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书法欣赏

 榜上有名 2010-06-20
邓散木/印坛北齐南邓工行草书篆隶真书/草篆
 

《行书轴》书法欣赏

   邓散木(1898-1963),名菊初。钝铁,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这是散木先生对自已艺术的评价)。以字行。江南大书家萧退庵的弟子。书法欣赏以行草书为主。

             工行草书,一笔王字,但于篆隶真书,也都下过极深的工夫。楷书以唐楷为主,也写北碑,但终于还是帖意浓于碑意。隶书则汉代名碑大多涉及,以笔酣墨饱、结字谨严胜。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融会贯通,最后写出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草篆。

             邓散木在近代,是以篆刻著称的。当年印坛所谓“北齐南邓”,就是指北京的齐白石与江南的邓散木。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已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代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他的篆刻,追求的是汪洋恣肆、不计工拙的效果。但显得有些破碎,境界不高。书法也如此,这可能是天分使然吧。
          邓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艺事,几十年间,黎明即起,临池刻印,至日出方才进早餐,曾手临《说文》十遍,《兰亭》也临过几十遍,去世前几天还在伏案工作。他又十分热心书法教育事业。举办讲座,编印讲义。《篆刻学》一书就是他治印的经验之谈。1955年曾应北京人民出版社之邀担任简化字字模的书写工作,还书写了不少课本及各种普及读物,学生字帖,在书法的普及教育方面贡献很大。
 
李叔同/融书法佛理为一体朴拙圆满浑若天成/楷书

弘一法师临终绝笔 -书法欣赏

              《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临终绝笔 上海圆明讲堂藏   弘一法师于1942年10月13日晚圆寂,“悲欣交集”四字手书写于10月10日下午,写在一用过的字纸上,字迹仍旧有力。令人感谓的是弘一法师落笔时的超脱随意,这份对后人而言极为重要的手书在他似信手拈来。楷书是书法欣赏的重点。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多才多艺的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早岁以书艺驰誉当世,出家后持戒精严,并融书法、佛理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附 《送别》歌词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飘蜀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林散之/当代草圣神韵兼备清逸静雅的独特书风/散草

《草书条幅》书法欣赏

           《草书条幅》 气势恢宏,颇有一泻千里之势,却又不失萧散雅致。线体的流畅与松涩飘飘然欲仙,构成林散之在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形象。草书是书法欣赏的重点。

         他的求学之路艰辛、执着,每天清晨都一丝不苟地临摹古帖,孜孜不倦,可见他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坚毅。

         日本书道界对其书更是推崇备至,书道团体来华访问,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其后,以青山杉雨为团长的全日本书道访华团来到南京,这位直率而又狂傲的日本当代书坛泰斗本来对中国现代书法不以为然,当他见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后,当场便行鞠躬之礼,并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一时传为佳话,林散之名声大震,”当代草圣”之美誉也由此传开。

          年逾八十的林散之,盛名之下并没有停滞不前,他不顾”风烛残年眼半花”,一直到临终,十多年来他不管是应人索请,还是参加展览,都以满腔的热情不停的创作,大量作品流传四方。真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时笔墨炉火纯青、天真烂漫,他一生中许多精品就是在这个时期创造出来的,其对艺术的执着、进取和创造令人尊敬。

       被誉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其草书为二十世纪的书坛增添了不少活力,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林散之用笔极其讲究,主张”留、圆、平、重、雅”,因其涵养深厚,故笔下雅韵欲流,他在草书中努力实践这些理念,把他们出神入化地熔于书法创作之中。有人说林散之书法如太极拳,这可能是最恰当的比喻。他曾说过:”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书法用笔难在刚柔相济,但刚和柔在林散之笔下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融合。其中锋行笔,线条如钢丝一般,能从纸面上立起来,挺拔而弹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说的”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而林散之书法线条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其用笔的”活”。晚年,他对笔锋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八面用锋,正、侧、偏、方、圆、虚、实、顺、逆、散诸锋并用,甚至可以说无锋不用,特别是他巧妙地糅进了一些山水画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笔法的表现力,既新又古,这种近于干擦的散锋,是他衰年变法的成功之处,加上使用长锋羊毫,创作出浑朴苍茫、酣畅淋漓、老辣纷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层出不穷。

         就书法的墨法而言,林散之的成就也极大。师黄宾虹,深得黄宾虹用墨之奥妙。林散之继承并发展之,将丰富的墨法自觉地运用于书法创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突破。他将浓墨、淡墨、焦墨、枯墨、润墨、渴墨、宿墨等绘画诸墨法,成功地运用于书法创作,前无古人。他写字喜欢在砚池旁置一水盂,饱蘸浓墨之后,将笔尖轻轻点上一点清水,一下笔,水墨交融,千变万化,妙不可言!他为桑作楷书写的《怀素论书一则》(唐许瑶诗)草书条幅充分展现出这种水墨变化。林散之更善于用枯笔,往往在墨竭锋散之后,还能仗其超凡的控制力,写出时隐时现、若断还连的笔画来。这些大胆的创新,是同时代人所不及的。

