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智慧型教师

 linjingbo 2010-06-07

如何做智慧型教师<>

做一名智慧的老师,要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还要补充教材,更要更新教材。为什么要吃透教材,怎样补充教材,又怎样更新教材。相信大家读了《如何做智慧型教师》,会从中受到启发的。

如何做智慧型教师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课程资源。相关的说法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

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可能表现为补充教材,这是比较温和的形态;也可能表现为更新教材,这是比较激烈的形态;还可能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这是比较充分的形态。

吃透教材

在变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提出一些教育隐喻或教育口号。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如有些教师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

坏的教师各有各的坏,但好的教师总是有相同的好——绝不照本宣科。如果教师不打算让自己成为照本宣科的坏教师,就不得不做一件事情: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

调整教材是教师的权利,不过,正式发行的教材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智慧和实践经验,有些教材可能隐藏了一些错误或缺憾,但很少有教材会败坏到一文不值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或开发新的教材,但补充和开发新教材的前提是尽可能吃透利用现有的教材。

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现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利用教材也可以表现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是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利用教材还可以表现为解读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补充教材

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

补充教材实际上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虽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在中国教育界已经提倡多年,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说就已经完全消失。这样看来,补充教材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够让教师减少考试的焦虑。

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新教材

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在传统的教材制度背景中,更新、更换教材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当市场上出现多种版本的教材之后,这种更新、更换教材已经不再是新闻。

更新教材也可以视为补充教材的形式。它意味着教师用新的教材替换所有或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而补充教材虽然也更新了教材,但以维护原有的教材为前提。

更新教材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没有必要期待所有的教师都有更新、更换教材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额外的时间。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大量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中国曾经有过多次教育改革(或教育实验),其中很多教育改革实际上只是教学改革,也就是教学方法改革

1979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其中很多实验也主要只是教学实验,比如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法实验目标教学法实验,等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是重要的,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抵达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遭遇一个障碍: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旧教材成为新教学方法的瓶颈。于是,真实的教学改革总会引起教材改革以及相关的课程改革的渴望。或者说,有效的教学改革原本应该是课程改革,应该使教材和教学方法同时发生改变。否则,教师就只能在教学方法上作一些微调,而不能使教育发生整体的转换。2000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出现的教育改革称为课程改革新课程,而不是单一的教学改革新教学,这是有道理的。

从教学改革转向教材或课程改革,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对教师来说,以往的教育改革常常显示为教学方法的调整,却不知道真正应该调整的首先是教材。如果教材错了,教学方法无论如何调整,终归是一种微调,甚至会助纣为虐。也可以说,如果只改变教学方法而不改变教材,至多只有正确地做事的效应,而且很可能是正确地做错误的事情。方法是对的,方向却错了。教材改变意味着首先保证做正确的事情。显然,做正确的事情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