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说教育(之二)——明师出高徒

 生活-快乐 2010-06-02
禅说教育(之二)——明师出高徒
平等思维唐曾磊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过江”了呢?”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真正的明师修行境界比较高,当然知道弟子的修行境界,但弟子往往不自知,所有就有了妄自尊大。佛印禅师当然明白苏东坡的修行境界,但苏东坡自己不明白,所以经常会找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修行水平,而这种显示听起来虽像那么回事,但实质上不过是所谓的“口头禅”。所以他们一旦略有所得,就会翘尾巴。而只要翘起尾巴来,露出来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试想,如果佛印看了苏东坡的诗,不是这么做,而是跟他讨论,说你的境界不够高,还是会被八风吹动之类的话,苏东坡会承认吗?苏东坡在世间当然是极其聪明、文采极高的人,一般人哪里说得过他?这样的人需要辩得过他吗?
  佛印禅师什么都不说,只用了两个字就让一个“八风吹不动”的苏东坡“一屁打过江”了,并且让苏东坡惭愧不已。可以想象,苏东坡这次一定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样的老师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
  我们可以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传授知识。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在这个层次,教师们起到了知识二传手的作用,他们多用讲解的方式。他们把知识从书本上几乎原封不动地转移向学生,这样的老师非常普遍,应该不需要我举例了。这样的老师往往也是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他们非常辛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如春蚕之吐丝不断,如蜡炬之滴泪不干……在这个层次,学生会感到学习的压力,内容繁多、题海无边,悟心不开、如在雾中。这样个层次当然是教得累,学得苦。虽呕心又沥血,却事倍而功半。
  第二层次,内化能力。
  在这个层次,教师们起到了讲解知识、传授经验、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的作用。他们也多用讲解的方式。这些老师对知识可以融会贯通,并对知识进行了相对深入地总结和归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或理论体系,他们往往不会采取简单灌输的教学方法,讲解也往往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可以给学生带来除知识以外的更多的启发,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确不同凡响,知道的就是比他们多,他们总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很多时候这样的老师讲课会非常精彩,让学生们觉得忘了是在上课,对老师的博学叹为观止,从心里产生崇拜,并让学生愿意效仿,并下定决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生遇到这些的老师就比较幸运了,他们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门课,从而会学得很不错,但这种喜欢的背后缺乏灵性,学生可以因此而达到优良或优秀,但他们依然会产生宿命的感觉,那就是,他们会发现有人很聪明,他们无论怎么努力都超不过这些人。老师们给他们的是一条通向高山的路,他们满怀希望历尽千辛万苦走向那遥不可及的山顶,但每次登上一个山顶,往往是看到了更多的山顶在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一座比一座更高的书山,他们会怀疑真的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吗?
  第三层次,启迪智慧。
  在这个层次,教师应该称为师傅,师傅的意思是没有或者很少讲解。师傅让学生跟着干,让学生自己在做中去悟到。这种师傅就是人们常说的明师。明的意思是通达,闻一而知百的意思。
  师傅要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脑子里是不是要多一点知识,而是让一个人去改变。师傅具有的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品质,这种品质不止是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内有所彰显,而是弥漫于他们所有的方方面面,所以,他们以他们存在的自然方式给学生们启迪。
  学生们自己去选择题目,或从老师那里领到一道题目,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来找到师傅,师傅给他们的往往不是一个答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似随便地给出一个问题,或一个眼神,或一个否定。学生就会进入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中。当他们学会的时候,他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好学的,他们会发现学习不过是在不断地发现一些障碍,并破除这些障碍而已。障碍破除了,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学习变得简单,变得跟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没有什么区别,似乎对自己都有启示。学习在慢慢变成一种需要,是一个人生命的意义。知识只是一些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知识只是起点,而绝对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那个智慧才是最关键的。传统的知识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他们会发现学好知识、考一个好成绩,不过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的远远不是这个。好成绩,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而已。他们发现他们在渐渐走向人生的解放,他们已经走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的路上。
  这三个层次依老师的境界而分,老师走到哪一步,就会提供哪一步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