          林散之生存的时代,经过有清一代碑学的洗礼,帖学式微,无疑碑学对林散之的影响很大,林散之书法以唐楷、北碑筑基,而得力于帖学的修养。他从《阁帖》学晋人书,并取法唐、宋、元、明诸名家手札,得其意韵,同时临习汉隶名碑,数十年不辍,其书刚中见柔,兼有碑之骨、帖之韵,又渗透着汉隶朴拙之意。他充分挖掘帖学中蕴藉典雅、旷达流畅的美学特征,并以自己对线条的独特感受能力,融碑学的飘逸朴拙,劲健挺拔之长,形成自已神韵兼备,清逸静雅的独特书风。林散之那个时代的各体书法都很难逃脱碑学时代的氛围和技法的影响,现在看来那时留下的”唯一缝隙”就是草书,而林散之正是发现了这个”缝隙”。他自言60岁以后学草,此时他的书法进入成熟期,个性渐趋突出,点画线条特别精到,碑与帖的磨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他主攻草书,谋求诸家草法的融合,以隶入草,返熟为生,从而造就了林散之草体–”散草”。这是他独具胆识与创意之处,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一个足以与怀素、董其昌、傅山、王铎抗行的草书大家。他的成功,唤醒了时代对帖学的回归。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名晚,数十年积学厚,涵养富,不仅其书法功底至深,而且又因其做人之真诚和在诗辞及绘画等多方面的成就,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
 
陆维钊/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之先驱/独创陆维钊体

行书对联 -书法欣赏

        陆维钊 原名子平,字微昭。浙江平湖人。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毕业。曾在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院、杭州大学任教。1959年到浙江美院,开设诗词题跋课。1963年中国画系成立书法篆刻科,为负责人。篆书隶书为书法欣赏重点。

        晚年以书法卓绝,驰名于世。其书法真、草、隶、行各体皆精。其书法集雄强恣肆与书卷清气于一体,极富个性色彩和现代感。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现代 “螺扁”,人称陆维钊体,独步古今书坛。

        他受浙江美院院长潘天寿教授委托,主持筹备书法篆刻科,为当时我国艺术院校之唯一书法篆刻科;1979年浙江美院率先招收书法研究生,由他任导师,为我国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陆氏是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之先驱。
 
吴昌硕石鼓文书法欣赏/恣肆雄强凝练遒劲

书法欣赏-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书法,行草中求篆隶意,篆隶中兼草书气,在他的书法中”篆”与”草”正是一个对倒。吴的书画印皆以气势磅礴、真气弥漫为胜,他自谓:”苦铁画气不画形”,同样的,他的书法也是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势如破竹,劲如强驽。因此,他推重祝技山的草书。吴昌硕书法不仅根抵在于秦汉,而且亦追求古朴美——金石篆籀之气。先秦石鼓文与汉碑正是吴书的人处与基础。得益于石鼓文的笔力骨线,又胎息于汉碑的魄力气度,成为吴昌硕书法的两大支柱。引篆隶作狂草,即所谓革中有篆籀气。吴昌硕,我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诗、书、画、篆刻皆精。书长篆、脱胎石鼓,雄浑恣肆。篆刻上取鼎彝,下挹秦汉,钝刀硬入,茂苍劲。

       吴昌硕临石鼓文,参以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笔。他的书法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吴昌硕石鼓文书法,凝练遒劲,气度恢弘,笔势圆融浑厚,风格朴茂自然,含蓄蕴藉。结体规整匀称,气势开张,具有浓郁的金石气息。不拘于石鼓规度,而独具风貌,用笔恣肆雄强,大胆突破石鼓之形制,而强调线条的书写意味,以丰富线条的生动性,从而使石鼓之意蕴更为生动丰富,为打开篆书新的艺术天地开辟了更耀眼的一盏明灯。

      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吴昌硕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
 
书法欣赏/近现代书法史帖学书宗沈尹默/行书

书法欣赏-沈尹默行书

      沈尹默和于右任是近现代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代书宗,分别代表帖学和碑学的两座高峰.他的行书书法主要取法二王、米芾等帖学大师,掺以北碑墓志的影响,精于用笔,清健秀润,自成一家。

       沈尹默对现代书坛的贡献与影响,是其他书家所不能比拟的,其不愧为20世纪杰出的书法家。沈尹默在现代书坛是一位开拓者,其培养了大批优秀书法家。行书写得秀润清丽,劲健自然,风度宜人,妙得神韵之美。沈氏书法主要得力于二王,但对唐代欧、褚、虞、颜诸家,以至北魏、汉碑等都有较深的研习,从而形成自己的风貌。

       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沈尹默先生是陈毅先生进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恩来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沈尹默先生在书法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甚至盖过了他的诗名。”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并肩战斗,是中国新诗的最早倡导者之一。1971年6月1日,备受”文革”迫害的一代书法大师沈尹默,病逝于上海,享年88岁。晚年的沈尹默,侧重书法理论的研究和书法艺术的普及教育。其学生谢稚柳、胡问遂、翁闿运等都是很有影响的书法家。
 
