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灣俗語集錦

 LM0318 2010-06-02

俗語集錦

(一)、「春天後母臉」---指鄉下農村生活看天吃飯,對氣候的變化感觸特別深刻。『春天』對農人而言,最是感同身受;『春天後母臉』是隱喻春天的變化無常,一會兒陰、一會兒晴、一會兒起霧、一會兒又太陽高照。 

(二)、「十二月雷,不免用豬鎚」---據說十二月若打雷,次年會有豬疫,因為豬死了很多,所以不必用豬鎚。

(三)、「西北雨----落不過田岸路」---意指西北雨降雨急速,突然降下又突然停止。 『西北雨----落不過田岸路』對快要熱死的農人而言,下這場雨,天氣又轉涼爽,十分舒服;有時適時地滋潤農田,可是有時雨下得太大,仍是會造成災害。

(四)、「歹年冬,多獢人」,在年冬不好時,人們常問道占卜,所以道士應景而生,忙於為人消災解厄,每日收入豐富,肥水大增。

  (五)、「送神風,接神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是眾神返回天界向玉皇大帝,報告一年之工作成績;因此這一天謂之『送神日』。「送神應有風」是表是風助神行快速上天,並壯聲勢, 故有「送神風」之諺語。等到次年正月初四,升天的眾神,應再返回凡間執行公務,故此日謂之「接神」。「接神」之日人間家家戶戶應灑掃庭戶,以迎神歸,故此日應以力求淨化,故謂之「接神雨」

  (六)、「九月颱,無人知」---意指九月的颱風,行徑怪異,變化莫測,往往造成難以收拾的災害,故有『九月颱,無人知』之諺語傳。

  (七)、「一枝草吃一點露,天無絕人的生路」-大地萬物,出生必有用,像地上的小草只靠一點露珠就展現生機;人各有一片天地,自然界絕不會絕人的生活,但要看你自己的生活規劃而定;相反的,若只是好吃懶做、遊手好閒,天天白費時間,那就只有等死吧。

 (八)、「一時風,駛一時船」-做人要順應世界潮流、週遭環境的需要,見機行事,千萬不可違背天理良心;否則遭到反效果,得不償失。

  (九)、「一個子,不值四兩翁」-一個孩子,比不上四兩的老公好。夫妻結婚後,共同為建設溫暖家庭、教育子女而度過酸甜苦辣的歲月。共同相扶持、相體貼、相呵護;子女長大後,各自成家立業,離開父母,要相聚生活,惟靠過年過節的短時間;所以夫妻要互相照顧,相依為命,當然以夫妻彼此最為重要。

  (十)、「一樣米,飼百樣人」-同是吃一樣的米飯,飼養出來的人,卻有好幾百種人的樣子,各個不同,當然對處事做人也各有不同的價值觀念。

  (十一)、「一粒田螺,煮九碗湯」-早期農業社會,收入少。農閒時,到稻田、水溝撿一些田螺回家做菜用,一來可節省開支,二來又可作成佳餚當副食用。

 (十二)、「一兼二顧,摸旯仔兼洗褲」-早期河裡的水乾淨,水生生物容易繁殖生長,鄉下人常到河溝裡捕捉蜊仔(河蜆)當佐料,美味可口。捕撈時要跪在河床用雙手摸捕,無意中會把衣褲弄濕,一方面可以獲得河蜆,一方面又可以把衣褲洗乾淨。比喻本來只做一件事,無意中可另外獲得其他好處。

  (十三)、「一個某,較好三個天公祖」-一個妻子要比三尊天公都要好。傳統觀念裡,男主外女主內。如果太太是個有才華能難的賢內助,能幫丈夫在做人處世方面給予適當協助,一定很管用,所以娶太太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十四)、「一人智,不值兩人議」-凡事集思廣益,效率會更好。

  (十五)、「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祀」-個人各管自家的事,彼此互不相干了。一個家庭中,兄弟各自成家立業後,後代子孫增多,就如同樹木長大後分枝一般。兄弟分家時,把祖先的神主牌位分一份去奉祀。

