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绪 论

 芙蓉书阁 2010-06-11

第一章   

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概述

一、权益的含义与分类

1.权益——一种利益,一种由法律或某种惯例、习俗、道德所保障或支持的利益。(P1

权益可分为社会性的权益和法律上的权益(即法益)

2.权利——人们可以自由地做(作为)或者不做(不作为)某件事,或者要求他人做(作为)或不做(不作为)某件事的一种可能性。(P1

3.权利与权益的关系——权益(教材上说是“利益”)是内容,权利是形式和保障手段。

《当代汉语词典》: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权力:1.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2.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利益:好处或收益  

权益:权利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P2

1.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各项权益

2.基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权益

1)职业方面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1031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11日起施行)中关于教师的权利(第七条)、待遇(第2532条)的规定。

2)职称方面的——

三、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的含义(P2

狭义:指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国家和法律的保护。

广义:也意味着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在何种范围内去追求自身的利益。

四、专业技术人员

1.广义理解:指拥有特定的专业技术(不论是否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定),并以其专业技术从事专业工作,并因此获得相应利益的人。P2

会做、能做(可能性)+在做(现实性)

2.狭义理解:指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含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在外商投资企业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中方人员。(P8)

当代汉语词典》: 专业:1,学校把学业分成的门类,2,根据产品的产生过程的部门。

企、事业单位属于社会组织范畴,行政组织则属于国家机构范畴。企、事业单位围绕着实现个别的或特殊的利益,即本单位的利益展开其功能活动,行政组织则谋求实现国家或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政府的职能不是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及其它各种事业活动,而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用法规、政策的方式实行宏观管理。企业单位强调经济效益,实行经济核算制,自负盈亏。主要靠自己的收入维持经费开支,扩大再生产,为国家创造财富,积累资本。┅┅事业单位主要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的外部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对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按照经费来源事业单位分三类:一是经费自收自支的,享受企业的各项自主权,实行企业化管理;二是则国家实行定额补助的,政府在管理上要适当放活;三是国家全额拨款的,实行基金制,严格控制。今后政府对于各种事业单位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制定法规和政策的方式,引导、扶持和规范其发展。——广东省人事厅19946月编《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P284

有两类事业单位:一、不具有行政职能的,如学校、医院、科研所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二、具有部分行政职能或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某些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各级政府部门所属的机关服务中心,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管理干部学院及其他培训机构,均不列入公务员系列。——游国经、张尚仁主编《政府职能、结构与运作》,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1月版,P3

《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普查及建库呈报表》:

单位属性:企业、事业教学、事业科研、事业卫生(含中医)医药、事业工程农业、事业财经、事业文化艺术;其他。

资格级别:正高、副高、不分正副高、中级、助理级、员级、考试初级;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双学士、本科、大普、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

学位:博士、硕士、双学士、学士。

称号、荣誉、待遇:1.中国科学院院士;2.中国工程院院士;3.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4.博士导师;5.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省级学科带头人;7.省优秀中青年专家;8.市拔尖人才;9.市学科带头人;10.名老中医。

在岗情况:在岗、已办离退休手续、离退后返聘、延退、下岗;

行政级别:厅级、处级、科级等;

系列:高等学校教师、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教师、小学(幼儿园)教师、实验技术人员、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技工学校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经济专业人员、会计专业人员、审计专业人员、统计专业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新闻专业人员、体育教练人员、广播电视播音、出版专业人员、工艺美术专业人员、律师、公证员、图书资料专业人员、文物博物专业人员、档案专业人员、艺术专业人员、海关、船舶技术人员、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

五、专业技术资格(第二章  第二节 专业技术资格)

(一)专业技术资格的含义

资格:1、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2、由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的时间长短所形成的的身份。——《现代汉语词典》

(二)专业技术资格获得的三种形式(P8

1.评审   2.考试    3.考核认定——初次认定

(三)专业技术资格的内容(P8

   * 专业技术人员评审的条件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与科技、经济活动

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与科技、经济发展的关系

1.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是科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对科技、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与法和道德

一、法与道德

(一)   法的含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的总和,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则(规范)及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法律制度、法律秩序的总和。

法是具有国家意志性的行为规范,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二)   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善恶评价,甚至用来泛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

(三)法与道德的关系

1.联系:

1)二者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在阶级社会中都有鲜明的阶级性。

2)一定的法律需要一定的道德来支撑。

2.区别:

1)法是阶级社会中的现象,是一个历史范畴;而道德是人类社会中始终存在的现象,属社会范畴。

2)法属于统治阶级,任何国家都只有一种法律体系。而道德则不然。一个国家里,既有统治阶级的道德,又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因而一个国家的道德体系并不止一种。

3)法有固定的表现形式,如宪法、法律、法令、条例等,而道德往往没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只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存在于社会舆论中。当然有时也可以整理成文,如“守则”、“公约”等。

4)法的遵守和执行是用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而道德则是依靠人们内心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

5)法的实行,总是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秩序;而道德则有不同的情况:统治阶级的道德是维持现存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力量,而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则是对抗或敌视现存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力量。

二、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与法

1.专业技术人员权益应是合法权益

2.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主要通过法律上的权利来实现,需要法律来确定和保护,至少也应是法律所不禁止的。

3.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必须具有法律意识:

1)懂法——能分清合法与非法、不法 (2)守法——不违法 (3)能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与道德

1.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需要一定的道德来支撑  * 一定的法律需要一定的道德来支撑

2.专业技术人员在追求和保护自己的全合法权益时,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社会道德规范,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