沈尹默/秀雅俊美的个人风格/行草

《行书诗轴》书法欣赏

         沈尹默原名君默,字中,后更名尹默,号秋明、匏瓜。浙江吴兴人,与赵孟俯是同乡。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其实,沈尹默初以诗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30岁就在北京大学做教授,所交游者皆一时风云人物。书法少时就开始学了,在地方上已很有书名,但有一次,陈独秀见到沈尹默写的一首诗,对沈说:“诗很好,但字则其俗在骨。”沈尹默此后开始勤奋练字,如是不间断者两三年,书法面目从此一变。行草书是书法欣赏的重点。
  沈尹默是以学帖出名的。其实,他在碑上也下了苦功。近50岁时致力于行草书,从米南宫而释智永,而虞世南,而褚遂良,再上溯二王。又在故宫博览历代名迹,眼界大开。这是沈尹默书法生涯中一个关键时期。沈尹默书法由此大进,秀雅、俊美的个人风格也基本形成。51岁上办了第一次个人书展,以后几乎一年一次,名震南北,收入巨富。
  书法实践的同时,沈尹默也深入研究了书法理论。他结合自己学书的体会,将书法理论通俗化,起到了广泛的宣传作用。沈尹默于解放后,积极从事书法艺术的教育与普及工作,培养了不少卓有成就的书家。上海的书坛上,至今仍活跃着许多沈先生的传人。
沙孟海/无论篆隶楷草代表北碑雄强一路/行草书

《行书七言联》书法欣赏

          沙孟海原名文若,字孟海,以字行,别号石荒、沙村、兰沙、决明等。浙江鄞县人。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印学家。书法欣赏以行草书最佳 。

        幼承庭训,早习篆法,毕业于浙江第四师范。后刻苦自学,并拜冯君木、陈屺怀为师。至上海又转益多师。1929年任广州中山大学预科教授。1949年后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委。1963年任浙江美院书法篆刻科专业教授。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知识渊博,学贯古今,对书学、文字学、篆刻学、文献学、金石考古学均有高深造诣,并有专著。

        沙孟海早年得吴昌硕指授,其书法无论篆隶楷草,代表北碑雄强一路,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书法以行草书最佳,尤其善作孽窠大字,人以为“海内榜书,沙翁第一”其擘窠榜书气势宏大、点划精到,富现代感,以气胜,且越大越壮观,此非胸有浩然之气不能致也,为当代书风典范。有《沙孟海书论丛稿》、《沙孟海书法集》、《印学》等多种著述问世。
 
舒同/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行草

《江山如此多娇》书法欣赏

           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1921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1926年后辗转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曾一度以鬻字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军务倥偬之际潜心书艺。书法欣赏以行草为最佳。

            1949年后历任华东局、山东省和军事科学院等部门要职。他自幼酷爱书法,在革命战争年代以笔为刀枪,为中国革命胜 利做出了贡献。毛主席曾赞誉舒同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  

           学书从颜体入手,又精研何绍基等诸家碑帖,转益多师,擅多种书体,尤长行书。他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喜作榜书,扎实稳固,端庄伟岸。1988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出版《舒同字帖》、《舒同书法艺术》等。被世人称为“舒体”,海内外享有盛誉,为繁荣中国书法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历任山东、陕西省委书记,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创办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当代中国书法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者和创新开拓者。
 
王蘧常/所作章草古雅厚重时出方意/章草

《毛泽东菩萨蛮词一首》书法欣赏

     王蘧常(1900一1990)字瑷仲,号明两。浙江嘉兴人。一生基本上在大学任教授,文史哲艺俱通,著作宏富。王蘧常是现当代以章草著名的书家。书法欣赏以章草为主。

     王蘧常开始写《九成宫》,之后又学《十七帖》写北碑,主要临习《张猛龙》和《郑文公》。19岁时,从名书家沈寐叟先生学。沈先生见他习北碑,很是赞许,又见弟子学《十七帖》,以为王右军笔法是“远承章草”,但章草传本,如今只有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出师颂》以及萧子云的《月仪帖》(一般传为索靖所书)数种了。

     所以沈寐叟对弟子说:“汝能融冶汉碑、汉简、汉陶、汉帛书,而上及于周鼎彝,必能开前人未有之境。”王蘧常敬志不忘,从此走上了研习章草书的漫长道路,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终有大成。所作章草,古雅、厚重,时出方意,已对前人的章草书作了发屐的书家。 
 
于右任/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干字文/标准草书

书法欣赏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以字行。陕西三原人。长期任职于国民党政府,管至行政院院长。但它作为书法家的名声,是乎超过了作为政治家的名声。他的书法艺术,一般认为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魏碑为基础,写出具有强烈个性的行楷书时期;二是创立标准草书的时期。 书法欣赏以草书为最佳。

