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所见麦田兄使用近摄接环拍摄的几幅微距大作,惊艳之余,想到一个问题,摆上来希望大家能踊跃发表意见,共同学习探讨,再结合麦田兄的实际使用心得和体会,希望能给想拍微距的初学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帮助。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拍摄微距的几种方法,老鸟请略过(千万不要嫌我烦啊 ![]() 所谓微距,是要把很小的物体,拍成在画面中所占的尺寸比例很大。例如把送给女朋友的小钻石,拍得充满整幅画面 ![]() 普通数码单反相机拍摄微距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使用微距镜头拍摄;2、在普通镜头的前端,加一片近摄镜片拍摄;3、在普通镜头和相机机身之间,加装近摄接环拍摄(也就是麦田兄大作的拍摄方法)。 用皮腔拍摄等等太高深,不在此帖的讨论范围,此外其他专业人士或高度发烧的有钱人所用的专门配件例如环形闪光灯、微距闪灯组、低位脚架、带反光板预升的高级机身、遥控等等,也没必要在这里讨论了。 至于卡片相机的微距功能,倒是很贴近日常使用,虽然功能有局限(通常镜头焦距不够长,放大倍率不够大),但如果运用得当,照样出佳作。希望想共同学习进步的影友,能踊跃贴上自己的习作,供大家点评,同时也希望更多批评的声音,因为 ![]()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单反机拍微距各种方法的优劣。 一、专业微距镜头。 优点:1、放大倍率大,通常能达到1:2甚至1:1,通俗说1:1就是你拍的花花有多大,在原始最大尺寸的图上显示它就有多大;2、光学质素高,常说微距无弱旅,还没听说过有太差的微距镜头;3、对焦距离短,相同焦距的微距镜头和普通镜头比,能更靠近被摄物体而清晰对焦;4、像平面变形控制得最好,是翻拍文件等的不二选择。简单说就是如果用普通镜头拍摄集体照,站中间的人脸形正常,而站两边的人,长脸变成了圆脸,苗条变成了肥胖,而用相同焦距的微距镜头拍摄,会有很大改善。5、有待大家补充 缺点:1、死贵,通常4、5千元以上,性价比不高,用途单一。对于不经常拍摄微距的用家,象旅游拍照那样的,没必要拥有;2、笨重,外出拍摄要多带一只镜头(大力士请忽略)。 其他:各厂家的微距镜头,一般较集中的有50mm-60mm、100mm-105mm、180mm-200mm等几个焦段,也有可变焦的微距镜头(一般光圈不太大且放大比率只达到1:2),可根据不同用途选购。短焦可离被拍物体更近,而长焦较不易惊吓被拍的小昆虫。 二、近摄镜片 旋于镜头前端安装,象普通的UV镜。 优点:轻便,只是一片镜片,携带方便;能大大缩小最近对焦距离,例如普通200mm的镜头,一般最近对焦距离要1.5米左右,而加了近摄镜片,你的镜头离要拍的蜜蜂40公分就能对准焦。 缺点:1、照样是死贵,例如77直径稍好的要千元以上;2、始终会影响光学素质,哪怕是再高级的镜片,正如UV镜一样;3、换装麻烦,要旋下你的UV装近摄镜片,然后拍完了3张微距又要换回UV。我的UV自从镜头买回来后就没拆过,因为实在不想擦镜头的前端镜片;4、不同口径的镜头不能通用,本来已经死贵,难道还要为前端口径77mm、67mm、52mm的镜头各配一个近摄镜片吗? 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近摄镜片是佳能的500D(可用于各个厂家的镜头),规格也有好几种不同口径的型号。 三、近摄接圈 安装于普通镜头和机身之间,不含镜片,只拉近对焦距离,增大放大倍率。 优点:1、不含镜片,不影响光学素质;2、携带尚算轻便;3、安装简单,象加装增倍镜或普通换镜头一样,旋转1/4圈搞掂;4、价钱便宜,几十元就有交易;5、不同口径的镜头均可使用。 缺点:1、最大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电气触点,需要手动调节光圈,对于类似NIKON新型的G型镜头等,没有光圈调节环的,将是一个恶梦;2、镜身马达不能使用,必须手动对焦(其实拍微距一般也是手动对焦了);3、一些测光模式将不能使用(类似NIKON的3D矩阵测光。抱歉,我只用使用NIKON器材的经验,所以举例也用NIKON,希望别家的用户也来提提意见);4、尽管麦田兄说很结实,我仍旧有些担心如果接上200mm的镜头是否会架得住;5、加了近摄接圈,会改变镜头+相机的重心位置,造成安装在脚架上重心不稳,易产生震动。 其他:近摄接圈(环)一般一套有几只,每只不同的厚度,可根据不同的厂牌机型和不同的镜头焦距,加减接环自由组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附上麦田兄介绍的近摄接环的链接:http://wangpo.taobao.com/search-cat-33190711-25947047-taW3tL38yeO908im.htm?checkedRange=true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使用近摄接环的问题,希望通过麦田兄的亲身体验来印证: 近摄接环,用于以前的胶片机,相信绝对没有问题。胶片的感光材料银盐,感光并没有方向性,只要有光量即可,但现今数码机的电子感光材料,要求光线垂直于感光平面射入,所以往往造成边缘感光不足,镜头也要根据此特性而作数码优化。现今加了近摄环,想问问麦田兄的实际使用心得:画面周围是否会出现例如暗角等现象? 最后想请大家分享一下拍好微距照片的经验,先说说我自己的:1、千万别懒,要用个好脚架;2、室外最怕有风,简直没法拍;3、有条件的话,最好用反光板预升、遥控快门、快门定时(2秒)等手段减少震动;4、使用相机配有的目镜遮盖,较少从观景窗进入的光线对画面的影响(惭愧,我自己一次都没用过)。 附上一张失败图,105mm微距镜拍摄,室外,有风,因为想尽量把水珠拍得更大,估计对焦距离已经接近或者比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短了,所以造成对焦不清晰。另一点原因是镜头的景深实在太浅,眼力又有限,想对的对焦点是水滴中反影的郁金香而不是水滴本身,当日拍了很久才拍了几张,这张已经是最好的了。(没有PS和作锐化的) 很值得一看的贴子。特转来收藏了。
请大家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