  (十六)、「一代大新婦,三代大子孫。一代娶矮某,三代出矮鼓」-第一代的媳婦,如果是身材高大的話,接連三代的子孫也會是個高個子;如果娶來的媳婦是個子矮小的,三代的子孫也都是矮的。比喻結婚除了要注重對方的品德外,身材體型會遺傳,也要列入慎重考慮的要件。

  (十七)、「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早期的銅板中間有一個方孔,錢就用一條繩子貫穿起來,上面打一個結,以防散失。只一個錢就打二十四個結,表示一個人視錢如命,一個錢也捨不得用,可見此人吝嗇過度了。

  (十八)、「一千賒,不值八百現」-做買賣除成本外,利息也要精打細算,如果賒帳太多,現金交易少,將被利息拖垮,賣賒欠一千元的東西,還不如現金交易八百元的好。

  (十九)、「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反去食尾牙也更會赴」-一年更換二十四個老闆,到年底回去吃尾牙還很早。比喻作工作沒有耐心、恆心,見異思遷,常常換職業。

  (二十)、「一句話三角六尖,角角傷人」-說話時如利刃傷人,惡語尖酸刻薄的諷刺,令人如刀割;所以說話前要再三考慮,切莫語出傷人自尊心。

  (二十一)「一句不知,百般無代」-表示和自己不相關的閒事,切莫亂說,以免介入,而惹來麻煩。 

  (二十二)「一好配一醜,無兩好可相排」-夫妻都是前世種因而來的緣,好的配不好的,普天下夫妻雙方都十全十美的,可能百不得其一。這句話是勸人要看開一點,夫妻相配,一切都是造化。不如意也要忍受。

  (二十三)「一某無人知,二某相舍代」-一個家庭裡,一夫配一妻是天經地義的事,夫妻和睦相處;如有大小老婆,必然爭風吃醋,碰到爭執時,必然會把家醜都外揚。

  (二十四)「一支竹篙,壓倒一船人」-一支撐船的竹竿要指揮擺佈全船的人。形容做事獨斷,擺佈眾人,不受他人勸告。

  (二十五)「一日無事,是小神仙」-凡人的一天裡,如果平安,沒有煩惱的雜事,就像神仙一般無憂無慮的過生活,逍遙自在。

  (二十六)「一暝全頭路,天光無半步」-平時工作計劃很多,要實行時沒有一件適合的。

  (二十七)「一理通,萬理徹」-一個「理」通曉明白了,萬個「理」也都能徹底了解而依道理去實踐;也就是說,小範圍能通理明白個中道理;大場面就能應付自如了。勸人做事要明白道理,依道理而行。

  (二十八)「一牽成,二運氣,三才情」-就業要步步高升,第一要有貴人提拔推薦,第二是依靠自己的運氣,第三才是要有才能。比喻人作事業除運氣和才能外有要有人事背景幫助。

  (二十九)「一男一女一枝花,五男二女受拖磨」-子女少教養容易;子女多不是福。 

  (三十)「一粒米,流幾百點汗」-勸人要感謝農夫的辛勞,並且珍惜穀物,千萬不要浪費。

(三十一)「一隻牛,剝雙重皮」-作一件事情,卻想要獲得雙重的好處,是不可能的。

(三十二)「人無照天理,天無照甲子」-人作事情沒有按照群倫情理,天就不會依照甲子的年格順序運轉。表示做人若惹事生非,為非作歹,天理也不從。

(三十三)「人多話就多,三色人講五色話」-對同樣的一件事,每個人各有不同的看法,意見紛紜,你一句我一句,話就多了。尤其程度不一樣,各自表達的方式,又是五花八門,意見很多。

(三十四)「人賢,不可與天作對頭」-比喻大自然的偉大和奧妙,人類即使再聰明,也不能違背或改變。

(三十五)「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勸人凡事要留一點餘地,能原諒別人的錯處,留一點迴轉的空間,遇到有爭執,不要太計較,更不可得理不饒人,讓後日好相對待。

