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传销骗术 江西高校学子发表“越狱”自白书

 十年树木 2010-05-30
        大江网讯 吴诚之、张琳琳 记者朱正报道:11月24日,大江网记者获悉,华东交通大学一名曾被传销组织非法监禁2个多月的大学生韩某近日在校内发表了其成功脱逃传销组织的“越狱自白书”,书中深刻讲述了其2009年暑假期间被传销组织欺骗、监禁、洗脑,以及后来脱逃“魔掌”的黑色记忆,韩某表示,希望通过此举唤醒更多大学生认识传销组织的黑暗。

  敢梦敢想的大学生成传销组织新“猎物”

  “今年5月的一天,韩某突然接到老同学的电话,声称能帮他找到一个暑假实习的工作,并且有1500元的月薪。在感谢了同学一番之后,韩某于7月12日考完试后购买了火车票赶往同学所在地。据其介绍,他于7月15日到达漯河,先是被热情接待,但随后便是监禁、洗脑、转移;8月6号被带到郑州上街区;9月3日,家人、学校保卫处同时报警;9月7日,由于家人在郑州报警,又被转送到漯河度过9天,并被没收了手机;16日再次被带到郑州,19日晚成功逃脱,20日早8点安全返回南昌……

  在韩某的“越狱自白书”中,他这样写道:“人生有梦,人生如梦;但人生毕竟不是一场梦,就让我带着你们这些敢梦敢想的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传销“第一堂课”的开场白”。

  自白书中,韩某特别指出,传销人员并不认为这是传销,而且还美其名曰:“直销”。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行业,可怕之处不是传说中的对你打针吃药,而是对你进行精神上的控制,也就是传说中的“洗脑”。越是学历高的、会思考的人被“洗”得越快,其中大学生是受害最多的、也是受伤最深的。

  要禁得起诱惑 坚信“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据华东交通大学保卫处王迪旻介绍,近年来传销组织愈加猖狂,并且把大学生当做“重点发展对象”,主要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导致学生防范意识淡薄。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传销有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空间。

  另外,结合自己的“身价”,大学生要首先衡量自身是否能够胜任所谓的“高薪”职位,要禁得起诱惑,坚信“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大学生要提高甄别“变相传销”能力

  王迪旻说,针对现阶段的“变相传销”,大学生能做的就是提高甄别“变相传销”能力。在判断其是否为传销组织时,既要看其是否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是否有营业执照和正规的办公场所,更重要的是看其行为是否属于传销和变相传销。辨别范围包括:营销制度、奖励制度是否合法。在情况不清的时候,绝不要盲从,不要轻易参加。如果自己判断不清时,可向当地工商部门查询,或要求对方出示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开户许可证书、税务登记证书和代理授权书。

  王迪旻特别强调,若被骗入传销组织,一定要确保人身安全,在“骗取”传销人员信任的前提下,寻求时机脱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