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领晚餐不适当,尝了美味丢了健康

 书海游吟 2010-06-09

    
 
  天气越来越热,不少餐馆开始在街边摆出桌椅,很多人晚上在户外吃夜宵,亮出大快朵颐的架势。不过,营养学家提醒,城市人随着夜生活的兴起正在被“夜餐综合征”悄然威胁,由于吃饭过晚,进餐量较大,不但很多人开始逐渐发胖,有的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也开始出现问题,因此,晚饭、夜宵还是应当适时、适量,以免尝了美味,丢了健康身体。
  ◆四成白领晚餐不适当
  不久前,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四成的白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晚餐吃得过迟、过饱或过于丰富,尤其是从事市场、销售和技术等工作的白领往往由于应酬或加班造成大约1/5的人有慢性肠胃道疾病、中轻度高血糖、脂肪肝,还有将近20%的人有夜间失眠、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疲乏等症状。
  他们存在的问题包括常吃加了浓重调味料、营养相当单一的盒饭、晚餐过于丰盛造成脂肪过度摄入、菜品中味精太多造成的“美味综合征”、不吃早餐影响胃肠道功能等直接危害健康,结果导致一些人很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牙痛、迁延难治的口腔溃疡、腹胀、便秘等症状。时间长了,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肠胃道、胆囊的问题就通通找上门来。
  ◆睡觉前4小时最好不进食
  营养学家认为科学、健康的进餐方法应该是“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有人甚至提倡“6点晚餐、10点睡觉”,这样可以保证晚餐和上床睡觉之间有4小时的间隔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让肠胃排空,减少肠胃负担,睡眠质量也将提高。但是,这对于工作繁忙、应酬颇多的现代人来说可能很难做到。
  对普通人来说,应该尽量保证进餐和睡觉有一定的间隔,不要吃完马上就上床。如果晚饭较早,睡觉却比较晚,到了睡觉的时候肚子饥 肠辘辘时,可以选择一些有饱腹感、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做夜宵,比如:水果、脱脂牛奶等以缓解一下饥饿感。不要选择精制、高热量的食物,油炸类的快餐食品就更不值得提倡。
  ◆晚餐和夜宵最好选清淡食物
  从营养学角度讲,最理想的三餐比例应该是一天能量摄入总量中早餐占到25%到30%,午餐占到40%左右,晚餐占30%到35%。而在营养搭配中,晚餐中脂肪类食品应该尽可能少,最好占整个晚餐的25%左右,除去蛋白质占的12%,其余的都应该是碳水化合物,尽可能少用盐和味精等调味品,提倡清淡一点,可以多一点蔬菜和五谷杂粮。
  要想防止“夜餐综合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进夜宵。如果非得用不可,也要尽量在餐桌上选择清淡、多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夜晚给胃肠道增添过重的负担。
  和中青年人一样,老人和孩子也需要杜绝“早吃少、晚吃多”的趋势。因为老人消耗少,运动量相对小,因此食物更容易积聚在体内,出现肥胖。孩子在晚上吃得多,早上就很难有食欲吃好早饭,对他们一天的学习都会有不良的影响。而且晚上吃太多不容易睡得踏实。但夜间是儿童分泌长高激素的时间,没有良好和足够的睡眠时间,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个不小的损失。
  ◆健康晚餐是荤菜每样夹一筷
  现在很多人晚上的应酬是推也推不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自我约束和管理,防止在不知不觉中吃得太多。
  首先要限制鸡、鸭、猪、牛等动物性菜品的摄入量,否则人体会呈现出酸性体质,容易疲劳。而通过饮食摄入的过多蛋白质身体无法消化,只能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无形中也增加肾脏负担,让原本就脆弱的肾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次,在进食量一定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增加豆制品和鱼类的摄入量。豆制品和鱼类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脂肪摄入过多的高脂血症都具有降脂作用。
  在晚餐时也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餐前就给自己定下规矩:荤菜每样只吃一筷子,最多不超过三筷子。一定要细嚼慢咽,其余的食物要尽可能以蔬菜为主,这样即使脂肪吃多了,也能随蔬菜中的膳食纤维排出体外。
  同时,酒要限量,不能狂喝滥饮。少量的酒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其中红葡萄酒对身体的有益作用最大。另外,晚餐最好吃一点米饭。饭后半小时可以吃点水果,但不要在饭后马上喝茶和吸烟,防止食物中钙、铁的吸收受到阻碍。
  克服早餐马虎晚餐丰富的坏习惯
  紧张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使不少家庭养成了一种早餐和中餐马马虎虎、晚餐丰盛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潜在很多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危害,甚至引发令人痛心的慢病。
  一是晚餐太晚,晚餐太晚容易引起结石症。有些家庭要在晚上8、9点钟,甚至10点多钟才进晚餐。老人为了等儿子、儿媳们一起回家进餐,尽管肚子已饥饿,仍坚持忍受。小孩子肚子饿了要吃饭,爷爷奶奶总是说:“再等一下,爸爸妈妈回来了一起吃。”长此以往,胃肠疾病自然难免发生。
  二是比例失调。一日三餐进食量的比例应当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而定。一般来说,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为3:4:3;如果晚上9-10时睡觉,其比例应为4:4:2。这样既能保证活动时能量的供给,又能在睡眠中让胃肠得到休息
  三是营养过剩。晚餐菜肴丰盛,且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
  晚餐中存在的问题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与长期进食丰盛的晚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为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会使血脂的凝固性增强,极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又可导致肝脏制造更多的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把过多的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处理糖的能力下降。每天的热量供应集中在晚餐,会加速糖耐量的降低,加重胰岛负担,促使胰腺衰老,最终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和血管病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晚餐后如果很快就上床睡觉,被食物充盈的胃肠可压迫肝、胰、胆等消化器官,极易发生胰腺炎、胆囊炎,有的甚至在睡梦中突然发生休克与猝死。晚餐太饱、太丰盛,消化液分泌供不应求,食物停滞于胃肠。高蛋白食物在肠道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胺、酚、氮、甲基吲哚等有害物质可直接刺激肠壁,还可进入血液,损害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胆汁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还会生成脱氧胆酸等致癌物质,因此,丰盛的晚餐是恶性肿瘤,尤其是结肠癌的重要诱发因素。
  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晚餐过饱会使人在睡眠中常做噩梦,久之引发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其原因是胃肠紧张而又过重的劳作,会把大量信息传入脑细胞,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层,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疲劳。有专家认为,长期失眠、多梦的患者,不妨在晚餐上找找原因,少而精的晚餐,或许可以解除失眠、多梦的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