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K47中印边境反击战立下的赫赫战功

 昭忠祠 2010-06-23
AK-47步枪,是苏联的编号,中国将其仿制过来后,叫56式冲锋枪。是解放军里服役时间最长,拥有量最大,最受部队欢迎,是三军指战员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枪械。在我军枪械历史上,恐怕还没有哪一种枪械的地位能与它相提并论。
 

 

 

    同时,AK-47又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广泛的枪械之一,据统计,世界上一共有八十五个国家使用它,几乎占到联合国成员数的一半。

 

 

 

    AK-47的发明人是苏联人戈尔什尼科夫,他以发明这种枪械而闻名世界。

 

    1941年苏军坦克第一军与德军坦克部队在莫斯科激战中,一块弹片击碎了当时正在参加战斗的步兵戈尔什尼科夫的肩胛骨,当他苏醒过来后,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为祖国而战斗时,痛哭不已。但是当他以后在军医院里治疗时,一位伤员问他,“为什么德军有自动和半自动步枪,而苏军只有单发的传统步枪?”时,戈尔什尼科夫忽然明白了,自己还能继续为自己的祖国效力,那就是尽快把国产的半自动步枪设计出来。

 

    戈尔什尼科夫出院后,进入了一家兵工厂,由此起步,成就了他的伟大的枪械设计。这种步枪一开始出现就是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的,叫做戈尔什尼科夫步枪,它的优异性能和它的易操作性,立刻使其成为苏联军队的制式武器,有国外专家评论这种步枪是“连猴子都会拆卸的武器”。

 

    由于这种武器的优越性能,使它在很长时间内都处在保密状态,在苏军内部,甚至连用过的弹壳都要小心翼翼地收拢回来,一直到1961年,这种枪械才解密。

 

    要了解AK-47与传统步枪之间的差异,需要先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使用差别。

 

    在二战前德国等国家的专家们就已经发现了,在近代战争中,步兵与步兵的战斗交火距离在90%的情况下都没有超过400米,而传统步枪的射距在1500米,显然是不必要了。

 

    如果把射距缩小到400米,弹药就可以做小了,一种叫做“中间弹”的弹药就应运而生。所谓“中间弹”就是体积介于步枪子弹和手枪子弹之间,属于“不大不小”。步枪改用“中间弹”后,就有可能把步枪改造成自动或半自动步枪,即可以连发也可以连续点发。于是新式的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也就应运而生。当时德国人把这种枪械称作希特勒喜欢的名称――“突击步枪”。

 

    在战争中,“突击步枪”很快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一支德军突击队,太过于深入苏军纵深遭到苏军重重包围,此时德军飞机向他们空投了这种“突击步枪”。后来,这支突击队就凭着手中的强大火力,冲出了苏军的包围圈,而蜚声战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在五十年代就仿造成功这种步枪,当时称作56式冲锋枪。在大量配备部队后,很快显示出它的强大威力。

 

    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打响。印度军队当时使用的还是传统单发步枪,而中国军队使用的是AK-47。在作战中马上就见到了效果。中国军队的火力明显比印军要猛,即使有时印军人数比中方多,在火力上也要逊色中国军队很多。

 

    在战斗中,一名战士和他所在的部队失散了。在战场上,孤军作战,这样的情况是可怕的,但是,很巧的是他又遇到另外两名也和自己部队失散的新兵蛋蛋。他们三人组成了一支“临时部队”。这支“部队”凭借着手中的三条AK-47,建立了奇功,连克印军五个阵地,缴获大炮七门。这位战士就是后来成为战斗英雄的庞国兴。

 

    说得兴起,顺便提一下另外一位英雄,他是另外一种典型。

 

    那就是李忠娃。

 

    这位来自内蒙的农民儿子,1961年参军。在参军后,勤学苦练军事射击技术,他的练习枪也是手中的一支AK-47。由于李忠娃个子比较高,手臂长,一端枪,左手就已经托在了枪管与木托之间的部位,手指贴近了枪管,每次实弹练习都被灼热的枪管烫出了水泡,不得不把胶布帖在手指上。

 

    就是这样苦练,练成了神枪手。1963年,李忠娃在全军选拔赛中被选中代表国家和我军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友军运动会,在运动会上,李忠娃勇夺两项第一名,而且还创造了世界纪录。从此,李忠娃一生为我国的军事体育工作做贡献,直到现在。

 

    AK-47,是中国军队的美好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