产出现矛盾了才想起QC,那是临时抱佛脚,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生产的全部流程都是由相应的作业人员控制,确保交给下一流程的东西是‘合格’的,绝不能在最后的工序后奢望通过检验。

对内,QC只是验证质量控制的效果,为其他部门及时反馈质量现状。检验发现的合格率低,应该由相关的作业部门承担全部责任。千万不能把QC作为‘把关部门’。
对外,QC应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并承担主要责任。

(QC也只是‘抽检’不能承担全部责任,<0.3%的不良率,已是很好的结果。不同行业的不良率可能有差异。而作业流程中是可以‘逐件检验’的,不知道是否合格,就不应该上作业线)。

生产策划应由各部门联合进行(订单审核),并通常由销售部门牵头,QC部门应积极参与。
从原料采购(或仓库备货)直到产品出厂,不是哪一个部门说了算的,而且,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模式。

做好品质控制,首先在于老总的品质观念(要树立全员控制的观念)。如果从老总到各部门都认为QC是质量控制的责任部门,不认为只是策划和监督部门,你所能够做的就是:辞职。
QA/QC与PR本来没有矛盾或冲突,是人在生产产品时也人为的制造了不协调,其根源在于利益获得时间和关注点的区别。 质量绝对不是QC检查出来的。
 
分清主次,找出出问题的地方,进行重点检验,其它地方,适当放宽检验频次。当然,这样做有一 定的风险,一定要确保无误并征得上级主管同意后采用。
 
品质的好坏是在生产人员的品质理念,要提高品质只有全员参与。品质控制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