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对高考--高三年级文科班的班级管理-善道隐士-搜狐博客

 A神话 2010-06-24

应对高考--高三年级文科班的班级管理

2006年高考结束了,育新学校文科班取得了总平均分566分,文综平均分207分,在海淀区均名列第三名的好成绩(海淀区进修学校统计), 文综成绩也进入北京市前20名。作为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高中校能够取得如此佳绩,引起了各方面不大不小的震动。作为该班的班主任和历史教师,以下仅就高三文科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部分作一探讨。

北京市高考实行单独命题以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全方位能力的考察,因此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中就应该立足于这个基准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高考成绩的高低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是多种因素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其中能力因素是最主要的,学生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其高考成绩的高低。

高三文科班班级管理的重点就是培训学生的考试能力。

 一、考试能力培训

在高二阶段我们已基本完成了培训学生各种通用能力的工作,该班学生已基本具备了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为高三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重点培训考试能力奠定了基础。(高二部分见相关论文)

“学会考试”是我们对高三学生提出的唯一要求,因为我们认为学生会不会考试是一种能力。高考是为了从中学生中选拔优秀的人才,高考命题不只是对学生掌握具体知识量的检验,而是对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全面考察。那么考试考什么?怎样考(出什么题)?学生如何应考?如何临考?如何才能考得好(超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我们提出学生要参加高考就必须具备应对考试的能力,就必须要“学会考试”。

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考试”?我们提出从“生理;心理;基础;技巧”四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应对最后的高考。

生理:主要指学生的身体健康。

我们认为健康的身体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日常高效率的复习学习,而且是学生顺利参加高考,稳定发挥的前提和保障,是第一位的。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们提出要教会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作息和膳食。如学生每天要保证和安排出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尽量不午睡,保证晚上的睡眠质量。与家长积极沟通保证学生每天的早饭和晚饭质量;坚持每天的作息时间基本固定,保证学生生物钟的正常稳定。

在高考前两周特别安排学生制订临考作息时间表,按照高考考试时间安排每日作息,及时调整生物钟与高考科目安排的时间表保持一致,保证学生在高考期间维持身体的正常水平。饮食上建议学生在临考前不食用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补品,以免产生不适反应,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考试。

第二,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对此我们强调一定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和各种课外身体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任何老师不得以任何名义占用。另外我们还提出男生必须会打球(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因场地原因我校没有足球场),女生也要在羽毛球和乒乓球中选择一个项目。因为我们认为身体锻炼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和强度,才能达到锻炼目的,而球类项目趣味性较强,而且强度较大,比较符合这一要求。我们还要求学生全员参加学校组织的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各类比赛和活动,通过参加活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针对文科班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情况,我们要求文科班学生每天在完成既有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在放学前再安排一次20分钟的身体活动,主要以跑步活动为主,这一活动从高二时即已开始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近两年不懈的努力文科班学生不仅没有人因身体原因在复习阶段而掉队,并且基本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来迎接高考。

第三,劳逸结合。我们经常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适当的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

第四,不允许学生带病上课。我们要求学生出现病情时必须及时治疗和休息,不将病态拖延至5月(高考前一个月)。

第五,对个别因病影响复习考试的学生采取特别措施。针对个别学生因病影响复习考试的情况,我们会在全班进行警示宣传,一是作为反面教材使更多学生以此为鉴,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其二也给当事人以压力,促进其改进自己的不良状况。同时我们还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帮助学生保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提高复习效率。由于高中学生不愿自己成为大家的反面教材,也不愿家长的过多干预,因此都会自觉进行身体锻炼,大大减少了生病现象。

以上措施一直实施到高考前,它不仅保证了学生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完成冲刺阶段的复习,直至进入高考考场,也为学生临场的超水平发挥提供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由于措施得当高考期间我班只有一人患轻微感冒,但从成绩上看没有影响其成绩(该生597分),全班同学都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完成了高考。

心理:主要指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学生进入高考考场后,考的就已经不是他的知识水平了,而是他的心态,考的是心理,学生心理状态的稳定直接影响着他的临场发挥和高考成绩,所以保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排在第二位。