(三十六)「人情世事陪嘎到,無鼎共無灶」-親朋好友繁多,生老病死、婚喪喜慶都要參加的話,必定費用龐大,入不敷出,且會影響生活,一日三餐斷炊,無東西可煮的意思。

(三十七)「人驚老、債驚討」-比喻歲月易逝,人生最怕年紀大,債務高築,不能還。

(三十八)「人不當出名,牛不當巧行」-形容人能者多勞;能幹肯作的人往往忙得不可開交。

(三十九)「人牽不行,鬼牽弄弄走」-好人的話聽不進去,壞人說的鬼主意,卻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形容人學好要靠自己的定力。

(四十)「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活」-比喻人大禍臨頭,卻仍不知情。民間習俗,七月是鬼月,陰間地獄大門開放,讓整年拘留其間之陰魂鬼卒,趁機會到陽間四處找尋食物或替身,所以定農曆七月十五日為民間普渡日,家家戶戶要宰殺牲畜大拜拜一番,當然以殺鴨子最普遍,以致該月鴨子首當其衝,生死未卜。

(四十一)「七十三八十四,閻羅王免叫自己去」-古時候醫學不發達,到了七、八十歲高齡,身體各種器官功能衰退,體弱多病;不用閻羅王叫,自己很自然會去報到。

(四十二)「八仙過海,隨人轉變」-比喻天無絕人之路,各依自己的本能創出一條生路。

(四十三)「六月芥菜,假有心」-芥菜適合秋季溫涼氣候栽植,在六月種的芥菜,因為氣候炎熱多雨,多病蟲害,生長不易,採不出肥碩的莖幹,何況發出新芽、長出新葉?一定是假情假意;也就是譏笑人做事虛情假意。

(四十四)「卜死牽拖鬼」-做事的成功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取決他人,所以事不成千萬不要怪罪別人或怨天尤人,說老天爺對自己不公平。比喻人做事失敗,自己不負責而怪別人害他。

(四十五)「卜死未得斷氣」-形容一個人『活的很辛苦』,快要死了,卻斷不了氣,真是生不如死。

(四十六)「卜死初一十五,卜埋風加雨」-對於壞人死後除了要他入地獄之外,死也要選在初一十五這兩天,因為民間習俗信仰中,這兩天是一個月中較不吉利的日子;歹人要出殯埋葬時,更會風雨交加,表示對壞人的懲罰。比喻人不可做壞事,否則會受到懲罰。

(四十七)「卜做頂司狗,不做下司官」-寧願在上級機關當一個小職員,也不要在下級機關當一個主管。上級高高在上,發號司令管下級,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下級只能唯命是從,不能有異議。表示當上級的小主管還勝過下級首長。

(四十八)「卜食不討賺」-比喻一個人整天游手好閒,無所事事,只會消費,卻不從事生產。

(四十九)「人在世間無多久,昧曉有孝豬狗牛」-在生的時候,不會孝順父母親、尊敬長輩、友愛弟妹,就像豬狗一樣,不懂人情義理。

(五十)「三代粒積,一代傾空」-先人幾代累積的財富,辛苦建立的產業,就在不肖子孫的手裡,把所有的財產給敗盡了。第一代的人克勤克儉,慘澹經營,興旺富裕;第二代都繼承家業發揚光大;第三代就養尊處優慣了,傾向享受,不知努力,弄得產業沒落。

(五十一)「三仙錢,四仙路」-做生意賺錢的確不容易,要賺三塊錢也要付出四塊錢的努力。是勉勵人賺錢要事倍功半很不容易,要珍惜用錢。

(五十二)「三年一閏好歹照輪,搖擺無落魄的久」-沒有人能永遠得意,風水輪流轉,際遇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或時常倒楣,每三年循環,就有一次閏年,好壞總會輪流的。人也不應該驕傲神氣才是。

