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阳楼记》练习题

 ~天语~ 2010-06-16

《岳阳楼记》练习题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粗词的含义。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       增其旧制________
     
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
     
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       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
      2
.选出词意、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  感极而悲者矣
      B
.一:而或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C
.然:满目萧然  然而不胜者
      D
.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
.根据提示,用原句填空。
     
第一段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积极治理政事,做到________是极为赞赏的。
     
前人之述备矣这句照应的是________
     
第五段中,古仁人之心是指________二者之为是指________
      4
.出自本文已沿用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至少找出三个)
      5
.第三段、第四段是两个并列描写段,分别由________两词引出对洞庭湖景物的描写。这两段是第二段的分写段,照应第二段中的________
      6
.联系全篇,作者的构思是:由□□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自然引出□□,说明作记的意图。
      7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________退________
      8
.联系全文思考,分别用八个字写出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9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实际上已透露了全文的主旨。 (    )
     
第五段巧妙地利用设问的方式逐层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忧君思想。 (    )
     
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    )
     
第五段论述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表露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负。 (    )
      10
.翻译下面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
     
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11
.第五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A
.设问  对偶  引用  反问
      B
.对比  排比  比喻  引用
      C
.反问  比喻  反复  排比
      D
.比喻  设问  引用  夸张
      12
.指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
.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就是。
      B
.文中的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
      D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前句写沙鸥飞翔停歇,后句写鱼儿畅游水中。)
   
探究能力测试

      13.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对我们的借鉴意义。(80字左右)
     
阅读下则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4
.给下面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并释义。
     
啖粥而读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辄以水沃面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食不给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乃至被谗受贬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15
.翻译文中画线句。
     
译:________
      16
.选文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________》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做太守规模,嘱托详尽两种心情(既然)这样,那么……  2D 
      3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物喜,以己悲。  4.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气象万千、一碧万顷 
      5
若夫至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叙事,大观,一悲一喜,对比,议论  7.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8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  10不因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
A  12B 
      13
.此题结合现在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一心为公来谈,同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读书的目的和人生的理想,言之成理即可。 
      14
d4nzh6就,总是j!供应ch2n说别人坏话  15.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16
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刻苦自立而心忧天下  17.岳阳楼记;揭示主题
课文的第1段叙述了作记的缘由,第2段描写了岳阳楼的大观接着以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引出下文,第34段运用  对比  手法,结合  阴雨  景写悲,结合  晴朗  景写喜,一悲一喜,为最后引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议论,提出先忧后乐的主张,打下了基础。
 
第一段
 赞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作者作这篇记的缘由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指代的是  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概括写出重修岳阳楼的盛况的是  增其旧制。 
 这一段的作用:  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展示自己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第二段
 直接描写在岳阳楼上所看到的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全景)(大观的表现)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其中,从空间角度写洞庭湖湖面广阔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写洞庭湖景色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总领对迁客骚人悲喜之情描写的句子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与本文  胜状  前人之述指的是前文的  唐贤今人诗赋  对会于此中的指代的是  岳阳楼  
 洞庭湖(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是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因此,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作者不详尽描述岳阳楼大观的原因之一是  前人之述备矣  。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结束对岳阳楼景色的描绘,转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起过渡作用。
迁客骚人具体指什么人?
       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不得志的诗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这个段末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引出下文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第四段
 表现夜晚水面微波景色的是  浮光跃金  ,月光倒影的景色是  静影沉璧  。两组对偶句是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这一段写景,时间上由  白天    晚上  。依次写了  湖面、湖中、植物、月光、渔人  ,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第五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同古仁人一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D二者指的是古仁人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 D 
A.古仁人的高尚情操
B.封建士大夫超越现实的思想
C.作者的忠君爱国思想
D.古仁人和作者的高尚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从语段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悲;     ——退;      ——乐;      ——
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以自己的话和引用原文两种方式来回答)
二者之为指的是迁客骚人的一悲一喜之情。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古仁人之心二者之为异在何处?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者指迁客骚人,之为指以物喜,以己悲;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否定的态度。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都来源于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
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的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又分别指什么?
  居庙堂之高                    退  处江湖之远     
进亦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退亦忧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微斯人,吾谁与归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
作者暗指滕子京,目的是赞美并慰勉自己的朋友。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作者在本段开头把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古仁人之心加以  对比  ,用一个设问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并阐明自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的仕途进退原则,而后由    转到    ,再用一个设问句水到渠成地解释全文的主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今,这句话已经演化为成语:  先忧后乐  
 本段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照应课文开头的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以物喜照应第四段的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以己悲照应第三段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些又是第二段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的具体写照。
 本段的层次划分: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