由于高考的结果关乎学生的前途,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校学生尤其是家长不仅对高考极为重视,而且对高三阶段的几次重要考试(尤其是一模和二模)也非常重视,这样反而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学生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影响到最后的高考。在现实中高三学生都是第一次参加高考,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心理紧张是必然的,因此学生在考场上发挥失常的现象也屡屡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临场独立处理自身的心理问题。基于这一判断和认识我们在高三阶段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指导,以求学生能够在高考考场上独立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顺利完成考试。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淡化考试结果。

1.“淡化考试结果,强调考试内容”。是指我们从教师方面只强调对考试内容的分析和掌握,不谈分数和名次,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具体的题目内容上,分散了学生对分数和名次的关注,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要求家长不给孩子制定考试指标,从家长做起,不制造紧张气氛,间接地为学生减压。

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在高考前提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旨在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将考试的结果归于所谓的“天”,推脱掉学生自身的责任和压力,将其注意力引导到“谋划”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学生普遍接受了这一理念,在文综二模成绩曾经跌至区20名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不为所动,仍坚持自己的复习计划,扎扎实实地“谋事”,最终取得了文综区第3名的优异成绩,证明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我们的心理教育是有效的,是成功的。

3.“我不会,别人也不会;我考不好,别人也考不好。” 这一提法虽然有点阿Q精神,但确实有效,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高考试题中有20%的内容是选拔性试题,不是所有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正确完成的,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无法顺利完成试题时,大可不必紧张。另外,大家学习的教材是一样的,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也相当,各自指导教师之间的差距也不存在本质的差异,学习的时间和复习资料也基本相同,因此大多数考生都会同你有相似的境遇,所以“我不会,别人也不会;我考不好,别人也考不好”是一种必然现象。

学生紧张的心态来源于竞争的压力,如果学生了解到这一点,他们就会放松心态,这一点对学生应对考试非常必要。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认为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重在平时,我们非常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学生的沟通,我们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会经常在各种场合与同学聊天,通过谈话教师可以适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另外我们的周记制度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关于周记制度另有论文阐述),学生在周记中经常提出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有部分学生通过文字发泄自己的压力,这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2.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是致关重要的环节,大多数学生因为阅历和经验的问题并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这时就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高三学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由于考试压力造成的,而且是第一次遇到,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对此教师必须保持镇定从容应对,学生才会感到心理踏实,所以我们在了解学生的问题后的第一句话都是“这很正常,没什么新鲜的,很容易解决。”这样的表示使学生感到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不可怕,老师会有方法可以很容易的解决,心态会很快平静下来。甚至到后来当有学生提出问题时,旁边的学生就会说“这很正常,没什么新鲜的,很容易解决。”当学生面对问题时都已经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心态,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针对具体问题我们多采取学生倾诉,教师倾听,适当给以安慰鼓励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集体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公开自己的想法。学生在类似的学习和社会环境中会产生相似的心理倾向,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在小团体内公开表达交流,形成共识,寻求帮助,以舒缓心理压力。针对学生中经常出现的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还会在公开场合告诉全班同学,让大家感觉到别人也有同样的感受,自己并不是孤立的,这样可以减少当事人的压力,同时也给那些没有出现类似现象的同学以借鉴。公开自己的想法,寻求大家的理解,使班集体更象一个温暖大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会降低。利用集体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方法很有效。

4.强化考前的心理指导。

高考前我们对本班所有学生都分别进行过心理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析其心理和性格特征,提出建议和临场处理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在高考过程中我们仍坚持在学生进入考场前和出考场后与考生进行交谈,直接起到了转移考生注意力放松情绪的效果,这一点对学生调整临考状态非常非常重要。

 三、为学生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独立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学生心理障碍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就必须及时处理,尤其在考试过程中,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独立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以防不时之需。根据以往经验我们主要对学生进行了一些指导,如:在考试前发现自己情绪不稳或紧张时,应及时向他人倾诉或者做一些适当的肢体运动以缓解紧张情绪;在考试过程中发生紧张状况时,应停止答题,闭目、集中意念或读数两至三分钟,待情绪稳定后再继续答题;在考试结束后,不要急于核对答案,要强迫自己只看后面考试科目的教材,尽快转移注意力,不让情绪影响下一科目的考试。