  于右任对魏碑下过很深的功夫。清代中叶以来,学魏碑而能出己意者,还是寥寥。他满带“碑味”的行草书,可以说是风格独具了。尤其是行书,中宫紧促,而结构多变。在一种看上去十分随便不经意的把握之中,获得一种奇绝的、从容大气的效果。

  于右任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创立“标准草书”,于1932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了草书研究社。他广泛搜集前人的优秀草书作品,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干字文》,而后自己又手写一遍,刊印行世。

  标准草书的创立,目的在于使草书规范化。其实,草书是无所谓标准的,一标准就失精神。但初学草书的人,由此可以摸得一正确的门径。

  至于于右任自己的草书,笔画简单,形态优美。他基本上写的是不相连属的今草,但他的草书是由章草入今草的,在他的草书作品中,不时可以见到章草的笔法。在用笔方面,几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给人以饱满浑厚的感觉。
 
书法欣赏/于右任的冢旁碑碣镌刻书法

书法欣赏-于右任楷书

      秦汉时代以篆隶书为风貌。如前所述,于右任的前期书作,主要根植于碑学书法。准确地说,这一情形集中地体现在于氏以追摹北魏楷体为基本风貌的书法创作上。 碑学书法包括历代碑碣摩崖、造像以及墓志铭刻石诸种,而在文字表现上,多以真、隶、篆三体为主要形式。

      但毕竟性格使然,直至中年前后,于右任下力最多的,其实还是北魏书法一体。他着手在魏体书研习领域中朝朝暮暮用功最勤的时期。他曾花费大量精力临摹过为数可观的北魏楷书名刻。于右任在启蒙时代,便已喜好雄健豪放一路风貌的冢旁碑碣镌刻文字。换言之,于氏对于书法的兴趣,最初正始于棱角分明的北魏书体。然而不久,在他进入私塾读经书习诗文时,却又受到了原本偏好“二王”书体的师长的直接影响并随之性喜行书。从此,这两类书体便成了于氏日后心摹手追的主要内容。

     于右任学书之时,碑学书法、特别是北魏书法中雄强壮伟的书写特点,恰迎合了彼时民国开元未久,社会大力提倡的自强自振之风。当然,碑学书法的真正源头和成因,更是与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蓬勃兴起和深入发展直接相关。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之下,碑学书法的如火如荼也就成了必然。

       从于氏的当时书迹看,还可分辨出他的不蹈常式不囿一体的书写状况,正来自于他的多种取法之故。他的书作虽通常不具年款,却无碍人们从笔法、结构及署款习惯来辨别他的各类特性。 对于于右任的楷书一体的创作,有研究者认为他的先委婉后犷放的表现方式,是出于严格地遵循了一条先从六朝墓志入手,再广及摩崖、碑碣的有效借鉴途径。此说自有其根据。从他的前期之作看,无论用笔还是结体,都让人感受到具有丰腴疏朗独具一格书写特征的北魏普泰元《张黑女墓志》的鲜明影响。这个现象甚至延续至于右任各个时期的趋于规整一路的行楷书创作模式之中。

     于右任以获得《广武将军碑》最为喜爱。是碑为前秦碑石,与《邓太尉祠碑》堪称当时仅存两件名刻,往为吴大澂遍求未得之物。 由于受到前清访碑寻勘风气的影响,在此期间,于右任寻碑搜志的兴致可谓空前。他曾四处苦心收集求购六朝碑版墓志等古代书法遗迹,反复揣摩,以深究用笔之道。于右任以获得《广武将军碑》最为喜爱。是碑为前秦碑石,与《邓太尉祠碑》堪称当时仅存两件名刻,往为吴大澂遍求未得之物。
 
书法欣赏/于右任草书与【标准草书】习字帖

书法欣赏-于右任草书菜根谭句

       于氏草书书法创作风格,最终只能定型在笔法娴熟简单、结构平淡无奇的认识层面。尽管说,于氏创导标准草书及标准草书社,对播扬草书规范自是功德无量,但与属个性化创作范畴的艺术水准的高低优劣,则断然是两码事,更何况,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个己审美思想的直白诉说和物质性见证。尽管它有实用的一面,但终究不以其实用为上。

        被于右任盛赞为“古之张芝今之索靖,三百年来世无与并”的津门书家王世镗,为彼时一代章草大家。受其直接影响,中年之后的于右任把书写兴趣投向了草书创作领域,并由带有章草意味的索靖《月仪帖》和无名氏《出师颂》,逐渐转至王羲之《兰亭序》等经典草书之作的临摹和研究。为深入探究草书艺术和创作之源,并使之为广大爱好者所熟识所运用,1931年,于右任领头成立了标准草书社。
 
