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自己,就不死

 行走的鱼 2010-06-19

爱自己,就不死

2010-06-19 11:07:00 来源: 海峡都市报(福州)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N东林摘自《我爱问连岳》

死这种东西,从来都很敏感,据社会学家观察,一位公众人物自杀以后,往往会引发自杀潮。死生事大,尤其是死,想不清楚就贸然做了,就没有后悔的机会了。年轻的时候,不仅时时会厌恶这个世界,还会厌恶自己,还好,这种情绪一般会很快地过去,当它从心头冒出来之时,不如就去睡一觉。

睡不着怎么办?那就想想如何才能爱自己。许多中老年人让人生厌,是爱自己爱得过分,以为世界失去自己就不行了;而年轻人却还没有开始爱上自己,有时候轻易放弃了自己,即使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有时候也会丢掉自己的生气。

上个世纪40年代末,著名的拉比(rabbi,有“教师”之意)约书亚·罗斯·李普曼(JoshuaLothLiebman)出版了《心灵之平静》,这本书总共卖出了几百万本;它现在也许还存放在许多人的书房里,纸页已经发黄。

这种平易的小书,总是容易被人轻视的,尤其是当下心灵鸡汤类的出版物已经成为强势品种,提及它的人恐怕不会很多了。

这本书的观点让我喜欢:你可以逃离自己的罪错,只要你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认识你自己的欲望,而且,爱自己!心灵的平静不是多么难做到的事情。“爱自己”,成为最重要的前提。李普曼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邻居”,这条诫令就暗示了人应当爱自己,否则这句话就难以理解了。
         

不爱自己,能让人做出恐怖的事情,在李普曼之前近半个世纪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认为有一种自杀是源于完全的利他,根本无视自己的存在价值,或者说,认为自己所属群体的价值高于自己的一切。无所畏惧的自杀炸弹客就是最好的例证。

不爱自己,当自杀炸弹客都可以,自杀就更是小菜一碟了。

当然了,未必要去找李普曼的书或钻研涂尔干的学问,才能解决心灵问题,那样人生也会闷得想死。这样痛苦的事情我来替你完成了,我来读书,你只要记住他们的观点就可以了:要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爱世界。

爱自己,包括爱自己的缺点,爱自己的无所事事,爱自己还没有找到方向,在年轻的时候,有大把本钱用来迷惑,有大把时间用来浪费———过几年回去想,这正是青春的乐趣之一,不必轻易就想到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