(五十三)「三日討海,四日曝網」-出海打魚三天,就在家曬網四天,休息比工作的時間還多。比喻做事一曝十寒。

(五十四)「三日倚東,四日倚西」-比喻人見異思遷,現實,誰能給予好處,就倚靠誰。

(五十五)「三更散,四更富,五更起大厝」-三更還是窮人,四更就發了財變富有了,到了五更就蓋起大宅子賺大錢了。是形容暴發戶發財之快。

(五十六)「三腳步,一間店」-是說商店林立,商業繁榮;彼此競爭激烈,生意就會受影響。

(五十七)「三色人,說五色話」-三個人聚在一起,所發表的意見由於層次、觀念和主張各不相同,所說的話,種類就多。比喻人多話多,發表的意見多分歧。

(五十八)「乞食許大願」-是比喻一個人自不量力,總幻想著無法達到的希望。

(五十九)「乞食分有吃,更會弄拐仔花」-社會上善心人士,看到乞丐衣衫不整,彎腰駝背,受傷拄著柺杖,都會掏腰包施捨,不料乞丐在飽暖之餘,居然對人家施捨的東西也挑剔起來。比喻得意忘形的人或小人得志的那種醜態。

(六十)「乞食身,皇帝嘴」-乞丐的身分,吃東西卻很會挑選,妄想跟皇帝的享受一般。是諷刺喜歡自我吹噓又不知羞慚的人。


(六十一)「乞食也有三日好光景」-乞丐運氣再不好也有好日子的時候;是借用來安慰一輩子時運不濟者的鼓勵話。

(六十二)「千斤力,不值四兩命」-民間習俗信仰,命運的好壞可用「斤兩」來衡量,如農民曆上就附有「重量看運勢」,由出生時的年月日時,折算為斤兩。「千斤力」是指後天環境不佳,做事都要花千斤的力量,很賣力做。「四兩命」是指先天的資質優良,只用很輕鬆的力量就能完成很大的事業。比喻人再怎麼樣有才華,如果時運不濟再努力也是枉然。

(六十三)「有萬年的土地,無百年的地主」-是勸人守土地不易,要把祖先傳承的祖產珍惜保住。

(六十四)「千銀買厝,萬銀買厝邊」-好房子固然難找,好鄰居更是難求;要選好鄰居比選好房子更難。

(六十五)「土地公無發號,虎也不敢咬人」-土地公是土地守護神,民間俗信土地公管的事物相當多,連山野都屬於祂的管轄範圍,活動在山野裡的老虎自然也歸祂管理。這裡把土地公比喻成『豪門主人』,老虎譬喻成『手下的人』,土地公沒有同意,老虎也不敢隨便傷人;如果主人不縱容,手下的人絕對不敢任意傷害別人。

(六十六)「大家落水,平平沉」-大家同搭一船,遇到大風浪,如果不能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共同保護船隻,那麼船翻了,大家也都要落到水裡去,無一倖免。

(六十七)「大叢樹下,好蔭影」-很大棵的樹木,枝葉茂盛,遮陽範圍廣大,是炎熱夏天乘涼的好去處;比喻富有之人因為錢多,寄居在富人之下好比受其庇蔭。

(六十八)「大叢樹,剖有柴」-是形容富有人家財力雄厚,資金多,即使多付出一點捐獻,也不受影響。

(六十九)「大狗蹣(搬)牆,細狗看樣」-大狗做了不良的示範,表現翻牆的壞行為,小狗在旁看到,也有樣學樣,很自然學會攀越圍牆的動作。引喻上樑不正下樑歪。

(七十)「大神大道,那有看汝一百金」-大神大道是指正派的神明,祂們生前都是超凡入聖的人,性格剛正不阿,操守廉潔,這樣的人成了神,哪會收受信眾供奉的財物,把一百金(冥紙)看在眼裡。諷刺小人物請託有頭有臉的人代為說項,卻因為那些人嫌收到的禮太少,看不在眼裡而不肯代勞。

(七十一)「不孝新婦三頓燒,有孝查某子路裡搖」-媳婦雖不像女兒那麼百依百順,也許還不太孝順,但至少三餐還會生火煮飯,有熱食可吃;女兒嫁出去了就是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媳婦,雖然孝順,但是路程遙遠不能隨侍在身邊照顧,遠水就不了近火。

