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VD核心技术专利费收取使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

 sanmin 2010-07-02

本报上海6月17日电 记者吴凯 通讯员於武进 沈莺报道 来自上海海关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5月份,上海口岸国产品牌DVD出口仅19.3万台,比去年同期减少78.6%,不足口岸DVD出口总量的7%,出口形势严峻。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DVD生产和出口基地,2003年全世界DVD产量约1亿台,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约占世界产量的70%。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DVD问世以来,由于国产DVD的核心技术均从国外进口,缺乏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尤其自2002年起,包括3C联盟(索尼、飞利浦、先锋)、6C联盟(松下、JVC、日立、东芝、三菱、时代华纳)和1C(法国汤姆逊)在内的国外技术专利企业,对我国企业生产出口的国产品牌DVD收取核心技术专利费,使国产DVD的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出口量迅速减少,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受阻。以上海口岸为例,今年前5个月,上海口岸共出口DVD278.7万台,比去年同期减少15.3%。而国产品牌仅出口19.3万台,同期减少近八成,出口严重受挫,一些国内知名品牌悄然隐退,仅有“长虹”榜上有名。与此相反,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DVD产品出口却有增长,前5个月,出口DVD256.3万台,增长10.7%。

  据悉,目前中国DVD生产企业每出口一台产品须缴纳各种技术专利费用达20美元。由于专利费的收取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甚至几乎“无利可图”,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出口竞争力减弱,以致有的企业不得已转向其他产品生产领域,不再生产DVD产品。有些企业因此被迫退出DVD生产行列。

  另据了解,根据专利费收取有关规定,采取专利技术企业授权贴牌出口的国产DVD可免交部分专利费,而国产品牌则需缴纳全部费用。这一收费上的差异迫使一些国内生产企业放弃自己的品牌产品的生产,转向加工贸易,用进口核心技术加工组装后,贴上国外品牌出口,为他人作嫁衣裳,生产企业从中获得一点加工费,而大把的利润毫不费力的进入他人的腰包。由此也使得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DVD比重加大,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下降。

  国产品牌DVD生产因专利技术受制于人而出口受挫,应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关注和思考。由于许多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生产技术标准已被发达国家垄断,国外企业联盟对我国企业先实施“放水养鱼”,然后再收取各种费用的手段使我国高科技产品的发展步履维艰,从而使国外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旗帜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压缩高科技产品出口的空间。这种态势如不及早遏止,势必使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发展面临障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