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有一个陈旧盗洞 里面半面铜镜光可鉴人
本报讯(记者 王兵)昨晨3时许,黄冈市、红安县两级文物部门在省考古所的统一指挥下,对红安县永河镇西门寨村一处宋代石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上月26日,当地农民在棉花田锄地时挖到几块青石板,迅速向政府部门报告,省考古所领队黄文新博士从南水北调考古现场赶到红安指导发掘。经过几天的探测,判明该墓系宋代早期的夫妻同穴石室墓葬,其右侧有一个陈旧的盗洞。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墓呈东南朝向,左右两室满是青色的淤泥,没有发现任何尸骨。考古专家认为,这与墓室封闭不严、地理环境较为潮湿有关。经过清理,专家们找到半面光可鉴人的花草纹铜镜和瓷盏、釉陶罐、铜钱10多枚。
黄文新博士介绍,能够建造一定规模的石墓,这在资源环境较为缺乏的红安较为少见,说明墓主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图案精美的铜镜也印证墓主是有钱人。尽管遗存不多,但对研究大别山地区的墓葬习俗还是难能可贵的。
右图为石墓里挖掘出来的半面铜镜(背面)与陶碗
下图为石墓发掘现场记者 熊波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