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行的腿足养生法 (一)强健腿足延天年 人们常用“步履蹒跚,头重脚轻”来形容人的龙钟老态;用“健步如飞,两脚生风”来比喻人体的健壮。确实,人的健康状况与腿脚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黄帝内经》指出,人生长到10岁时,喜动而好跑步;人到20岁,行动敏捷,走路也快;30岁时,步履稳重,从容不迫地行走;到了40岁,不好动而好坐;人到60岁,运行不利,形体惰懈而好卧;人到64岁时,鬓角发白,身体沉重,走路不稳健了。可见,腿脚的行动状态是生长、发育和衰老的一个标志。 在人体上,腿脚是距心脏最远的部分,年轻力壮时,心脏功能强盛,养料能借助于血液循环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部分,所以,人体充满活力。当人步入中老年后,心脏功能逐渐衰弱了,距心脏最远的腿脚部分便得不到足够的养料,致使腿脚的活动受到限制。所以,有人称腿脚是人的“第二心脏”,看来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它确实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直立行走是人类生存和健康长寿的根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腿脚的活动量逐年减少,肌肉松弛,不仅直立行走时负担加重,而且还会引起或加重一些老年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静脉血栓、静脉曲张、消化不良、便秘等。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病从脚底起”,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祖国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在脚上有相应的投影,脚有足三阴经(脾、肾、肝)之始,又有足三阳经(胃、膀胱、胆)之终,故腿足的健康与否,和脏腑的关系很密切。加强腿足养生,有舒通经络、运行气血、加强脏器功能等作用。 (二)腿足养生之法 1、濯足养生法 明代养生家冷谦在《修龄要旨》中指出:“足宜常漼”告诉人们,要经常洗脚。在踝部以下,共有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上的66个穴位,脚同内脏器官密切相关。《医碥》指出:“两脚之气血既壅滞不行,则周身之气血亦不宣通”,说明足部的气血通畅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个机体。 用热水洗脚上使气血流畅的简便有效方法。热水可刺激皮肤神经过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的传导,对内脏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还能使人感到全身舒适。按照中医的经络理论,热水可刺激踝以下的几十个穴位,产生类似于针灸一样的作用。所以,热水洗足可以使足部血脉通畅,改善局部营养,并进而通畅周身气血。用热水洗足,能预防下肢及脚部疾病;可经消除疲劳,有助于安眠;可缓解高血压、动脉硬化、头痛等病症,预防感冒。 热水洗足的方法是:临睡时,将洗脚盆内倒入45℃左右的热水,水量淹过足趾即可。两脚放入盆内,泡一会儿,然后逐渐加深水层并提高水温,至热水漫过踝关节、水温达65℃左右为度。大约泡半个小时,自己会感到身上热乎乎的,有微汗似出,用手摸额头有出汗感,这时即可结束热水洗足。洗足后要立即将脚擦干,用手掌将两脚心各搓81次,然后盖被入睡。洗脚完毕要注意勿再受凉。 2、散步养生 《内经》指出要“广步于庭”,意思是在庭院里缓缓散步有益健康。《褚氏遗书》指出:“养股趾者常步履。”《勿药元诠》云:“肢节宜常摇。”这些表明,古代医学家和养生家早就重视以散步的方法来强健腿足。 祖国医学认为,散步有助于气机顺畅,阴阳调和,平衡上下,宽胸养神,舒筋活血。