       书法之道,古来向以善于表现个己书写风貌为至高理想,但这一境界的最后实现,事实上又和作者有如用笔、结体的技法手段和个性化审美思想之下的创作方式戚戚相关。于右任身体力行地研究并实践草书艺术的整个过程,可以说一直持续到他的晚年。在这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漫漫岁月当中,在数十年间的临池生涯里,鉴于于氏的深刻体验,由他整理编撰和修订的《标准草书》一书,从1936年至1958年的22年中,便先后出版了九次之多。至今,沪地老辈人仍能不时拿出好几个版本的《标准草书》习字帖来。所谓“北碑南帖”的风格差异,正在于笔法和字法的根本区别上,即前者方峻开张呈现方意,后者蕴藉融合呈现圆意。

         从审美意义上解析,此一北一南、一方一圆看似形状之异,实为本质之别。尤其是付诸于从表面看,其用笔特性似乎并无明显差异的行草书创作时,惯用外拓笔法的碑学书家,表现于在银钩虿尾式的多顿挫提按少使转连绵的运笔中,曲尽一波三折之妙。以敝之浅见,北魏书属于碑学体系,而发自“二王”的行草书,则归之于帖学体系,两者无论技法参照还是美学形态,皆大不类同。故而,从书风借鉴的客观规律看,碑、帖区别本如渭泾。从这一点出发,一旦涉及创作活动,便无可避免地会出现由创作过程本身所带来的与用笔、结体等技法要素原本相悖的种种矛盾,并妨碍创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由南北笔法差异所带来的落笔的犹豫性,和长久浸淫于标准草书的结构特征、以驱使观念固化的通俗性上,同时也客观地制约了于氏书法的创作格调。事实则是,中年以后,在进入草书书法的创作阶段时,于氏原本深厚的北魏书创作功力和由此而生的用笔习惯,反成为阻碍他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羁绊,使得他在对传统草书创作试图进一步深入时,往往抉择无定,举措两难。并且越到老年,越显气体弥弱,甚至还出现用字杂糅气息迟滞的弊端。如果于右任继续深入碑刻书法,如果于右任从未涉及与其创作性格本不合辙的“标准草书”,那么他的日后的更大成就,将毋庸置疑。
 
罗振玉甲骨文书法欣赏/骨挺肉丰劲练质朴

书法欣赏-罗振玉甲骨文

       罗振玉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所作小行楷题跋精严工稳。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除去甲骨文研究方面贡献,罗振玉还被认为是敦煌学研究的奠基人。罗振玉对颜真卿书法的研究极深,他的楷书功底基本上得力于颜真卿,行书在学习圣教序的基础上也参入了诸多颜书的笔意,罗振玉行书,行气疏朗,用笔舒缓,字势高耸,一种独立独行的姿态,微妙处可以看到他对颜真卿书法的用工之处。

       罗振玉甲骨文书法劲练质朴、骨挺肉丰,将金石之趣与毛笔之韵交融得十分和谐。不仅具有高古之风韵,而又具典雅之风神。可以说,此作无论从文字,还是书法艺术水准上看,皆属一流之作。罗振玉书甲骨文联,所书高古醇朴,典雅有致。罗氏书法曾以颜真卿为宗,后致力于古文字学之研究,尤其对甲骨文考订,具有创造性之贡献,在古文字领域与书法界享有盛名。其用笔已破刀刻之痕,完全以书写工具——毛笔所替代。

        罗振玉先生是近代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学思想谨守传统儒家中庸中和之美,同时通过传布当时新出土新发现的书法史料,为现代书法的发展和转变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可能。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叶鹏飞用”谨而不肆,温尔儒雅”来评价罗振玉的书法成就。罗振玉,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式如、叔言,号雪堂、松翁、贞松老人,又称永丰乡人、仇亭老民。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江苏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县,1940年5月14日卒于辽宁旅顺。
 
梁启超扇面书法欣赏【临张迁碑】沉雄浑厚

书法欣赏-梁启超隶书

       书法作品全篇充满了特有的书卷味和儒雅的气息。从梁启超这件临摹《张迁》的扇面来看,他确实实践了他所说的第二种方法,他没有被原碑的方硬所笼罩,而是用自己的理解写出了《张迁》的厚重文雅,完成了从碑刻到书写的自我风格的转变过程。梁启超对于临摹古代碑帖,在其《论书二题》中有过精辟的论述:“模仿前人书法有两条路,一是专学一家,要学得像,如学颜真卿或欧阳询,终身学他。二是学许多家,兼包并蓄。这两条路,第一条路的优点是简切,容易下手,但也容易为一家所束缚。第二条路的弱点似乎是泛滥无归,但看得多,便于发展。走第二条路,以模仿为过渡,再到创作,是最好的方法。”

       明代以来,写《张迁》的代不乏人,知名的有何绍基、杨守敬等,但都侧重于碑的方拙气息。梁任公是以内敛的笔意写《张迁》,原碑的方硬用笔被减弱了,着重强调了碑刻中硬朗的一面。从前见过梁任公在清末和民国10年左右的书法,还是峭劲刚猛的一路的,到了晚年,却变为浑厚飞动,让人不禁惋惜他的中年早逝。

