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得一以灵_文海拾贝

 梦中家园 2010-06-10

道德经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气。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力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古来凡是得到道这个的一天得到而清明;地得到而宁静;神得到而灵妙;河谷得到而充盈;万物得到而生长;侯王得到而做了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也就是说,天如果不能保持清明,恐怕就要崩裂;地如果不能保持宁静,恐怕就要陷塌;神如果不能保持灵妙,恐怕就要消失:河谷如果不能保持盈满,恐怕就要涸竭;万物如果不能保持生长,恐怕就要灭绝;侯王如果不能保持首领的地位,恐怕就会亡国。所以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低下为基础的,因为这个道理,侯王才自己谦称为不谷。这难道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赞誉是无须夸誉的。因此(人君应当)不愿意如玉一般华美,而宁可象石块一样坚实朴质。

【特别提示】

(1)昔之得一者:一,指"",是""的别名。昔之得一者:古来得到""这个""的。
(2)天得一以清天得到这个""而清明。老子将""看成是构成天、地、神、谷以及万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自然界一切都在流动着、变化着,老子认为这些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故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3)孤、寡、不谷都是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孤,意思是说自己孤单,有争取臣·民拥护的意思;寡,与孤相似。一说孤、寡分别是孤德、寡德的意思,即指自己德性不好。不谷,有不善的意思。有人怀疑侯王的这些谦称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而提出的。
(4)珞珞形容石块的坚实。"不欲琭琭如玉,(而宁)珞珞为石"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有道君主的形象,也就是说为政者要能"处下""居后""谦卑",要象大厦的基石一般坚忍朴质。这种理想形象,反映着老子"无为而治""至虚""守静"的辩证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