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最精细的“可选颜色”调色法

 zhch1111 2010-06-23
最精细的“可选颜色”调色法
 
在“可选颜色”选项中,共有三原色红、绿、蓝和对应的三补色青、品(红)、黄,以及白、灰(中性色)、黑共九种“独立色”,而且每一种颜色中又分黄、品(红)、青、黑四种“成分色”。所以在“可选颜色”中,就有4×9=36种单项调色的选项,可谓调色选项之多!
要用好“可选颜色”工具,一要懂得加色法和减色法原理(可查阅其它书籍,不在此讨论)。二要培养眼睛对颜色的敏锐观察力。一幅图片它到底偏什么颜色?往往以第一瞬间的印象为准,否则看久了,眼睛也就适应了,特别是在颜色偏差极小时,就不容易判断准确!图片先偏什么主要色调,就先选什么主要颜色进行调整,减去该颜色或者加其补色,边滑动该颜色滑块,边观察图片颜色的变化,至该颜色调准确为止;一张图片往往会偏多种颜色;调完第一主要偏色后,接着继续往下调整第二主要偏色••••••直至九种“独立色”都调准确为止。
有两个经验直得借鉴,当图片严重偏多种颜色时,可以先建第一层粗略调整偏色的“可选颜色”调整层;然后再建第二层细调偏色的“可选颜色”调整层;最后再建第三层精细调偏色的“可选颜色”调整层。调到最后,颜色偏差极小时,就看中性灰的地方。在中性灰的地方能看到什么颜色,就说明图片偏什么颜色。
好好理解上面的“独立色”和“成分色”的含意。比如,图片中的高光部分,是指“独立色”列表中的白色,而这时对应“成分色”中的黑色调整,就是高光部分的明暗调整等等。“可选颜色”有36种单项调色的选项,当你全部理解了它的含意和作用,当你熟练掌握了它的调色方法,到哪时,你就可以一步到位地调准颜色,而且是最精细的调色方法。见下面用“可选颜色”调整颜色的过程。
(原创)最精细的“可选颜色调色
(2009.07.07)
在“可选颜色”选项中,共有三原色红、绿、蓝和对应的三补色青、品(红)、黄,以及白、灰(中性色)、黑共九种“独立色”,而且每一种颜色中又分黄、品(红)、青、黑四种“成分色”。所以在“可选颜色”中,就有4×9=36种单项调色的选项,可谓调色选项之多!
要用好“可选颜色”工具,一要懂得加色法和减色法原理(可查阅其它书籍,不在此讨论)。二要培养眼睛对颜色的敏锐观察力。一幅图片它到底偏什么颜色?往往以第一瞬间的印象为准,否则看久了,眼睛也就适应了,特别是在颜色偏差极小时,就不容易判断准确!图片先偏什么主要色调,就先选什么主要颜色进行调整,减去该颜色或者加其补色,边滑动该颜色滑块,边观察图片颜色的变化,至该颜色调准确为止;一张图片往往会偏多种颜色;调完第一主要偏色后,接着继续往下调整第二主要偏色••••••直至九种“独立色”都调准确为止。
有两个经验直得借鉴,当图片严重偏多种颜色时,可以先建第一层粗略调整偏色的“可选颜色”调整层;然后再建第二层细调偏色的“可选颜色”调整层;最后再建第三层精细调偏色的“可选颜色”调整层。调到最后,颜色偏差极小时,就看中性灰的地方。在中性灰的地方能看到什么颜色,就说明图片偏什么颜色。
好好理解上面的“独立色”和“成分色”的含意。比如,图片中的高光部分,是指“独立色”列表中的白色,而这时对应“成分色”中的黑色调整,就是高光部分的明暗调整等等。“可选颜色”有36种单项调色的选项,当你全部理解了它的含意和作用,当你熟练掌握了它的调色方法,到哪时,你就可以一步到位地调准颜色,而且是最精细的调色方法。见下面用“可选颜色”调整颜色的过程。
图1  原图严重偏黄色。
图2  第一步减去画面中黄色的调整过程。
图3  第二步继续减去画面中黄色的调整过程。
图4  第三步减去头发中红色的调整过程 。
图5  第四步减去人肤色中的红色和品红色的调整过程。
图6  第五步减去中性色里的黄、品、青色的微调过程。
完毕.

图1 原图严重偏黄色.jpg (154.89 KB)

 

图1  原图严重偏黄色.jpg

图2 第一步减去画面黄色的调整过程.jpg (96.15 KB)

 

图2  第一步减去画面黄色的调整过程.jpg

图3 第二步继续画面减去黄色的调整过程.jpg (77.6 KB)

 

图3   第二步继续画面减去黄色的调整过程.jpg

图4 第三步减去头发中红色的调整过程.jpg (90.97 KB)

 

图4  第三步减去头发中红色的调整过程.jpg

图5 第四步减去人肤色中的红色和品红色的调整过程.jpg (95.34 KB)

 

图5  第四步减去人肤色中的红色和品红色的调整过程.jpg

图6 第五步减去中性色里的黄、品、青色的微调过程 完毕.jpg (95.18 KB)

 

图6  第五步减去中性色里的黄、品、青色的微调过程   完毕.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