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局限带食品道理说不通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5ddfd40100irza.html?tj=1) - 世博局限带食品道理说不通_靖介_新浪博客
文/靖介
自带食物进世博园将有限额 最快本周公布http://expo2010.sina.com.cn/services/food/20100618/072910215.shtml
早报世博记者 李萌
入梅的申城,气温也在逐渐升高。在这样的环境下,畅游世博园时,食品安全应引起注意。近日,园区内已经开始播放提醒游客不食用变质食品、园内餐厅点餐适量的广播。记者昨日获悉,有关游客自带食品限额的公告最快在本周将正式发布。食药监部门特别建议游客尽量不要携带熟食、糕点、盒饭等易腐败、变质的高风险食品入园食用,胃肠道功能欠佳的游客尽量避免食用冷饮、海鲜、辛辣、高蛋白食品,游园注意劳逸结合。
不建议游客自带食品
“天气越来越热,食品的保存时间就会缩短。”昨日,世博局园区商业管理服务部负责人直言,不建议游客自带食品入园。因为一旦食用了变质的食物,游客整个观博计划便会受到影响。“面包、八宝粥之类的简易食品园区内均有出售,而且价格与园区外相当。”不过,他同时补充说,游客自带有包装的食物,不会被世博会组织者反对,“这些食物的保质期相对长些,安全性也更高些。”
相比之下,游客自己烹饪的食品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质。该负责人举例说,有些游客将西瓜切成小块,放进塑料袋,带入园区。放在背包里几个小时的西瓜,表面容易滋生细菌,游客食用后容易引发腹泻。
这应该是一篇世博局在决策之前的试探性文章,就是想看看民众的反应如何,反应平淡,本周将如期颁布该规定;假如大家反应强烈则取消该规定的颁布和实施。进可攻,退能守的行政思路一目了然。
从正面角度来说,该规定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关心广大游客的身体健康,我们政府和领导对此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这点从免费饮用水和园区内配套餐饮设施可以证明。政府一直在担心草民的认知能力有限,弱智到胡乱吃东西以后,导致参观园区的“战斗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战斗力”,整垮了身体。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世博局苦口婆心解释误食不洁食品后果的严重性方面,在下以为还是客观、科学、严谨的,没有夸大后果。误食不洁食品以后,严重后果完全可能引起心力衰退导致死亡,或是食用霉变食品以后完全可以致癌,这些都是常识,草民都知道。世博局没有说出来,说明世博局很厚道。
如果世博局限制游客自带食品的数量,仅仅作为善意的提醒,而非强制的规定。有理由相信所有的游客都能接受,毕竟世博局为了游客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无可厚非。现在问题的焦点是,世博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个中的纯洁性就值得怀疑了。很简单的道理,世博园区内的餐饮单位都是向世博局“进贡”过大洋的,现在拒绝或是限制自带食品数量,是否具有“强制”游客在园区内餐饮单位消费的嫌疑呢?这个可能性很大。
前两天气温超过30°,几个要好的朋友硬是要我从外地,给他们捎带当地的熟食产品回沪解馋。这让我很犯难,路上的行车时间要6小时左右,怎样给这些熟食保险呢?朋友笑眯眯地从车窗里塞进3只到超市里买冷饮用的“冰袋”(保温袋?),他说只要出发的时候,放点冰在袋子里就可以了,还拍胸脯表示,熟食坏了都算他的。
按计行事。回沪后打开“冰袋”,居然熟食上的熟油都凝固了,白白的一层,再看矿泉水瓶里的冰,还有一半没有融化掉。朋友们及时品尝了异地的熟食特产以后(包括在下),没有任何的身体不舒服,还一个劲地夸奖熟食的美味。
故事至此,老爷们应该知道,老百姓没有你们所谓的那般愚蠢和弱智吧?老百姓的身体当然要先保护好,否则看病那么难,那么贵,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如果老百姓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个宝,张悟本会“火”吗?三斤绿豆熬碗汤,满大街的绿豆渣还有吗?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博园内的就餐问题,假如园区内的食品真的和市场价格差不多,谁愿意大包小包,顶着烈日酷暑,拖拽那些食品呢?谁又愿意翘着屁股,蹲在角落里像个讨饭的在狼吞虎咽呢?谁不想轻松游世博呢?这纯属无奈之举啊!老爷们应该从改善就餐的条件出发考虑问题,不应该时时刻刻惦记着老百姓口袋里那薄薄的几张纸币。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