(七十二)「不會駛船,嫌溪彎」-比喻一個人處世能力不好,還常常找藉口,埋怨客觀條件太差。

(七十三)「不知天地幾斤重」-天地怎能論斤算兩,以重量計數呢?用來隱喻一個人不知天高地厚,只知安心樂命,不管俗事。

(七十四)「不驚虎生三個嘴,只驚人懷兩樣心」-老虎固然凶殘可怕,但壞心眼的人比老虎更可怕;表面上對人忠心耿耿,暗地裡卻把人出賣了,讓人防不勝防,這種人表裡不一,比長著三張嘴的老虎還可怕。

(七十五)「五斤蕃薯臭八十一兩」-五台斤蕃薯的重量只有八十兩,卻說臭爛了八十一兩,等於全部蕃薯都壞掉了,沒有一點點可以用;壞的比實物還多。

(七十六)「心歹無人知,嘴歹上厲害」-比喻知人知面不知心,內外在的凶惡都要慎防。

(七十七)「天害人才會死,人害人未死」-隱喻一個忠厚老實的人被奸詐的人所陷害,無可奈何的嘆氣與自我安慰。

(七十八)「文王拖車一步一步好」-比喻一個人腳踏實地的努力,才會收到一步一腳印的效果。『一步一步好』是漸入佳境的意思。

(七十九)「欠仔債,舉仔枷」-比喻沒有把小孩教好,為孩子活受罪的意思。

(八十)「歹瓜厚子,歹人厚言語」-形容品德欠佳的人話多,說出來的話都不懷好意,口出惡言穢語,句句傷人。

(八十一)「歹尪累某,歹槌累鼓」-不好的丈夫會拖累到太太,不好的鼓槌,敲打鼓面就會降低鼓聲的品質,所以不好的鼓槌也會拖累鼓;借喻夫妻相依為命,彼此連累對方。

(八十二)「父一頭母一擔,公婆一菜籃」-教育孩子的份量,母親挑的是一擔,父親少了一半(一頭),爺爺、奶奶所扮演的角色大概只有一只菜籃那樣一點點而已。比喻孩子的教育,母親的教育最重要,母親的責任也最重。

(八十三)「父母飼子無論飯,子飼父母照算頓」-父母親養育孩子無限量供應,但是孩子養育父母親反而一餐一餐的算。反譏子女對父母不孝順的做法。

(八十四)「父死路遠,母死路斷」-女孩長大出嫁是父母責任的完成,假若父親過世了,女兒回娘家的次數就會減少;若母親也去世了,那女兒回娘家的路無形中就斷了,也就是說雙親不健在,回娘家沒有雙親談心,乾脆就不回娘家了。

(八十五)「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借牛譏笑一個不講道理、不明是非的人,不管怎麼樣費盡口舌勸導、解說,都無法改變其觀念。比喻人愚昧不可理喻。

(八十六)「牛無牽過溪,屎尿不敢放」-牛涉水渡河,無論屎尿再多急也會忍禁,等上岸後才敢解出來。借用來描述一個人對工作的盡責,沒有把事情做的很完善,絕不會罷手休息。責任心重,做起事來常常廢寢忘食。

(八十七)「牛瘦就無力,人散就白賊」-瘦弱的牛一定沒有力氣去做笨重的工作,人一窮困就會說不實在的話,不一定是詐欺,有時是吹噓罷了。

(八十八)「牛鼻不拎,扭牛尾」-比喻一個人無知,牽牛不從前面的鼻子往前拉,反而從後面的尾巴拖,牛要怎麼走路呢?藉以譏笑處理事情本末倒置,不得要領,怎能成功?

(八十九)「少年昧曉想,吃老不成樣」-年紀輕輕不學好,等到年紀一大把,身體衰弱時,晚景一定很悲哀。

(九十)「仙人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差誰人無」-連道行很高的神仙打鼓,有時候也會發生錯誤;何況是平凡的人,腳步也會走錯方向;再聰明的人無意中也會做錯事,不是故意,應予寬容。

(九十一)「仙屎不吃,吃乞丐屎」-指一些好的德性行為不學,卻偏偏要去學不好的。借來罵人不知好歹,不領受好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