        这件书法作品作于农历乙丑年1925年,此作布局谋篇纯熟,三行隶书,很见功夫,最上面一行字体最大,依次缩小,使观者不觉行气闭塞,这是老于布白的书法家才能做到的。 梁启超的书法是写北碑《张黑女》一路的,这个碑在清代并不怎么受重视,学的人也不多,梁任公在晚年才开始临摹,由于他天分极高,入手便将北碑的剑拔弩张一变而成沉雄浑厚,这就是天才与常人的不同。在他的传世书迹之中,隶书甚罕见,这幅《临张迁碑》扇,是其中的精品。
 
浑融遒宛掺方于圆赵叔孺小篆书法【篆书轴】

书法欣赏【篆书轴】

        赵叔孺书法对赵之谦篆书、秦《峄山刻石》、唐李阳冰《三坟记》研习不辍,融会贯通,气韵高古,气息渊雅,是近代篆书的代表书家之一。【篆书轴】为小篆,体势开阔,笔力雄健,具有雄迈豪宕之风。细观之,用笔掺方于圆,浑融遒宛,字构端庄宽博,上密下疏,既有清峻劲拔之风骨,又有气象宏逸之气度,具有典雅遒丽、凝练生动之美。他的楷书由赵之谦上探北碑,取意于魏碑俊秀一路,气势飞动,意态奇逸。他的行书取法赵孟頫,但能一改赵书妩媚之态,融入魏碑笔意,秀逸中不乏精劲。

        在书法上,早年由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入手,后转学元人赵孟頫及清人赵之谦。赵孟頫是帖学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而赵之谦则是碑派书家。赵叔孺受此熏陶,熔铸碑帖,书风秀逸而不乏骨力。赵叔孺正草篆隶皆擅。行楷出入赵孟頫、赵之谦,恬静娟美;篆书得力于李斯、李阳冰,平稳圆转;隶书 融会两汉,有秀逸之趣。亦精篆刻,宗法秦汉,参研宋元,以工见长,不滞不板,行刀以冲为主,造诣极深。

        赵叔孺的篆刻取法亦广,秦玺汉印、明清流派无不涉猎。赵叔孺的白文印,得秦风汉韵,工稳雅致,格调尤高。他的边款,取法北碑,秀雅绝伦,亦为典型。在朱文上,他不仅刻类于赵之谦的线篆,更于宋元朱文独出机杼,将印坛荒废已久的元朱文加以雅化,重新纳入文人篆刻创作。他的门人弟子陈巨来、方介堪将之发扬光大,在印坛风靡一时。他的门人弟子就有60多名,著名者如陈巨来、叶潞渊、方介堪、张鲁庵、沙孟海、徐邦达等,皆学有所成。沙孟海评价当时的印坛,推赵叔孺为平和一脉的代表,与吴昌硕比肩抗手,称一时瑜亮。赵叔孺是我国近代一位著名书法家,生于1874年,卒于1945年,浙江鄞县人。书法篆刻上也自有面目,宋元圆朱文一路的造诣尤深。赵叔孺中年以后,鬻艺海上,与吴昌硕一工一放,双峰并峙,影响巨大。

小篆结合籀文劲健绝伦章炳麟书法【篆书屏】

书法欣赏【篆书屏】

       章炳麟博通经史、语言文字学,为一代儒宗、国学大师。善书法,尤精籀、篆,古朴浑厚,劲健绝伦。书法以篆书见长,因对金石学造诣深厚,书写篆文,均有典章渊源可循。所作笔势舒展苍劲,字体古朴蕴藉。章炳麟是近代书写篆书的一位书家,书法作品【篆书屏】以小篆结合籀文,用笔刚劲,别有古趣。从整个作品欣赏,其篆书用笔以行书笔法写成,线条不仅表现出节奏感,同时也十分生动活泼,这是他独到的篆书写法。章氏为近代国学大师,尤擅古音韵文字学,故其书法具有文人气质,别有情趣与品格。

      章炳麟早期哲学思想有唯物主义倾向,反对天命论,后期受宗教哲学、西方哲学和老庄哲学的影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建树,有”国学大师”之称。1895年参加维新运动,加入强学会。1897年任《时务报》编辑,从事维新变法宣传活动。戊戌政变后,遭通缉,流亡日本。1902年与蔡元培等组织《苏报》,倡言革命。1903年因”苏报案”,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赴日本,参加同盟会,任《民报》主编,发表学术论著,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曾任《大共和日报》主编,兼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3年团参加讨袁活动遭软禁。此后,思想渐趋保守,退出政界,专事讲学。

      章炳麟在学术上,他涉猎甚广,经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一生著述颇丰,文字较古奥难懂。章太炎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而后又遭败落的家庭,一生经历了戊戌维新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历史时期,走过曲折的道路,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著名的学者。章炳麟,即章太炎,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从事革命,为中国近代国学大师,著作丰富,工籀、篆,行书富金石气。

