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布+耳針是什麽,先聽我介紹兩本書,你就明白了:
1.《循经取穴胶布疗法》 ,于若木 著。目前只有卓越網有售。
該書是我路過一家天花板漏水的小新華書店淘到的,定價才8元,很便宜。網購更便宜,5.7元。
這是作者在解放前,在缺醫少藥的軍隊里,利用中醫經絡原理,發明出來的簡易療法。每每效果出人意表,作者直到高齡,還堅持為身邊的人用這種方法治病,并爲了更多人受益,而寫下經驗。作者出書的本意是,讓這種經濟簡單,容易掌握的自我療法,傳播到醫藥困難的農村和山區。其實,需要打救的,何止是缺醫少藥的農村山區。在發達城市,更應該學會,節約自家和國家的醫療費用,也能讓自己免遭很多無謂的治療。這種方法,是每個家庭都應該學會。
這本書不像目下的新興中醫書那麼出名暢銷,好多書店沒有,網上的大型購書網,要么沒有,要么缺貨。最近幾天卓越網才通知到貨了。我立即買了20本,打算隨緣派發給家人朋友和鄰居們。
薄薄的一本書,內容不深奧,利用內經里的中醫經絡原理。與眾不同的是,她是用含有中藥的膠布貼穴位。風濕膏膠布(或者麝香風濕膏,狗皮藥膏,雲南白藥膏,不用買貴的,幾塊錢的就行)剪成小方塊、小長條,貼在穴位上,活血化瘀,驅寒濕的膏藥滲透到經絡穴位,起到猶如針灸按摩的作用。
但貼膠布比起針灸,專業要求低,對圖找不准穴位,找個身體告訴你的痛點——阿是穴總能辦到吧。比起按摩,那可是省力又省心了,貼上就萬事大吉。對於沒有耐性的懶人,是很適用的。
據我的使用經驗,該膠布療法,如此小的投入,產出是可觀的。老公的發燒失眠,豬兒的磕磕碰碰,我自己的皮疹等,都能應效。再配合耳針的使用,我覺得足以應付家庭日常所能產生的疾病需要了。小毛小病的搞定了,大毛大病不容易找上門了。
個人經驗推介: 這種療法的唯一重點是,使用風濕膠布貼穴位。書中所舉的病,對應的有效穴位不多。沒舉出的病,就不能醫治了嗎?呵呵,這又得交代一下,不要做書呆子,病症和穴位都不必要去一個一個死死對應。有中醫經絡基礎的人,可以自己根據經絡原理和個人經驗,因應個體病情、季節時辰的不同,靈活加減穴位。如此推廣運用,便能活用、萬用。多年使用經驗積累下來,老來可以不靠打麻將度日,在涼亭裡給人貼貼膠布治病,以歡度餘生。
2.《人體自有大藥》,武國忠 著。
這書我原本沒買沒看的,只因為一個為兒子看病,一直不屈不撓,不畏風雨,不怕花錢的媽媽。自從看了這本書,運用了書中的按摩和耳針,兒子從此脫離了看病喝中藥的慣性。經過一個暑假的按摩,體質明顯好轉。之後發燒感冒咳嗽,腮腺炎等等,這位媽媽都用了按摩+貼耳針,自行在家搞定。不費一燙一藥。
這位媽媽,一則愛子心切,一則自己從來沒把一本書看透,就丟開了,缺乏簡單有效的應對手段。去年暑假期間休年假,終於有時間去好好看一本書了,母子便得救了。我歎道,書不必看得多,好好看一本足矣。
為此,我專門去買了此書來看。發現武國忠把火柴棒醫生——周尓晉的幾大本書里的耳針,用其中醫知識,歸納系統化后,顯得更加能簡單記住,有效運用。老實說,周尓晉的書,我沒能看完,也沒有去運用,因為實在是被那書搞煩了,被浩瀚的醫案淹沒了。幾大本書,當時我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so,後來三本書99%新的送人了,人家還以為我好心呢。
現在武國忠整理過後,耳針讓我很受落了。於是耳針就成了我的新玩意,給自家人貼完,就給鄰居貼。每種病症除了耳針穴位,武國忠還配了按摩穴位。這些穴位要是懶得去按摩,用膠布貼穴位,不就兩全其美了嗎?哈哈。。。
大人小孩都不抗拒,就算記不住找不准穴位,不要緊。探出哪裡痛感強的,一般也就是有對應病症的,照貼。我第一次讓豬給我貼,我的耳朵隱隱發熱了三天,爽!第二次貼,是因為發皮疹,晚上奇癢不能睡。讓老公照書給我貼了耳針,立馬安睡到天亮。
耳針的成本也很低,買來一盒王不留行籽的耳針,用家裡的淘耳勺另一頭的圓柱形頭頭,去觸碰檢驗穴位。用完後,再去藥房買幾毛錢王不留行籽,一卷醫用膠布,就可以就著耳針板,把籽一個一個放好,膠布往上面一貼,用裁紙刀跟著板上的溝,割斷膠布,一板全新的耳針,又自製出來了。
把于若木和武國忠的東西一綜合運用,就是家庭自我治療的好方法,廉價,有效,易學,不費湯藥。 |
|
来自: tangyuanyuan > 《经络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