在平时可以经常自己面对镜子,高喊“你真棒!” “你很聪明!” “你一定能考好!”等口号,即可以增强胆量,刺激内分泌,提高注意力,又可以给自己一个良性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树立自信,压制紧张慌乱恐惧自卑的心理。我们要求学生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必须用正面阳光的意识压制住负面和阴暗的意识,才能地进入考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了独立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能够以更加放松的心态去面对高考。

学生应对高考其心理调整至关重要,在考场上心理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

在考试过程中我班的大多数同学心态放松,正常或超水平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其中也有数名学生出现了紧张状况,因措施得当没有受到影响(考出612分和602分的2位同学都曾出现紧张情况,临场处理效果较好)。

基础:主要指学生复习时以掌握基础知识(教材)为主。

高考虽然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察,但学生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文科更侧重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才有临场发挥的可能,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另外我们认为高考答案是面向所有考生的,而答案内容必须是所有考生都可以找得到并且具有权威性的。那么对考生来说只有教材是全市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而且是所有考生都可以找得到的。经我们对2001-2005年北京市高考命题的分析,80%以上的答案都来自教材。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复习的策略就是以多种复习方式为载体,以掌握教材中基础知识为最终目的,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整合的能力。所有复习总结的内容都取自于教材。

我们要求学生直至高考前一天,甚至临考前仍然要阅读教材,抓住基础知识不放松。狠抓基础知识就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技巧:主要指学生应掌握一些学习和考试方面的基本技能,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和考试效率。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高考也不例外,因此掌握一些应对高考的考试技巧是可行的有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解题技巧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即掌握解题的基本技能。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阅读了部分权威人士对历年高考试卷解题思路的分析,帮助学生熟悉理解高考题的答题思路和技巧。最后100天各科教师也重点讲授了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我们还请答题较好的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经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掌握学习和考试的基本技能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也提高了学生的答题效率。

考试中的一些小技巧也不可忽略,它们有时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成绩。如答卷的字迹工整,条理要清楚明了,这样可以方便阅卷老师的判卷,避免因字迹潦草或条理不清被意外扣分,这一点在文科答卷中尤其重要。

又如选择适合自己的答题次序。由于文综考试中三科在同一试卷中,难易不同,而学生的优势科目又各不相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次序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模拟试题帮助学生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答题次序。

学习技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合理安排时间。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复习内容安排复习时间。如数学、作文、英语阅读和专题总结应安排较长时间,而记忆单词、知识要点和阅读教材等则应利用零碎的时间,如上厕所、等人等车、坐车、睡前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读一点书,而且效率非常高。另外利用零碎时间及时休息或在复习不同学科之间穿插短时间的身体锻炼,也是我们非常强调的。适当的休息和身体锻炼可以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反映非常好。

在高三复习阶段如何提高记忆效果也是文科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研究表明人对外界事物的记忆不仅有大脑记忆,还包括肌肉记忆和神经记忆,我们也称之为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的前提就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出现,因此通过各种感官对学习内容进行重复的读写听,不仅可以强化大脑记忆,还可以对学习内容形成条件反射,全面提高记忆效果。

生理、心理、基础技巧等4个方面虽有主次之分,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真正做到了这4个方面,学生才真正具备了考试的能力。

二、打破常规,追求实效。

1.关于复习材料和习题的选择。

鉴于市面上几乎所有复习材料中都有50%以上的答案超出教材内容,所以我们不向学生推荐复习材料。如果学生必须要使用复习材料,我们建议学生选择那些基础知识占2/3篇幅的复习材料,以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建议学生在使用这些复习材料时应对照所学教材认定答案。我们主张学生利用教材自己总结专题等复习形式进行复习。

在习题的选择上我们也有一个原则,就是习题的答案(尤其问答题)必须出自教材。如习题内容超出教材,即认定属于超纲内容,不予采用。即使在模拟考试中我们仍坚持按照教材内容认定试题答案,而把与教材内容不一致的“标准答案”当作参考。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始终关注教材,不受或少受命题教师个人风格的影响,保证答题思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高考的考场上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只能由学生自己处理,独立解决问题。在平时我们就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所以我们经常表扬哪些提出问题的同学,并把他们的问题当作例题在全班进行讲解或与同学共同探讨。通过在班中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不论课间还是中午到办公室找老师问问题总是文科班的学生最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另外,学生发现问题后如果自己可以解决,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己难以解决,寻求老师的帮助,客观上也可以减少教师教学的盲目性,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3.分时段强化强势科目。