篆书石鼓文书法欣赏依艮藩-用笔猛利简洁

书法欣赏-篆书石鼓文

        《石鼓文》书法体态浑穆逸宕,笔画如屈铁交横,韩愈《石鼓歌》赞《石鼓文》: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冰龙腾梭。吴昌硕对石鼓文进行了梳理,使字势由动变静、字形由方变长,使匀整的线条有了粗细疾涩、浓淡干枯的变化。
 
            依艮藩在篆隶上下力较多,篆书尤为擅长,于《石鼓文》浸淫甚深,朝夕研摩。书法于甲骨、钟鼎、彝器、古泉、六朝碑版无不精通。晚清,包世臣、康有为“尊碑抑帖”,罗振玉、刘铁云“厚古薄今”,当时的关东亦非“真空”,研习篆隶魏碑,蔚然成风。依艮藩曾师事“关东三才子”之一的王光烈,王光烈常与吴昌硕、齐白石有唱酬,以诗文见长,精于书法篆刻。依艮藩,字成言,号清河钓叟,辽宁铁岭开原人,约出生于1893年,卒于1954年,书法颇有盛名。

        从依艮藩传世的几件手札和篆书书法的款字来看其行书,同样的不同凡响,古拙开张,厚朴自然,将篆隶北碑熔冶其中,从中可窥一丝郑孝胥行书的影子。将他的篆书与行书放在民国时期一些名家的作品中,亦绝不逊色。此作系依艮藩为高澄鲜所书的篆书石鼓文集联“花角树幡出深秀,鱼中写帛道平安”,依艮藩袭承了吴昌硕的写法,吴缶老“用笔绵劲”,依艮藩用笔猛利简洁,起笔也有别于吴氏,不是一味的含蓄藏锋,因字而异,颇多变化,干净利落,这是其作自出机杼的一面。
书法欣赏/清秀典雅若清风入怀的白蕉书法

书法欣赏-白蕉

       白蕉书法在用笔结体章法上也是非常自然、非常轻松.能自然已不易,能轻松更不易。近世书家中能同达自然而轻松的也只有于右任、黄宾虹、谢无量等几人。白蕉作品艺术特色,他的理论清澈而深入,非常自然、轻松地阐释了许多大而复杂的问题。论碑与帖,”碑与帖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碑版多可学,而且学帖必先学碑.”"碑宏肆;帖萧散.宏肆务去粗犷,萧散务去侧媚.”。论包慎伯草书用笔,”一路翻滚,大如卖膏药好汉表演花拳秀腿.”

      白蕉书法,得力于魏晋,对二王浸淫颇深,清秀典雅,若清风入怀。其为现代书坛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名人,精书画,擅篆刻,能诗文,颇富盛名。

      书法以”二王”为宗,兼取欧、虞诸家,沙孟海《白蕉题兰杂稿卷跋》云:”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人.本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又署复翁、复生、济庐等,别署云间居士、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曾为上海美协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书画师.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上才子,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诗论亦富创见,诗名蛮声文坛,写兰尤享盛誉。

      徐悲鸿妻廖静文还叮嘱徐悲鸿弟子李天祥”要常去白蕉家关心其夫人金学仪,尽可能地解决白蕉家的困难.”两家至好,可谓有口皆碑.。文革期间,白蕉含冤离开人世.1979年,上海中国画院为白蕉平反昭雪,廖静文除拍电报致哀外,还致函白蕉夫人慰之:”白蕉先生作品长存,精神不死,沉冤能白,我和国治(邓散木之女)等均为之欣然不已,善后问题,想能逐渐解决,愿寄以乐观,万勿焦虑.1953年白蕉同志来京,与悲鸿晤谈甚欢,当时情景,恍如昨日,匆匆已二十余年,回首往事,伤感不已.”
郭沫若书法欣赏/碑学成就与书法碑派特征

书法欣赏

       在现代书法史上,碑学成就最突出的,郭沫若与沙孟海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沙孟海更多的是对金石气的营造,而与北碑的整体风格仍有一段距离。而郭沫若虽然对北碑有所弱化,但是就其书风的整体风貌以及与同时代的书家相比,无疑他的碑学成就更为突出一些。

       甲骨文线条流畅,错落多姿,疏密相间,自然天成;金文极富装饰性,形象性超过了甲骨文,郭沫若对晋、唐书法的追溯,为帖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相当一部分书简,有受李柏文书影响,具有完整晋人书风的楷书;有对二王书法的心领神会,无意中透露出先贤天趣妙境的行书;有受孙过庭《书谱》影响、东坡神韵浸染、王铎醒世骇俗墨迹开启的行草书。深厚的学术涵养,古文字的坚实底蕴,使他从书法的原创期就得以追本溯源,探幽发微,弱化了北碑的奇突之势,强化了南帖的豪放之气,化古人之法为己法,使他的书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代的审美情感。

书法欣赏

         郭沫若学识渊博,他不仅是诗人和戏剧家,而且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的研究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这为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郭沫若是诗人,他总是将情感与理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统一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因此他的书作具有极高的品位。他擅长行草,书作笔墨厚重,深厚凝重不失刚劲爽利的气韵。郭沫若融帖为碑,逆势发笔入锋,紧劲含蓄;取外拓,在有限的结构、面积里,外撑开张,高亢飞扬。诗情与书意融为一体,丰富而又协调。
 
