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士人怎么看爱因斯坦

 学海长流 2010-06-12
瑞士人怎么看爱因斯坦

文·本报记者 李大庆
伯尔尼档案馆馆长:只有三个人听爱因斯坦的课 李大庆摄
爱因斯坦博物馆馆长:当年爱因斯坦也在报上登了求职广告

  ■ 新闻缘起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士联邦建交60周年。瑞士驻华使馆和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在北京特别举办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展览,以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展览共展出了200多件展品,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生前使用过或珍藏的物品,介绍爱因斯坦工作、生活和历史背景的影视资料,以及一些理解爱因斯坦科学观念的互动展品。

  为了让中国人更全面地了解爱因斯坦,了解瑞士,日前,瑞士国家形象委员会邀请中国记者到瑞士参观访问,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了解爱因斯坦在瑞士的历史。

    ■ 将新闻进行到底

  “爱因斯坦是瑞士人?”不少人一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是吃惊:只知道爱因斯坦是出生在德国,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是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馆长麦索力博士告诉中国记者:爱因斯坦终身保留瑞士国籍(瑞士允许国民具有双重国籍)。

  许多中国人都知道,瑞士的手表享誉世界,也知道瑞士的军刀全球闻名。其实瑞士人引以自豪的还有他们曾经的公民——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2005年,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人类科学发展史的重大历史事件,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特地举办了“爱因斯坦展”。因为100年前,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时正是居住在伯尔尼,是专利局的一名小职员。未曾想到,爱因斯坦展吸引了大量的瑞士国民前来参观。仅有770万人口的瑞士国民中,就有35万人走进伯尔尼历史博物馆,走近爱因斯坦。

  在瑞士人眼中,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在物理学上做出过伟大贡献的普通人。

  逃课、偏科:杰出科学家不是神话

  鲁道夫·奥特是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这位已经退休的苏黎世理工大学物理学教授现在的职务是“爱因斯坦研究会会长”。

  “1896—1900年,爱因斯坦在苏黎世理工大学就读。”69岁的奥特向中国记者讲述了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在上大学时十分喜欢理论物理,但觉得实验物理没有什么意思。“他自学了许多现代物理的课程,这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成绩不够好,他的老师一度想把他‘踢出去’。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学生已经知道了那么多的现代物理知识。”

  像许多大学生一样,爱因斯坦在上大学时也经常逃课,比如数学课,这对他以后的物理学研究不利。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相对论理论(狭义相对论)。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他又有了广义相对论的想法。据奥特教授介绍,爱因斯坦因为数学有点不够用,因而只能与数学特别好的朋友一起研究。“当然,爱因斯坦很后悔他在苏黎世理工大学期间没有好好学数学。”他只得“恶补”数学。后来,爱因斯坦终于正式发表了广义相对论的论文。

  有感而发

  把“天才”还原成普通人

  爱因斯坦也逃课?瑞士人介绍他们的杰出科学家时并不避讳这一点。他们不想神化爱因斯坦。他们不像中国宣传自己科学家的成长时,总喜欢塑造“高大全”式的人物。

  爱因斯坦的确有过逃课的历史,但他并非是个不爱学习和研究的人。他逃课不是为了休闲娱乐,而主要是钻研课本上没有或还未讲到的物理学前沿知识。实际上,他的逃课,仅仅是他偏科的一种表现。

  5月30日,爱因斯坦展在中国北京开幕。京城一家媒体对此作报道时用了“爱因斯坦大学物理得过1分”作题目。殊不知,爱因斯坦考试的确得过1分,但有两点该文作者未说明:一是这1分为6分制的1分;二是爱因斯坦并非大学物理得1分,而是实验物理得过1分。我们中国人喜欢从“考试得1分到诺贝尔奖得主”的角度把爱因斯坦理解为“天才”,而瑞士人只是把爱因斯坦这个“天才”看成普通人。

  “与别人不一样”:爱因斯坦的典型风格

  走进伯尔尼历史博物馆,来到二楼爱因斯坦展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照片:爱因斯坦与几位科学家的合影。除了爱因斯坦以外,其他几位均西装革履,系着领带,只有爱因斯坦独树一帜:穿的大衣不系扣,里面是一件便服,也不打领带,面带微笑地看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照片旁边的文字说明上写着:爱因斯坦并不注重外表。博物馆的讲解员告诉中国记者,这是爱因斯坦的典型风格——与别人不一样。

  笔者在参观过程中,一直在寻找爱因斯坦究竟在哪些地方与别人不一样。

  1885年—1894年,爱因斯坦在慕尼黑上学,全班52名同学一起照了一张合影。讲解员让中国记者找一找哪一位是小爱因斯坦。记者们似乎都看不出哪张小脸与后来的大物理学家相像。讲解员提醒:就是里面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51个孩子都严肃地注视着相机,只有一个孩子冲着镜头微笑;别的孩子都衣冠楚楚,只有那个微笑的孩子大衣只系了上边两粒纽扣,下边空敞着。这个孩子就是小爱因斯坦。这张合影与前述那张爱因斯坦巨照相似。或许,自然就是这个相对论提出者一生的一贯风格。

  也曾徘徊低谷:他与普通人有太多相同经历

  上学、工作、教书、恋爱、结婚、育子、再婚、科研、获奖……爱因斯坦在哪里与别人不一样呢?是指他提出相对论理论?抑或是指他获得诺贝尔奖?

  没有找到爱因斯坦“与别人的不一样”,相反笔者在瑞士却了解了不少爱因斯坦和许多人大致一样的地方。在爱因斯坦故居,爱因斯坦博物馆馆长奥特拿着一张1901年的报纸复印件告诉中国记者,当年爱因斯坦没有工作。他在伯尔尼当地的报纸上刊登广告找工作,希望当家

  庭教师挣点钱——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也曾找不到工作。

  1900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的理想是留在学校里教物理,但没有成功。8年后,他终于获准在伯尔尼大学教物理了。但很可惜,没有几个学生喜欢听他的课。伯尔尼历史档案馆馆长皮特博士特别向中国记者展示了当年爱因斯坦的“档案”。1908年7月6日的一份爱因斯坦上课的记录表明,在他讲述“热量分子理论”课程时,只有3个学生听他的课。另一天的记录是4个学生听了他的讲课。后来校方不得不取消了他的课程——爱因斯坦的教学生涯也曾“走麦城”。

  参观爱因斯坦展览,走进爱因斯坦故居,探访爱因斯坦曾求学及任教的苏黎世理工大学,一件件小事,一个个故事,笔者慢慢理解了在瑞士人心中爱因斯坦“与别人不一样”的真实含义:爱因斯坦与那些或不苟言笑或迂腐呆板的科学家们不一样,但他却与最普通的百姓有着太多的相同的人生经历。他是个普通人。正像伯尔尼历史博物馆馆长麦索力博士所说:爱因斯坦就像你的邻居一样亲切。

  有感而发

  科学家何须是完人

  爱因斯坦是世界级的大物理学家。瑞士人以他为自豪,但是瑞士人并没有把他“神化”。在向中国记者介绍爱因斯坦时,他的找不到工作、他的听课人数太少,甚至他的某些狡黠都没有被刻意隐瞒。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

  在瑞士参观探访之际,笔者心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为什么在中国的媒介上所见到的中国科学家们多是“神”或“完人”?要么是科学家本人成了科学的代言人、代名词,要么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似乎也完成了道德及心灵的“羽化”。

  那么,透过瑞士人看待科学家的态度,我们是否有些思考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