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江龙塘董氏宗祠

 华夏董氏大全 2010-06-22
连江龙塘董氏宗祠

发布时间:2010-01-15  作者: 

宗祠介绍

        龙塘董氏宗祠坐落在连江县104国道琯头段塘头村。宗祠堂号“三策堂”,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砖木结构,周环紫红火墙,飞檐翘角,上盖琉璃碧瓦,画栋雕梁,前后厅堂三进。门头石匾大书“董氏宗祠”四字。厅堂林立56株红漆木柱,配上20副黑底镂金覆竹对联尤显得古香古色,联语有“三友岩存记陪二相历侍郎芝巇长留胜迹,千秋祠立生惠群黎摄权宦扮御共挹高风”,“溯陇原分闽峤长流致远望族发祥孝弟遗风绳祖武,枕莲岳襟琯江巨浸扬清名峦耸翠贤能得气蔚人文”,“陇原受姓承宗泽,闽娇分支荫国恩”,“龙降于庭勤饲晨昏尊始祖,舜赐之姓远蕃胤胄发华宗”等佳句。正厅上高悬董公应举进士匾,神完前一对漆金盘龙柱拱卫着列祖列宗神主,旁书一联:“过海漂洋裔分旅美翳台远共思源馨德泽,沸江撼岳役溯平倭抗法纷曾赴难萃英灵”,香案上红烛高烧,炉烟燎绕,气氛肃穆而庄严。从祠堂楹联及大厅中“吏部侍郎”等七块执事牌,可知连江源自陇西一支董氏发祥史。

        龙塘董氏宗祠之明清建筑风格富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祠壁上镶嵌十幅高1.8米宽1.4米的青石影雕,图文并茂,由始祖董父“西州劳绩豢龙封董氏”、董仲舒“上三策尊儒安天下”到董应举“弭寇患侍郎勤献策”……详述十位董氏英杰历史功绩。前院青石浮雕九龙照壁,高1.5米宽12米,背面精刻廿四孝立体图并附文字说明。照壁后小花园中有半月形龙池,池内蛰伏着一条栩栩如生的石雕潜龙,寓意始祖受姓典故。据董氏谱载:“始祖出自炎帝之后,父公始性好龙善畜之,舜帝嘉焉号豢龙氏,赐姓董封于陇西……”,按音韵类书董、龙同韵,董氏为豢龙氏之说当有所据。中国人为龙之子孙,塘头村古称龙塘堡,今号龙城,凡此种种对龙之图腾的崇拜正见董氏子孙赤子之心。

       陇西董氏迁闽一支早在东汉末年,始迁地在今长乐市古槐镇,分迁至琯头龙塘堡当在宋元之季,至明洪武间即建龙塘堡董氏宗祠,嘉靖间董世道曾经扩修宗祠,此后历明清多次修建遂成今日规模。建国后宗祠活动暂微,董氏宗祠一度被借作小学,文革期间原有匾牌楹联散失殆尽,改革开放后族人慷慨捐资二百余万仿古制重建,幸梁柱椽福多明时故物,才保持了原来风格。本支董氏历代进士登科者众,曾出过侍郎、参将等良吏,今则厅长、将军、博土、企业家人才济济。现在旅居港台欧美者1600余人,本乡1200余人,可谓人丁兴旺,事业发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