(1)强化数学外语,突击复习文综。

高中生进入高三后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么如何取得好成绩,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

高考中的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单科分值均为为150分,历史、地理和政治的单科分值均为100分,其中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单科成绩好与坏的分值差在20分左右,而数学和外语成绩好与坏的单科分值差可以达到50分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文科学生普遍对语文、历史、政治和地理等学科的偏好,而且这些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因此单科成绩好与坏的差距不会很大。而数学外语是大多数文科学生的弱势科目,尤其是数学,好与坏的差距相当明显,所以不同层次学生在高考总分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数学和外语科目造成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组建文科班时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尤其要学好数学和外语这两科。以此来保证自己在高考中有一或两门大科(语数外单科分值为150分称为大科)和至少一门小科(史地政单科分值为100分称为小科)是强势科目,以利于在高考总分中向上提分,弥补自己的弱势科目的不足。

从高二到高三我们始终要求学生把重点放在数学和外语,直到临近高考前100天时我们才要求学生把复习的重点逐渐转向文综科目,最后30天突击复习文综。事实证明分时段强化强势科目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根据经验我们认为有三类学生容易取得好成绩,一类是确实有文科特长(不仅仅是偏好)的学生,如,喜欢语文历史政治地理中的某一科或某几科,或文章写的好,其知识面广,相关学科也不会太差。而且文史地政共450分,分值较高,有利于总分的提高。第二类是没有文科偏好(文史地政一般)但数学外语较强的学生。因为数学外语共300分在高考总分值所占比例也较大,而且这两科又是大多数文科学生的弱势科目,因此也容易在总分上取得优势。第三类是每门学科都很强的学生。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第一类学生确实有文科特长,但一般文史强,而数学外语弱;此类学生读书较多,对个别科目了解较多,答题时主观性过强,容易跑题,感觉很好,但分数不高。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文史地政综合能力很强,但学科特点不明确,而高考命题中多数是科内综合,所以他们往往把简单的题目分析得很复杂,该得的分得不到。对这类学生我们首先要求他们要在高三阶段要特别重视数学和外语学科提高分数。其二,注意对文史地政各自学科特点的分类把握。其三,避免盲目乐观,扎扎实实把握教材。

第二类学生的特点非常明显,所以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帮助他们在高三阶段提高文史地政主要是史地政的成绩。其中数学较强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重点提高地理成绩。

第三类学生几乎不需要在学业上的指导,但由于他们科科都很优秀,家长学校甚至自己都对其抱有很大甚至是极大的期望,这给他们极大的心理压力,高考成绩往往不如人意。对这类学生我们主要在心理方面进行指导,为他们卸包袱,教方法,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

此外还有一类学生没有一门强势科目,没有任何优势。对此我们采取的做法是鼓励为主,力求其对文史地政外语等学科中的一二门学科产生兴趣,争取最好成绩。

结果我班在2006年高考中数学和外语的平均分分别达到124和121。89,分列海淀区第5位和第4位,文综平均分207。44分,在海淀区列第3位。

4.临考前的复习安排。

许多高三教师在安排最后阶段复习时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在临考前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容易的题目,以提高考试分数,名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或者让学生在临考前有意识地放松自己,看看电影电视读一些杂志等,好象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轻松上考场。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让学生在临考前做一些容易的题目或有意识地放松自己,会使学生失去正常的学习状态,紧张度降低,注意力不易集中,而希翼学生在高考的考试过程中迅速找回以往的状态和心态是比较困难的,这种做法是危险的,不可取的。

