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恰如一只木桶

 文武舒慧 2010-06-21

人生恰如一只木桶

彭友茂

 

众所周知,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有三个推论,这儿先说两个:

第一,只有当木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时,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的一块木板不达标,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第二,比最短那块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得越多,浪费就越大。

按照这两点,是否可以依此类推,影响人生发展高度的,也是其短项而非其长项呢?那么,再追问一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要想把人生的蛋糕做大做强就应注意或者说必须去弥补短项?

恭喜你答对了,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人生恰如一只木桶:影响和决定人生发展高度———事业、前程的,不是看它有多少块“长板”,而要看它那块“短板”,就像一棵树,影响、决定它是否高大能否成材的,不是树冠上的某个枝某几个枝,而是树干、树根:有个成语叫根深叶茂。一棵树,如果树根不能深入地下,或者树干遭虫蛀,何来枝繁叶茂?

我有一个亲戚,人极聪明:拉二胡,几乎能赶上专业水平;书法方面,他的毛笔字,多次参加当地举办的书展,每年春节写对联是他的拿手好戏,钢笔字更是娟秀俊美,人见人爱谁见谁夸;他创作的诗歌、散文,多次获得发表;论人品,菩萨心肠,乐善好施,三教九流,结交广泛,朋友多多———倍儿棒!他出身中医世家,是个工农兵大学生,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医。以他的聪明才智,如果他能在医学上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刻苦钻研,着力打一眼井,打一眼深井,那么他极有可能成为一个著名中医大夫。可惜,他打的井不深:“名”还是有一点的,但不“著”。很明显,他人生桶壁上有块短木板:心不专,导致业不精———精力太分散,其医术也就泯然众人()矣。

一个人在他所在的行业里如果仅仅是技术、能力泯然众人,顶多也就是称不上“家”冒不了尖平平淡淡而已。要命的是,当一个人人生桶壁上有块木板不是一般的短,而是很短,非常短,短到连他的聪明才智正常发挥都不能,短得成了人生“杀手”的时候,那可就不再是什么泯然众人不泯然众人的问题了。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个故事:一位青年应聘一家外企的公关人员。他的学历、相貌、品质、口才,都没说的,外语水平更是高出其他应聘者一截。可就在他连闯几个关口,马上快要被聘用的最后时刻,招聘单位经多方打听,得知该青年平时爱开飞车,于是便放弃了对他的录取。实践证明,这家外企的决定是对的:就在这家外企招聘工作结束不久,那位爱开飞车的落聘者,在一次出行时,自己被自己那块爱开飞车的“短木板”夺走了生命……

这,就不能不补充说明一下本文一开头暂缓没说留待文末分解的“木桶定律”的第三个推论了: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明白自己人生的短板是什么,设法弥补其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一个人,不要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这优点那长处,为了能走远路,担大责,在经营自己长处、强项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发现和改掉自己的弱点、缺点、毛病,尤其是不能容忍桶壁上那块影响个人事业拓展、提升的“短板”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