  郭沫若书之内容与书之形式的高度统一,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雄强气概。年轻时期就受苏东坡书法的影响很深,他认为“《灵飞经》、董其昌还可以忍耐,但总是一种正工正楷的书法,令人感觉非常拘束。一旦和苏字接触起来,那种放漫的精神和从工笔画移眼到南画一样了”。苏字的“不用中锋,连真带草”的简捷写法特别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潮流,郭沫若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深受其影响。郭沫若碑派特征:厚重生涩,苍劲挺拔,舒展开阔,自然大气。
书法欣赏/钱君匋雅致秀逸的书法与篆刻

书法欣赏-钱君匋书法

       钱君匋书法早年曾临过柳公权的《玄秘塔》,后受丰子恺先生融合魏碑和章草的影响,又苦学《龙门二十品》,并汲取赵之谦的行书韵味,在结识于右任先生后又攻今草,晚年醉心于大草。最终形成了清丽、质朴、酣畅、独特的书法风格。钱君匋先生还是一位画家、装帧艺术家和音乐家。在上海艺术师范学校读书时,钱先生学的是图画和音乐。而且在绘画方面深得丰子恺先生的言传身教;在装帧设计方面得到吴梦非先生的亲授;在音乐方面则得到了刘质平先生的指导。而后又通过丰子恺先生与一代宗师李叔同先生结识,耳濡目染,艺术造诣不断加深。

        钱君匋先生早年从艺,最早是与书法结缘。他从汉简、隶书入手,真、草、篆、隶无所不佳,其书法独特、雅致、秀逸。钱君匋(1906~1998年),原名玉堂,字君,学名锦堂,号豫堂,别署午斋,居室名保华精舍、新罗山馆等。浙江桐乡人。建国后任新音乐出版社总编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市书协和美协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
      
        钱君匋先生最为耀眼的艺术成就是篆刻,一生刻印2万余方,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著作丰厚,出版《君匋印存》、《长征印谱》、《鲁迅印谱》、《钱君匋刻长跋巨印选》等十多部。1954年,钱先生给毛泽东篆刻了一方“毛泽东印”,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茅盾)转交给毛泽东,后来,毛泽东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先生,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再后来钱先生应邀赴中南海,毛泽东对他说:“你刻的印非常好,谢谢你。”钱先生还曾为巴金等名人制过印。钱君匋先生的篆刻源自秦汉玺印,汲取吴昌硕、赵之谦精髓,最终形成严谨、大气、遒劲、豪逸的独特风格。
高二适/将章草今草狂草熔于一炉主攻章草/草书

《临杨淮表纪跋》书法欣赏

               高二适原名锡璜,后取“适吾所适”之意,改名二适,字适父,晚年署舒凫。当代著名学者型的书法家。江苏东台人,生于江苏姜堰兴泰乡东台小甸址村,1965年参与“兰亭”论辩,《兰亭序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影响极大。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 章草是书法欣赏的重点。

             高二适博精国学,晓畅周易,受约为章士钊《柳文摘要》拟定《柳子厚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论书后题》及《跋刘宾客天论》二文。章士钊为此有赞许诗句“独虑天书读难尽,高高犹自敞河源”。为人狷介自持,1965年在与郭沫若的兰亭真伪论辨中,冒着可为“世人矢的,被人唾嗓”的风险,独持异议、翼翼拟定《兰亭序真伪驳议》文,援据坚确地指出,兰亭序为真非伪。驳文立论精严,字字坚实,切中肯綮。此巍然硕书经章士钊推荐,毛主席助成,一月内二见报刊,海内外传为佳话,特为世人所瞩目。遗作《刘宾客集注》虽未能公表,章士钊称此集与其《柳文摘要》将并户列入中唐刘(禹锡)柳(子厚)大师讲坛。

  先生有渊博的文史知识,精鉴赏,长期在文史馆工作,博及群书,眼光很高,为书取法乎上,深造探求,他对自己的草书很自信,自认为天下第一,有多本书法集(含书评)出版问世。认为章草为今草之祖,习今草应从草录(章草)隶篆入门,则笔法入古、脱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广收历代《急就章》传本,考校本,及古残简碑贴字节,排比正章、审核异同,撰写《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历时十载,1964年校补定稿,1982年出版,使坠失一千六百余年的章草免遭烟灭,国人惊动。在书法实践上,他巧妙地将章草、今草、狂草熔于一炉,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腾跌宕之气势,尤以线条的劲幢、结字的紧密见长。看他的草书,才真正感觉到那笔锋在纸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适学问素养极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浓郁的书卷气。文章、书法极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高二适一生与诗书同命,文如其人,于学问严谨中实,宁根固底,语不犹人,不驰鹜浮名;于事刚正不染,不依违两可,坦荡一生;于友襟期坦诚,良实忠纯;于后学为严师益友,堪为一代宗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