我们的做法是在临考前要求学生正常地安排复习重点内容和改错题,每天坚持做一些练习,难度不做调整,只在高考前一天才停止文综复习,专心复习第二天考试的科目(数学语文)。我们还要求学生在高考前一周就按高考考试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并安排中午半小时睡眠,以对应高考下午3:00的考试。我们坚决反对学生在临考前刻意地放松自己,安排看电影电视读杂志等活动。事实证明这样做使学生保持了良好的临考状态,从考试结果看也是非常有效的,我班29人中有15人超水平发挥取得了本人历史上最好成绩,11人正常发挥,只有3人成绩略低于预期(但也分别达到了566、560分和490分)。

通过文科班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适当有效的复习措施,同学们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也证明了我们在冲刺阶段的复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当然高考的最后结果并不仅仅由冲刺阶段的复习来决定的,冲刺阶段只是高中以往学习的延续,前期的有效学习和复习才是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

5.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面对高三阶段不断的考试,我们尽量淡化学生对考试名次的关注,强调具体知识的掌握,力求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尽力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对于师生关系,我们要求学生必须要尊敬师长。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几乎所有教过我班的任课教师都非常喜欢在我班上课,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学相长,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学习和生活中文科班的学生得到了教师们的偏爱,学生从中收益匪浅。

在班级内部强调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问题蔚然成风,共同进步促进了全班成绩的不断提高。

在家庭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之余帮助家里做一些家务,劳逸结合,借此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我们要求家长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干预学生的复习进程。首先,家长对于学生的成绩无论优劣都要坚持鼓励、鼓励、再鼓励的原则,不能抱怨,不要为孩子找差距。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应以倾听为主,舒缓其心理压力,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再提出相应建议,不应主动提出各种要求制造压力。其次,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使学生的身体不因营养不良受到影响;督促学生每天有规律的作息,不因睡得太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学习;每天晚上学生复习后督促和陪伴孩子进行短时间的身体活动。其三,在一模后家长必须根据学生成绩为学生做好填报志愿的前期准备工作,尽量不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免学生分散精力或因志愿的高低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正常学习进程。其四,要求家长在高考前暂时放弃家庭成员之间的争执,共同帮助孩子完成高考。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尽量陪在孩子身边,用家庭的亲情保证学生心态上的稳定。其五,要求家长在家中不待客,不玩牌,不看电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最好也能读读书,与孩子共同制造家庭中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促进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度过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自己,相信学生。

相信自己。本人任该文科班班主任2年,任该年级历史教学的3年,其间对于本人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风格,上至校领导,下至教师都多有微词,但我们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风格,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方面都制订了完整的3年规划,逐年实施,逐项落实,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相信自己的人品。

相信自己的能力就是相信自己的专业素养;相信自己对历史学科规律的正确认识;相信自己对教育规律的正确把握;相信自己对本班学生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相信自己对学生的本质认识;

相信自己的人品就是相信自己的人生哲学。“诚信守纪,与人为善,追求完美”是我的人生哲学,也是我们文科班的班训。它指导着我们文科班的全体师生走出了一条“先成人后成材”的成功道路。

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境界。

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自觉

相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集体的团结,互助友爱

相信学生的工作能力。班委会独立工作,维持班级正常运作,组织各种活动,

相信学生的自控能力。最典型的就是对于班内男女生关系问题的处理。我们认为高中学生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非常正常的,相互产生好感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远远谈不上恋爱的程度,完全没有必要禁止,而且也无法真正禁止。进入高三以来学生学习的压力加大,至今也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所以男女学生之间在正常交往的范围内相互倾诉倾听,相互沟通交流,不失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在讲明道理的前提下,始终没有过多干预,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多年教育出来学生(尤其高三)完全能够自我控制,交往适度,不会影响高考。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做法是适度的。

相信学生的品德素质。由于育新学校多年以来“先成人后成材”教育理念的落实,以育新学生为主体的文科班学生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他们诚实守信守纪,有礼貌,助人为乐。

由于我们一年来的工作思路对头,措施得当,在2006年高考中育新学校文科班取得了本科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72%,语文平均分113.61列海淀区第五位,数学平均分124列海淀区第5位,外语的平均分121.89,分列海淀区第4位,文综平均分207.44分,列海淀区第3位。总平均分566分在海淀区均名列第三名的好成绩。(以上数据源于2006年7月海淀区排名,如有出入以海淀区最新排名数据为准)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高三文科班班主任、历史教师 蔺玉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