现代医学表明,散步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使心肌得到良好锻炼,所以,能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缓解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散步能改善肺脏功能,散步时深沉而调和的呼吸,可缓和肌肉的紧张,缓解大脑皮层细胞的紧张,从而起到健脑养神的作用;散步能调理精神,镇静宁心,所以能减免心情郁闷、忿怒忧思等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有助于降低血压、缓解头痛、利于安眠;散步能增强胃肠功能、改善新陈代谢,从而防治消化不良、便秘、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散步的方法有逍遥散步、快行散步和气功散步等。 逍遥散步 不用意识指挥、无拘无束、缓慢逍遥地行走。散步过程中,不介意呼吸,不思索问题,不边走边谈。可以欣赏路边的花草树朩,可以边走边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可即兴低吟诗词和歌曲。此法适于年迈体弱者。 快行散步 要求与逍遥散步基本相同,惟速度稍快些,一般要求每分钟行走100~200步。散步过程中,最好有一次连续快行,其时间在半小时左右。饭后血容量集中于消化系统,故不宜在食后一小时以内快行散步。空腹散步时,应在临行前饮一杯糖水,以避免因能量消耗而发生低血糖性晕厥。快行散步每次需一小时以上。 在快行散步中,正确掌握运动量是至关重要的。最直接简便的测量方法是自我感觉。如自我感觉良好,虽有轻度疲劳,但恢复较快,精神轻松,心情愉快,无胸闷、气喘、气短、心慌等不适感,则表明运动量适中。也可根据运动后的即刻脉博来判定运动量是否合适,其计算公式是: 170-年龄=合适运动心率 如年龄为60岁,170-60=110(次∕分),此年龄的人运动后测得的脉博(心率)数若在每分钟110次以内,表明其运动量合适。 气功散步 这是一种较高级的散步方法。在思想上,要求澄心安静,排除杂念,全神贯注,意守丹田;在呼吸上,要求鼻吸鼻呼,气沉丹田,在姿势上,要求舌抵上腭,身体中直,双肩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上肢自然摆动,脚步要轻,速度均匀而有节奏,以每分钟50步左右为宜。气功散步的适宜运动量,是身体微有汗出。 3、腿足导引按摩 指压小腿肚 用拇指使劲压小腿肚,左右腿肚各压50次左右。小腿肚上有两个重要的穴位“承山”和“承筋”,它们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指压小腿肚,可刺激承山、承筋两穴,有舒筋活络、加强胃肠功能、补肾壮阳等作用。 干浴腿 两手紧抱左侧大腿根,用力向下擦至足趾端,然后再擦回大腿根,来回计擦十次。用同样方法再擦右腿10次。 擦腿后,将两手心紧按两膝,先顺时针转擦20圈,再反时针转擦20圈。 腿上有三个关节,且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要路;膝部血管分布少,最怕寒湿,负荷大又易使其劳损。因此,干浴腿膝可强健腿肌,灵活关节,驱风逐寒,预防腿膝疾病。 甩腿运动 以一手扶树或墙,先抬起左腿,向前甩动时脚尖向前向上翘起,向后甩动则脚尖向下向后用力,脚面绷紧。然后以此法甩右腿。左右腿各甩20次。甩腿时,上身宜正直,腿亦应伸直。甩腿运动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痿软无力或麻痛等。 微蹲转膝 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掌护于膝盖上,先顺时针转20圈,再逆时针转20圈。本法可疏通血脉、加强肌力、灵活关节等作用。 扳足 坐在床上,两腿伸直,上身前屈,以双手向后扳足趾20~30次。然后用双掌揉动踝关节和小腿肚各一分钟。此法能强健腰腿,增加脚力,灵活关节。∕ 4、健身走法—托天掌 在平坦的地面上划一个直径约2米的圆圈。双臂向左右两侧伸出托掌,沉肩曲肘;双手掌心朝上,高不过头,低不下肩;身直头正,脚踏圆圈,目视圈里侧一手的手掌心。 全身放松,舌抵上腭,气沉丹田,自然呼吸。托掌沿着划好的圆圈行走,走时要曲膝,迈步要轻,落脚要稳。初练要慢行,稳步前进,以后逐渐加快速度。但应以轻松舒适、不喘粗气为度。 托天掌每日可练2次,每次10~30分钟,先顺时针走,后逆时针走,顺逆圈数一样。久练可使腿轻脚稳、精神饱满、食欲旺盛、二便通畅,祛病延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