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艾灸可以治疗近视眼 近视眼是我们大家并不陌生的一种疾病,现在在我们的人群中可以处处看到近视眼的人,我想说,近视眼的病人,可是太多了,只能说是近视眼的人群。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也艾灸?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以机能代谢率降低为特征。在老年人中,本病比甲亢多见,亦以妇女为多。 [发病原因] 甲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如果剂量过大,常有暂时性轻度甲低。此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和某些单纯性甲状腺病的晚期,均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2.垂体病变。如垂体前叶机能低下,可继发不同程度甲状腺机能低下。 3.下丘脑病变。 本病属于中医“虚损”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阳虚气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阴伤血亏或饮停血瘀。禀赋不足或脾阳受损、中气不足,或外感邪气等,均可耗伤中气,损伤脾阳,阳虚则无以生阴,气耗难以化血,以致阴伤血亏。脾虚则停饮,气虚则血瘀。故本病病机为虚实兼挟。 [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起病缓慢而隐匿,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其典型表现为:疲乏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怕冷少汗、毛发稀疏易脱落、面色苍白虚肿、纳食呆钝、体重增加、唇厚舌大、语言低沉不清。此外,可以出现眼睫反射迟钝,基础代谢率低、血清总T4低及甲状腺吸131碘率低等。 尤其要指出的是,由于机能低下的程度不同及病人年龄、性别的差异,甲低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些病人可以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而仅有少数几项客观指标说明其甲低。此外,对于老年人来说,脑力和体力减退、反应迟钝、怕冷等症,往往容易单纯认为是年老所致,而淡漠、抑郁又可能妨碍病人去找医生,因而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甲状腺病变是引起甲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时诊治。 2.坚持食用碘化盐。尤其在甲状腺肿流行的缺碘地区,更应注意坚持食用碘化盐,但不可过量。 3.保持心情舒畅。老年人应当树立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并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垂钓、赏花、集邮、户外散步等,既可陶冶情操,又可舒畅心情。 4.其他。如在运用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时,应恰当掌握剂量,施行甲状腺切除术时,应慎重考虑适应症和切除范围。 [治疗措施] 1.针对病因治疗。如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者,则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甲状腺功能即可恢复。 2.长期服用甲状腺素制剂。首选药物是甲状腺片,可从15毫克开始,每隔1~2周增加15~30毫克,直至奏效。其一般治疗量为每日120~240毫克,获得满意效果后,渐减至合适的维持量约每日60~120毫克,应当注意的是,有冠心病或其他各种心脏病者应慎用此药。其他还有左旋甲状腺素,治疗量每日150~200微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每日60~100微克。后者作用快,维持短,主要用于粘液水肿昏迷的抢救,不宜作为长期服用的药物。 3.其它治疗。注意补充营养和纠正贫血,严格控制镇静剂和麻醉药的应用,以免诱发昏迷。 4.中医辨证论治。脾阳不足,气血亏虚,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腹胀纳呆、面色苍黄、头晕目眩等症状者,可以干姜3克、制附片6克、葛根10克、炙甘草9克、陈皮6克、云苓10克、焦白术10克、太子参15克、炙黄芪15克、熟地12克、当归10克、瓜蒌仁9克、佛手10克、建曲6克为基本方温中健脾,益气补血。待诸症消失后,再以原方出入制成膏、丸,续服3~6个月,以图根治;阴阳气血俱虚,并兼停饮瘀血,表现为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畏寒少汗、头昏重听、胸闷心悸、皮肤苍白多屑、毛发枯稀脱落、面色无华、四肢非凹陷性水肿、胸痛者,可以制附片(先煎)6克、鹿角霜3克、龟板(先煎)9克、肉苁蓉9克、淮山药10克、苍术6克、白术9克、太子参15克、生黄芪15克、连皮茯苓9克、汉防己6克、炙麻黄3克、川桂枝3克、炒赤芍9克、白芍9克、丹参15克、葛根9克为基本方温阳益气蠲饮,养血补血化瘀。亦可配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或糖皮质激素,待中药取效后再逐渐减其用量直至停用。中药汤剂需不间断地服用6个月左右,效果稳定后仍需以上方出入制成膏、丸剂长期服用,如病情出现波动,又当及时改服汤剂或加服西药。 5.针灸治疗。可长期取足三里、关元等穴艾灸。 低血压!艾灸? 家中自灸 建议:温和艾条灸或艾箱灸! 1.艾灸百会、社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可收显效。 适用于三种低血压的调理 1.体质性低血压:最为常见,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这类患者的血管收缩调节功能差,多缺乏体育锻炼。 2.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的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这种现象与其说是突然血压下降,不如视为血压调节不良。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心肌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食疗: 天麻10克,何首乌20克、核桃仁40克,鲤鱼头1个。上锅蒸熟后,早、晚服食。 母鸡1只,栗子80克,熟地40克。母鸡洗净切块,与栗子,熟地加水调味煮熟,食肉饮汤。 瘦猪肉400克,黄精80克,文火炖烂,连汤带肉分食。 鲜猪肝150克,肉苁蓉25克,远志10克,加水煮汤,调啤酒后吃肝喝汤。 分享(0) 评论(1) 39次阅读 中医认为低血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诸多因素有关,同时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及黄豆、红豆、黑豆等豆类制品,使各种营养摄入充分。 药物升压可选用: 1.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频服,每日1剂,连服1周。人参以野山参或高丽参为佳,也可用生晒参、红参。气阴虚损者,则可用西洋参代之。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作茶饮,频服,连服10-20天。 3.黄精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外,针灸治疗低血压亦有较好疗效,常用艾灸百会、社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可收显效。 适用于三种低血压的调理 1.体质性低血压:最为常见,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这类患者的血管收缩调节功能差,多缺乏体育锻炼。 食疗: 天麻10克,何首乌20克、核桃仁40克,鲤鱼头1个。上锅蒸熟后,早、晚服食。 治盆腔炎灸三阴交穴 穴位点: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治疗腱鞘炎,也是哪儿疼灸哪儿。 作用: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