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智」的內涵 - 大森講堂 - udn部落格

 LM0318 2010-06-02
四、「智」的內涵
2008/02/14 12:13:52 瀏覽340|回應0|推薦28

「智」者,智慧也。是非之心、要辨別是非、柔和反省不對之處。

知識是後天的學習,學習能夠無遠弗屆,要學什麼就可以學什麼,只要用心,頭腦可以不斷開創許多的思想、許多的看法,這些就變成生命中的經驗值。所以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閱讀,因為閱卷有益。有的人從小開始學習,學習到老,知識淵博,學歷很高,但是別人看不起他。為什麼?因為他只有知識,只有學歷,但是沒有讓人尊重的智慧。如果我們能將知識,轉化為德性的新力量「智慧」,這樣知識才有所發揮,否則也還只是知識。知識是由思想引發出來的言語或是文字,再透過學習、付出,又再轉為思想,如此不斷循環。所以人們不斷激發思想,只是為了學習。而這個思想卻千變萬化,上午、中午。甚至於晚上都不同。所以要創新,就要有知識,要有知識,就要不斷學習。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夠具備同樣的知識。

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思想才能真誠。思想真誠後,開發啟端才能端正。開發啟端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知識轉為智慧的新力量。所以知識與智慧是環環相扣的。

現代的人太過重視知識,過份自信、過度自我、知識認知過強、過度依賴科技。但是卻忽略了這些知識的背後,還有愛的內涵、還有感恩的內涵、還有清淨心的內涵、還有自律的內涵、反省改過的內涵。這些屬於自律性的內涵卻不見了,如果初期我們願意開始改變,學習開發啟端道德內涵,初期會比較辛苦,但是習慣後自然就會很自在了。因為智慧產生了。

1.博:博者,博愛、博古今之學,時時習之,以啟良能。對人要以廣大寬容心,對待他人。將他人視為手足,去愛護、去包容。另外我們要博古、今之學。古代、現代的都要廣泛去學習,而且時時複習、時時與他人研究,能夠啟發我們的良能,萬物的理自然貫通,智慧自然產生。

2.知:知者,智慧。就是用良知、良能判斷是非、善惡,及思考言行舉止的標準。

當啟發我們的良心時,很自然的自已會去判斷是非、對錯。知道的事就會謙遜的說知道,不知道的事也會誠實的說不知道。不會不知道,卻假裝知道,不懂的,卻假裝懂。

3.達:達者,達觀。就是能通達事理、真理,逆來順受,不被外力所矇蔽、所迷惑。做任何事情都要樂觀豁達,並且能夠深入事理,瞭解清楚。當逆境來臨時,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情,當困難來臨時,能夠勇敢接受挑戰,並且面對困難去解決。目標很明確,不會因為外在的環境不好,而動搖心情,也不會因為人事上的問題,感到無能為力,也不會因為利益迷惑,而亂了分寸。

4.命:命者,肩負使命行事,進退合宜。做事要知道自己的目標。要知道我們在做人的根本價值是什麼?才能與目標相互輝映,知道目標而且朝向目標努力不懈。在社會中待人接物能夠得宜,有能力與人應對進退,就是做人得宜。我們能隨時隨刻將五常「仁、義、禮、智、信」開發啟端,去學習待人接物的規範,做人處事進退就會得宜。

5.窮:窮者,獨善其身,兼善天下。「窮」的意思是先盡力的學習,將自己的人格品德做好。做到不計較、不比較的情操。然後才能去告訴他人或是影響他人,做好人格品德。有時我們在職場中,看到不順我們心、不如我們意的事,如何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做好該有的責任,再去談如何去幫助他人。否則沒幫好他人,自己反而也眈擱了應盡的責任。一滴水可以救人,可以滋潤大地,可以帶來生機。一滴水累積起來,可以沖潰河堤,可以淹沒平原。水有功用,也有破壞。但是水是從細小開始累積,所以水滴給我們啟示,我們要從自身開始做好人格品德,才能再去幫助更多的人。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